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与韩国安全战略的错位

来源 :东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承袭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南北对峙的格局,并被处于“一超”地位的美国所主宰。由于失去大国保护,朝鲜开发核武器力图实现安全自救。作为应对,韩国引入“萨德”。然而,“萨德”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其战略手段与目标严重错位。该现象主要源于美韩同盟中韩国的从属地位以及美俄和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如果韩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应当把维护半岛安全作为战略目标,为此,其应当构建真正的南北互信以减轻对域外大国的战略依赖。
  [关键词]东北亚;政治格局;韩国安全;战略错位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7)03-0093-08
  2016年7月8日,美韩就“萨德”入韩达成共识。今年3月7日,“萨德”的两辆导弹发射车运抵韩国。同时,星州高尔夫球场的土建施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美韩部署“萨德”进入了多线并行的快车道。[1]综合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商业特质以及韩国的政治走势,“萨德”落地韩国木已成舟。根据韩国官方的表态,部署“萨德”是为了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威胁以保护国家安全。然而,如果说朝鲜对韩国安全构成威胁的话,其主要是火炮和短程导弹等常规武器,显然,对中远程导弹实施高空末段拦截的“萨德”无法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源。同时,从拦截距离和监控范围来看,“萨德”远远超出了半岛的防卫需求,[2]损害中俄的安全战略利益,必将遭到中俄的反制。在地区安全不保的情况下,作为“鲸鱼群中的一只虾米”,韩国的安全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可见,作为一项国家安全战略,部署“萨德”的战略手段和目标无法匹配,是一种典型的战略错位。本文试图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剖析韩国的“战略决策困境”,以期为东北亚平衡的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一、冷战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与朝鲜核开发
  “地缘政治是指那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情况的地理因素的相互结合,强调地理对政治的影响。”[3](6)它是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基本因素。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说:“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因素显然是地理……无论它今天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多么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所有国家的外交政策都必须考虑这一因素。”[4](152)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是韩国对外战略选择的国际政治环境,并制约其决策的模式、内容与实施。冷战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承袭了冷战期间的若干特点,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冷战期间,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格局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内核与缩影。苏联解体后,以往两极对垒、力量均衡的基本格局宣告终结,但以半岛分裂为基础的南北对峙犹存。对朝韩而言,分裂是历史的沉疴也是众多问题的根源,它产生了结构性矛盾。“一般而言,一个具有统一历史传统的民族均具有建立一个统一政府的志向,一旦分立政府,一般是相互排斥的,这是因为分立政府之间存在着为占据正统性与合法性而竞争的倾向”。[5](127~128)同时,“无论朝鲜还是韩国均对统一方式持警戒心理。” [5](128)“实现统一的过程如何对既成的利益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5](127~128)况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半岛分裂为大国深度介入提供了空间,“它们分别通过与朝韩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半岛内行使着自己的影响。”[5](128)基于这两个原因,“具有统一传统的朝韩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分裂,但彼此仍具有统一志向且处于对立状态的特殊关系。”[5](127)
  冷战后,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首先,作为域外国家,美国一家坐大,主宰着东北亚国际秩序。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六个国家,美国虽然是东北亚的域外国家,但其影响是域内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主要原因是冷战后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实力方面,美国远超上述六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单位为万亿美元),1991年,美国的GDP约为6.174,2015年为17.947;同期,中国的GDP分别为3814.55(亿)、10.866;日本为3.537、4.123;韩国为3323.25(亿)、1.378;俄罗斯1992年和2015年分别为4602.91(亿)、1.326。 根据进攻现实主义理论,雄厚的经济实力必然衍生出强大的军力。[6](79~104)冷战结束以来,不管从各军种的战斗力、武器的先进程度还是实战经验来看,美国的军力稳居世界第一。同时,2000年至今,美国的军费开支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的比例一般在40%以上。依靠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研发能力,美国在军力方面对其他国家保持着绝对优势。
  其次,显性的两极对垒格局已经消失,但隐性的同盟对抗格局在日渐形成。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它规定了双方在受到外在武装攻击时相互全力援助的义务。[7](11)1961年苏联、中国分别与朝鲜签订《同盟友好互助条约》,除了上述条款以外,它们规定缔约方不得有任何反对对方的行为。苏、中、朝军事同盟正式形成。与此相对应,美国牵头成立了美、日、韩军事同盟。1950年,《美日安保条约》签订。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署,这些条约在彰显“强大的美国”存在的同时,规定“对任何缔约国的武装进攻也应认为是对任何一缔约国的本土或它在太平洋上所管辖的岛屿领土,或它在太平洋上的武装部队、公有船只或飞机的武装进攻。”[8] (51~56)这样,东北亚地区两大军事体系对抗的格局形成了。198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终止。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对《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单方面作出解释:“如果朝鲜自己决定采取某种冒险行动,则军事援助條款不能生效。”[9] (28~31)亚洲版“华约”由此解体。但是,美国主导的亚洲版“北约”并未随之解散,相反,缔约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在继续加强。美国认为在欧亚这个重要的竞技场上其潜在对手可能在某一天崛起。为了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国“特别注意最重要的赛手并恰当地评估这一地区的形势。”[3](53)为此,它加强了对中俄的围堵,也加大了对朝鲜政权更迭的力度。面对共同的安全战略威胁,中俄构建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朝鲜问题上,中俄也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再次,朝鲜在核武化道路上渐行渐远。朝鲜开发核武器是国际格局变化催生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它反过来塑造了新的地区格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单方面解除了对朝鲜的军事保护,朝鲜因此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作为朝鲜的另一个重要的同盟国,中国没有放弃朝鲜,但也没有对朝鲜的安全大包大揽,主要是邓小平主政后“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8]秉持这一宗旨,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半岛实施“等距离外交”。[10](675~699)这意味着以往的《中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大打折扣。同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领导人奉行“新思维”以后,苏联基本停止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朝鲜自然无法幸免。没有了外援,在整个80年代朝鲜的经济明显停滞,此后更是逐渐恶化。据资料统计,1991年至1998年,朝鲜的经济都是负增长,最差的年份高达-8%。[11](869~893)以名义GNI(国民收入)为例, 1990年韩国为2523亿美元,朝鲜为231亿美元,朝鲜是韩国的9.2% ;到2000年, 韩国名义GNI增长到4552亿美元,增长了80% ,而同期朝鲜的GNI 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少到168亿美元,下降幅度达27% ,总体经济规模已经降为韩国的3.7% 。[12](3~12)根据韩国开发研究院的资料,2004年, 朝鲜的国民总收入为21.9466万亿韩元, 仅为韩国国民总收入的1/33。[13](77~81)由于失去了大国的保护和竞争优势,朝鲜面临被南方吸收统一的危险。同时,经济的持续凋敝造成了朝鲜社会的全面危机。为了解决国内困境,维护国家安全,1992年朝鲜启动了核开发。此举触犯了美国的底限,朝美由此进一步交恶。在中国的斡旋下,以往鲜有接触的美朝双方坐到了谈判桌上,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双方签署了《日内瓦框架协议》。美国承诺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并为朝鲜提供能源支持,以此换取朝鲜冻结核开发,第一次朝核危机得以化解。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任,他毫不掩饰对朝鲜政权及其领导人的厌恶。次年1月,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他把朝鲜、伊拉克等称作“无赖国家”。他指出,美国在阿富汗以外的使命是不但要消除恐怖主义,而且要对那些企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无赖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以阻断它们与恐怖主义的联系。[14]面对新的压力,朝鲜重操旧业,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此后,中国倡议并促成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朝依然是主要的当事人,但是由于双方都是“半心半意”,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核问题由此僵持下来。2009年奥巴马上台,他改变了前任的做法,对朝实施“战略忍耐”政策(Strategic Patience),这种不理不睬的政策使朝鲜大为光火。是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受到安理会谴责后,朝鲜宣布永久退出“六方会谈”,并不受先前的任何协议的限制。此后,朝鲜加快了核武化进程。美方则不断在半岛进行各种形式的军演,并加大了该地区的军力部署,两国敌意在相互敌对行动中交替上升。[15]朝鲜在核问题上越走越远,而美国对朝鲜的遏制也日渐紧迫,朝核问题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在美朝博弈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安全,韩国对美国的半岛政策亦步亦趋。朝美因此更加敌视,半岛南北的对峙也愈发加剧,这为韩国更多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提供了依据。
  由此可见,冷战后东北亚形成了“一超”主宰、中美竞争、多国博弈且相互依存的权力结构。在这个体系中,各国按照自己的利益认定来行动,大国尽管占有主导权,但是小国并非完全被动。事实上,任何双边关系的变动都会对其他双边或多边关系产生影响。
  二、朝鲜核威胁与韩国选择“萨德”的战略错位
  在上述国际格局中,朝鲜内外交困,举步维艰。鉴于核武器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于一体的复合战略载体,朝鲜选择了核开发,试图以此作为解决包括安全在内的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从核开发轨迹和结果来看,以2003年为界,如果说此前朝鲜仅仅是“打牌”或“佯攻”,那么,此后便是坚定实干与飞跃。
  2006年10月,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朝鲜核开发的重大突破。为了应对由此造成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磋商,2007年,“六方会谈”与会方签署了“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规定了国际社会将用经济援助换取朝鲜核设施的去功能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相关协议并未完全执行。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力图无为而治,引发朝鲜不满。朝鲜在核武化的道路上疾驶前行。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2012年4月13日,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同日,朝鲜召开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在宪法中首次标明自己为“核武拥有国”。[16]12月12日,朝鲜又一次发射“光明星3号”。2013年2月,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3月,朝鲜干脆把发展核武器写入宪法,制定了“核武器与经济建设并举”路线。[17]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2月7日,朝鲜发射“光明星4号”。9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经过多次核试验,朝鲜的核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专家们估计,到2014年,朝鲜已经积累了10-16枚核弹的武器级钚和铀,[18]如果任其发展,在未来数年里,朝鲜的核弹头有可能增加到100枚。[18]目前,朝鲜除了在完善核弹制造技术以外,更多的是将核弹规范化、标准化和小型化,同时实现核弹与弹道导弹的融合。概言之,就是要实现核武器的实战化。
  鉴于朝鲜核武化的坚定意志以及其不断增强的核力量,在半岛南北相互竞争和对峙的情况下,韩国面临北方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早在2014年美韩双方就达成共识,加强对朝鲜军事威胁的防御,“萨德”(THAAD)议题就此提出。然而,由于当时形势并非紧迫,且顾及到相关国家的利益关切,双方没有公开密集磋商。朝鲜“氢弹”试验后,韓国感到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了,而美国政府以及洛马公司也趁机推波助澜,此事由此升至台前。“萨德”全名为“战区高空末段防御系统”,它能有效拦截外来中远程导弹对部署国的攻击,从而保护该国的安全。去年7月8日,韩美两国就在韩部署“萨德”达成协议。7月11日,朴槿惠解释说:“日渐增大的朝鲜核武器与导弹威胁是关乎韩国未来和国民生存的非常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只是为了保护国家和国民安全而采取了纯粹的防御措施而已。”[19]韩国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安全本无可厚非,但威胁的真实性和措施的有效性值得关注。   首先,在军事上,朝鲜的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其开发核武器的目的是欲以自助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且主要针对美国。长期以来,朝鲜的国家战略目标是自己主导实现半岛统一。现在,鉴于与南方的实力差距,它把战略调整为“防御敌方可能发起的进攻”以取代“实现统一”,[20](14,17)这就是它防御性国防的逻辑。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前,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它“决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和进行核威胁”,核武器是“遏制战争的力量”,“完全是针对美国的侵略威胁,是为了保卫朝鲜的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在朝鲜半岛发生新战争”。[20]同年5月8日,朝鲜外务省表示,由于美国政府“丝毫没有改变”敌视朝鲜的政策,朝鲜将按照业已表明的立场,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21]2011年金正恩上台以后,他并未改变以往的战略方向。2013年4月,朝鲜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巩固自卫性的核拥有国地位》法令,写明核武器是“防卫武器”,朝鲜既不会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也不会对它们威胁使用核武器,除非这些国家与“敌对拥核国家”一道对朝鲜发动侵略和攻击。[22]2016年1月6日,朝鲜在“氢弹”试验后声明,“只要敌对的侵略势力不侵犯朝鲜主权”,朝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23]5月7日,金正恩在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同样的表态。朝鲜之所以坚定不移地开发核武器并紧紧盯住美国不放主要是基于这一认知:只有美国才能给它想要的一切,而迫使美国屈服的唯一筹码是拥核。这一认知主要源于美国的对朝敌视政策。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执行强硬的遏制和威慑政策。一是美国提升了在半岛的军事存在,大大加强了对朝鲜的军事压力;二是美国直接帮助韩国提升军力,使朝鲜处于不利的安全境地;三是奥巴马对朝奉行“战略忍耐”政策,拒绝与朝鲜接触,使得朝鲜的“核牌”落空。[24](35~58)此外,美国还不斷加大针对朝鲜的军演力度。去年4月6日-30日,韩美同时开展了代号为“关键决断”和“鹞鹰”的年度联合军演,韩美共出动的战斗人员达30多万,连核动力航母、远程战略轰炸机以及隐形战斗机也参与其中。军演内容除了大规模登陆以外,还有针对朝鲜领导人的“斩首”行动。[25]在美国对朝施压的过程中,韩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它力图借助美国促使北方尽快崩溃以实现自己主导下的半岛统一。美韩的行为自然加剧了朝方的憎恨与不安,致使其在核武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此推理,朝鲜开发核武器是美国一手造成的,是美国半岛政策的必然产物。[26]同样,如果说朝鲜开发核武器对韩国造成了威胁,那么,这种威胁就是美韩联手造成的。
  其次,朝鲜对韩国并不构成现实威胁。朝核问题发生以来,朝鲜多次扬言要对韩国进行打击。如,去年3月7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要对韩美进行先发制人且具有“进攻性”的核打击。[27]3月25日,金正恩表示,要摧毁青瓦台和首尔的主要政府机构,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28]事实证明,这些仅仅是虚声恫吓。其一,朝方的表态仅仅是针对美国提升其在半岛军事存在以及大规模联合军演的无助和反应;其二,从实力来看,面对美韩如此强大的军力,朝鲜深知贸然进攻南方等于自取灭亡;其三,在目前南强北弱的情况下,朝鲜更多的是担心被南方吸收统一。其实,朝鲜希望与南方实现缓和。在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金正恩提议北南之间就双方关系改善进行对话以消除相互误解和不信任。他同时呼吁相关国家采取有利于朝鲜统一的举动。[23]
  再次,如果说朝鲜对韩国国家安全有潜在威胁的话,那么,其来源主要是火炮、短程导弹等常规武器。从有限的资料来看,朝鲜拥有13000门火炮和火箭炮,其中威力较大的有170毫米“谷山炮”和240毫米“主体100炮”,数量总计1100门,主要部署在朝韩军事分界线的北侧。“谷山炮”的射程在40公里以上,具有良好的机动性;240毫米“主体100火炮”的射程在60-70公里,12管发射,该系统一次齐射可以摧毁长900米、宽3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由于“三八线”离韩国首都仅46公里,所以,首尔以至于韩国中部的许多地区都处于朝鲜火炮的射程内。况且,尽管火炮是战术武器,但由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此外,朝鲜拥有500-700枚“飞毛腿”短程导弹,能覆盖整个韩国。“萨德”固然能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但它对火炮和短程导弹则无能为力。
  由此观之,朝鲜对韩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是潜在的,但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常规武器而非核武器,对此,“萨德”是无用的。同时,这种威胁主要是美国和韩国共同造成的,且它只有在朝鲜无法承受美韩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现实。可见,韩国选择“萨德”显然无法解决其安全问题,是典型的战略错位。
  三、“萨德”入韩与美国全球导弹防御体系的构建
  “萨德”入韩的原因复杂,但美国是关键。因为“美主韩从”的美韩军事同盟决定了韩国的安全战略必须屈从于美国的地区和全球战略。况且,不管从政府还是公司层面来看,美国都是关键推手。因此,探究韩国战略错位的成因必须从美国的地区和全球战略着手。
  美国的安全战略历来强调攻防兼备,海、陆、空、天一体,它力图通过攻防能力的绝对优势来保护本国以及盟友的安全并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作为安全战略的重要构件,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发轫于上个世纪60年代。冷战后,尽管昔日对手已经瓦解,但美国并未就此罢休。近十多年来,美国在逐步构建一种基于本土和盟国的地基、海基、空基和天基不同基点、汇集各种反导武器的“多层”防御体系。它们由作战系统、探测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组成,四大自主作战系统为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和“爱国者”系统。[29](68~73)
  “萨德”的设计初衷是通过与“爱国者”系统融合组成多层防御网以保护美国的欧亚盟友及其海外驻军,其功能强大,特点鲜明。首先,其拦截能力强。“萨德”的拦截高度为40-15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这一高度段是射程3500千米以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是3500千米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末段。因此,它与“地基中段拦截”(GBI)系统配合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末段,与“爱国者”等低层防御中的“末段拦截系统”配合能够拦截中短程导弹的飞行中段,从而对两种来袭导弹形成双层拦截。正因如此,它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数据兼容性强,系统应用广泛。“萨德”系统的BM/C3I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一个发射车控制站组成,把拦截弹、发射车和雷达联接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既可以负责全面的任务规划,也可以协调和执行拦截来袭导弹。同时,它可以与其他防空系统以及天基探测器相兼容,通过数据共享实施联合作战并扩大防御区域。再次,雷达功能强大。“萨德”配备AN/TPY-2型X波段雷达,其探测半径达到2000公里,且对来袭的目标可以跟踪、分类从而为拦截器提供弹头预计位置的精确评估。鉴于其强大的探测和拦截能力,“萨德”入韩将大大削弱中俄两国的战略威慑力,由此损害两国的安全战略利益。   从美国的亚太战略来看,显然,“萨德”入韩剑指中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接近美国的6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更小。近年来,中国更是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合作新理念,它严重冲击着现存的由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2016年,中国主持成立了“亚投行”,主张更加开放、包容和互惠的发展理念。此后,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军力也不断增强,由此引发了美国的战略焦虑。为了维护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早在2011年,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價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TPP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30](3~12) 2014年,时任美国防长哈格尔指出,“作为太平洋地区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美国的独特定位是继续帮助亚洲国家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安全架构。”[31]其目的是“对冲”中国崛起以及俄罗斯复兴对美国亚太霸主地位的冲击。在构建亚太防御体系的过程中,美国与同盟一体化是主要路径,即将盟国的反导资源纳入美国的体系中,实现美国对全球的导弹防御。2010年2月,美国发布首份《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强调要在全球关键地域发展导弹防御体系。在东亚,美国与日本联合研发和部署先进的拦截弹,同时极力拉拢韩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东亚反导体系。[32](9~21)2006年,美国在阿留申群岛的艾达克岛和日本青森县部署了X波段雷达,[33]2013年美国在关岛部署了两个“萨德”连,2014年美国又在日本京都部署了第二部X波段雷达。[34](19~21)这样,从关岛到日本再到阿留申群岛,美国构筑了一条链状导弹防御体系。如果“萨德”入韩,美国的东北亚导弹防御系统将更加完善,因为它将加大其战略纵深。同时,它与驻韩美军的侦察、情报、预警系统联为一体,并与部署在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连在一起,将构建美日韩三国反导同盟。
  然而,持续发展的中韩关系不断侵蚀着美国的亚太战略。在经济领域,200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与中国的贸易量占韩国年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韩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与中国的贸易,从2011年至2015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分别为477.8亿美元、535.5亿美元、628.2亿美元、552.6亿美元和469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index110209.asp?p_coun=%E9%9F%A9%E5%9B%BD.;中国商务部亚洲司:http//yzs.mofcom.gov.cn/.而它与美国的贸易大体平衡,与日本的贸易则是逆差。如此比较,中韩贸易为韩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中国是韩国第二大投资对象国,仅次于美国。现在,数以千计的韩资企业聚集在中国。到2015年6月,韩国在华投资达501.44亿美元。数据来源:同上。在安全战略领域,中韩双方均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地区的和平稳定。2014年7月3日,中韩发表联合声明,明确了“9·19 共同声明”的有效性,确认了“六方会谈”机制的合理性,表达了为重启会谈而共同努力的意愿。[35](116~127) 2015年,朴槿惠总统不顾美国的反对参加了北京的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庆典。同年,韩国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了亚投行,随后,中韩签订了自贸协议。所有这一切都使美国如芒刺在背。首先,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与美国所倡导的TPP的意图相背离,它打乱了美国的亚太经济战略。[36] (79~84)中韩在安全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朝核和对日问题上的协调实质上离间了美韩军事同盟,削弱了美国在半岛问题上与中国博弈的优势,[37](39~46)妨碍了美国在亚太实现“轮辐体系”向“网络状”的安全体系的过渡。[38](33~49)然而,“相互依存不只是孕育了危机和各种形式的联系,而且还增加了个别国家为实现其国内和国际政治目标而操控危机的可能性。”[39] (438) 所以,中韩关系的提升势必对中美关系产生战略张力。
  从美国的欧洲战略来看,“萨德”针对俄罗斯的战略意图亦十分明显。2010年11月,北约里斯本峰会决定建立欧洲反导系统,美国在欧洲的反导计划成为其组成部分。第二年,美国在地中海建立了“宙斯盾”拦截系统并在土耳其部署了X波段雷达。[40](39~40)2012年,北约宣布正式启动第一阶段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进入“部分运行状态”。[41]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遭到美国的强力反制,由此美俄战略对峙剑拔弩张。2016年5月12日,美国正式启动在罗马尼亚的反导系统,这是其在欧洲部署的首个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第二天,美国在欧洲的第二个同样的反导系统在波兰正式破土动工。[42]然而,俄罗斯毕竟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仅用欧洲的反导系统美国无法构筑对俄罗斯导弹的全方位防御。随着韩国部署“萨德”,这种情况将大为改观。因为其X波段雷达将覆盖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乌克赖纳、海参崴和纳霍德卡等军事重地,能够有效探测俄远东前沿地区的军力部署和军事活动。[43] 这样,美国在欧亚两侧的导弹防御体系遥相呼应对俄罗斯形成东西合围的战略态势,从而大大抵消俄罗斯导弹对美国的战略威慑力。
  综上所述,“萨德”入韩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体系中的一环。美国意欲通过此举来完善其亚太导弹防御体系,加强对中俄的战略围堵。同时,通过这一措施离间中韩关系以构建更为紧密的美日韩同盟从而实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战略目标。
  四、结语
  “萨德”入韩彰显了韩国安全战略的错位,其实质是“边缘地带国家”的战略决策困境。这一现象主要源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缘政治格局。一是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一超”主宰、多国博弈的动态权力结构,为了应对中俄的战略冲击,美国加快了其全球导弹防御体系的构建,“萨德”入韩是美国这一战略的必然结果;二是由于安全依附于美国,韩国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意志和战略;三是朝核威胁是韩国引进“萨德”的唯一理据,但它是美国一手造成的;四是朝核问题造成了半岛安全局势的持续紧张,但美国掌握着安全阀。由此可见,韩国安全困境主要是美国深度介入和控制所致,而半岛内讧为其提供了契机。有鉴于此,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韩国应当调适其观念和行动。首先,追求兼容共存的“全面安全”而非“绝对安全”,把半岛安全置于国家安全之上;其次,承认朝鲜存在的合理性和长期性,摒弃现行的“吸收统一”的企图;[44] (47~53)再次,切实实现南北和解,构建南北互信;最后,平衡与相关大国的关系,不以邻为壑,更不替人火中取栗。总之,韩国应当通过南北和解去释放半岛的安全张力而不是一味提升军力。当然,朝鲜应当与韩国进行真诚合作,毕竟半岛安全是南北双方共同的核心利益。   参考文献:
  [1]济冬,柳玉鹏:《韩军方否认“萨德”雷达昨入韩 称中国不了解“萨德”系统》,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3/10325394.html.
  [2]《外媒:王毅称“萨德”远远超出半岛的防卫需求中国有权质疑》,参考消息,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0711/1225686.shtml.
  [3][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8年。
  [4][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5]韩献栋:《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1949-195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8]王俊生:《中朝“特殊关系”的逻辑:复杂战略平衡的产物》,《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1期。
  [9]刘清才:《俄罗斯普京总统的朝鲜半岛政策与朝核立场》,《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1期。
  [10]Cheng X H. From Jiang Zemin to Hu Jintao: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Policies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 Korea Observer, Vol.43, No.4, Winter 2012.
  [11]Eberstadt N. Dispariti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vided Korea:
  Ind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Vol.40, No.6,Nov.-Dec.2000.
  [12]陈龙山:《我观朝鲜经济》,《当代亚太》,2002年第9期。
  [13]宫玉涛:《核问题笼罩下的朝鲜经济改革》,《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1期。
  [14]Bush G. W. Prevent Our Enemies from Threatening Us, Our Allies, and Our Friends with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June 01, 2002. See http://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63562.pdf.
  [15]王冰汝、黃卓:《金正恩被首次列入制裁名单》,凤凰卫视,http://news.ifeng.com/a/20160707/49310292_0.shtml.
  [16]储信艳:《 朝鲜首次将“有核武”写入宪法》,新华新闻,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2-06/01/c_123220252.htm.
  [17]《朝鲜新路线:经济与核武并举》,新华新闻,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4/01/c_124525293_2.htm.
  [18]Albright 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DPRK’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Three Scenarios for 2020”,ISIS Report, February 26,2015, http//:www.isisonline.org/uploads/isis-reports/documents/North_Korea_Nuclear_Futures_26 Feb 2015-Master-ISIS_Final.pdf.
  [19]申容昊:《朴总统:部署萨德旨在保护国民生命》,韩国中央日报网,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54319&category=002002.
  [20][美]霍默T.霍奇,张宏飞译:《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国际展望》,2003年5月。
  [21]《近年来朝核问题大回顾》,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5/27/2010648.html.
  [22]金正恩:《只要不被核侵略朝鲜不会先使用核武器》,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6/0509/16/BML0610700014Q4P.html.
  [23]郭一娜:《金正恩表示朝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5/08/c_1118824640.htm.
  [24]樊吉社:《朝核问题重估:僵局的根源与影响》,《外交评论》,2016年第4期。
  [25]《美韩今日开始联合演习,规模为40年来最大》,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03_07_353129.shtml.
  [26] [韩]李永禧:《北朝鲜·核导弹(卫星)政治军事学》,[日]立命馆,《国际地域研究》,2001年第17期。
  [27]《朝鲜谴责韩美联合军演警告将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6/03-07/7786610.shtml.   [28]《金正恩指挥朝军最大规模炮兵训练称要摧毁青瓦台》,网易新闻,http://war.163.com/16/0325/13/BJ0MM3F800014OVF.html2016-8-5.
  [29]杨云翔、齐艳丽:《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评估》,《现代军事》,2016年第6期。
  [30]金灿荣,刘宣佑,黄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东北亚论坛》,2013第5期。
  [31]Hagel Describes Role of Partnerships in Asia-Pacific Rebalanc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article/2014/04/20140402297291.html# axzz4EvvCEPT8.
  [32]汪琪:《美国一体化导弹防御系统研究》,《航天电子对抗》,2014第2期。
  [33]《美今年在阿留申群岛和日本部署海基新雷达》,网易新闻,http://war.163.com/06/0221/13/2AG5OC9Q00011235.html.
  [34]刘力等:《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分析研究》,《飞航导弹》,2014年第2期。
  [35]毕颖达:《深化中韩战略伙伴關系的空间、挑战及应对》,《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2期。
  [36]谭红梅:《奥巴马政府东亚“再平衡战略”评估及展望》,《东疆学刊》,2014年第4期。
  [37]金强一:《朝鲜半岛状态:中美战略博弈之聚焦点》,《东疆学刊》,2016年第3期。
  [38]任远喆:《亚太地区安全结构转型与东盟的角色》,《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2期。
  [39]Morse A. M.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1(3), September 1997.
  [40]刘庆宝等:《欧洲反导系统发展对美俄核遏制力量平衡影响研究》,《飞航导弹》,2013第8期。
  [41]《北约正式宣布启动欧洲反导系统俄罗斯保留反制权力》,中国广播网,http://china.cnr.cn/yaowen/201205/t20120522_509668763.shtml.
  [42]曾晋:《普京怒批北约反导系统警告欧洲两国已成俄目标》,环球网,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6-05/8987916.html.
  [43]陈岳:《美在韩部署“萨德”系动摇全球战略稳定体系的危险之举》,《解放军报》,2016年7月29日。
  [44]王晓波:《朝鲜半岛统一的“症结”、“变”与“不变”》,《东疆学刊》,2016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要]韩国各地有很多中国延边朝鲜族务工人员,通过对他们的个案访谈,剖析其身体、语言、居住空间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是如何限制其适应韩国社会的,并指出在韩国社会的接纳和排斥之间,朝鲜族务工群体只是“选择性”地适应韩国的社会生活,在深层融入韩国社会方面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韩国;朝鲜族;务工群体;社会适应;障碍因素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国朝鲜族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期刊
[摘要] 陕西女作家周碹璞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关学意蕴。她将日常记忆碎片连缀起来呈现都市生活常态,并不拘囿于世俗的简单描摹,而是追求诗意的精神向度。同时,在其作品中横亘着鲜明且递变的女性意识,再配以细密的女性语言,使文本呈现出都市女性书写的风貌。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透视古城西安老百姓,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活际遇和精神底色,使人感悟、回味。  [关键词] 周瑄璞;中短篇小说;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籍与意象,而关于南风与波斯风的描写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作品中,琴这一元素象征着日本对来自西域、唐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接受。而其中浓厚的唐土崇拜色彩
期刊
[摘要]作为同时期的儒家学者,清初的黄宗羲和朝鲜朝的柳馨远皆从先秦民本思想出发,以恢复三代之治为目标,针对本国时弊,提出某种程度的改革设想,分别体现在各自著作《明夷待访录》和《磻溪随录》中。对比两书的形成背景和改革理念,可以清楚地看到危乱之际东亚儒者秉承“存亡续绝”、“救世补弊”情怀寻求改革的普遍性以及儒学在异域发展过程中的增值和变迁。  [关键词]黄宗羲;柳馨远;《明夷待访录》;《磻溪随录》;三
期刊
[摘要]以朝鲜族歌曲对延边地区形象的影响为例,结合文化认知等心理学相关知识,就民族音乐感知对民族地区形象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音乐感知对受众满意具有显著的影响;文化认知在民族音乐感知与受众满意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受众满意对民族地区形象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音乐感知;地区形象;文化认知  地区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非常重要,好的地区形象不仅可以提高地区内
期刊
[摘要]  唐代“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出现了陆上、草原、海上等路线,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亦可分为南、北两条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经渤海、新罗通往日本,但是由于渤海、新罗长期对立,将其二者整合描绘“丝绸之路”北航线的研究很少。结合文献和考古遗迹,可以考证出唐朝762年~764年出使渤海、新罗勅使韩朝彩的行驶路程。通过唐韩朝彩的出使路程的考证可以了解渤海国交通和新罗“五通”的形成过程,而且对了解
期刊
[摘要]在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下,韩国结合外部形势的挑战以及自身利益的需求,采取“均衡合作”的政策,紧紧依赖美国,加强军力建设,不仅使中韩海洋纠纷面临升级的潜在危险,而且使中国周边海洋局势面临多重的深层压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海洋战略。  [关键词]韩国;黄海争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黄海争端是影响中韩互信关系深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围绕黄海争端博弈的不只中韩两国,美国因素亦无处不在。因此,韩国在美国
期刊
[摘要]1881年10月,金允植作为朝鲜领选使率团前往中国,经北京,赴保定、天津,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洋务派人士多次笔谈。在前后近一年时间里,《天津谈草》记录了42次谈草情况;随行的朝鲜朝工匠、儒生则在天津洋务工厂学习。此次使行使金允植与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洋务派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中国的洋务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多次笔谈,金允植还了解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签约的相关问题。在此期间,朝鲜发生“壬
期刊
2015年9月19日至20日,由延边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图们江论坛2015”在吉林省延边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论坛旨在为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一带一路”新趋势下,依托多元文化优势,营造自由开放的交流与合作环境,并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合作共同体,最终实现这一区域内各国经济、法律、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建言献策。来自韩国
期刊
2015年5月10日,由延边大学与南开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朝鲜半岛研究2015高峰论坛”在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以“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的构建”为主题,旨在为东北亚各国学者和专家提供坦诚交流的学术平台,促进各方的相互理解,消解矛盾,凝聚共识,为东北亚和平、安全与发展提供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来自中、韩、日、美、俄等5个国家的19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