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真:生命中不舍的人与事,以及承诺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故事是会让人耽溺的,它们有强大的感染力,一股与己同在的真实感,带你到那个现场。在吴念真最新著作《这些人,那些事》的书腰上有这样一句话:他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部电影。在看过他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后,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宣传语而已。
  睽违12年的文字作品,除了一篇以外,都是杂志专栏文章的结集,他写家人、写乡邻、写当兵时遇到的朋友、写自己看到和别人转述的故事,在专栏的最后一篇《告别》中,他这样作结:“这是一九七五年冬天一个斜风细雨的午后。三年后,那个俗称‘大粗坑’的‘台北县瑞芳镇大山里’就从台湾的行政区域上永远地被除籍。”
  对于一些难以再现的东西,吴念真说:“不见了,才希望它有。”
  
  大粗坑:生命之始,梦萦之地
  原名吴文钦的吴念真出生于基隆河边那个叫大粗坑的山区矿村,全村三、四百户人家,却像一个大家庭般,“我们没有叫‘李先生’、‘王先生’的,每一个都是叔叔、伯伯、阿姨、姑姑、阿公……”。这些来自台湾各地的漂泊异乡人,面对生死一瞬间的矿工生活,人跟人之间的情感异常浓烈。“我知道我帮你做了什么事,你以后一定会帮我做什么,而且不必讲出来。”
  瑞芳多雨,雾气浓重。每逢连绵大雨,矿坑内积水一多,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增加。在回顾故乡生活和描述父亲那一代的电影《多桑》里,“阿钦”忆述:“在我上学之前,下工的时间,我总喜欢跑到矿坑口去等多桑。……湿湿凉凉的、黑黑深深的坑洞常让我想象成怪兽,把多桑还有其他人都吞进去了,如果我不去那里,怪兽就不会把他们活活地吐出来,还给我。”
  吴念真回忆上学时,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听到远方传来的急速钟声——那代表矿坑出事了。而同学们其实都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是我爸!”不久,办丧事的老太婆就从雾里走出来,走到某一位同学面前。吴念真往往就嚎啕大哭起来,为死亡也为离别——这位同学之后就得到城市工作了。多少条人命,背后就有多少个家庭,多少个小孩,必须在一夜之间长大。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人心的自私,也承受着各种生离死别。
  目睹过太多灾变的吴念真,在开始写小说后,花了很多笔墨描述常年在黝黯、狭窄、闭塞的矿坑里讨生活的矿工故事,以及矿工子女特有的伤感心情。“死是神想制造一些雏妓、一些童工的手段罢了!”他曾在小说里这样悲愤说道。许多年过去了,村落已荒废,矿工这个职业也随着煤矿业的结束而消逝,吴念真难忘的则是死亡降临后乡邻之间的情义:为服丧之家多做一份年糕。(台湾习俗,服丧之家过年不做年糕,但至亲好友通常都会记得帮他们多做一份。)
  1960年代,吴念真口中的“台湾大移民时期”,很多矿村和农村的小孩子在念完小学后就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吴念真也在16岁的时候,到台北工作、念书,生活至今。一旦离开家乡,小时候的居家印象、人跟人的相处模式就变得深刻,但“城市不是这样子的,所以很失望”。他说,台北是工作和谋生的地方,但“好像没办法把心放在这里”。
  在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里,观众看到的是吴念真的初恋故事,而其实原来的剧本,不乏对城市(人)的批判。吴念真说,当时自己进到城市,被瞧不起,被认为俗气,自尊心很容易受损,唯一可得到安慰的就是阅读。他看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彷徨少年时》,发现世界上有一个小孩跟自己一样寂寞,可是有大人可以理解他,就感到安慰了。
  那个年代,很多冲床的学徒在工厂发生意外,被机器轧断手指。这样的故事,吴念真在小说里写过,在《恋恋风尘》中设定过,在舞台剧《人间条件3》里也搬演过。他说:“断指是一个意象,代表着在这个城市里受伤。以前的小孩只会跟爸妈讲城市多好,都不讲委屈,不想让家里知道自己正在受苦,怕妈妈伤心。”
  书写和阅读,帮吴念真化解了很多精神上的苦闷。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要发泄一下,于是试着写下来。吴念真的写作深受黄春明的影响,是看过他的作品后才发现“原来隔壁的邻居也能成为小说的主角”。文章投稿到报纸副刊,刊登后的稿费居然比打工的钱还多一点,他笑说“是因为虚荣心加上金钱,才开始写作的。”
  
  多桑:这么亲,那么远
  吴念真说,多桑一辈子跟他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
  “多桑”是日本话里对父亲的称呼。吴念真的父亲,出生于日据时代,接受日本教育,少年时因为与后母怄气,离家出走,又逢“二二八事件”的影响,从嘉义老家跑到瑞芳,一辈子过着“未老身躯就先埋一半”的矿工生活。儿女长大后上学接受国民党的教育,两个世代的冲突于焉产生。
  16岁离家后,吴念真觉得自己跟父亲之间变成兄弟的感觉,当兵前已经一起决定像搬家、买房子之类的家里大事,在那个年代,20岁已经是一个男人了,承担家庭责任是必然的。也因为这样的责任,他开始懂得了父亲肩膀上的重量。
  父亲晚年时,矿工的职业病矽肺病发作,必须仰赖氧气筒活下去,最后不堪病痛折磨,从加护病房开窗往下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时吴念真将近四十岁,自责无法为父亲做点什么,父亲过世时没在身边更是他的至痛。
  父亲一生沉默,吴念真说,自己父亲的事情,却经由亲友的转述才了解到。最痛的事情,跟朋友聊起来反而只能故意讲笑话,讲爸爸很多荒谬的事。朋友说,把它写下来吧。剧本写好了,问侯孝贤要不要拍,对方回答:自己的爸爸自己拍。从未想过当导演的吴念真,为此当了超龄的新导演,拍成了《多桑》。
  电影并不仅仅是讲述父亲的一生,而是他那一代男人的故事。“他们那一代是不被理解的历史孤儿。所有人都不去了解,很多时候因为不理解,就用单独的角度去看所有事。这是一种悲哀。”电影拍摄到末尾,吴念真回到了原来的医院,原来的病房,重现父亲开窗往下跳的一幕,他要面对一次,“自我虐待一下吧,只有做出来,心里某些东西才会弄干净。”
  《多桑》在故乡放映时,儿子吴定谦在现场帮忙,结束时,他抱住吴念真说:“我好像能了解阿公了。”这一句话,吴念真认为比电影得奖重要。
  “父亲跟我之间很少讲话,这是我很大的遗憾,那么亲的人又那么远。我觉得自己的遗憾不要再丢给儿子,所以跟定谦的相处比较没大没小。我自己十几岁就开始想家里很多事,把自己绑得很不快乐。我希望他不要有负担,他只要成为他,快快乐乐就好。”吴念真说,他那一代很多写作和当导演的朋友,都认为孩子是独立的生命,自己有一个“以消遣他爸爸为乐”的儿子,蛮好的。
  
  沟通之必要
  吴念真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话,听他们的故事。村口的大树下,村旁的河边,分别是男人们和女人们的消息发散地。他在那里知道了“二二八事件”,听到叔叔伯伯当日本兵时所受的灾难,听村里大人的“秘密”。
  矿工识字的不多,有一位条春伯,义务帮大家读信、写信、念报纸。后来,他从村里上学的小孩里面,选出了文笔最好的吴念真,接续这个任务。由于做得还不错,村民合送了一支钢笔给吴念真。“小学三四年级,人家就委托你一个重任。那种感觉很像得到了尚方宝剑,你的工作得到肯定了,那个比在学校里拿奖状重要多了。这是人生很重大的东西,十几岁得到这种礼物,后来得什么奖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吴念真说,某些时刻的身份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他在1978年所出版的《边秋一雁声》的封底文案写道:“人性本是良善的,故人世的冲突大都是起于无心,起于隔阂和彼此的误解”,他早早认知到这个事实,所以始终以其作品来强调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必要。小小年纪即扮演着封闭小山村与外界的桥梁角色,成长过程中更感受到沟通阙如所造成的城乡、世代、族群间的不了解和遗憾,所以他期望自己成为一位“沟通者”。
  吴念真在书写中不停呈现中低阶层人物的悲喜故事,为不平现象发声。
  1990年代制播了三年半的《台湾念真情》节目,他用镜头探访台湾各地行将消失的行业,让小人物入镜,“就是要去拍一些城市人不懂的地方”。
  2001年,舞台剧处女作《人间条件》,他让已过世的阿嫲附身孙女身上重返人间,修补三代之间的代沟,也弥补阿嫲生前未向恩人道谢的遗憾。
  2010年,《人间条件4》上演。这是一个沉重、现实而带批判性的故事:由姐姐供养完成学业的妹妹,在进入职场后却看不起自己的原生家庭。首演谢幕时,吴念真对台下观众开玩笑说:“我知道,回去后,你们也不会变。”底下大笑。
  他一直反思着“知识”与“沟通”之间存在的某种对立状态。“知识有时候会让自己拘谨在一个角落而不自知,以为自己透彻很多东西,其实并没有。现在很多人以为他到一个学历就什么都懂,所受的教育越多,就越不愿意跟别人沟通。”对吴念真来说,知识只有贡献出来,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是有价值的。
  小时候读信、念报纸,甚至转述广播剧的训练,也让吴念真养成了一种亲切易懂、感染力强的说故事风格。他说,通俗是一种功力。
  “通俗是用别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或方式让他们知道一些事。你要很清楚你的东西是给谁看的,要了解你的诉求对象。就像有些农业博士写了很多论文,对农民是有好处的,可以教他们怎样种东西,什么季节用什么药。但他们写得很学术,对农民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能把它转换成适合农民的语言和叙述方式,中间还可以加一两句他们的口头禅,那不是很亲切吗?必须对诉求对象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都很了解,不然就会变成知识分子的自言自语。”
  
  各有各的选择
  在《人间条件3》原著剧本的序里,吴念真说:“这几年来,我一直希望在自己参与的所有相关工作中,试图重现台湾某些已被淡忘的传统性格,以及这个地方的人们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广告、电视节目、电视剧等等,多多少少都有自己这种不自觉的意图在。”
  大家到底都忘记了什么?“互助。道义。责任。回馈。最重要是承诺。人跟人最基本的情感,不用计算的那种情感。”
  这一些,他在《台湾念真情》里呈现过,也贯穿于《人间条件》系列舞台剧中,即使是十几秒的广告里,他要说的仍不脱这些他所认同并觉至为重要的情感。
  在台湾,吴念真被誉为“广告天王”,代言广告比小S和陶晶莹还要多,多到连儿子看电视看到他都想转台。从数量上看,他真的占据主流,但看到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才发现,一点不热闹。他选择的其实都是自己认同和肯定的。“台湾很多企业为了自己的品牌,所赚不多,但努力地在做;郭台铭代工赚很多钱,但我不佩服。但你也不能说他不对,因为他养了很多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就各做各的吧。你认为这个东西做得下去就去做。”
  2001年,吴念真首度跨足剧场,编导舞台剧《人间条件》。有别于台湾剧场一向只有几个演员,在50~100人小剧场演出的规模,《人间条件》可谓人多势众,演出场地更可容纳千人。“没经验、靠想象”所出来的这出戏,出乎意料地受欢迎,一再重演。到去年,《人间条件》已演出到第四部,更于今年5月份下旬开始,四部连演一个月。当年的剧场“新人”,其实在当时就有自己的想法。“我只希望它的观众多,有十八岁的,也有八十岁的,来自不同的行业。以前舞台剧都很抽象,看的永远是那些人。我认为舞台剧应该把观众做多,在大量的观众里才可以抓出,你要做更精进时所需要的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经营十年的观众基础有了,他于去年底推出“台湾文学剧场”首部曲《清明时节》,把郑清文的经典小说改编成舞台剧。
  吴念真说,现在做舞台剧很像以前做电影的时候,一群人只想完成一件事,没有人去计算身价、酬劳,工作情分比舞台剧(电影)本身伟大。他享受一群人一起为某一个目标共同付出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就如进行了将近5年的“孩子的第一哩路——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几位好友发起这个活动时,完全不被看好,“二十公尺乘以十六公尺的舞台,有专业的灯光、音响,不收费,不管完成的时间要多久,反正全台湾319个乡镇一定要走透透。经费用募的,一块钱一块钱募”,用吴念真的话说,“够呛,但做得到我头给你”。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纸风车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李永丰却说:“有很多人一定跟我们一样,相信总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得到!”
  募款过程有挫折、有感动,而每一步的结果却很简单、很踏实:让小孩开心地笑起来。至今年5月份,“纸风车”已在台湾302个乡镇演出超过350场,仅余17个乡镇尚未演至。
  
  我想,我在访问时做了一件很残忍的事。我问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里写弟弟的那一篇《遗书》,跟《多桑》的作用是不是一样的?
  “这本来只是一本文学杂志的约稿,编辑看我很久没有写小说了,问我要不要写一篇。那时候很急,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所以就写最重的吧,登了也就算了。更残忍的是,后来它被选为年度小说,很多人就会问。”吴念真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处理心里最痛的,对我来讲只能这样处理。我并不是要让别人看,我只是把它写出来了,我自己可以快乐一点,轻松一点吧。”
  他在新书序里引用了《麦克阿瑟回忆录》里的一句话: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书里的故事,都是回忆,他还记得,但不知道故事里的人是否还记得他。有些写下来是跟自己对话,有一些则是想跟别人分享。
  吴念真说,下半年要拍一部电影,讲台湾女人的故事,又是一个他一直在讨论的主题。那些翻转、移植、不断摩挲的故事,实在都是心中的眷恋。
其他文献
日前福州大学传出严打早恋,作家杨照少作《迷路的诗》最近重出,也提到当年重点中学男女生结伴上学,教官撞见,作状抄女生胸口绣的姓名学号,实际伸咸猪手大吃豆腐,还骂女生“还没长大就想出嫁”。电视栏目《新老娘舅》中柏万青说:“现在有许多小姑娘不珍惜自己,贞操是女孩给婆家最珍贵的陪嫁。”现场掌声雷动。世上女孩们得知自己身为三大件之一,应该倍感光彩;而男孩婚前的贞操非但老是缺货,连婚后的贞操也老着脸赖账,听凭
期刊
现今说到“音乐厨房”,并非什么让人费解的陌生词语,就是一家既有美食又有好音乐的餐厅嘛。可是十来年前,初看这个新词汇,还是让人不禁问上一句:这到底是什么?要回到20世纪快要走到尾巴的一个秋天。彼时韩良忆还未被冠以美食家、作家的称号,她刚刚出版了一本名叫《罗西尼的音乐厨房》的书。书名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和“厨房”的怪异组合,着实为难了摸不着头脑的书店店员——到底应该归入音乐类书架还是饮食类专柜
期刊
“书衣也是有生命的”,宁成春在他自己编辑的《书衣500帧》前言里这样说,“抚摸着几十年前质朴的书衣,我的心情复杂微妙……不同时代的书衣,反映着不同时代设计师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在书籍设计发展早已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作为当今中国书籍设计代表人物之一的宁成春却依然对那个时代怀有深深的敬意,当下出版与设计界浮躁日盛,这种谦逊和内敛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深深敬佩。  宁成春长期在生活·读
期刊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的作者萧虹女士,是澳籍华裔,悉尼大学教授,从小生活、学习在国外,所受教育与文化环境,与中国华人有所不同。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心,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熟悉,却令人敬重。其《世说新语整体研究》一书,始构于她攻读博士时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直至今年方才修订完毕而出版告竣,历时数十年,跨越二世纪。古人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借用来形容萧著差近。萧著
期刊
旅行的时候,经常渴望一间书店。它像城市灵魂的切片,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书店虽没有争奇斗艳的景致,却有一幅幅想象风景,藏在字里行间,等待读者径自找寻。  2010年年底,自助旅行者的不败圣经“孤独行星”(Lonely Planet)系列丛书在最新一版《2011孤独行星最佳目的地》一书中,遴选出“全球十佳书店”,北京的“老书虫”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书店。其评语盛赞:“老书虫书店较之一家好书店应当做的
期刊
东海书苑新址位于台中绿园道上,店面迎向一排高阔的绿树,感觉特别悠然、清新。较约访的时间提前了些抵达,见店长廖英良与友人在外头谈天,聊些书店经营事,就不上前叨扰,先四下走动,看看书店空间是否有了细微的变化。  店门外有一爿大黑板,上头写满近期木工课程的招生讯息,以及过去一两个月在此举办过的各项座谈及展映活动。推门入内,浮游于空气中的咖啡香随即窜出。午后的阳光从窗棂洒进,照耀着安静枕躺于周遭的书册,人
期刊
在翻译《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之前,我对标本制作一无所知,浑然无觉世上竟有另一种行业与翻译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  拿到书,从头到尾读一次,理顺文路语绪。拿起笔,或打开电脑,将书翻开露出内页,仔细地将文字的皮毛顺序剥下。褪去外皮,剥下原文的血肉,剔除任何不符合后制框架所需的油花残肉,留下作者想要表达的原意骨架,再以译入语为填充物重新塞满文字的皮毛,一次次润稿、反复修饰该标本,让用字语气更自然更加融入其
期刊
大约是半年前我接到了《战役学发展研究》的书稿,当时心里颇为犹豫,一则自己对这个专业涉猎太少,深怕对书稿不能很好把握;二来据说作者身居要职,以前也曾耳闻有编辑与领导作者修改意见相左,最后弄得尴尬收场,所以心里不免有些发憷。不过很快就感到十分好奇:作者是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能用地道的英文著书立说;他是一位政府官员,却写出艰深的军事基础理论专著;福建全省只有几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
期刊
对官方或学界公布的某些研究调查,我常有“不知其所云”的反骨倾向。尤其学界为了显示严谨,总要在研究案中先构筑研究方法和评量指标,然后据以调查,形成结论。  在某些硬科学领域,这样的方法都暗藏偏见与谬误;在人文学科里,问题只会更大,对自己的假设永远抱持更大的怀疑——这是被外界视为权威的学术界,为了在多元化的社会挣得更大的信用,应有的“谦逊”。  否则所谓的报告一旦公布,媒体冷落就罢了,若予以重视大加报
期刊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2010年的电视屏幕,这种颜色或许是粉色。粉是女人的颜色,也是暧昧的颜色。一栏叫做《非诚勿扰》的相亲综艺节目一度成为了收视率的无冕之王,与此同时,略显疲软的图书市场也迎来了一支异军突起的粉红军团——遍地开花的情感书,迅速击败了各路新书的成绩,构成了2010年书市的独特风景。    让人记住你的书名    说起来非常巧合,在接手曾子航《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的营销之前,我曾经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