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及意义
  
  分层递进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有利于促进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个个有特长,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悦。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形成性评价和掌握学习的策略”。该理论主张每位教师都能帮助所有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将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的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学目标之下。同时,不否认学生间的差异,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实现最佳的结合,为明确教学目标,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提供了依据。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该理论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出发,提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对于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观和指导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论、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等。
  
  三、初中语文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在新课程试行的今天,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如下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用普通话准确地认读汉字、书写端正正确; 具有一定的我国古典诗文的积累;能根据一定的情绪,正确得体地进行汉语言交际;能阅读一般的政治、文艺、科技等相关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更应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内容。以语文阅读训练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统计资料表明,中考阅读题的比重在逐年增长,考题在注意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占了比较突出的地位。阅读材料的选择兼顾各种文体。记叙、议论、说明以及实用文,至少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文体,且注意材料的文化价值取向,表现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读物、反映高新科技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读物及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阅读的首选材料。注意因体设题,能较好反映阅读的本质。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以课内为次。这使阅读能力的考查有了广阔的天地,课文只是例子,能力要向课外迁移,这个道理不容置疑。开放性的试题已经步入阅读测试领域,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学生的创见,使答案的界定有一个合理的自由度,鼓励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科学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如果忽视或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按同一要求、同一尺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统一的作文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因作业过于轻松而抑制了个性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难以甚至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分层递进作文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
  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分层; 训练要分层; 评价的分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施分层递进作文教学,一般以纵向对比的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
  
  四、实施者的困惑
  
  在备课时,为如何给目标定性,将它分得所谓分明“A、B、C三层一清二楚”,有些甚至无法细分,即使勉强分出,也不知是否恰当。因此,对ABC三层学生提问,应有不同的设计提问。
  为数学不少的学生不够重视“分层递进”,更有甚者竟然自愿进入本不属于自己的低层次学习,令人可笑又可悲。
  由于没有经验、案例、办法可供遵循,如何评价实施的效果,这也是实施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经费无法得到落实。
  在课题建档方面,由于实施的时间上、密度上、内容上不够广泛,很难有一套如数据、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具体落实,故建档方面可以说是处于空档位置。
  在语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通过目标分层,让每一位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通过训练分层,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兴趣,通过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蓬勃地发展。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不少错误,常常被忽略。有些是由于教师对正确答案期待使他有选择性地知觉到了“正确”,而对错误“视而不见”;有些是由于教师认为个别学生
期刊
多少年前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就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语文科的统计来看,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也不容乐观。当然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有直接的关系。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每位语文教师也都在实践中摸索着自己的经验。本文试图结合个人的工作体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
期刊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倒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因此,教师要匠心独具、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课堂引人时,教师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顺利进人课堂的学习。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我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
期刊
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布鲁姆的教育观点,论述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划分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分类指导,思维探索;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总结新知,纳入结构等四个环节,并提出各教学环节中师生活动的目标以及实施的要点。  1、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是儿童教
期刊
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性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在小学这个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段,一定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便是我们探究和解决的实质问题。    一、组织合理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一、幽默  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