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农活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与母亲一起到田里去挖土豆,借用母亲的话,是让我体验生活。
  树叶沙沙作响,热风阵阵袭来。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一大片土豆苗绿得都可以渗出油来,肥硕的叶子在烈日下绿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母亲在地里挖着土豆,我在一边帮忙。只见那一个个如拳头般大小的土豆被母亲麻利地从土里翻出。我惊奇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下面有大土豆?还有,你不怕把它挖坏吗?”母亲呵呵一笑:“孩子,你看那叶子绿得深的、根茎粗的,地下便是成熟的土豆。我先挖了两株,确定土豆的间距,再按照这个间距,就能尽量不把它挖坏。”我顿时明白,原来干农活也要把握关键啊,而且这些奇妙的“关键”,给劳动增加了些许美丽与诗意!不是吗?
  不一会儿,母亲就把挖好的土豆装到了担子里,她笑着对我说:“你能把它挑回去吗?当然,你也可以不挑!”我笨拙地把扁担放在肩上,咬紧牙关,使劲儿站起身,肩膀被压得生痛,摇摇摆摆地向前迈去。
  忽然,一股力量托住了我的担子。我一回头,脸一阵泛红,母亲对我说:“挑担子也要把握关键,看你这个熊样!是该让你吃点苦了,你看我!”只见母亲把扁担两端的绳子向上卷了卷,然后对我说:“绳子卷短可以降低重心,自然省力些。挑的时候要把身子挺直,这样重力会均匀到两边去,才不会都压在你肩上。走路时也要随着扁担的节奏。再来试试!”我照母亲说的“关键”走了幾步,咦?担子竟然没那么重了,步子也不那么晃了,的确是那么回事!
  我轻松地挑着担子,顶着火热的太阳,回头再看看母亲劳作的身影,似乎明白了:纲举目张,做事要掌握关键啊!
其他文献
燕归巢,燕离去。  ——题记  燕子是我对故乡的唯一记忆,有燕儿们的地方,才是我的故乡。  昔时,燕子在每岁初春时,总会准时在我家屋檐上发出新春的第一聲鸣叫,叫醒了一家人,也叫醒了一个春。  那时,稚嫩的我总是第一个被燕儿唤醒,兴高采烈地推开门,赤脚跑出家,开心地喊叫:“我的燕子们回来了!我的燕子们回来了!”  那时的我看到燕子时比吃到棒棒糖还要兴奋。  燕子们回来后,便在我家屋檐下开始筑巢。而我
期刊
那是春天的一个清晨,我在校园的石子路上漫不经心地走着,绕过两棵正在吐芽的大树时,一道敏捷的黑影从我眼前掠过,在房屋拐角处拐了个弯,消失不见了。  我急忙追了上去,一只鸟停在屋顶上,全身乌黑,后面拖着长长的燕尾服——燕子!我不会认错的。这只可爱的小精灵立在檐上,低着头,用那黑宝石般灵动的眼睛看着我。  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小时候,每到春天,就会有大批燕子飞到我的老家来,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儿时
期刊
集上的骚动,吵吵闹闹,凡是到过南方(湖湘以西)乡下的人,是都会知道的。  倘若你是由远远的另一处地方听着,那种喧嚣的起伏,你会疑心到是滩水流动的声音了!  这种洪壮的潮声,还只是一般做生意人在讨论价钱时很和平的每个论调而起。就中虽也有遇到卖牛的场上几个人像唱戏黑花脸出台时那么大喊大嚷找经纪人,也有因秤上不公允而起口角——你骂我一句娘,我又骂你一句娘,你又骂我一句娘……然而究竟还是因为人太多,一两桩
期刊
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人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哪家定居下来。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而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  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那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那些圆桶多已年
期刊
陆冬雪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个能干的大姐春兰,下面有个聪敏的小弟夏淼。只有冬雪是呆愣愚笨的,所以她常被村里人当作打闹嬉笑的靶子,而冬雪却从来不会生气。  这天,冬雪坐在门槛上,头顶是一窝燕子,风吹得狠了,窝里的小禽鸟儿们就叫得格外躁。冬雪对头顶的交响乐充耳不闻,双眼呆呆地盯着远处,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大燕子飞回来了,衔了虫子喂给小燕子。冬雪抬头看了一眼,眼里似乎藏了一丝羡慕。  忽地,一只毛
期刊
外婆坐在门前剥着豆子。她眯着眼晴,举着毛豆角,用满是污垢的大拇指吃力地把豆角分开。显然她刚从地里回来,旧布鞋上满是雨后的泥土。每一次用力地剥豆,她的身子都会向前一倾,于是小竹椅就“吱吱呀呀”地呻吟,她的身子也跟着一揺一晃的。  这是我刚回到外婆家所看到的情景。往屋里看,所有家具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油膩的灰尘,显得那么陈旧。自从十年前外公去世后,外婆就一直一个人住在乡下。  外婆看到我,嘴角抽动着,伸出
期刊
猴年说猴,是因为——家有猴夫。(“猴夫”?令人好奇,急欲一读。)  初见猴夫,是在单位食堂。正和女伴吃吃笑笑之时,忽见食堂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其中一个男青年,瘦骨嶙峋,头发蓬乱,额头突出,让人想起历史书上关于人类起源的图片——很棒,我居然一眼看出他的本质。(几笔勾勒,“猴性”初现,亮出全文线索;“人类起源的图片”暗扣“猴”字,语言幽默。)若干日子之后才知那年暑假他父亲一直生病,猴夫一个假期没睡过几
期刊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千百年来,邻居始终捍卫“关怀”二字,忠于责任,为历史的相框装上了永不褪色的照片。  邻居,这个无需过多解释的词语,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还有4G、5G时代的到来,似乎变得苍白无力,失去了发言权,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緩闭双眼,任思绪乱飞,脑海中闪现无数过往的画面,猛地就来到了25年前……  25年前,旧街、胡同、未
期刊
去年暑假,当同学们都在为夏令营做准备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体验一下乡村生活,就把我送回了江西农村老家。  一大早,汽车载着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奔驰在通往乡村的路上。刚进入村庄,一阵花香扑鼻而来,一群群小鸟在茂密的枝叶间叽叽喳喳。①  我经常听妈妈说我的家乡有独特的美食——芋包子。于是,我一见到奶奶,就嚷嚷着说要吃芋包子。  奶奶高兴地摸着我的头,眼里满是慈爱地说:“好的,奶奶给你做油炸芋包子。” 
期刊
冬天,我们这儿的人最爱吃咸鸭子,所以家家都会在夏天养几十只鸭子,而男孩子暑假的主要任务就是放鸭子。  早上,露珠还在花朵上闪着金色的光芒,鸭子们就挤到鸭棚口,把细长的脖子伸出来,嘎嘎地唤着还在床上睡懒觉的我。我睁着惺忪的睡眼来到鸭棚,一打开门,鸭子们就“蜂拥而出”,扇着翅膀,嘎嘎欢呼着。我先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就赶着鸭群向“草塘”进发——那儿是鸭子的乐园,也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  “草塘”里有许多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