爱情理想的幻灭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f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身负复仇救国的重任,但他身上所具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气质却使他的复仇变得延宕而缺乏决心和果断。学界认为哈姆雷特愤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父亲的死,而是母亲对爱情的背叛。而奥菲利娅的缺乏主见则让哈姆雷特加深了对女性软弱本性的坏印象。对女性的失望造成了哈姆雷特爱情理想的幻灭,这是他痛苦的根源,也是造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复仇 爱情理想 幻灭 愤怒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复仇这件事并不复杂。可是复仇的重担要是落在一个具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气质的王子哈姆雷特身上,它就变得复杂了。哈姆雷特首先要搞清楚父亲鬼魂的话是否属实,之后他陷入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以及复仇的目的和意义。而与此同时,复仇这件事又势在必行,因为这不仅是父亲亡魂的重托,还是世俗和社会的期望,但实际上,哈姆雷特王子心中的怒火却是因为爱情的幻灭而引起的。克劳狄斯的卑鄙行为的确令人发指,而真正让哈姆雷特愤怒的是寄托自己真善美理想的母亲的自甘堕落和与丑恶合流。他的痛苦来源于承载着自己对于美好爱情憧憬的父母爱情的幻灭,特别是母亲的背弃。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母亲没有坚贞地坚持理想,而是屈服于奸人的利诱。而他的情人奥菲利娅则胆小,缺乏主张。她的思想完全掌控在父兄的手上。她在爱情面前的表现,让哈姆雷特对女性失望,对爱情灰心。“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这是他身边两个重要的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他发出的失望的喟叹。可以说,爱情理想的幻灭是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学界对于此剧的研究大多源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和泛性论。学者普遍认为哈姆雷特具有杀夫娶母的情结,而叔父克劳狄斯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所以说克劳狄斯就是哈姆雷特自己。老国王让哈姆雷特杀了克劳狄斯实际上就意味着让他杀死另一个自己,这是造成他复仇延宕的原因。而成为哈姆雷特杀死克劳狄斯驱动力的是出于对同行成功的嫉妒,因为克劳狄斯剥夺了哈姆雷特亲力亲为的权利和机会。
  弗洛伊德的理论带来了人类思想观念的革命,给人们的思维开辟了新的视野,他创建了新的学说,这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过要是人们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思维框架里,这一点恐怕弗洛伊德本人也不愿看到。他的探索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自由,人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学术自由和思维自由的精神,而不是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他的思维之下。实际上,对于任何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潮都应该持这种冷静、客观理性、和而不同的态度。文章的作者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才是最可贵的,同时客观、理性、公正也很重要。
  
  二 哈姆雷特的爱情理想的幻灭
  
  丹麦的老国王死了,其弟克劳狄斯继承了王位并娶了嫂子乔特鲁德为王后。王子哈姆雷特连续经历了父亲突然暴亡和母亲迅速改嫁这两件重大事件。他整日被愁云笼罩,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他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这接踵而来的事件来得太突然了,他需要时间慢慢理解。父亲好端端地,怎么就突然暴亡了呢?难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使是这样,失去父亲的心理创伤也需要时间让它慢慢痊愈。母亲的迅速改嫁也让他难以理解和解释,曾经母亲和父亲也是恩恩爱爱,怎么丈夫刚亡,就迫不及待投入了别的男人的怀抱?哈姆雷特的生活和思维一下子被搅乱了,曾经的生活模式和习以为常的平静生活完全被颠覆了。哈姆雷特的苦苦思索让他心烦意乱,眼前的一切让他感觉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所承受的痛苦被周围的人看在眼里,大家都认为是因为父亲的死给他的打击太大了,他一时想不开,还无法面对现实,痛苦让哈姆雷特变得有些魔怔和恍惚了。
  哈姆雷特一下子受到了双重打击,失去父亲是其中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紧接着又失去了母亲。失去父亲固然让他痛苦,可是失去母亲则让他愤怒和绝望。父亲离世的时候,哈姆雷特的羽翼尚未丰满,还没有完全成年,还在接受高等教育。虽然他已经开始了初恋,初恋的对象就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但是他对奥菲利娅的爱还没有真正深入内心,奥菲利娅还没有取代母亲成为他心中最依赖最需要的女人。母亲和父亲的亲密关系对他来说是容易接受的,因为这种亲密关系的确立是先于他的,是浑然天成的,和父亲分享母亲的爱是他乐于接受的。父亲死后,母亲完全无视他的存在和感受,迅速移情别恋,这让他愤怒并无法接受。哈姆雷特尊敬并喜欢父亲,他对父亲的评价是“so excellent a king”;对叔叔却没有好印象,认为叔叔和父亲相比就像“丑怪”和“天神”。
  假如母亲在改嫁之前能跟哈姆雷特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给他一些时间。那么由于哈姆雷特深爱自己的母亲,他很可能会因此理解母亲并认可她的决定,这样他的心结就能慢慢打开,从此走向新的人生。可是母亲忽略了这关键的一环,从而导致哈姆雷特的愤怒郁积在心里无处宣泄。奥菲利娅则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哈姆雷特用游戏,报复的态度和充满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她,因为母亲的行为使他对女性产生了成见,而奥菲利娅就成了他宣泄愤怒的对象。
  在第一幕第二场克劳狄斯、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第一次出场时候的对白、旁白和独白表明了他的心思。哈姆雷特陷在痛苦的泥沼无法自拔,内心充满了厌世情绪甚至死亡的冲动,他希望“那永生的天神还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因为他无法接受母亲的背叛。父亲是一个好国王和丈夫,他深爱自己的妻子,甚至“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母亲整天小鸟依人般依偎着父亲,显得十分满足和幸福,父亲死后,她哭得像个泪人一样为父亲送葬。可是刚过了一个多月,“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为此,哈姆雷特愤怒地诅咒:“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
  父母的美满婚姻曾经为哈姆雷特的爱情理想提供了原型,如果克劳狄斯的阴谋没有得逞,哈姆雷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成长环境,他和奥菲利娅的爱情会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克劳狄斯的罪恶打碎了哈姆雷特的理想,哈姆雷特对爱情的憧憬幻灭了。曾经幸福且满足地享受着父亲的爱情的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就匆忙投入长相丑陋的叔父的怀抱。这一点让哈姆雷特愤怒,他从此失去了对女性的信任。他觉得美貌的女人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端庄,她可以瞬间就变成淫荡的妇人。他认为女人是软弱的,没有骨气的。她们总要依附着别人,不会有真正的爱情。靠山倒塌之后,她们更不会坚守着爱情的理想,而会选择苟且偷生。
  他把对母亲的坏印象投射到奥菲利娅的身上,他认为所有美丽的女人都是靠不住的。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奥菲利娅的爱情,并对奥菲利娅的爱情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当奥菲利娅听从父兄的话,开始疏远哈姆雷特时,他也感到了强烈的挫败感;他后来疯癫的表现和对奥菲利娅的轻视和侮辱也让她对爱情也产生了怀疑。
  
  三 哈姆雷特复仇行为的延宕的原因
  
  在朋友的引导下,哈姆雷特见到了亡父的鬼魂。父亲告诉他自己被克劳狄斯毒害的真相,郑重地嘱咐他一定要为自己报仇。从父亲的鬼魂口中亲耳听到这件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暴行,哈姆雷特震惊愤怒到了极点。作为王子,他无法摆脱这一身份带给自己的宿命和责任,可是他实际上是一个学者型的人,是一个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在哲学的世界里探索宇宙和人生是他的兴趣所在。然而现在他却必须担负起收拾这场宫廷阴谋残局的重担,惩治恶人,为蒙冤的父亲报仇雪耻。他这样一个书生、一个学者型的人现在要扮演一个勇士的责任,这本来就赋予这个行为一层悲壮的色彩。学者型人最大的特点是思考太多,这就使他的行动不够直接和果断。
  哈姆雷特告诉他的两个朋友贺拉旭和马西勒斯他今后将装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从那以后人们都认为哈姆雷特的精神有些不正常。奥菲利娅向父亲说哈姆雷特疯疯癫癫地来找自己的情况,她父亲波洛涅斯认为哈姆雷特对自己的女儿动了真情。他原来认为因为地位的悬殊,哈姆雷特是不会真的重视女儿的。为了避免让女儿遭到哈姆雷特始乱终弃的伤害,他让女儿不要和王子交往。现在他觉得可能是女儿的退避让哈姆雷特因为爱情没有得到安慰而变得痛苦和疯狂。
  在剧作的第二幕第二场,克劳狄斯注意到了哈姆雷特的反常,派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这两位和王子一起长大的年轻人去和王子谈谈心,顺便刺探出他的秘密心事。但王后认为儿子痛苦的根源是父亲的死和她迅速的改嫁。而波洛涅斯告诉国王哈姆雷特是因为爱情而变得疯癫,他现在同意女儿和哈姆雷特交往。
  在哈姆雷特的追问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承认他们是奉国王和王后之命来拜访他的。他们还为他请了个戏班子。哈姆雷特准备利用这个戏班子导演一幕克劳狄斯暗害老国王娶嫂为妻的戏剧,邀请国王和王后等人来观看。
  哈姆雷特开始了排演戏剧的工作,克劳狄斯看他移心于娱乐,有些放心了,他还想试探王子是不是真的在为爱情痛苦,于是克劳狄斯导演了一出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的偶遇,当然这其中只有哈姆雷特不知情。这是戏剧的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的独白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他认为活着非常痛苦,死了或许是一种解脱。不过谁也不知道死后具体是什么状况。死了之后可能还会做梦,还会思考和痛苦。活者虽然痛苦,却能感受到,而死后的状况却是不可知的,这“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爱情也让人痛苦,“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母亲的所作所为让哈姆雷特对爱情和女人充满怀疑,他觉得自己曾经爱过奥菲利娅,又怀疑自己的爱受到了情欲的盲目误导,他不愿意自己被感情和欲望所驱使。他觉得女人是轻浮和卖弄风骚的,是不值得信任的。他心中既有对真爱的渴望,又对现实中的爱情充满怀疑。奥菲利娅手中拿着哈姆雷特曾经写给她的信和送给她的礼物,可是她已经明显感觉到爱情已经逝去了。
  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在幕后听得清清楚楚,他觉得哈姆雷特的反常并不是因为爱情,他觉得“有些什么心事盘踞在他的灵魂里”,他决定派他去英国“追索延宕未纳的供物”,想让他通过游历排解心事。波洛涅斯又心生一计,提出让王后跟王子谈谈,他则躲在背后偷听他们母子的谈话。
  在母子谈话之前,即第三幕第二场,哈姆雷特排演的杀兄篡位夺嫂的戏终于上演了,短剧看得克劳狄斯大惊失色,回去之后大发脾气;而王后看了演出之后内心十分痛苦;哈姆雷特终于肯定了父亲的鬼魂没有说谎。
  母子之间的对话发生在第三幕第四场,哈姆雷特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痛苦,其间言辞激烈,说得王后羞愧得无地自容。因为开始时王子的咄咄逼人,王后喊了一声救命,藏在帷帐里的波洛涅斯也应了一声救命,哈姆雷特误以为他是克劳狄斯,一剑刺死了他。在母亲的卧室,父亲的鬼魂又出现了,他来激励哈姆雷特“快要蹉跎下去的决心”,不过只有哈姆雷特能看见父亲的鬼魂,母亲看不到。之后王子向母亲暗示了克劳狄斯的杀兄篡位,说自己已经被派往英国,而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经先他而去给英国送交书信,哈姆雷特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针对他的阴谋和陷阱,他倒要跟他们较量一番,并叮嘱母亲不要向克劳狄斯告密。母亲保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不会泄露儿子对她说的话。
  哈姆雷特在见过父亲的鬼魂后,承诺要为父亲报仇雪恨。他开始筹备并酝酿复仇的举动,但是这个举动拖延了很长时间,其中充满了判断、推理、思考和犹豫。他在审慎的思维中发现自己缺乏行动的决心,他需要不断地激励和提醒自己。在和母亲的对话中,哈姆雷特情绪激昂,这种愤怒更像是一个渴望真爱的男人对一个背叛爱情的女人的愤怒。不过这不能说明他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了爱情,他只是在谴责母亲的自甘堕落,因为母亲的软弱和苟且摧毁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在这种愤怒的驱使下,他做出了杀人的举动,他认为自己杀的是克劳狄斯,没想到却误杀了波洛涅斯,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
  对奥菲利娅来说,自己心爱的男人已经不爱她了,还否定了以前的爱,她已经处于失恋的悲痛之中了,现在这个无情的男人竟然杀死了她的父亲,这接踵而来的打击让奥菲利娅无法理解也无法承受,她的精神崩溃了。在意识混乱的状况下,她恍惚地选择了溺亡。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从此肩负起为父报仇的重任,并且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为他所用。
  在第四幕第一场,克劳狄斯问乔特鲁德哈姆雷特是怎么杀死波洛涅斯的。王后给儿子打了圆场,说哈姆雷特的确有些疯狂,波洛涅斯躲在帷幕的背后弄出了声响,王子误以为是耗子,就在疯癫的发作中杀死了他。一个寡母对独子的关爱、呵护和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女人是柔弱的,可是年轻的哈姆雷特只看到母亲背叛爱情和良知的一面,并没有看到母亲为了保护他忍辱偷生的一面。这体现了年轻人的理想和中年人的无奈之间的冲突和无法调和。年轻人涉世未深,充满理想和幻想;而中年人在理想的不断幻灭中看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常常选择向命运妥协,有些人甚至会无奈地苟且偷生。
  在男权体系中,乔特鲁德无法摆脱自己作为弱女子的命运。丈夫的暴亡使她一瞬间失去了靠山和保护神,她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要保护爱子哈姆雷特。而克劳狄斯为了稳住民心,巩固自己的统治,与嫂子结婚是最佳选择,更何况他早有杀兄篡位夺嫂的邪念。哈姆雷特由于阅历的局限,只看到母亲背弃理想的一面。
  心狠手辣的克劳狄斯已经看到了王子的杀气,他提前让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向英格兰国王送去了密信,让他们立即处死哈姆雷特。在丹麦的原野上,哈姆雷特受到挪威王子出征波兰的激励,决心为了荣耀,一定要报杀父之仇和夺母之恨。他派水手给自己的好朋友贺拉旭送去了密信,说自己在海盗手里,希望贺拉旭立刻来找他并让水手把分别写给国王和王后的信送给他们。
  同时正在巴黎学习音乐的雷欧提斯得知父亲的死讯之后也赶了回来,掀起了造反之势。国王向他说明了原委,说哈姆雷特也正在威胁他的安全,因为碍于他深爱的王后和王子深受民众的爱戴,他也不能直截了当地处死哈姆雷特。通过这件事,雷欧提斯和克劳狄斯结成了同盟。
  克劳狄斯希望借英格兰国王之手杀死哈姆雷特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他又想出另一个奸计,他决定利用雷欧提斯的好剑术激起哈姆雷特的好胜心,让他们比剑。到时雷欧提斯会在剑尖上涂上毒药,克劳狄斯会在王子口渴之际给他一杯毒酒。当哈姆雷特和贺拉旭到达丹麦的时候,正赶上奥菲利娅的葬礼,哈姆雷特发现自己仍爱着奥菲利娅。在这个奸人当道的时代,他们的爱情也被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剑术的比拼终于开始了,王后为了预祝儿子取得胜利,误饮了那杯由克劳狄斯准备的毒酒,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受了剑伤,其间他们互相夺去了对方的剑,因此他们都中了毒。看到王后中毒死后,雷欧提斯被复仇冲昏的头脑和良知恢复了。他向哈姆雷特坦白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毒箭刺死了克劳狄斯,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彼此宽恕了对方。哈姆雷特请求贺拉旭向天下昭告所有的真相,并宣布由挪威老国王的侄子,刚从波兰凯旋的福丁布拉斯任丹麦新国王。
  
  四 复仇的意义和结论
  
  复仇任务的完成过程是哈姆雷特痛苦思索的过程,也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人生和探索爱情的过程。父亲活着的时候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在象牙塔里学习并探索学术问题。父亲的死把他迅速抛向社会,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冷峻的现实促使他思考,让他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成熟。
  只有在已失去的情况下人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爱情,爱情本身就是注定会幻灭的。拥有的时候,人们总是不能确定,总是在怀疑,这就注定了爱情一定会在猜测和怀疑中失去。当爱情失去的时候,人终于确定了,爱情也已经走远了。不过哈姆雷特现在肩负重任,暂时还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回味已经失去的爱情。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悲剧,因为矛盾的对立面总是相依存而存在的。有正义就有邪恶,而正义无法时刻防范邪恶的算计,克劳狄斯的存在是必然的。奸人作恶,好人被害已成既成事实。命运让一个青年学者来收拾残局,并赋予他以复仇的重任,这本身就是悲剧性的。首先执行这项任务不是他可以主动选择的,这项任务强制性地落在他的肩上,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他无法使时光倒流,即使除掉奸人,也无法使好人复生。而除掉奸人的过程势必会让更多无辜的人卷入,成为他的陪葬。即使这个结局注定是悲剧性的,这项任务也必须完成。悲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可避免,也不可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复仇是必须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老国王很冤枉,被亲弟弟毒死了,他失去了兄弟之情,也失去了生命。他对弟弟充满了仇恨,决定一定要杀死他,可是他已经变成了鬼魂,无法自己去做,就把这个艰险的重担转嫁到了儿子身上,由此可见,人是自私的,就连人的鬼魂也是自私的。为了解决一己之恨,造成了这么多人的毁灭。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复仇举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长长的思考和叹息。伴随酝酿复仇的过程,哈姆雷特一直在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人们都渴望活着,都惧怕死亡,即使活着有很多的痛苦。他认为人们恐惧死亡是因为死亡的体验是人们无法获知的,是陌生的。实际上哈密雷特的意识已经超越了生死,他并不认为活着有多好,死了有多么不好,他是一个哲学家。可是作为儿子和王子,他必须肩负起世俗的重托。实际上父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觉得多么地不可接受,他的愤怒是爱情的幻灭,因为爱情包含着他所有真善美的理想。他所谓的复仇实际上是在宣泄爱情理想幻灭所带来的愤怒和焦虑。
  复仇的意义不在于哈姆雷特最终杀死了克劳狄斯的大快人心,而是这一过程带给人们对于人生、理想和爱情的思索。现实是平淡的、冷峻的;理想是美好的,也是虚幻的。可是人们却无法停止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悲剧性的人生里,人们像哈姆雷特一样,为一个遥不可及甚至虚无的理想思索、奋斗、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参考文献:
  [1]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莎士比亚八大名剧》,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陈达:《俄狄浦斯情结再现——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电影评界》,2006年第20期。
  [3]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5.htm accessed on 9 December,2009.
  
  作者简介:侯雅丽,女,1975—,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19、20世纪英国文学,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利己主义或胸中的蛇》是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象征手法来探讨霍桑的主张——“利己主义是万恶之源”,并传达他的“从恶至善的超越”思想,这对现今和后世的人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善与恶 利己主义 超越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对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早已耳闻能详,却对他的
期刊
摘要阮大铖为明末戏曲家诗人政客,其传奇的创作和家班演出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注意案头场上曲词音律等较为专业的问题,并且溢出了一般文人的风教的固有思路,具有了较为特殊的功利性的特点,这可以从其传奇的创作和家班演出两个方面分析。  关键词:阮大铖 传奇 创作 家班演出 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传奇的功利性,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风化”,要求文艺作品有益于“风化”是我国传统的文艺
期刊
摘要本文透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莳萝泡菜》中意识流及象征主义等现代派小说的写作手法,结合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及其爱情观,对他们失败的爱情的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指出真正的爱情不应像泡菜一样酸涩而没有激情,彼此坦诚相待及有效沟通才能永葆其活力。  关键词:意识流 象征主义写作手法 人物性格 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莳萝泡菜》(A Dill
期刊
摘要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了原本稳固的工作,离开了美满的家庭,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辗转流徙,甚至食不果腹,执着追求绘画的理想。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历程并不平坦,生存的现实环境必将使其历经世俗的冷遇嘲讽、情感的诱惑、生存的艰辛熬煎,这一切也正成就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个性与执着,实现其终极的自我。  关键词:现实环境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诗评《史记》的角度,就唐诗中评论西施之作加以分析:其一,嗤之者曰“红颜祸水”,吴国的灭亡就在于吴王因之而荒怠国政,西施因而背负千古骂名;其二,为西施鸣冤伸雪,推翻陈腐观念。总之,千秋自有公论,西施因其貌美并能在国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而被后人赞颂为美的化身。  关键词:史记 诗评 唐诗 西施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期刊
摘要作为美国20年代知识生活的中心人物,门肯以夸大其谈的风格和讽刺刻薄的笔触著称。本文对门肯的《媚丑之欲》的印象主义描写手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门肯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通过运用色彩、形状等表现性的要素和奇异意象的并置,夸张、讽刺、嘲弄和反讽等修辞手法以及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措辞,来突出“丑陋”这一主导性印象。  关键词:色彩 形状和意象 修辞手法 丑陋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
期刊
摘要莫里森前期作品中具体而实在的黑人女性形象展示了她对黑人妇女身份认同的探求。这一身份认同包括本真的黑人认同和差异的女人身份,前者为基础,后者为核心。然而,在后期作品中,黑人妇女的身份认同在暴力的介入下断裂和破碎,呈现出多样化和变动性。尽管莫里森质疑建构黑人妇女身份认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她仍然继续尝试着黑人妇女建构身份认同的生存策略。  关键词:身份 认同 本真 差异 探求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及《骨》的分析,阐释了作品中华裔移民在经历了文化隔阂与冲突的痛苦困惑之后,对民族文化调和与共存的渴望,探析了作者既努力和美国主流文化融合又保留故国文化传统的愿望。  关键词:华裔 冲突 共存 《女勇士》 《骨》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60年代起,华裔美国文学蓬勃发展并逐渐步入美国文学的主流殿堂。作为中美文化双重影响下的产
期刊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占卜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个性独立的当代女性——莫拉格。少不更事的她曾经渴望远离让她倍感屈辱的养父母的家,而从天而降的美好婚姻恰恰把她从痛苦的过去拯救出来。然而,在这个婚姻圣殿里,她却渐渐地失去自我,失去融入于她身心的浓浓亲情和过往,于是她选择了一条冲出围城,回归自我的道路,上演了一场冲出金丝笼的现代版娜拉出走。  关键词:婚姻 女性 人生 自我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人文观念泛指人的一切文化行为,强调人与自然斗争中的和谐,同时也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本文拟从中国神话的产生、要素、结构、内容和功能方面讨论中国神话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观念,并对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尝试性的探析。  关键词:中国神话 人文观念 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1997年版《辞海》对“神话”定义是:神话是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关于古代人们对世界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