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zlwz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巧妙地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反馈效应齐加尼克效应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反馈效应;齐加尼克效应;教学效果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Yan Shaoxiong
  【Abstract】Reasonable, and clever use of the basic law of psychology, from the first effect, recency effect, feedback effects Ciganik effect, combined their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ways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first effect; recency effect; feedback effects; Ciganik effec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对课堂教学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关键是如何运用。只要我们教师能认真学习各种心理效应,并趋利避害、灵活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部分心理效应的运用有一些肤浅的认识,现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初次与人或事物接触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教学中的每个“第一次”,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今后的教学将产生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1.1 讲好绪论课:绪论课是师生第一次见面,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课程形象。树立自我形象,我们要向学生呈现端庄、整洁的仪表,简明、生动、风趣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积极上进、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课程形象,可讲一些与解剖学有关的趣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可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2 上好第一堂实验课:充分准备,创设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展示解剖标本、模型、挂图、切片等实验物品,明确本次实验应达目标,介绍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树立正确的实验课观,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实验课的开展奠定基础。优秀的实验课不但能用实验验证理论,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3 设置好课堂导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用直观式导入法、随机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多种课堂导入法中的一种,以较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快速进入課堂角色。
  1.4 处理好每个章节的开篇:章节开篇是本章节知识的总领或基础,讲好它就相当于授予学生打开本章节知识宝库的钥匙,给学生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和方向,让学生具有驾驭知识的能力和手段,以后的学习将会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1.5 充分利用高效期:在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内,开始的二十分钟为高效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头脑清醒、思维活跃。教师应在此时把课堂重点和难点向学生呈现、讲清,不要让点名、“吹牛”占据了这段宝贵的时间。
  
  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都是近因效应的表现。那么,我们该怎样运用近因效应呢?
  2.1 重视课堂小结:在每堂课的最后留5~6分钟时间,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作课堂小结,点出了该节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2.2 注意阶段总结和期末总结、复习:阶段总结和期末总结可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和抓住联结知识点的主线,使所学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存贮,还有利于他们将来提取、利用这些知识。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意阶段总结和期末总结,更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3 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一种迫切要求了解的心情。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结果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它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例如,完成作业后,对照答案自我核对、改正;看完书把书合上,默想看过的内容,再翻开书进行复核。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例如,告诉答题的正误,知识实际应用的成效,教师的评价等。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及时让学生知晓学习结果,能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强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教师能作适当的处理,也能成为促进学习的激发因素;在改正错误时,学生自己改正的效果优于教师评定改正;教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对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同样具有激励作用。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1)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2)重视在作业或测验试卷上的评语,认真总结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3)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4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某项未完成的工作不忍丢下而表现出更大热情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者齐加尼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一个叫贝士的人连续去做一些工作,其中有些工作一次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在中途强迫停止。实验结束后,齐加尼克让贝士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工作名称,结果发现,贝士首先回忆到的并不是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名称,而是那些被中止未完成的工作名称。那些被中止未完成的工作名称,贝士不仅回忆得快,而且回忆得又多又准。
  完成工作任务后,人们往往认为此事已了结,可以告一段落,因此不在具有强烈的记忆动机,而当人们处在感到困惑的情境中时,被引发的动机更强烈。优秀的小说、影视等文艺作品就善于利用这种心理效应吸引读者、观众。教学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我们也应该让齐加尼克效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适可而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就象传统国画艺术中的“布白”一样,给人留下幽远无穷的意味。让学生带着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需要进一步钻研的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长期保持,学习效果才会提高。如果什么都“一包到底”,什么都让学生“一览无余”,搞“满堂灌”,则不利于学生张力系统的维持,学习动能就会下降,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齐加尼克效应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反而会下降。因此教育教学应该张弛有度,教师不要一下子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适当缓解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休息充分,能更好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另外,我们还应该教学生学会对每件事情都做到随时“拿得起,放得下”,做好自我保健。
  除上述四种心理效应外,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还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忌生搬硬套,我们既要看到其正面效应,也要分析其负面影响,灵活运用,趋利避害,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02-05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度。选修课制度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课程。  【关键词】中职教学;计算机;制度改革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Zhang Congcong  【Abstr
期刊
【摘要】中学教材内容的“多、难、深”,不利于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高校和中学教材中有关知识重复的内容,应通盘考虑,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要求,适度增删,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校两课;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    高校(含职院)“两课”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四门
期刊
【摘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就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一些探讨,以期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培养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communication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Yao Ho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提高听课的效果,最终为形成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笔者从阅读“导语”,大体了解、整体感知,把握思路、细看注释,品味语言、结合“练习”,把握重点、摘抄精华,积累材料等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预
期刊
【摘要】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和“木桶理论”。 事实上一个班级就是一只“木桶”,班级里的学生就是这只木桶桶壁上的一块块“木板”,有长有短。然 而,在我们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很多的班主任都存在着一种潜意识,不,应该是一种错误倾向——都很喜欢“最高的木板”,并称赞其为“优秀生”,也都很用心地培养着“优秀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并通过控制食品pH值、食品中水分含量以及控制包装气体含量或气体成分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污染。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污染;pH值    食品因富含有微生物可依赖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会不同程度的受微生物污染。如何控制好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下面就食品加工中如何控制好微生物污染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  食品加工中,通过控制病原体
期刊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环境;课堂教学    Full use of i
期刊
【摘要】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和目的的拳术, 更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太极拳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其“天人合一”、“阴阳相济”、“以柔克刚”及其医学价值等充滿智慧的文化内涵,为人类造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 内涵;天人合一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con
期刊
【摘要】巧妙地運用语言,通过语言的艺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图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教师;语言;运用;艺术    Drawing Teachers Language Arts   Zhao Danping  【Abstract】Clever use of language, through language art a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情境,这样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以激发学习动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增强了学习效果。课堂教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的有效,才能達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能力    Mathematics teaching how to cultivate learn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