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甘肃省在扶贫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绿色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以甘肃省广河少数民族聚居县为例,通过对农户的实地调查,对其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有效地对策与建议,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环境脆弱性;贫困现状;致贫因素
引言
甘肃省是自然灾害多,自然资源缺乏,生态极其脆弱的省份。2015年甘肃省贫困人口总数为1078万,贫困发生率为4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重新确定了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甘肃省共有58个县被纳入其中,而这58个县中又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县,这些少数民族县又相对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区,因此,绿色贫困的现象尤为突出。甘肃省近年来在扶贫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仍然是扶贫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广河县的贫困现状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居于陇西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六盘山区,生态极其脆弱。回族、东乡族占总人口的97.5%。多年来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列、省列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是造成广河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广河县贫困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甘肃省生态脆弱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样本选择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对广河县张家村的10个社区进行了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有效回收100份,访问的内容大致有总户数、总人口、贫困程度、近年来生态环境情况、教育水平、农户收入来源、农户的信贷能力等。在100户农户中,受访人数的性别构成为:男性265人,占比53%,女性235人,占比47%。受教育情況,文盲半文盲19%,小学36%,初中29%,高中13%,高中以上3%。贫困户有84户,非贫困户16%。65岁以上人口65人,占13%,学龄儿童占28%,残疾人口占20%。
(二)样本数据分析:
1. 广河县张家村农户呈现出慢性贫困特征
在此次调查涉及的100户住户中,总人口500,平均每户5。主要情况如下:第一,贫困户构成情况:贫困家庭84户,占有效样本的84%,非贫困户16户,占16%。第二,贫困的持续经历时间状况:84户贫困家庭中,11户贫困经历时间在一年以下,占全部贫困户的25%,49户贫困家庭贫困持续时间在5年及以上,占全部贫困家庭的58%;13户家庭经历了2~4年的持续贫困,占贫困户的17%。第三:慢性贫困家庭中的父辈贫困情况:49户持续5年或5年以上的慢性贫困家庭,父辈也是贫困的46户,占比94%,父辈不贫困的3户,占比6%。具体如图1所示。
由上面的描我们可以得出:广河县张家村属于典型的慢性贫困。且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相当严重。
2. 农民身体素质较差,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口较多
根据样本数据显示,在调查的人口中,健康人口占50%,慢性病患者占30%,残疾人口占20%。这表明广河县张家村农民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农民患慢性病、地方病的可能性极高。每年数额不菲的医疗费用吞噬了农民的微薄收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
3. 农户信贷能力不足,难以进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不少张家村村民都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然而他们却很少进入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这是由典型的融资萎缩传导机制引起的,具体的传导机制表现为:信贷约束-低收入者进行自我融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低收入者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穷人更加难以进入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贫困陷阱。
4. 贫困户难以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圈
广河县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缓慢,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很通过自身的发展摆脱贫困,尚未摆脱贫困的农户往往都处于某个封闭的社会内处于一种难以自我摆脱的贫困再循环圈之中。
二、广河县张家村的致贫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过度开荒放牧,森林面积不断缩小,草场退化,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荒漠化严重。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进而又促使进一步过渡开发恶性循环的中。
(二)经济结构因素
广河县发展的是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城镇化进程缓慢,致使反贫困工作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对于农村而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主要是以农牧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极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政不能自给,长期靠国家补贴,很难彻底脱贫。
(三)信贷约束因素
1. 信贷需求者的要素禀赋缺陷。农户的要素资产因流动性差而难以形成抵押品。
2. 信贷需求者的融资差序格局。由于农户很少与正规金融体系交易,因此与正规金融体系保持较远的心里距离而求助于非正规的金融体系。
3. 信贷供给的制度约束。正规金融市场由于门槛较高,民间资本难以进入较高的金融竞争市场。
四、广河县扶贫开发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信贷供给体系
1. 实施绿地模式,即大力发展适合于农户借贷行为特点的微型金融机构(如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NGO小额贷款组织、村镇银行等)
2. 降低贷款门槛,即搭建大型正规金融机构和微型机构中的对接机制,以改善农村负投资现象。
3. 升级模式。加紧进行法律制度框架的调整,实现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合法化、正规化和升级,如此则可以起到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提升信贷可及性和降低局部金融风险的三重效应。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Nelson(1956)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造成该理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要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就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资,这就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农牧业,建立生态政府补偿机制等。而對于不适合居住的地区,实施整体迁移和异地安置政策,这样既有利于生态恢复还可以使贫困人口脱离“低水平均衡陷阱”,防止贫困的代际传播和复制。
三、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
(一)对“第一代”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
针对广河县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应加强重视劳动力技能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也应该推广了无抵押无担保的微型贷款产品,使贫困人口通过信贷来增强自我扶贫的能力,孟加拉乡村银行贷款模式等表明微型贷款可以使贫困人口家庭财产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风险减少、实现脱贫。
(二)实施“第二代”发展式扶贫政策
纵观我国的扶贫历程,扶贫政策主要是瞄准父代,以解决第一代(父母辈)的贫困问题,从短期来看,这种效果明显,但从扶贫返贫边际效益递减来看,父辈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提升比较缓慢,这种扶贫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反,以“第二代”为核心的扶贫战略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抗风险的能力将大大赠强。然而,只对“第二代”实施扶贫政策,这又有失公平,这就需要以“第一代”为中心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与以“第二代”为核心的发展式扶贫政策两者通力协作。
参考文献:
[1]周爱萍.合作型反贫困视角下贫困成因及治理——以重庆市武陵山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2).
[2]王振雅.西北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的调查与浅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人口,2016(03).
[3]胡洁怡.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行政论坛,2016(03).
[4]余吉玲.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3).
[5]刘慧.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
[6]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环境脆弱性;贫困现状;致贫因素
引言
甘肃省是自然灾害多,自然资源缺乏,生态极其脆弱的省份。2015年甘肃省贫困人口总数为1078万,贫困发生率为4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重新确定了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甘肃省共有58个县被纳入其中,而这58个县中又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县,这些少数民族县又相对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区,因此,绿色贫困的现象尤为突出。甘肃省近年来在扶贫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仍然是扶贫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广河县的贫困现状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居于陇西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六盘山区,生态极其脆弱。回族、东乡族占总人口的97.5%。多年来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列、省列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是造成广河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广河县贫困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甘肃省生态脆弱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样本选择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对广河县张家村的10个社区进行了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有效回收100份,访问的内容大致有总户数、总人口、贫困程度、近年来生态环境情况、教育水平、农户收入来源、农户的信贷能力等。在100户农户中,受访人数的性别构成为:男性265人,占比53%,女性235人,占比47%。受教育情況,文盲半文盲19%,小学36%,初中29%,高中13%,高中以上3%。贫困户有84户,非贫困户16%。65岁以上人口65人,占13%,学龄儿童占28%,残疾人口占20%。
(二)样本数据分析:
1. 广河县张家村农户呈现出慢性贫困特征
在此次调查涉及的100户住户中,总人口500,平均每户5。主要情况如下:第一,贫困户构成情况:贫困家庭84户,占有效样本的84%,非贫困户16户,占16%。第二,贫困的持续经历时间状况:84户贫困家庭中,11户贫困经历时间在一年以下,占全部贫困户的25%,49户贫困家庭贫困持续时间在5年及以上,占全部贫困家庭的58%;13户家庭经历了2~4年的持续贫困,占贫困户的17%。第三:慢性贫困家庭中的父辈贫困情况:49户持续5年或5年以上的慢性贫困家庭,父辈也是贫困的46户,占比94%,父辈不贫困的3户,占比6%。具体如图1所示。
由上面的描我们可以得出:广河县张家村属于典型的慢性贫困。且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相当严重。
2. 农民身体素质较差,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口较多
根据样本数据显示,在调查的人口中,健康人口占50%,慢性病患者占30%,残疾人口占20%。这表明广河县张家村农民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农民患慢性病、地方病的可能性极高。每年数额不菲的医疗费用吞噬了农民的微薄收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
3. 农户信贷能力不足,难以进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不少张家村村民都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然而他们却很少进入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这是由典型的融资萎缩传导机制引起的,具体的传导机制表现为:信贷约束-低收入者进行自我融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低收入者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穷人更加难以进入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贫困陷阱。
4. 贫困户难以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圈
广河县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缓慢,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很通过自身的发展摆脱贫困,尚未摆脱贫困的农户往往都处于某个封闭的社会内处于一种难以自我摆脱的贫困再循环圈之中。
二、广河县张家村的致贫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过度开荒放牧,森林面积不断缩小,草场退化,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荒漠化严重。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进而又促使进一步过渡开发恶性循环的中。
(二)经济结构因素
广河县发展的是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城镇化进程缓慢,致使反贫困工作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对于农村而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主要是以农牧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极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政不能自给,长期靠国家补贴,很难彻底脱贫。
(三)信贷约束因素
1. 信贷需求者的要素禀赋缺陷。农户的要素资产因流动性差而难以形成抵押品。
2. 信贷需求者的融资差序格局。由于农户很少与正规金融体系交易,因此与正规金融体系保持较远的心里距离而求助于非正规的金融体系。
3. 信贷供给的制度约束。正规金融市场由于门槛较高,民间资本难以进入较高的金融竞争市场。
四、广河县扶贫开发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信贷供给体系
1. 实施绿地模式,即大力发展适合于农户借贷行为特点的微型金融机构(如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NGO小额贷款组织、村镇银行等)
2. 降低贷款门槛,即搭建大型正规金融机构和微型机构中的对接机制,以改善农村负投资现象。
3. 升级模式。加紧进行法律制度框架的调整,实现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合法化、正规化和升级,如此则可以起到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提升信贷可及性和降低局部金融风险的三重效应。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Nelson(1956)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造成该理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要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就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资,这就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农牧业,建立生态政府补偿机制等。而對于不适合居住的地区,实施整体迁移和异地安置政策,这样既有利于生态恢复还可以使贫困人口脱离“低水平均衡陷阱”,防止贫困的代际传播和复制。
三、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
(一)对“第一代”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
针对广河县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应加强重视劳动力技能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也应该推广了无抵押无担保的微型贷款产品,使贫困人口通过信贷来增强自我扶贫的能力,孟加拉乡村银行贷款模式等表明微型贷款可以使贫困人口家庭财产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风险减少、实现脱贫。
(二)实施“第二代”发展式扶贫政策
纵观我国的扶贫历程,扶贫政策主要是瞄准父代,以解决第一代(父母辈)的贫困问题,从短期来看,这种效果明显,但从扶贫返贫边际效益递减来看,父辈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提升比较缓慢,这种扶贫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反,以“第二代”为核心的扶贫战略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抗风险的能力将大大赠强。然而,只对“第二代”实施扶贫政策,这又有失公平,这就需要以“第一代”为中心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与以“第二代”为核心的发展式扶贫政策两者通力协作。
参考文献:
[1]周爱萍.合作型反贫困视角下贫困成因及治理——以重庆市武陵山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2).
[2]王振雅.西北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的调查与浅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人口,2016(03).
[3]胡洁怡.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行政论坛,2016(03).
[4]余吉玲.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3).
[5]刘慧.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
[6]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