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体力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自行编制的性生活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体力活动方式分布集中表现为步行和中等强度的活动,其1周体力活动总MET中位数分别为1 386.00和410.40,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参与者较少,其1周体力活动总MET中位数仅为0.00,而且体力活动主要集中于闲暇时、交通行程和家务。患者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缺乏,未发现体力活动与体质量指数(BMI)、出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射血分数(EF)间的相关性(P>0.05);虽然根据患者目前心功能(NYHA分级)在步行总能量消耗、1周活动总能量消耗、中等强度活动总能量、家务活动总能量消耗之间存在差别(P<0.05),但是仍有患者存在心功能好且EF值正常,其体力活动少的现象。抑郁患者体力活动显著低于非抑郁者(P<0.05)。大多数患者未恢复性生活。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体力活动总体上不足,知识缺乏、自信心不足、过度小心等是造成体力活动缺乏主要影响因素,应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促进健康行为。

其他文献
目的科学构建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法、Dephi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结果最终确定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特质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师资力量的选拔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专业认证是高等护理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是促使教育机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内在需求。南通大学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属综合性大学。本文介绍了南通大学接受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的过程、认识与体会,为进一步推动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同时为规范省属综合性大学护理教学体系、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目的调查并分析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能力现状,探讨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与核心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18所医院手术室护士508名(南京市231名和苏州市27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90份。490名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5.97±18
目的描述院外带入压疮脑卒中患者压疮现状,并调查其主要照顾者的压疮防治知识及照顾行为。方法2014年1—11月采用问卷对78名院外带入压疮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压疮防治知识及照顾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后2 h Braden评分高危者占85.9%,Ⅰ期和Ⅱ期占79.2%,不可分期及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占15.0%。照顾者压疮防治问卷中,得分较高的为皮肤护理,压疮预防知识得分最低,其次为发生压疮后的
目的分析护士长数据化管理培训及个案考核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年初提交方案、年度培训、年终考核的方式对护士长进行数据化管理培训与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长的数据化管理能力、科研意识和病房管理情况。结果2013年参加护士长数据化管理培训的34名护士长数据化管理个案汇报平均成绩(8.42±0.58)分,高于2012年的个案成绩(7.31±1.1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
目的建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拟订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1,判断系数为0.88,熟悉系数为0.74;最终确定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尿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包括Ⅰ级指标3个、Ⅱ级指标30个,Ⅰ、Ⅱ级指标的协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及管理工具的运用,提高临床大小便标本分析前质量,降低标本收集及送检缺陷率的发生。方法2013年5月成立7人小组的品管圈,通过选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实施措施等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大小便标本分析前存在的诸多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流程改善系统,并比较改善前后效果。结果本科室活动改善前大小便标本分析前标本缺陷发生率为1.69%,实施品管圈活动改善后缺陷发生率降至0.
专业内涵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齐齐哈尔医学院在特色应用型护理学专业建设中,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以认证标准为抓手,以持续改进为重点,坚持认证标准的统领作用,将标准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促进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