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版新课标从颁布之日起,就给所有学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到旧教材的教学?从而实现“穿旧鞋走新路”。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不少教师的文本处理还停留在把文本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载体上,教学的重心围绕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进行,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碎片化。而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所以,无论是从学生高度负责的角度還是从关心团队成员业务成长的角度来说,进行这一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
我们借鉴了语文学科经常采用的从文字,文化和文学层面的解读。具体内容为:按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的顺序,将阅读重心聚焦在文字形式和所表达的内容上,进一步对文本所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在完成文本的文字性信息处理和文学性解读的基础上,再以自身的知识经验,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连接,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实现个体经验世界的重组,加深对世界与自身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被看做是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文本的三个解读层面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也就是说,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必须以文学性解读为前提;而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又必须以对文字信息解读为基础。
2.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
2.1 真正做到理念的“与时俱进”
必修三第二模块讲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主体课文讲的是人类发展报告。文本罗列了一堆数字,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很多教师处理起来都觉得比较棘手。有没有相对比较妥善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呢?我们注意到,新课标在谈到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条的“文化意识”时提到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但是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叫法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率先提出,在19大报告中也被提到。2017年被联合国大会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果我们要践行这一核心素养需要借助的抓手是什么呢?这一模块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最佳的载体!遗憾的是,教材收录的仅仅是2003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人类的发展状况是什么呢?为此,我们给学生提供了2017年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以及中国最新的发展报告,在对比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人类的发展,树立自己跟世界人们,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热爱祖国,同时也可以胸怀天下。
2.2 比较异同,探究写作意图
第三模块The Violence of Nature和第四模块的沙尘暴话题比较相近。但是这些相似点对我们的教学和语篇解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另外,在举例论证的时候,为什么第三模块选取的例子都用的是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而第四模块用的是主观的第一人称个人感受的视角?其实这一切一切的不同,都跟一件事有关: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三模块讲大自然的暴力,因为那是自然灾害,很多时候人类是无能为力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多的是“introduce”,了解一下就好。但是第四模块沙尘暴是人为灾难,作者更多的则是“persuade”,想向我们敲响警钟:No Zuo No Die。
3. 质疑常规,破旧立新
必修三第六模块讲的是三峡大坝,语篇非常规整,是各种公开课和优质课高频的选取的素材。对这个文本的处理最后基本上都是落脚到分析大坝的好处和弊端。我们在处理这个文本时,围绕作者写作意图,总觉得这样处理有哪里不太妥当:因为作者要借助修建三峡大坝来宣扬民族自豪感这个意图是板上钉钉的,但是想要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又大力强化这一工事的弊端,这样很难讲得通吧。但是文章的确是花了很大篇幅讲三峡大坝让很多人流离失所,冲毁了很多的名胜古迹,这又怎么理解呢?一番论证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作者在每提到一处三峡大坝的弊端时后面必会跟上一句用来补救的句子。比如,大坝冲毁了很多的文物古迹,但是很多文物现在都妥善地转移到博物馆中。因此,我们果断地摒弃了以前被大家根深蒂固的处理手法,而是把文本的最后部分处理成:修建大坝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最后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了。这样一来,才能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合上拍: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是勇往直前的。
4. 进一步的思考
新课标修订组的专家王蔷教授曾不止一次的呼吁:教师必须要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因为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我想起了在团队一次次进行文本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有团队成员急切地问我:文本那么多,解读的过程有没有什么通用的模式?如何能保证自己的解读没有跑偏?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们还正处于文本解读的摸索和成长过程中,能保证我们不走偏的捷径可能就是两个:借鉴+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
1.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
我们借鉴了语文学科经常采用的从文字,文化和文学层面的解读。具体内容为:按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的顺序,将阅读重心聚焦在文字形式和所表达的内容上,进一步对文本所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在完成文本的文字性信息处理和文学性解读的基础上,再以自身的知识经验,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连接,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实现个体经验世界的重组,加深对世界与自身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被看做是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文本的三个解读层面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也就是说,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必须以文学性解读为前提;而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又必须以对文字信息解读为基础。
2.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
2.1 真正做到理念的“与时俱进”
必修三第二模块讲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主体课文讲的是人类发展报告。文本罗列了一堆数字,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很多教师处理起来都觉得比较棘手。有没有相对比较妥善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呢?我们注意到,新课标在谈到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条的“文化意识”时提到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但是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叫法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率先提出,在19大报告中也被提到。2017年被联合国大会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果我们要践行这一核心素养需要借助的抓手是什么呢?这一模块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最佳的载体!遗憾的是,教材收录的仅仅是2003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人类的发展状况是什么呢?为此,我们给学生提供了2017年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以及中国最新的发展报告,在对比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人类的发展,树立自己跟世界人们,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热爱祖国,同时也可以胸怀天下。
2.2 比较异同,探究写作意图
第三模块The Violence of Nature和第四模块的沙尘暴话题比较相近。但是这些相似点对我们的教学和语篇解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另外,在举例论证的时候,为什么第三模块选取的例子都用的是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而第四模块用的是主观的第一人称个人感受的视角?其实这一切一切的不同,都跟一件事有关: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三模块讲大自然的暴力,因为那是自然灾害,很多时候人类是无能为力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多的是“introduce”,了解一下就好。但是第四模块沙尘暴是人为灾难,作者更多的则是“persuade”,想向我们敲响警钟:No Zuo No Die。
3. 质疑常规,破旧立新
必修三第六模块讲的是三峡大坝,语篇非常规整,是各种公开课和优质课高频的选取的素材。对这个文本的处理最后基本上都是落脚到分析大坝的好处和弊端。我们在处理这个文本时,围绕作者写作意图,总觉得这样处理有哪里不太妥当:因为作者要借助修建三峡大坝来宣扬民族自豪感这个意图是板上钉钉的,但是想要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又大力强化这一工事的弊端,这样很难讲得通吧。但是文章的确是花了很大篇幅讲三峡大坝让很多人流离失所,冲毁了很多的名胜古迹,这又怎么理解呢?一番论证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作者在每提到一处三峡大坝的弊端时后面必会跟上一句用来补救的句子。比如,大坝冲毁了很多的文物古迹,但是很多文物现在都妥善地转移到博物馆中。因此,我们果断地摒弃了以前被大家根深蒂固的处理手法,而是把文本的最后部分处理成:修建大坝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最后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了。这样一来,才能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合上拍: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是勇往直前的。
4. 进一步的思考
新课标修订组的专家王蔷教授曾不止一次的呼吁:教师必须要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因为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我想起了在团队一次次进行文本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有团队成员急切地问我:文本那么多,解读的过程有没有什么通用的模式?如何能保证自己的解读没有跑偏?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们还正处于文本解读的摸索和成长过程中,能保证我们不走偏的捷径可能就是两个:借鉴+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