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重光稀世之宝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藏经的编修传统
  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除翻译外来经典外,历代高僧大德潜心研法,发为著述,留下大批经典作品,蔚为大观。为了传承这些经典,便于民众了解、研习佛法正统,弘法济世,在雕版技术成熟后,北宋以降的历代政府均有不惜成本汇集、编修历代佛教经典以编修大藏经的事迹;而民间也屡有力量介入,通过捐助、化缘募集善款,刊刻佛家经典以利众生。从佛经规模和刊刻水准来看,还是政府牵头,以帝王将相名义通过官版形式出现的大藏经更为权威、知名。
  中国古代大规模刊刻佛经,始于房山石经。但正式刊刻、印制佛教经典,则是从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间刊刻《开宝藏》开始的。《开宝藏》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才完成,历时长达13年之久,雕版共计13万块,共480帙5048卷,用宋代官用文书所采用的黄麻纸精工刷印而成。《开宝藏》不仅雕刻精良,字体端庄秀丽,而且辑录了唐《开元释教录》所涉及的绝大多数佛教典籍,集当时佛教经典之大成,因此在颁之于世后,为研习佛法的芸芸众生提供了最经典、最完备的佛教大典,对社会各界尤其是教界信众影响很大,成为佛教史上的重要篇章。
  尽管佛家经典卷帙繁多,刊刻不易,但此后各朝各代大小政权都循例刊刻汉文大藏经,且每次刊刻均有修订增益,加上民间编修、政府支持的《赵城藏》等,共造就了20余部大藏经。如以刊刻时间为序,则辽兴宗时刊刻的《契丹藏》(又名《辽藏》),为我国第二部大藏经。这部藏经先后历时30余年刻成,共579帙。此后有北宋《崇宁藏》(580函,1440部,6108卷)、《毗卢藏》(595函,1451部,6132卷)、《圆觉藏》(548函,共1435部,5480卷)、《资福藏》(599函,1459部,5940卷)、《赵城藏》(682帙,6900余卷)、《碛砂藏》(591函,1532部,6362卷)、《普宁藏》(559函,1430部,6004卷)、《弘法藏》(共收经籍1644部,7182卷)、《元代官刻本大藏经》(651函,6500余卷)。明代形成大藏经刊刻高峰,有《洪武南藏》(678函,1600部,7000多卷)、《永乐南藏》(636函,1610部,6331卷)、《永乐北藏》(636函,1621部,6361卷)、《武林藏》、《万历藏》(678函,1659部,6234卷)、《嘉兴藏》(正藏210函,续藏90函,又续藏43函,2090部,12600余卷)计6种。其中,《永乐南藏》是印本最多的大藏经,影响最大。
  到了清代,刊刻大藏经虽没有那么频繁,但就水准而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官修汉文大藏经,仅雍正、乾隆两朝历时6年完成的《龙藏》(即《乾隆大藏经》)一部,计经版79036块,724函1669部7168卷,集历代刊刻之大成,成为封建时代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大藏经。此后,虽有民国初年私版铅印本《频伽藏》、《普慧藏》,但规模和质量都无法与《乾隆大藏经》相提并论。以雕版论,《乾隆大藏经》是最晚完成、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大藏经。
  《乾隆大藏经》的刊刻
  清代建国后,经平定叛乱、巩固版图,逐渐进入休养生息的正常轨道。至康熙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形成盛世局面。康熙帝为显示文治武功,着意编修藏经,最终形成藏文泥金写本《龙藏经》,共108函,每函经叶三百至五百叶不等,每叶正反两面以上好泥金用藏文楷书抄写,制作极为精美,耗资众多。这部藏经因质量高,极受重视,保存也相对完好,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由于《龙藏经》为藏文所写,继承帝位的雍正帝认为还不足以统一人心,于是开始筹划刊刻汉文大藏经。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开始进行编修、刊刻筹备,到校勘经文、选板定材、雕版刷印,终于在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了经板雕刻和上板刷印工作,前后历时6年。因此次编修的大藏经叶间均有龙纹,所以编成后即号为《龙藏》。同时,又因雕版刻成于乾隆年间,习称《乾隆大藏经》、《乾隆版大藏经》。
  雍正帝对刊造大藏经极为重视,短短三年间曾八次撰写序文,为新刊大藏经作导引。其中,撰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初一的《御制重刊藏经序》最为重要,对佛典源流、刊刻大藏经缘起、宗旨及校雠原则等都做了很详细的说明:
  粤自西汉,伊存口授佛陀经典于大月氏王使者,而震旦教始萌芽。其后摄摩腾、竺法兰随汉明帝求经使臣蔡惜等至洛阳,而四十二章等经乃缄于兰台石室。魏晋而降,大德迭兴,翻译通明,中西不隔。达摩西来,演畅宗风,不立文字之的旨既昭,而文字于以掀天揭地。至隋大业间,智果于东都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佛所说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日杂经。其余似后人假托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又有菩萨及诸深解奥义、赞明胜谛者,曰论及戒律,并有大、小及中三部之别。而佛经己多于六经数十百倍矣。唐奘法师出,能博涉经论,谓译者多所讹谬,乃躬往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周流三竺,十有七年。唐太宗诏将所得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与房乔等,集诸硕学沙门翻译,定为经律论三藏。自唐宋以迄本朝,虽代有增益,而其宏观大略,则无改于唐之旧也。
  明永乐间,刊板京师,是为梵本北藏。又有民间私刊书本,板在浙江嘉兴府,谓之南藏。朕敕几之暇,游泳梵林,浓熏般若。因阅华严,知卷帙字句之间,已失其旧。爰命义学,详悉推究,讹舛益出。乃知北藏板本刻于明代者,未经精较,不足据依。夫以帝王之力泐成官本,犹乃如是,则民间南藏益可知矣。爰集宗教兼通之沙门在京师贤良寺,官给伊蒲,晓夜校阅,鸠工重刊。欲俾震旦所有三藏,不至简错字讹,疑人耳目。又历代名僧所著义疏及机缘语录,各就其时所崇信者陆续入藏,未经明眼辨别淄渑,今亦不无删汰,俾归严净。夫无边契经海,皆以一音演出,竖穷三际,横亘十方,方且立一,是名不可得,而何况于非然。既涉音声文字,则如来固善能分别诸相也,虽一定一句皆有正讹,不可以混。犹夫中乘、小乘,皆以大乘为之纲骨,四十九年所说,无非大乘。智果简出小乘,别安名字,未为得也。而在小乘中,则一语一默,一进一止,皆有佛敕,叉奚可以悖欤?然则斯刻也,别异归同,简讹从正,未必无小补云尔。是为序。   由此序文,可见雍正对藏经内容和校勘经文的重视。那么《龙藏》编选藏经的依据是什么,内容如何呢?由《大清三藏圣教目录》(共五卷)可知,《龙藏》是按照“大乘经”“小乘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的分类进行编排的。千字文函号自天字始,至机字止,共724函,每函收经10册,合7240册。这种编排方式源于明代《永乐北藏》,不过在内容上有较大调整。“大乘经”“小乘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松苑续入藏诸论”“西土圣贤撰集”等条目下,所收佛经之部数、卷数、册数与《北藏目录》完全相同。只有“此土著述”部分所录典籍,与《北藏目录》相较内容增减较多。雍正曾于十三年(1735年)四月二十五日钦定入藏《华严会本悬谈》等4部300卷典籍,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十一日又钦定入藏《法华玄义释签》等50部827卷典籍。此外,还增入艺字函《唯识三十颂》一部,虽与前沛字函《唯识三十论》为同一部典籍,但在卷末补入二句颂文,云:“自类具一性,遍一切染心。小无中有初,大随具三义。”致一部藏经出现两部《唯识三十颂》。增加内容的同时,《龙藏》对《北藏》所收史传类的《释迦氏普》等、目录类的《出三藏记集》等、语录类的《宗门统要续集》等、著述类的《止观辅行传弘诀》等、义疏类的《请观音经疏阐义钞》等、音义类的《绍兴重雕大藏音》等进行了删除。
  雍正十三年(1735年)初,经文校勘已大体完毕。经板也经多方采访,已基本确定意向,刊造大藏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后虽经雍正帝驾崩等重大政事困扰,但清廷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刊板工作,至乾隆三年(1738年)十二月十五日工竣,又用了四年时间。
  据《大清三藏圣教目录》卷五附载的“总理藏经馆事务”等人名录可知,刻藏的组织机构称名“藏经馆”。藏经馆由官员和僧人共133人组成:官员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任“总理藏经馆事务”,工布查等3人任“校阅官”,赫德等9人任“监督”,九龄等64人任“监造”;僧人由敕封无阂永觉禅师钦命贤良寺住持超盛等4人任“总率”,超鼎等3人任“带领分晰语录”,源满等4人任“带领校阅藏经”,祖安等6人任“分领校阅”,真干等38人任“校阅”。此外,还招募刻字匠、刷印匠、木匠、折配匠、界画匠、合背匠等800余人参与其事。
  其中经板置办由和硕庄亲王允禄署理,他在雍正、乾隆两朝均多次就大藏经刻板事宜与皇帝商议,最后在乾隆元年确定使用梨木板。其板长二尺四寸(80厘米)、宽九寸(30厘米)、厚一寸一分(3.7厘米),多采自山东。对于经板底材,朝廷内外曾有议论,认为购买梨花木不仅耗费较大,而且不易采买,倒不如用拼合版,但允禄、弘昼等认为历代刊刻藏经,都因经板年久损坏,不得已要翻新重刻,因而坚持采用梨花木,以流传久远。最后这一建议得以采纳。允禄采买的梨花木多来自山东、河南,运输则一般在秋冬收脂的时候,以防板材翘起变形。为使经板保存久远,板片四周还披麻挂灰。采用这样的标准,费用远远超出预算,为此,乾隆皇帝还曾专门批示“用内府帑粮办理”。可见其对大藏经的重视。
  全藏刊竣,计有经版79036块,724函,1669部,7168卷。其中正藏485函;续藏239函。刷印计用纸154211连(张),佛像、龙牌、韦陀所用之板在外。每函的刻板数字及用纸数字都有详细记载,其统计之详尽,较以前的几部大藏经更胜一筹。全套经板重量约400吨,堪称我国木版书之最。
  《乾隆大藏经》经版作为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大藏经版,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仅是珍贵的文物,也是世界佛教史上极重要的佛教文献,深受政府和信众的关心、重视。“龙藏”经版刻成后,共印刷103部,颁赐京内外各寺入藏;1936年再次印刷22部。经版原存故宫武英殿,后移藏于位于雍和宫东侧的柏林寺,至今尚存于北京。
  《乾隆大藏经》经板的递藏与保存
  清早期几任皇帝曾大兴文字狱,以巩固政权。《龙藏》在乾隆三年(1738年)刊成后,曾被统治者多次撤版。如乾隆三十年(1765年)撤出钱谦益所注《大佛顶楞严经解蒙钞》一种六函六十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撤出《开元释教录略出》《辨伪录》《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希有大功德经》《永乐制序赞文》等四种,共撤出俊字函五卷、于字函六卷、务字函一卷、亩字函一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撤出《华严经》《大乘显识经》“入定不定印经》《方广大庄严经》《证契大乘经》《大乘入楞伽经》等经之武后序文。不过总的来说,撤毁者占极少部分,以后也多有毁损,但绝大多数经板留存至今,历二百余年,保存仍较为完好。作为自宋代以降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副大藏经板、国家一级文物,其递藏保存经历也颇为曲折。
  《龙藏》刊成后,经板最初存放在武英殿。后来因请印不便,由僧录司的正印和拈花寺住持达天写折子呈交内务府上奏,提请将经板移置位于雍和宫东侧的柏林寺。这一建议获准后,经板也开始由僧录司和柏林寺住持共同负责保管,仍由内务府监督。但此后几朝政府疏于监管,导致经板杂乱失序。光绪四年(1878年),在理藩院的监管下,由张平泉居士捐资、柏林寺住持昆峰和尚主持,制作了一百副木架。经过三年的整理,才将全部经板排序上架。
  民国初年,僧录司不复存在,经板改由内务部和柏林寺住持共同负责保管。民国九年(1920年),依照时任交通部总长的叶恭绰的建议,国民政府对经板重新按架编号,制定了相应的颁给规则八条、印刷规则十二条、保管规则八条,并公布施行,仍由柏林寺住持负责保管。不过由于存放经板的房屋年久失修,政府方面又无力拨款修缮,经板仍面临毁损威胁。一批佛教学者、僧侣及热心公益的人士深知大藏经的价值,专门组成了“龙藏经板保管协会”,专门吸纳善款以确保龙藏经板的安全。协会规定,在家会员每年交纳十二元、出家会员交纳六元作为基金,协助官方及柏林寺住持保管经板。民国十七年(1928年),柏林寺住持台源和尚又募得五台山普济佛教会杨子繁、齐斐章、杨明尘、潘对凫等居士的捐助款,开始重修经板库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政府内务部将《清藏》经板拨归北平古物陈列所管理。
  1949年以后,柏林寺成为北京图书馆书库,经板即交北京图书馆保管。1966年以后的十年浩劫中,经板被放在院内的临时经板库里。临时库房条件简陋,屋顶漏雨致一部分经板残毁。1982年,经板改由北京市文物局保管,移存北京明代古刹智化寺。1991年文物出版社在印行了清《龙藏》以后,北京文物局又将经板移置北京房山云居寺,由北京石刻博物馆保管。1989年北京市文物局拨款建造了经板专用库房,之后又将经板转拨首都博物馆保存至今。
  《乾隆大藏经》的刷印流传
  《乾隆大藏经》在学术界和民间都享有盛名,除其本身价值外,近三百年间刷印过多次,流传印本较多,也大大提升了它的影响力。
  乾隆三年(1738年)十二月刊成后,次年即刷行了100部,颁赐京内外各寺院。
  此后清政府多次刷印大藏经,有据可查的印制情况如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刷印3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刷印l部;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刷印3部;道光六年(1826年)刷印4部;道光十四年(1834年)刷印4部;同治十年(1871年)刷印l部;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刷印10部;宣统三年(1911年)刷印6部。北京白塔寺在1976年进行维修时,在塔身中发现了一部皇帝作为镇塔之宝赐予的《乾隆大藏经》,共724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中山陵筹建藏经楼,开工刷印《乾隆大藏经》。此次刷印了12部,除用于中山陵外,分拨给各大寺庙。
  1987年,文物出版社印行了78部。此次刷印,在现存的73024块刻板中,有67090块保存良好或比较良好,仍能用以印书。对已残损的字,采用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光电誊印技术补齐,共补版71967页。对乾隆年间撤掉的经板,从广化寺藏明《北藏》中辑出,进行了补印。
  2011年首发面世的《清敕修大藏经》,即成于乾隆三年、习称《乾隆大藏经》或《清藏》《龙藏》的大藏经。因经板自制成已历270年,不仅毁损、遗失严重,多次刷印也致经板上的刻字有较大磨损,不宜一再刷印,所以北京市文物局特别重视,不仅进行了大量的清洗、修板、补板工作,而且明确说明为最后一次刷印。
其他文献
尼泊尔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有悠久的佛教造像史。在尼泊尔,从事佛教造像的主要是纽瓦尔人,属蒙古人种,他们使用铜、木、石等多种材质制造佛教造像,其中铜质造像由于多数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流传下来的最多。纽瓦尔风格铜造像绝大多数采用红铜,并鎏金,十世纪后,很多造像镶嵌宝石,更显精美华贵。  从七世纪开始,尼泊尔工匠就来到吐蕃,帮助藏人修建佛教寺院,制造佛教造像。尼泊尔造像的风格深刻影响了藏传佛教造像
期刊
2010年12月28日,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蒋寨村八组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西周铜器。经现场调查,确定是一座已破坏了的墓葬。2011年1月1-1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残存的2座墓葬(编号M1、M2)进行了清理,出土鼎、簋、斝、觚、方壶等青铜器30余件。经过勘探,在这两座墓葬周围又新发现了80余座墓葬,一处西周早期高等级贵族家族墓地由此浮出水面。  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是2011年湖北的
期刊
宋画、宋瓷、宋版书,历来是文物艺术品收藏中的高端收藏,代表着收藏的檄致品味。今春有幸得见私人收藏的北宋汝瓷与宋版书。  4月4日,备受关注的北宋汝窑灭青釉葵花洗在香港苏富比拍场上大放异彩,4000万港币起拍后,经过34口叫价,最终以2.0786亿港币成交,刚新宋代瓷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拍卖纪录。这件汝窑洗的高价成交,与其说是中国高古瓷器的价值回归,不如说足以汝窑为代表的宋代瓷器所创造的荚学范式在当代得
期刊
5月中旬,国际三大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和邦瀚斯(Bonhams,亦译宝龙)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五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三场大拍,两场小拍。应香港朋友邀请,我于5月12日与之同飞伦敦。  首场拍卖会是5月14日邦瀚斯在伦敦骑士桥举行的中国及亚洲艺术品拍卖会。说是小拍,实不乏珍品。我们淘得的第一件宝就让朋友大喜过望。这是件茶叶末釉水盂,造型规整,釉色呈均匀鳝鱼黄,足圈内有“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识,配原装硬木
期刊
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她”和“她们”是在2006年7月16日的温暖的下午。那天是伦敦难得一见的好天气,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隐隐地交织着树叶的轮廓,暖暖地洒进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里。奔波了一天的我,背着重重的双肩包却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匆匆的脚步。这里是我当天行程中的最后一站,也是对我最重要和最期待的一站。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品最多的海外博物馆。中国
期刊
一、清初瓷板画的发展  清代顺治十六年,江西地方局势稍安,地方官员即督烧宫中应用之瓷板。康熙《浮梁县志》载,“顺治十六年奉旨烧造栏板,阔二尺五寸,高三尺,厚如龙缸。经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监督烧造,亦不成,官民咸惧。”  后来赴景德镇考察的殷弘绪提到,该栏板系用来装饰宫殿长廊的。耶稣教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为殷弘绪)系法王路易十四聘任的赴中国的六位特使之一,在1712年写给时驻
期刊
用“疯狂的石头”来隐喻翡翠市场快速上涨的速度,曾是艺术品市场评论的最爱。但按常理来说,疯狂的市场也应该有回归平静的一天,翡翠市场也不应当例外。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全球95%的翡翠产地在缅甸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区乌龙江流域。清代以前的翡翠实物迄今尚未见到。起初,翡翠在国内价格较低。到了清乾隆晚期,身价上涨近千倍,远超其他玉石种类。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亚洲“四小
期刊
任谁也不会想到,日本这个名字,竟是中国人给起的。  “倭国”,是一千多年前日本的名字,无论是日本人自称,还是别人,都叫其为“倭国”,就是详查自唐代以前的史书,也都叫倭国。即便是日本人向汉、唐进贡时的表章上,也自称为“倭国”,还必要附上日出之国的词句,虚彰其高,欲得先声夺人之势。这一招,一定是向英国人学来的,“拿来主义,化为己用”,是日本人的长项,要不,那么点小岛国,明治维新后,数十年间,一跃就成了
期刊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9-2011年的大幅扩张后,2012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各项主流门类的交易量及交易额与高峰时期相比,均有30%-60%的萎缩,但在一片萧条中,各个拍卖场中的佛教造像却保持了令人惊异的增长。笔者盘点了2013年全球春季拍卖的成绩发现,佛像交易的形势表现非凡,值得做一个综合评述。  承接2012年在世界各个主要拍卖会场的优异成绩,2013年全球的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中前后共出
期刊
云峰山北魏刻石的数量  与分布及九仙刻石  山东莱州的云峰山是一处风水宝地。北魏永平三年(5lO年),时任司州大中正的郑道昭被任命为光州刺史,携眷到任。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好道,郑道昭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他到任后便喜欢上了距城南十里的云峰山以及城东的大基山(俗称道士谷),遂经常进山修炼。郑氏发现,这里不仅山好,“石也好”,其兴致所到之处,便将自己的诗文、感想题刻在云峰山及其周围的大基山,天柱山、玲珑山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