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形式不同的效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国标本四下),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曾经两次在不同的班级执教这节课,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鱼青年忘我的精神,两次课我都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插入“现场采访”的教学环节。同样的组织形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在学生阅读渐入佳境的时候,我做主持人对多位对象进行了现场采访,如对聋哑青年问:“你是如何学画画的?”“你的画技为何这样高超?”如对围观的人问:“如果你在现场,面对这个青年,你最想对聋哑青年说些什么?”虽然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可是给人的感觉还是未能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回答的大都局限于文本,与我课前预设相距甚远。
  就这一问题,我特地请教了一位资深的语文教研员,她认为此环节的设计形式还是可取的,但课堂教学的理念仍没能从传统的教学桎梏中解脱出来。仔细思考一下何尝不是这样呢?设计初衷很好,可是教师喋喋不休的追问不就等于满堂问吗?虽然问的形式很新颖,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被询问的对象,学生并没有进入文本中的角色。
  第二次:保留了第一次设计中的模拟答问设计,在“采访互动”环节中,我充当客串角色,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自设采访的问题,全班学生人人参与互动,人人都可充当记者或被采访的对象。但前提是,无论设计问题或回答问题,都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很快学生就进入了讨论和模拟情境中,在接下来的采访活动中,一个个精彩的场面让听课的老师赞叹不已,例如,“你能告诉我该怎么画吗?”“请问,我可以知道你的座右铭吗?”“大哥哥,我平时上课老走神,你能告诉我怎样能做到像你那样专注吗?”……对围观者,有的问:“老爷爷,为什么你看这么久还不肯离去?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你?”“小姑娘,面对如此勤奋,专注的大哥哥,请问你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不但自己能设计出问题,还能自觉结合文本进行解说,拨动心弦的情感顿时从学生心田流淌而出,课堂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两次执教《鱼游到纸上》带来的不同效果,让我对课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认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容易为教师们所接受。但是,怎样将这一观点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自觉走出传统教学思想的羁绊,发挥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因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掌握。因此,以生为本,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二、以生为本,要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其关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转化为“学”,使学生由被支配地位转化为支配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能否促进这一转化的实现,也是衡量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没有有机结合的标准。让学生自主参与策划提问,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角色,而不是流于形式,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创设活动给学生思维提供支点。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舒展,智慧才能得以升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而第二次次执教的“采访互动”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思考的自由、说话的权利,是以生为本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
  
  三、以生为本,还要以本为本
  以文本内容为依据,源于文本,而又起于文本,但又不游离于文本,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第二次课,虽然有了一点“形式”的色彩,但丝毫没有湮没语文的本色。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过,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开拓。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有教师的新观念与之相适应。目前要防止出现课堂上教师手拿新教材,沿用旧教法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增强新的课程意识,以新的学生观、新的学习观、新的质量观等新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只要我们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自觉摒弃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养成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的习惯,我们期待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型课堂”就离我们不远了。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一个教师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可以从他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找到依据。  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自学者。为什么说“不折不扣”?这是因为:第一,我的最后学历是初中毕业,我赖以胜任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得自于自学。第二,在我短短几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包括上课听讲,我也是以自学为主,教师教学只是检验我的自学效果的“参照系”。第三,即使在我当了中学教师后,也仍习惯于站在自学者的立场设计语
[摘 要]苏教版的《夹竹桃》一文出自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之手。该文的教学应该着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洞察作者为什么会爱上夹竹桃,作者又是怎样将这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在教学时,要关注文章的首尾,让学生在联系中感知作者的情感;要直接切入,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要前后贯通,让学生在辨析中体悟情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深度体悟 思考辨析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培养阅读能力一定要从掌握方法抓起,让小学生们能够善于进行阅读,也就是通过学习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学会运用重点词句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让学生们学会融入情感开展阅读,感悟到课文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如此一来,就能讓小学生们在阅读中做到举一反三,以此为今后的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文章感情、联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亦是我国儿童教育重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一切从娃娃抓起”言简意深,指的就是要重视儿童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正是基于这个视角,岳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发展》一书,从深度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阐释了文化与人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展望了儿童教育及其发展方
[摘 要]古诗词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在《夜宿山寺》教学中,教师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诗人绝妙的夸张、想象手法,让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在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能够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字理识字;激发兴趣;识字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76-02  小学低年级阶段教材的识字量非常大,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促进其广泛阅读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却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摘 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敕勒歌》为例,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理论依据,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邀请函”,让课堂学习有趣味、有快乐;让课堂教学有梯度、有层次;让课堂评价有效度、有维度。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邀请函;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76-02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上,巧用白板让学生进行游戏,使它和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就会让课堂呈现出近乎真实的、多彩的生活场景。在“复习声母”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郊游情境,设置了“郊外赏美景”“果园摘果子”“动物园闯难关”三个活动环节,将电子白板与拼音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复习声母 白板 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
[摘 要]当今语文试卷的命题方式,应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其中,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试卷应注重主体性、基础性、整合性,关注读写结合以及联系生活。  [关键词]试卷;命题;语文能力;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68
[摘 要]阅读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式,古诗词教学亦如此。在如何发掘古诗词的语言價值上,《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教学做了一次有力的探索。借助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和品悟意象三种策略,课堂教学如同登山,拾级而上。这样的课堂体现出挑战性、趣味性和智性的特点,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键词]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品悟意象;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