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快速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摸着一个小孩的脑袋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全国各省市县中小学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兼顾二者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呢?我在八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自认为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就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学。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渴望创新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能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师“过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陈旧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而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之内,而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我认为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积极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也就是说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信息技术课堂,追求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时刻充满信心,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这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创新。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让学生勇于创新
几乎所有的学校电脑室教师机上都安装“电子教室”软件,以前我们经常都是喜欢用教学广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控制,甚至时常中断学生的学习,“好心”地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而其实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操作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信息课教学进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种种问题,同学们疑虑重重,叫声不断,而老师根本忙不过来,这也就挫伤了未得到辅导的同学的积极性。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或有人稍加指点就能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掘人才,发现有比较突出的同学马上表扬,给予肯定,并让他们当小老师去辅导身边的同学。这样老师可以抽出时间有重点的辅导某些同学较为复杂的问题,同时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特别是胆小的同学由学生辅导交流起来更容易,比起老师的指导可能效果更好。在无形中使同学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感情。作为小老师的同学在辅导的过程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强化。能当上小老师是孩子们的愿望,因此在老师讲解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争做老师的小助手。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还鼓励孩子们自己摸索,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有同学发现了不同方法就请他上台来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操作练习,而且配置要符合学生们学习的需要;同时采用“局域网”连接,不仅节省财力,又能控制整个班级的操作使用,这不仅有利于整个班的示范演示,又能控制和引导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操作使用,还能观察、监督整个班级学生的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和使用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整堂课如果光是老师一人讲解操作和示范,很容易形成学生的懒惰心理和厌倦心理。教师在上课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要拿出部分时间让少数学生进行演示操作,既便于全班学生模仿操作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注意力。另外讲完一节内容后,要至少拿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去练习、操作、复习和使用已学知识,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加强知识的记忆、研究和探讨。当然,在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辅导和引导,使他们对实际操作有信心。毕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是太强,教师应该规定一定的练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创造运用和深化知识。
四、培养应征辨别信息的能力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兼顾二者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呢?我在八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自认为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就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学。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渴望创新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能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师“过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陈旧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而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之内,而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我认为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积极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也就是说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信息技术课堂,追求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时刻充满信心,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这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创新。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让学生勇于创新
几乎所有的学校电脑室教师机上都安装“电子教室”软件,以前我们经常都是喜欢用教学广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控制,甚至时常中断学生的学习,“好心”地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而其实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操作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信息课教学进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种种问题,同学们疑虑重重,叫声不断,而老师根本忙不过来,这也就挫伤了未得到辅导的同学的积极性。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或有人稍加指点就能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掘人才,发现有比较突出的同学马上表扬,给予肯定,并让他们当小老师去辅导身边的同学。这样老师可以抽出时间有重点的辅导某些同学较为复杂的问题,同时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特别是胆小的同学由学生辅导交流起来更容易,比起老师的指导可能效果更好。在无形中使同学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感情。作为小老师的同学在辅导的过程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强化。能当上小老师是孩子们的愿望,因此在老师讲解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争做老师的小助手。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还鼓励孩子们自己摸索,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有同学发现了不同方法就请他上台来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操作练习,而且配置要符合学生们学习的需要;同时采用“局域网”连接,不仅节省财力,又能控制整个班级的操作使用,这不仅有利于整个班的示范演示,又能控制和引导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操作使用,还能观察、监督整个班级学生的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和使用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整堂课如果光是老师一人讲解操作和示范,很容易形成学生的懒惰心理和厌倦心理。教师在上课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要拿出部分时间让少数学生进行演示操作,既便于全班学生模仿操作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注意力。另外讲完一节内容后,要至少拿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去练习、操作、复习和使用已学知识,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加强知识的记忆、研究和探讨。当然,在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辅导和引导,使他们对实际操作有信心。毕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是太强,教师应该规定一定的练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创造运用和深化知识。
四、培养应征辨别信息的能力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