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大爱的教育家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小蔓老师的为人如同她的文字一样,不仅纯洁无瑕,而且感性、睿智。每一位与朱小蔓老师相处的人,无论是学生、同事,還是并不相熟、初次见面的基层教师,她都是热情相待,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学者居高临下的“架势”。
  8月10日早晨,我收到朱小棣先生发来的微信,简短的一行字:“我姐姐今天早晨走了。”
  我当时的感觉,有些难以接受,因为朱小蔓老师与癌症搏斗,十多年来心态、情绪一直都很积极。大约半年多以前,我经常与她互通微信,聊一些往事旧闻,其中一些与她父亲相关,她收到后总要回复表示感谢。我曾与朱小蔓老师通电话,传递我舅舅陈一飞的抗癌“经验”。朱小蔓老师表示,她对于自己的身体与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因为年初发生疫情,我不便前往南京探望,又恐打扰她的安定生活,因而很少通电话。没想到,热情、善良的朱小蔓老师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朱小蔓老师是我在事业方面,除父母之外最重要的鼓励者、欣赏者与支持者。她对于我在研究、写作方面具有的“潜力”给予认可与鼓励,还为我提供许多机会,使我得以接触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等领域。
  2008年3月,朱小蔓老师接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职务后,很快就推荐我进入研究会的核心层,原因或许有二。一是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先生两位教育家之间的“挚友”关系,在她的观念中,“陶陈一家”,其研究的意义在于中国老一辈现代教育家教育精神与思想学说的弘扬、继承,可以成为一项事业。二是朱小蔓老师的父亲朱启銮先生与陈鹤琴先生在抗战期间的情谊,以及她与我母亲陈秀云,舅舅陈一鸣、陈一飞之间的交往。应我母亲陈秀云邀请,朱小蔓老师担任北京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她曾专程亲赴武汉为陈鹤琴教育思想论坛做学术报告,还为陈鹤琴研究的刊物、书籍题词。
  几年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在济南举办理事会,她向理事会提议,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成立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专委会,为各地陈鹤琴研究与实践的学校、幼儿园等实践基地搭建新的交流平台。然而这件事情终因各种原因没能实现,为此朱小蔓老师深感遗憾。此后,她又提出新方案,在研究会成立儿童研究与发展专委会,并提议由我担任副理事长。我感觉到,她想将这件事情做成,并不是为了给我安排一个“位置”,而是出于使陈鹤琴研究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的目的。每当我想起这些都能感觉有一股热流在心中流淌。
  朱小蔓老师是国内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的倡导者与知名的学者,著述丰富,在国内外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她写过一本专著《情感道德论》被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受到基层学校的广泛欢迎。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过一段话:“我认为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联系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成为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是生命内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朱小蔓老师的为人如同她的文字一样,不仅纯洁无瑕,而且感性、睿智。每一位与朱小蔓老师相处的人,无论是学生、同事,还是并不相熟、初次见面的基层教师,她都是热情相待,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学者居高临下的“架势”。
  有一次,我向朱小蔓老师汇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有一所以陈鹤琴命名的“鹤琴英华幼儿园”,希望她能有机会前去指导。我知道朱小蔓老师平日事情很多,说这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过后不久的某日,我接到朱小蔓老师的电话,得知她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德雄教授正在济南开会,他们已经定下时间去参观“鹤琴英华幼儿园”。当时我因事未能赶过去,后来该幼儿园园长告诉我,朱小蔓老师一行对于该幼儿园工作与教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令她们非常激动和兴奋。又有一次,我引荐了一位来自徐州睢宁县桃园小学的数学教师卓元去拜访朱小蔓老师。卓元是一位普通的乡镇小学教师,他很崇拜陶行知、陈鹤琴,将“生活教育”“活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如卓元在村教学点带学生们到河滩上课,让学生们数山坡上吃草的羊群中黑山羊、白山羊或绵羊的各自数量。后来,听说卓元前去拜访朱小蔓老师时带了自己的孩子,我心中十分不安与自责,朱小蔓老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真不该这样冒失地打扰她。然而,事后我得知朱小蔓老师不仅热情地接待了卓元,还与卓元的孩子做游戏,显得很开心。这位教育专家的童心如同水晶般透明、纯粹,装满了人间大爱。
  朱小蔓老师在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职务卸任后,负责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对华援助项目,这项工作又与陶行知先生倡导乡村教育普及的性质一致。记得有一次朱小蔓老师打电话过来,邀我参加由她领衔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成立的情感教育专业委员会,并在成立大会上宣布我担任常务理事,我知道这是朱小蔓老师对我的信任,更是在她搭建的教育学术平台上为陈鹤琴教育思想建立新的阵地。朱小蔓老师用自己的情感、热情与实际行动,对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工作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国内教育界对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价值认识不足的形势下,朱小蔓老师这一举动用心良苦,难能可贵。
  正如她为《陈鹤琴教育箴言》撰写的推荐语:“他有博大的爱心,尤爱儿童。他开创了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先河。他辛勤办学,启蒙家长,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儿童教养之路,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凡从事儿童教育者,需从学习陈鹤琴先生的精神开始。”
  两年前,我出版长篇理论专著《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当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我最想寄送、请求指导的师长是朱小蔓老师,特别是2017年12月末我母亲猝然离世后,朱小蔓老师几乎成为我在学术研究与写作方面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我有时候会给她打电话,简单聊上几句,问候致意。后来改发微信了,朱小蔓老师总是回复我许多感谢与鼓励的话。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发给她一些文史方面的资料,使她不至于因久卧病榻而消息闭塞,或许还能分散她的注意力,舒缓心理压力,她却很少回复,我感觉她似乎病重了,情况在转差。直到新年元旦与春节前夕,她先后发来了两条祝福的微信:
  第一条微信在2019年12月25日,内容是:“小卫,节日快乐幸福!”
  第二条微信在2020年1月23日,内容是:“谢谢小卫。这几天身体不大好,未及回复,希谅。祝你和你的家人春节快乐,阖家安康!”
  前一条微信,我向朱小蔓老师祝贺新年元旦,朱小蔓老师回复了。后一条微信,我向朱小蔓老师春节拜年,朱小蔓老师也回复了。这是朱小蔓老师与我最后的交流。大概五六月份的时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我,他去南京探视朱小蔓老师,情况不是太好。我也打电话给吕德雄教授,询问朱小蔓老师的病情,他说“情况很不好”。我预感到事情的严重,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当时我很想去南京看望朱小蔓老师,可是又怕打扰她休息。我想朱小蔓老师不愿意以病容示人,在所有与她接触的人心目中,朱小蔓老师的亲切、微笑与天使般的美丽与她所致力研究、倡导的“情感教育”将是永恒的。我只有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奇迹出现。然而朱小蔓老师还是悄悄地走了。
  我想起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
  我不过是一朵花。
  我深深怀念朱小蔓老师!
  (作者系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王妍妍
其他文献
“幸福”,这是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执行校长程学军在访谈中提到频率最高的词。  学校以“建一所幸福学校”为愿景,以“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为办学理念,打造了德、心、智、美“幸福课程”体系;学校以“幸福币”激励学生;学校获评“京城幸福感领军中学”……  在教育内卷化严重、家庭普遍焦虑的时代,如何给学生幸福感?程学军给出他的答案。  “三有”幸福课堂:让教学“科学化”  北京交
期刊
勞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世界。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一直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构建责任链条,有意识、有计划、有策略地落实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 全域融合,让“劳动创造美”根植于心 //  多元项目融合,实现劳动育人。一是与传统节日融合,为每个年级设计有梯度的“假日自选性”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二是与日常活动融合,有目的、有主题地
期刊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不劳动,儿童的活力就会走向衰竭。”劳动的意义,贵在让人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如何以其为基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秉承“生活即阅读,阅读即生活”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读”好劳动这本“百科全书”。  // 共融:理念的浸润与创想 //  劳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基础课”。要实现劳动教育
期刊
“一切皆游戏。”1938年出版的《游戏的人》中,荷兰社会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曾这样断言。他将游戏范畴定义为生活中基本范畴之一,阐述游戏与神话、法律、战争、诗歌、知识、哲学等诸多社会文化现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游戲中包含的游戏精神——公平、秩序、自律,能帮助人类社会和文化持续繁荣,让“真正的文明”得以存在。这种泛游戏的概念,在今天越来越得到佐证。积极努力、灵活变通和创造力绽放,这是游戏赋予我们的重要能
期刊
让教育回归正轨,离不开基层园所的坚守。在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有哪些制约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我们邀请两所全国足球示范园代表,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点面结合 激发能量  聚焦点,激发教师兴趣内驱力。通过自主报名、年级推荐、组建教师足球项目组,并安排项目组成员参加专业机构培训,以聚焦足球游戏实验班。开展“两个一”活动:每周一听——每周蹲点一个实验班足球游戏,深入解剖足球游戏价值;每月一评——通过教师自我评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活动,表现为幼儿之间或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介入行为是否适宜影响着游戏效果,而教师本人对游戏的理解和游戏能力也会影响教育智慧的发挥。面对幼兒在不同活动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如何适宜、适时的介入,才能既不影响幼儿游戏,又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提问介入打破固定游戏圈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户外游戏中,建构区里的轮胎、木板等游戏材料,一眨眼就被幼儿搭成了一条有
期刊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当下,传统教育的边界正在被消解和重构,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面临巨大挑战。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
期刊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被人们视作“小儿科”的学前教育无疑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短板,高水平幼教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幼教队伍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为此,我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周峰开展了一次对话,结合学院建设情况探讨一流学前教育专业建
期刊
读懂幼儿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追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与自我、与幼儿的对话,探寻自身角色的转变,重塑儿童观。赵旭莹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月,由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主持。工作室以“研究引领,素养提升”为培养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伙伴合作式的研究共同体。围绕“读懂幼儿,寻教育真谛”,每位学员用理论丰盈思想,在实践中走近幼儿、认识幼儿、了解幼儿。  读懂幼儿,要能够察觉幼儿与自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将教育与幸福相联系,在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述中均可寻觅。近年来,“幸福教育”不仅成为众多教育人的诗意追求,更升华为一种办学理念,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校扎根。  在收获一众拥趸的同时,“幸福教育”也遭受了 “理念空泛”“界定模糊”等质疑。“幸福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幸福如何不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