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预设”与“生成”的课堂变奏曲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5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一、预案设计:在“删繁就简”中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因而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要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1.砍多余环节
  高效的课堂应是干净利落的。而时下课堂上屡见不鲜的有关活动,如让学生“演一演”等时髦做法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其实此类环节完全可以去掉或替换。语文重在一个“悟”字,它必须通过多层次的“读”得以实现,怎一个简单的“演”字可以了得?在学生充分感悟并有所内化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不少教师让学生匆匆读过数遍后草草收场,急于让学生一演了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探究的话题;给予他们合作的机会;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给予他们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课前的预案也应该融入新理念,我们的设计可以开放些,我们的教案不妨“简单”些!
  2.改线性设计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蘑菇应该奖给谁》这篇课文,她精心设计了教案,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导下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奖了纸剪的红苹果与绿苹果。一个一直没有机会发言又没有得到苹果的学生在下面说着:“这苹果又不好吃,我才不希罕呢!”立即引来了旁边同学的一阵窃笑。此时,老师也听到了他的意见,却没有作出任何反应,仍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着她的教学,因为她不想让这个小插曲打乱原有的课堂节奏。还有些教师喜欢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学过程显得有条不紊,十分流畅。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老师可以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几个问题板块,在教学的每个版块中,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给师生活动留有很大空间。教师的教学因此而拥有很大弹性,教师也可根据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只有将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诗意盎然。
  3.留弹性区间
  在教学预案设计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应有“弹性区间”,设计的重点应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并不是绝对的,水到渠成即可,又何必在意何时戛然而止?
  二、教案演绎:在“动态生成”中使学习踏上激情的行程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1.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2.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一位老师在教学《万里长城》时,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选择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结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不仅意会了“结晶”这个原本较难解释的物理名词的意思,而且对课文中心句的字面意思也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把“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作为课堂的主问题,然后引导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自己质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
  3.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如一位教师借班上一堂识字课,预设目标是学会12个生字。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孩子们学习所呈现的状态,发现学生识字能力相对薄弱,于是果断减去了目标的量,只需学生学会8个生字,教师的教学重点落在如何提高识字的兴趣、识字的能力和水平上,努力使学生产生隐性的识字愿望、情感、态度,为学生的课堂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到了另外一个班,学生很快学会了12个生字,教师随即又增补了两个会意字的教学,形象直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中,教师洞察秋毫,及时删减目标,能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及时增补目标,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
  我们在预案设计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冰心的《小桔灯》写了小姑娘一家在国统区严酷政治形势下的悲惨遭遇。全文围绕极为普通的家庭关系展开情节,反与情节相关的一些主要人物:“我”,小姑娘,小姑娘的爸爸和妈妈,都以一根“爱”红线贯穿。因此我认为“《小桔灯》叙述了一个家庭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的情况下,借助爱的神奇力量得以复苏的故事,反映了冰心泛爱主义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冰心;小桔灯;爱的哲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引言:提起冰心先生,
期刊
初二下学期了,学生的个子又拔高了一大节。最近发现许多男生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而且还有几个男生偶尔单手上跳,做着投篮的动作。想想他们也真可怜,在校期间,课间不能去打篮球,不能去踢足球,只能做着喜欢的空投动作来“做梅止渴”了。对于他们的幼稚举动,我付之一笑。  这一天,学校后勤的王老师找上门来,让我去看看学生的“杰作”。仰望走廊雪白的墙壁上方,是一个挨着一个、重重叠叠的、梅花型的灰黑色的手印,我恍然大悟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对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文以载道;挖掘人文;创造思维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既要注重“授业解惑”,又要注重“人文性”的培养,于是人文内涵也就被人们
期刊
【摘要】中学地理科目的教学,对于增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又促使他们更高情趣的养成。然而,通过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反馈的信息发现,关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还未真正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因此,这里将就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作一定的阐述。【关键词】中学地理;人文教育;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的目标中提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然而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阅读时间、缺乏阅读书籍、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实施课外阅读策略,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
期刊
【摘要】博阅强识,融入角色,拓宽思维情境;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关键词】积累;多媒体;发散思维;知人论世;推敲炼字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很明显,诗歌教学已经作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诗歌教学的另一
期刊
《木离的春》  时间是个巨大的沙漏,恍惚间已把昨颜悄悄褪去,留下的是一抹空寂的苍白。消融的河水,携带着支言片语的零碎,将阳光告醉,镌刻着往日萧瑟的落叶,在微风中扫尽了一纸荒唐。或许,告别式就这样悄悄地展开,就如人生的一幕幕剧集,无声地开始,意料的落幕。但这个季节的告罄已是一种循环,一种消逝。  或许,冬天给我的唯一感觉是一股股浅浅的寒意,它萦绕在我的心底,时刻提醒着我所谓的“清冷寒肃”就这样淡淡地
期刊
我特别喜爱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倾慕于他小说那些热烈的感情境界和诗画的调子,我常用他小说中的真善美来教化学生、抚慰心灵。  作者的代表作《荷花淀》营养了我们这一代人,从学习《荷花淀》到教学《荷花淀》,我都十分钟情于文中映日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幽幽的怡人清香。置身于孙犁的荷花淀,仿佛置身于一个水乡世界,它的景点之多之美让人忘记了个别景点的多少或存在。在教学中,一个学生的质疑,使我对文中的荷花描写产生了
期刊
【摘要】错误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错误的出现说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暴露出学生思维中的障碍,它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地知错、改错、防错,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作者简介】刘玉萍,女,35岁,所教学科:数学,职称:小教高级,毕业院校:甘肃兰州师范学
期刊
【摘要】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对于老舍语言艺术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正是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着从几个方面探讨老舍的语言艺术。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老舍;语言;北京韵味;通俗直白;幽默诙谐  一、北京韵味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