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森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以牧笛为例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森是我国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竹笛艺术道路,在中国笛坛中独树一帜。他与他一系列的传承者对竹笛艺术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形成了富有生命力与吸引力的“新派”风格。本文将从“刘森的生活背景、刘森的作品、以及刘森风格的特色”几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刘森;音乐风格;新派
  第一章引言
  竹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1986年出土的贾湖骨笛,作為竹笛的鼻祖,距今已有九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竹笛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形制杂乱的笛子,到为戏曲伴奏而分为“梆笛”和“曲笛”,再到登上独奏舞台衍出传统的“南北派”和后来的“新派”。竹笛在民乐中的发展中越来越独具魅力。
  刘森作为“新派”的创始人,不仅拓展了笛乐表现的外延,更是推动了中国竹笛事业的发展。《牧笛》是刘森的代表作,也是“新”派最具代表性的乐曲。
  第二章 刘森的竹笛生涯
  一演奏启蒙时期
  刘森于1937年出生在音乐世家,在家庭环境熏陶下,幼年时就展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音乐鉴赏力和感觉超乎寻常,养成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音乐理念,为日后刘森的“新派”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新派”风格建立的背景
  1953年,刘森进入广播民族乐团担任笛子独奏,文革期间自修了管弦乐器法及指挥专业,对音乐各个门类都有所涉及,1980年调入总政歌舞团担任管弦乐队指挥。
  丰富的成长经历下,改编和创作的《牧笛》、《山村小景》、《小放牛》、《山歌》、《云雀》、《霍拉舞曲》等,都成为笛子独奏中的精品。他结合西方演奏技法创造了半孔指法来演奏有变化音的乐曲并用独特的指法来演奏超吹高音,推动了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开创了自己独具特点的演奏风格—“新派”。
  第三章 刘森的代表作《牧笛》
  一《牧笛》的创作背景
  在五十年代末期的全国优秀舞蹈展演中,双人舞《牧笛》伴奏中担任吹笛配乐的就是刘森,后来在这首作品的影响下,改编创作了笛曲《牧笛》使结尾前的旋律自然地爬上笛子的最高音。不仅保持了乐曲极大的民族风格,也使这个曲子在笛子演奏技术上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
  二《牧笛》的结构分析
  《牧笛》是一首再现的三部曲式,整体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小快板一慢板一小快板将牧人放牧的悠然自得体现的淋漓尽致。
  引子部分,主调 E 徵调,开篇由慢起渐快长音弱收的长颤音引出,紧接着连续八分音符的加入了刘森式气滑音,牧民放牧歌唱的愉快场景跃然于上。
  小快板部分,同宫系统的 A 宫调上进行不完全重复、模进、变化发展。整段旋律跳动欢悦,主题动机旋律在展开后,中间变化再现,结尾处完全重复主题动机并减慢。首次使用了超吹高音“5”从此,竹笛的音域从传统的十六度(低音2一高音3)扩展到十八度(低音2一高音5),为竹笛的演奏与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慢板部分: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A宫加变宫调式,第二部分,E徵清乐调,第三部分,A宫加变宫调式,此乐段为不完全再现。运用了大量的弹跳音、点舌音、气震音、气垫音和开创性的半孔指法,抒发了牧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最后一个部分仍旧是小快板,主题旋律动机的变化再现。前部完全重复,最后两个乐句进行变化,连续的十六分连音上行直至高音5,紧接着连续双吐音从高音5下行,将乐曲推向高潮。迅速减慢八分音符的连续滑音至强吹的长音结束全曲。整首乐曲极具刘森特色。
  三《牧笛》的风格和演奏技巧分析
  刘森将北派的刚与南派的柔相结合,吸收长笛气震等技法,形成了既民族韵味浓烈,又赋予时代气息的、极富感人肺腑的新风格。包括适当使用装饰性滑音,尤其小三度滑音。滑音常使用轻吐,长音使用如唱歌音波般的气震音,轻重音的合理调配,使乐曲更加具有感染力。
  在气息的运用上借鉴与创新,追求人声赋予的“歌唱性”,使笛子的表现力更贴近于人声。在气息的控制上主张用美声唱法中的胸腔式呼吸方法,促使气息容量扩大。靠底气给予高音强大的支持,同时放松口劲,使吹奏出的高音既有力度又有弹性,音色圆润、明亮、结实、穿透力强。
  整首作品旋律线条走向和音响结构特点都带有民族特征。如变宫音和淸角音的使用,都在弱拍的弱位置,结束句的和声解决,仅在乐曲的结束句处使变宫音处于了强拍位置,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第四章刘森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一刘森音乐风格
  (一)流派
  竹笛界素有按地域将音乐风格分为南北两派的说法,南派婉转细长,多用曲笛;北派高亢明亮,多用梆笛。刘森是在吸收了南北两个流派的风格后,综合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
  刘森的音乐,既有南方风格的细腻之美,亦有北方风格的奔放之感,较之南派力度更强,较之北派则更重气韵。在此基础上,着重旋律的歌唱性、气息的连贯性和演奏的装饰性,运用较多的颤音、滑音、气震音等技巧。
  诸多评论家称刘森的表演艺术为“新派”,他致力于将中西方音乐、古今音乐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出艺术审美的新风格。
  (二)歌唱性
  “歌唱性”是“新派”的重要表现。古人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刘森在竹笛演奏时极大的注意了演奏的拟人声。通过气息风门和口劲的运用和控制,使得竹笛音色圆润干净明亮,更富有感染力。
  (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新派”风格的开创,离不开刘森的多年经验积累。刘森涉猎的音乐种类极为广泛,各种中西方乐器、音乐理论和文化都了如指掌。也就奠定了他兼收并蓄的音乐风格,音色借鉴了西方长笛音色,并开创性运用了半孔等多种技巧,加入了很多西方的音乐理念。
  二刘森演奏技巧   (一)气息
  刘森吹笛子讲究声音嘹亮,穿透力很强,不飘不躁。他主张采用西方美声唱法的“胸腹式呼吸”,不同于一般演奏时要求高音风门变紧,刘森整体风门偏松,高中低音音色要能统一并能够自由转换。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高频率气震音,几乎没有平滑的保持性长音,使得声音感觉听起来更符合歌唱性人声。并在手指技巧中也加入气息,形成了独具风格富于歌唱性的气滑音。
  (二)手指
  刘森开创了弹跳音——本音前后作类似“打音”的装饰性技巧。南派风格的打音习惯上是单打,刘森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演化成极富弹性的连续快速打音,拓宽了打音的运用方式和范围。
  不仅如此,刘森还开创了复滑音。南派笛子只有单独上滑音和下滑音,而刘森先生将两者合并形成复滑音,快速上滑后下滑,也可以反之。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听起来更加丰润饱满。
  (三)舌头
  刘森的吐音非常有特色,颗粒感强、极具弹性轻快跳跃。首创了点舌音,这种技巧在其他竹笛演奏中都未曾使用过,在演奏中如同西方长笛演奏,每个音头加上舌头的轻吐音,《牧笛》中慢板部分就大量使用了点舌音,使音乐更为流动歌唱,独具韵味。
  三刘森的艺术影响
  刘森作为“新派”的创始人和先行者,在笛坛具有崇高的地位,独特的技巧和演奏风格被大家所认可、喜爱,培养了一大批为“新派”竹笛演奏流派艺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竹笛演奏家。经他所培养出的学生有简广易、黄尚元、李镇、于德堔、孔庆文、张国柱、周晴、王武等,他们在各自艺术道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明阳.刘森笛子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
  [2]孟建军.闲谈笛律——与笛子演奏家刘森一席谈[J].樂器,2010.
  [3]李直.浅析刘森先生对笛子演奏技法的创新[J].乐器,2012.
  [4]张旭.聆听刘森[J].乐器,2005.
  [5]周林生.刘森竹笛演奏风格之我见[J].乐器,1995.
  [6]王莹莹.冯子存与刘森作品滑音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1995.
  作者简介
  郭子筝(1994—),女,河北邢台,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笛箫演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一个民族都尤其自身独特的舞蹈文化,舞蹈语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也正是这些差异形成了民族舞蹈特异性。这一特异性的出现也主要是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舞蹈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应当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每一个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使得民族舞蹈文化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舞蹈生态;民族舞蹈;特异性;分析  民族差异不仅体现在生物学上,还体现在文化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源,舞蹈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 了高分子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方法、及高分子材料成型行业的技术发展新动态。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我国国防、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需求,我国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分子材料即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一般单元结构较复杂。它的主要作用是制成各种
期刊
摘 要:公共秩序保留在我国称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一国法院依据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保留制度。公共秩序保留的司法实践滥用问题,是因难以确定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标准,进而导致不适当适用国内法。如何尽可能明确适用标准、如何在排除外国法适用后重新选择适当的准据法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秩序保
期刊
摘 要:俗语有云“公道自在人心”,这里的公道指的是存于人心的公平正义,是道德层面上的。那么法律层面上的公平正义是什么呢?法律法规要求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质,因此用法律法规来实现公平正义是可行的。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种种不公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法治建设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法治公信力的缺失。而如何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公平正义,这就需要把对公平正义的不同认识及其诉求尽可能纳入法治轨道,通过
期刊
摘 要: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所编练的“戚家军”在抗击倭寇和保卫北部边疆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戚家军”以严明的军纪,优良的作风,极强的战斗力而为世人所称道。“戚家军”所取得的成就,固然要归功于戚继光的教育和训练,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戚继光从兵员选拨这个第一环节开始,就制定了严格而详细的选兵标准和要求。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从源头开始就保证了士兵的初始素质,为后来的士兵教育和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 要:自清中期兴起的碑学在晚清时候达到了高峰。书法界学习碑学是一种常见的的风尚。碑派书风占据书坛的主流地位,对书法的审美和取法对象上进行了极大的拓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依然坚守着帖学之道,以二王书法为依归,白蕉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白蕉对碑帖亦有着全面的理解,不同时弊,保持着纯粹的帖学思想。从帖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讲,白蕉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本文着重讲述白蕉的书法特点及其对近代书法
期刊
摘 要:纤维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发展至今,正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是由纤维艺术它本身独特的艺术特性决定的,而纤维艺术的形式与功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这一特性。因此,对纤维艺术形式与功能的探索能够加深对纤维艺术特质的认识及创作水平。纤维艺术以各式各样的形式、结合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介入室内空间,能让我们的生存环境获得功能的满足与精神的提升。这是纤维艺术介入室内空间,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有促进
期刊
摘 要: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光岳楼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提供相对应的政策,以期为其发展提供一份理论支持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法制教育的普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健康意识及就医过程中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新知识不断涌现,而护士教育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护患纠纷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为此,护士应通过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业务素质水平、法律知识、道德及服务水平等以避免护患纠纷,维护护理人员自身及医院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护士;护患纠纷;避免  1.护患纠纷的因素  1.1病人
期刊
摘 要:莫高葡萄酒是我国甘肃省内唯一知名的葡萄酒,莫高葡萄酒发展至今其排名虽仅次于长城干红葡萄酒,但知名度较低。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世遗”)至今已有三十年,因此笔者通过以莫高葡萄酒的包装设计为例,将莫高窟葡萄酒与敦煌莫高窟入“世遗”三十周年这一主题相结合进行现代包装设计,从而对现代商业产品与“世遗”结合进行解读,这不仅是对莫高葡萄酒这一品牌的创新设计,也是对“世遗”在现代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