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核心素养”,都指向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什么样的人”。《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而道德修养是综合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首要内容,由此可见,英语学科理应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关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1.显性的德育话题
  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很多模块、单元的话题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如,8B模块二的主题是“权利与责任”,该模块的四个单元话题分别就文明礼仪、关爱社会和他人、国际主义情怀和创建绿色和谐社会等方面展开,这些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点。教师应充分发挥话题优势,围绕话题开展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在真实语境中反复呈现和探讨当今社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内化其中的思想,理解、感悟和践行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日积月累,促使学生成长为有德行的“全面发展的人”。
  2.隐性的德育元素
  教材中有很多有效的德育契机隐藏在文本背后,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时,教师需深入发掘,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水到渠成的情感陶冶和心灵熏陶。
  例如,9A第五单元的主题是“Art world”,阅读部分介绍了艺术界的名人谭盾,看似是一篇介绍人物的文章,但在分析谭盾成功的原因后,不难发现他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勤奋”。在研读、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天道酬勤”的道理。此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谈谈一个人能取得成功需要哪些优秀品质。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勤奋,除了勤奋,还列举了认真、好学、善学、虚心等品质。这样的练习唤起了学生脑海中和成功有关的积极因素,起到无痕的育人效果。
  二、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1.即时生成的德育契机
  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同样蕴涵德育的机会。英语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互动,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良机。
  例如,在学到Eddie和Hobo的对话时,教师问学生:“Is Eddie really weak?”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No.”教師追问:“Why does he say he is too weak?”学生回答:“Too lazy.”教师顺势启发:“Being too lazy will make us weak!”学生一头雾水,教师解释道:“If you are too lazy to study,you will learn worse than others,so you'll be weak!If you are too lazy to do any exercise and your body can't get enough training,you will be weak too!So don't be lazy,or you'll be weak!”学生恍然大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启迪:“Don't be lazy.”
  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适时、恰当地点拨和暗示,就能起到英语学科的育人效果。
  2.中西文化差异的顺势而导
  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中西文化对话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在体验和实践后,再进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差异,摒弃中西文化中的不良陋习,并把西方优良的道德品行本土化,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有关西方文明礼仪的内容,由于文化习俗不同,学生会产生认知冲突。但教师不能绝对否定或肯定某个国家的行为习惯,而要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通过自己身体力行去感受哪些行为能受到别人的认同、接受,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符合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在实践后,学生得出结论:“We should learn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o as the Romans do.”
  在学习、体验、提升后,学生能批判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课堂上学到的文明礼仪也能通过实践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文明行为,沉淀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三、发挥学习过程中的德育影响
  1.英语学习本身独特的德育功能
  有人说:“学生学习外语本身就是一个磨炼学习能力和意志品格的过程。学习一门外语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同时要克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诸如害羞、焦虑、挫折感等负面心理。从德育的角度讲,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精神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总是羞于大声表达,害怕出错。教师应让学生懂得语言的学习就是在反复操练和实践中掌握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传情达意,表达中的小错误并不会影响意思的传递,而大声清楚的表达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当学生有了开口表达的勇气后,教师及时的鼓励能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获得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2.师生教学相长中的德育影响
  英语学习的过程,即师生交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自身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以及为人处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相互影响,教学相长的同时,会产生德育感染和熏陶,形成有效的德育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感染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德育熏陶。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行为,做好学生的道德楷模。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班上树立道德楷模。
  例如,在关于人物的英语写作训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班上的每一个人,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为“Most hard-working/Bravest/Best Student Award”推荐最佳人选。英语写作巩固了语言,完成了有效的语言输出,又培养了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伴的美德也让他们有了效仿的目标,能激励他们向楷模学习并完善自己的“德”与“行”。
  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本就是学生德行成长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应“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承担起英语学科的育人重任,发掘教材中若隐若现的教学元素,利用课堂德育契机,使学生学到正确的德育知识,陶冶道德情操,从而完善道德行为,成为一个品行高尚,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微视频”教学手段得到普及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微视频”因其短、小、精,易于制作、便于交流等特点备受师生喜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视频”教学,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  一、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倡导构建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从“扶”到“放”,引导他们逐步学会阅读。  一、与文本对话,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对于阅读来说,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与文本、作者对话,才能有效提升自主阅读效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反复推敲、潜心会文中借助比较、鉴赏、品析等方式,刺激学
期刊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远比单纯的知识点教学重要。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即通过一定标准对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在创新创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课堂
期刊
随着游戏型课程计划的深入实施,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资源观念也不断更新。在游戏型课程改革中,幼儿园应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重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幼儿园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游戏化课程依托物质资源收集  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来说,素材收集是一項重要任务。幼儿教师可将区域创设中的材料添置设为突破口,把看似简单的材料收集变成丰富有趣的“收东集西总动员”活动。 
期刊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學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逐渐成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过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  一、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知识的习得更具有亲和力。  一、营造生活化的氛围,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亲近学生的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我校在冬天开展了冬季长
期刊
古典诗词,作为最精美的国粹,它唤醒的是我们的文化记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对教材中新入选的古典诗词,要求达到引领学生“多元解读”“个性化体验”的教学目的。所以,诗词教学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一种承载方式,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一、整体感知,让个性体验不离作品基调  诗词,是有气质底蕴的。只有从整体感知出发,才能让个性体验不离基调。由于诗人对生活和人生有着不同的体验、评价和感受,他们创作的
期刊
小学时期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关乎其日后对英语文章的阅读思考以及与人交流时的语言思维习惯等。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英语思维能力进行了探究。  一、优化教案设计,引导学生逐层思维  教学教案是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课程之前所做的准备,教案质量的优劣关乎课堂效果好坏与学生英语思维训练成效的高低。小学生英语思维尚不完善,对文章的学习、解读、运用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条件和理念优化教案设
期刊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身上应具备的能力及品格,能在社会发展和自身的发展阶段得以适应。对语文核心素養而言,语文阅读的自我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转换思路以及对事物本身的见解和评价等方面是核心素养包含的核心内容。以该理念为前提,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阅读的相关环节及阅读成果等多个方面着手,深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关键内容,对于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正式接触计算机的启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为了避免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父母很少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接触电脑。计算机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愿望。所以,教师应掌握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鼓励学生有效上网。  一、讲述故事,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选择的故事最接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主题时,我利用PPT播放“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