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互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活动,技能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能力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发展,意志品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磨练,小学数学知识的获得(包括理解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应用等)既需要实际的操作活动,还需要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规律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过程,模型的建立过程,知识的适应过程,能力的形成过程),注重启发、诱导、探索等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小学数学课“双边互动”的能力起步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双向、互动活动,也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和思维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班集体学风的熏陶,受教师的潜移默化,受同学间的帮助,澄清了认识,改变了不正确的态度,不良的习惯得到纠正,不良的行为得到矫正。在这种学情下,教师在每节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内蕴,创设问题情境和悬念,适时扶助学生跨入探知大门。在扶助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明确目标,指出重点解决的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把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及启发诱导学生努力探索放在首位。学生阅读自学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完成小学数学课双边互动的起步阶段。
  二、小学数学课双边互动的能力形成阶段
  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可分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这在扶助的过程中就已明确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和获取知识程度的信息,即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数学的语言和美妙的范例引发学生数学的情趣,为引导的过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要竭尽所能地发掘教材内隐的数与形的表象美、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维方法的新异多变美,在寻求解题途径和选择解题方法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意之外,理其中”的数学理趣,利用数学的情趣和理趣,使学生顺其自然地将自己的身心专注于求知成功的特有氛围中,完成能力形成阶段。
  三、小学数学课“双边互动”的能力提高阶段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节,他们对学习内容持有极大的兴趣与热情。这时的教学主导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数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空间,这就是开放课堂,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解决问题,包括例题和练习题。这样,对于不同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心理效应,也利于克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从而积极参与教学的双边、双向、互动活动,在板演或练习中能通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磨炼意志、形成能力,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实现课堂素质教育的开放阶段。
  四、小学数学课“双边互动”的能力质变阶段
  “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数学课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指导原则。为使所有学生都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都具备基本的数学素质,都达到教学目标;为使有差异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也有获取数学知识的快乐,就要让学生用形成的数学能力解决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精心设置的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解答教师设置的目标测验题或说出本节课的知识小结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思想、概括方法、语言表达。
  由于“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得到发展的”,教师在学生完成解答后,再让他们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解答的思维过程,让其他学生对该生的解答给出评析和完善,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解答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也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一题多解的题目,完备所有的解法或证明,通过比较,选择最优解法并能总结规律、概括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出2-5道自我目标检测题,完成解答后请其他同学批阅,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完善心智操作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完成数学课素质教育的飞跃质变阶段。这样做为教学提供了教与学的双边、双向、互动活动的信息反馈,又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全体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只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探索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使学生脱离教,自己学,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主战场。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要改革历史教学的模式,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运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发展多种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教师来讲要更新观念,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以优质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网络资源 创新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弊端已是众所周知,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传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艺术,要营造氛围,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耐心沟通,科学用嗓,消除学生对自身嗓音的疑虑;加强唱歌技能方面的多元训练。  关键词:心理因素 技能因素 少抽象 多形象  初中音乐课当中,学生“有表情的演唱”似乎很难,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的情感不再单一,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学生正值变声
期刊
先哲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不断有活动的水注入,沟渠里面的水才会不停流动,才能清澈见底。同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密切关注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学生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筛选出习作的真谛,从而优化作文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写出真正精彩的作文。  一、学生见到作文就头疼的根源  1.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
期刊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
期刊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非某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到底何在呢?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未建立图书室。农村小学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大多数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即使设置了图书室,也没有多少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而且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摘 要:“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数学直觉就是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规律性东西敏锐的想象和迅速的判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问和反思的习惯,形成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直觉 思维能力 培养  “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庞加莱的这一名言精辟地指出
期刊
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反映了化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有助于实现新课程关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基础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合适的内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构建知识,形成学习化学科学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空气》时,
期刊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较长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提升,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关键词:阅读教学 比较法 研究法 发展 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热爱书籍、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所以一定要优化教学过程。  谈起中学生阅读,许多专家都有专论。阅读
期刊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刘勰《文心雕龙》),考场作文中若能有灵动出彩的语言,犹如在炎热躁闷的夏天给阅卷老师送去徐徐清风,让他们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也必会让你的大作脱颖而出。那么,怎样让中考作文的语言拒绝平庸、写得出彩,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呢?  一、讲究选词,新颖生动  新颖是作文的生命,是美的灵魂,语言新颖才能产生魅力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