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概念的本质组织教学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按照“感知素材——建立表象——抽象概念——运用巩固”的认知顺序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重“形式”轻“本质”,即只重视对概念外在形式的模仿,而忽视对概念内在本质的理解,导致学生感知贫乏、表象模糊、概括牵强、运用机械。如何抓住概念本质进行教学呢?笔者就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谈点管见。
  一、素材:变“薄”为“厚”,让感知从贫乏走向丰富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素材基础之上。学习素材越厚实,获得的感性经验就越丰富。在感知阶段,有位教师仅出示教材中学生植树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谈话、提问、列式,然后观察相等的一组算式,进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显然,这位教师囿于教材编排,陷入“一事一例”的框框,学生因感知素材单薄,而导致感知体验贫乏。这里,我们不妨考虑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教学材料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就上例而言,我们可以依托教材提供的“植树情境”,通过下列多层次的数学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知。(1)数形感知:出示长为64米,宽为36米的长方形植树区域,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引导学生列出两种算式。(2)生活感知:我们班有男生32人,女生20人,如果每人植树3棵,男生植的树比女生多几棵?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3)正例感知:你还能举出像上述两个算式一样的例子吗?(4)反例感知:有人说(4×2)+25=4×25+2×25,这个例子对吗?这样跳出教材编排的框框,使学习素材变得厚实,提供乘法分配律的多样化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加以理解、内化,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知变得更加丰富、充分。
  二、问题:变“浅”为“深”,让表象从模糊走向清晰
  在感知大量学习素材后,只有适时对感知素材加以数学化思考,也就是进行数学意义的诠释,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观察(4+2)×25=4×25+2×25这个等式时,有位教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比较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你能具体说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左右算式的运算有什么联系?”这位教师仅从算式的符号、数据、结果之间的关系等外部特征进行浅层次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的维度来深入理解数学算式的意义,导致学生的数学表象模糊,思维肤浅。
  就上例而言,我们应该紧扣乘法意义由表及里地提出这些问题:(1)谁能结合长方形周长情境,说说64×2+36×2与(64+36)×2为什么相等吗?(2)(32-20)×3与32×3-20×3这两个算式为什么相等?(3)左边算式表示多少个3?右边算式表示几个3减去几个3?最后是几个3?现在你知道左右算式为什么相等吗?这样立足概念本质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依托经验对算式的内涵进行深度思考,感知丰富,思考深刻,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表象。
  三、结语:变“快”为“慢”,让概括从牵强走向自然
  抽象概括是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的过程,是认知过程中“质”的飞跃。学生只有深入参与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才能对概念本质内涵有着切身体验。在抽象概括阶段,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观察比较得出(4+2)×25=4×25+2×25后,教师指着算式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4加2的和乘25会等于4乘25加上2乘25。”有的说“4加上2的和乘25等于25分别和4与2相乘,再加起来。”接着教师指着板书说“像这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这样以教材结语为归宿,简单施问,一掠而过,强行“端出”结论让学生阅诵。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乘法分配律的概括过程,烙在大脑中的只是机械抽象的数学关系。
  就上例而言,我们应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留足互动时空,让学生充分进行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使算式蕴涵的本质规律在学生“磕磕绊绊”的思辨活动中逐渐“浮”出“水面”,结论的概括自然也就水到渠成。⑴纵向观察: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右边算式有什么特点?⑵横向观察:①从左往右观察:左边的算式表示几个几?右边算式部分的积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或相减)?与左边算式有什么联系?②从右往左观察:右边算式表示什么?与左边算式有什么联系?⑶语言描述:谁能结合板书,把刚才观察发现的结果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⑷经验诠释:谁能结合刚才植树情境或求长方形周长情境,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定律的?这样引导学生结合结构式板书进行有序观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循序渐进地“咀嚼”概念内涵,参与定律的抽象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将左右两边的算式建立起本质意义上的联系,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透彻理解和自然表达。
  四、练习:变“粗”为“精”,让运用从机械走向灵活
  练习不仅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更应放眼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在运用巩固环节,有位教师安排了如下三个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36页“做一做”。(2)找朋友:把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接起来(题目略)。(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5×(40+4)、2×28+8×28。教师依样画瓢,提供的都是形如“(A+B)×C=A×C+B×C”之类的粗层面的机械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多元认识,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就上例而言,我们应该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紧扣乘法意义精心设计多元练习,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化,在对比中沟通,拓展学生的数学经验,凸显定律的本质内涵,实现“以少胜多”的功效。如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如下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1)改错练习:如25×125×4×8=25×4+125×8=100+1000=1100对吗?为什么?(2)对比练习:如计算(40+8)×25和(28+72)×136;25×(8×4)和25×(8+4);99×25+25和16×101-16,(3)一题多解:计算125×32和101×88,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4)编题练习:如在“43×□○43×□”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编出可简便计算的习题,再简算。这种精当的变式练习,让学生从概念本质入手加以思考、比较、运用,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从机械走向灵活,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了精练提质之效。
  总之,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要紧扣乘法分配律内涵的数学本质(乘法意义),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持续促进学生的真实体验,适时进行抽象提升,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交流中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自然地概括出数学规律,最终实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责任编辑:赵关荣
其他文献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互相——相互 上天——天上 手套——套手  发奋——奋发 故事——事故 牙刷——刷牙  生1:我发现这些词倒过来念也有意思,很有趣。  生2:这些相互交换的词有的意思相同,有的意思完全不同,有的倒过来念就是它的作用。  师:对呀,灵动摇曳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仅仅交换顺序就能使语言更加诙谐有趣。像
期刊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努力解决好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培养兴趣,诱发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期刊
新课程呼唤提升课堂教学的境界,更渴望教学成为艺术。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相互之间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可以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教学资源。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差错”也就在所难免。面对这些“差错”,教师就必须讲究驾驭“差错”的艺术,有效地引领“差错”,就可以变“错”为“宝”,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
期刊
教材在“因数与倍数”概念教学编排中,都是借助直观材料引出乘法算式并直言因数与倍数关系来揭示概念。这样的编排思路,确立了以“说”为主线的概念建构教学主体框架:1.范说。通过具体情境得出一组乘法算式后,教师点击一道乘法算式示范描述,揭示因数、倍数概念。2.仿说。在范说基础上,学生模仿描述余下算式的因数、倍数关系。3.例说。学生说乘法算式,举例描述因数、倍数关系。4.变说。通过各种变式体会因数与倍数的相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品德植根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成性课堂,构建生活化课堂;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是品德形成的源泉。课堂
期刊
一、背景  《海底世界》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六课,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对称与不对称”的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剪贴出不同的鱼形纹样。教学可分为六个环节。1.导入:了解鱼的身体结构和特点。2.观察:了解对称的知识,分别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3.探究:鱼的装饰方法。4.作业:分两步完成,先完成鱼的外形的剪制,再完成鱼的装饰。5.展评:让学生把作业贴到以海底世界为背景的大图片上,全班
期刊
片段一:认识中位数  师:前不久,学校教师进行了1分钟跳绳比赛,这是六年级语文组7位老师的成绩:  师:第一名跳了多少个?最后一名呢?他俩各自的成绩能代表语文组的整体水平吗?  生:王老师一分钟跳了135下,代表了最高水平,不能代表整体水平。  生:李老师一分钟跳了111下,代表了最低水平,也不能反映语文组的整体水平。  追问:如果想了解本次比赛六年级语文组的整体水平,怎么办?  生:算出平均数。
期刊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6课《蜜蜂引路》讲述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在找人的过程中,先是发现了花丛中的蜜蜂,继而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再观察采了蜜的蜜蜂飞向哪里,由此找到了养蜂人。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遇到问题,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事物间的关系,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读全文  1.齐读课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马龙县通泉第一小学晏延跃老师执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照片里的秘密》”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体现学生
期刊
在特级教师许卫兵“认识小数”的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小数意义的建构之旅。细细品味,许老师精巧的构思,灵动的教学机智深深触动了我。  片段展示:  片段一:从商品价格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出示一些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有整数的,也有小数的。)  师:(点击出示:铅笔0.4元)铅笔用了多少钱?  生:4角。  师:我没有看到上面有4角啊?这个数以前见过吗?知道它是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师:(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