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姊妹篇:灾难中的青春担当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看四川人艺出品的音乐剧《未来组合》(李亭编剧,李海鹰作曲,熊源伟导演)是在我大学即将毕业的1999年;2002年,又在哈尔滨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中第二次欣赏该剧。两次观剧都对剧中洋溢着的人性关爱、成长烦恼及其充满青春时尚气息的舞台演绎印象良好,至今还能依稀记得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主题歌《星星》。今年八月的一天,又在电视新闻中见到《未来组合2008》在北京上演的消息,即刻引发我的兴趣和好奇——这个姊妹篇中的2008给人们诉说了怎样的故事,它的情节和人物与第一部是什么关系?出于此前两次观剧的情愫,也抱着对《未来组合2008》(李亭编剧,刘党庆作曲,唐毓椿导演)的种种期待,趁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笔者是其成员之一)暑期去成都调研之机,直接采访了姊妹篇的出品人兼编剧李亭女士;此后又分析了《未来组合2008》的剧本、音像和相关资料,对它那独具匠心的创意、充满时尚活力的舞台演绎有了较真切的体悟。
  
  佳思巧构:大灾难与姊妹篇的奇绝勾连
  
  中外音乐剧的创作表明,一部剧目的成功首先需要好剧本,一个好剧本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看了《未来组合2008》之后,我认为要再加一条:一个好剧本更需要好构思。
  《未来组合》的核心情节是围绕一群十七八岁高中生救助、收养一名婴儿展开的,剧作者塑造了江唯唯、熊亮、牛晓涛、马鸣、袁晓月等家境不同、性格各异但均属清纯亮丽80后新一代的艺术群像。
  2008年震惊世界的“5
其他文献
年前我们曾撰写了《南北牧童都可爱》一文①。一来是为了纪念老志诚先生90华诞,二来是呼吁业内人士关注以“南北牧童”作者为代表的老一辈音乐家创作的民族钢琴小品渐被遗忘现象。近两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不仅有周广仁教授与青年钢琴家赵聆联袂首次“成对”]奏了“南北牧童”②;而且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重要刊物上,也屡见对《牧童之乐》的评析文章。改变了过去那种既无谱又无声的状况,使它获得了新生;对
2009年6月5日至7日,在香港中乐团举办的第二届胡琴节中,“看、听、谈”改革胡琴音乐会与座谈会如期举行。继5日和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场改革胡琴专场音乐会后,7日晚又举行了音乐会及座谈会,港内外专家及观众应邀出席。座谈会之前,乐团用环保系列乐器演奏了李焕之在1985年改编的《二泉映月》及谭盾的《天影》(作于1985年,最弱的力度是4个p,最强的时候是4个f,这对于乐团的张力和乐器具有极大的挑
2008年12月13日,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龙舞》以压轴曲目的身份登上了澳门中乐团庆祝澳门回归九周年的音乐舞台(彭家鹏指挥)。此次亮相前,由于作曲家对乐曲做了精心的改动,使作品的结构与配器等细节方面更加趋于完美。作品的成功上演将当晚的演出推向了高潮,并再次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澳门日报》第二天评论道:“音乐会最具有‘金鼓喧腾’的气魄与气势的作品是徐昌俊作曲的《龙舞》……在一段较长的日子里,
各种艺术作品,均反映社会及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音乐也包括在内。由于社会改革给人们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必然要求并导致艺术作品的多样化,民族器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风格——指的是一首作品的特点,在民族音乐作品中,它体现在作曲技法、演出形式、乐器使用、乐队编制等方面。  每个作曲家,在创作中都希望要不断创新,不重复自己或盲目模仿别人。  当今的民族器乐创作,由于许多专业作曲家的
引言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论证与筹备,由上海音乐学院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管弦系、音乐学系、作曲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等协办,作为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度重大项目,并获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项目、上海高校创新团队(第一期)项目以及“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等资助的“纪念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系列学术活动:手稿展、音乐会与研讨会”
2008年6月26~28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术研讨会”在浙中名城金华市召开。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四川等地音乐院校,以及《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周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约计60令人,收到论文60余篇。会议紧紧围绕着音乐评论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使命、学科建设与队伍发展、音乐评论的方法与标准等问题
毛宇龙,上海音乐学院首位笛子表演艺术硕士,也是唯一经过上音附小、附中、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近二十余年全面培养的优秀人才。2008年6月30日晚,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毛宇龙独奏音乐会暨硕士学位音乐会《听风》”的展演,让观众确感不虚此行!大师陆春龄、校长杨立青、导师詹永明教授等嘉宾亲临现场!  群策群力打造的音乐会精选了笛子演奏、创作中的传统经典及现代优秀作品,上半场五首传统民族器乐代表作品为《今昔
唐代的乐舞以其恢宏的场面、广纳诸乐的艺术手法存留于典籍之中,令千百年来的音乐家为之动容,并试图仿制。但是,至“安史之乱”后,正史资料中鲜见有唐代大曲的详细记述。但虔诚的日本遣唐使带走了唐燕乐大曲的曲谱,虽然这些残缺的器乐独奏乐谱并非当时的宫廷燕乐大曲,更不能盖全唐大曲的音貌,但却为后人仿制唐代乐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音乐信息。盛演25年的《仿唐乐舞》在古城西安依然火爆,《文成公主》、《唐长安乐舞》、《
2007年5月首度“《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作品音乐会”(以下简称《曲库》)演出及总谱出版、学术研讨系列活动举办,在音乐界甚至相关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可谓一时间好评如潮。但在活动结束之后人们更加关心的是这项文化“大手笔”能否持续举办下去。在众人的守望与期盼之中,第二届的“《曲库》作品音乐会”及总谱的出版、研讨活动终于在2008年严冬的北京隆重而火热地登场了。  本届系列活动的先期基础和重
源澧舅舅的一生,是可歌可颂、可歌可泣的一生,他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怀念、追思、感叹和敬仰,他治学的严谨和勤奋,做事的认真和一丝不苟,为人的谦和及平易近人,生活上的简朴等等,处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乐以发和”的伟大事业中,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他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中央音乐学院为他铸塑像,树碑立传,功劳之显著,受人之爱戴,由此可见一斑。  我自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