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血痹病浅谈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血痹是临床常见病,是内以卫阳不足为主因,外为风邪诱发,血行不畅所致,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症,治疗上轻者针刺即可,重者受邪较深,针刺治疗已难以胜任。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交通工具飞速发展,人们以车代步屡见不鲜,已成为时尚,日常工作锻炼的较少,体质从某种意义上有所下降,机体循环缓慢,各种器官的功能也随之减退,有“萎而不用”的迹象,临床上表现为肢体萎软麻木,甚至肌肉萎缩不用,因此,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甘温益气,通阳行痹为主治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金匮要略;血痹;病因病机;证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92-02
  
  
  血痹是临床常见病,是内以卫阳不足为主因,外为风邪诱发,血行不畅所致,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症,治疗上轻者针刺即可,重者以益气温阳行痹为主。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血痹的病因病机及证治,以供同道商榷。
  1 病因病机
  血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中有:“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1],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中有:“邪入于阴,则为血痹”[2]说明血痹的病因是有“邪”,病位入于“阴”,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意。以上都只是提出了血痹的一个病机概念。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阐述了邪正相搏,正气为主导的中医发病学思想。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强调了痹证的发生既有风、寒、湿邪的侵袭,更有脏腑营卫气血的失调,突出反应了《内经》既重视内因,也不忽略外因的发病学观点,也就是说《内经》已经认识到在卫外不固,血脉空虚的基础上,外邪客袭是痹证发生的病机所在。《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之“痹”,虽为说明是何痹,但是从“血凝于肤者为痹”可以看出,它与“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的“荣卫之气,亦令人痹”极其相似。《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综上所述,内以卫阳不足为主因,外为风邪诱发,血行不畅所致是其主要病因病机。
  2 临床症状及治疗
  把血痹当成一种病真正的提出来还始于《金匮要略》,血代表病邪(风寒之邪)已经侵入血分,痹则是病机概念,旨在说明阴血因风寒之邪的影响滞而不通的状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3]。以上论述了凡养尊处优的人,肌肉虽然丰盛,实则筋骨脆弱,腠理不固,因而抵抗病邪的能力薄弱,每因稍事活动即体倦汗出;或心烦不安而睡时辗转反侧,即使这样的微风,亦足以引起血痹。另外,如果感受邪气较重阳气不足,阴血涩滞,患者除了出现局部肌肤麻木不仁,还可兼有酸痛感,所以说“如风痹状”。
  治疗时轻证可用针刺法以导引阳氣,阳气行则邪气去,对于肢体萎软,甚至肌肉萎缩还可配合按摩、梅花针等治疗。《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证重者,受邪较深,针刺治疗已难以胜任,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甘温益气,通阳行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临床上亦可针药并用,效果更佳。
  3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这张方剂具有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作用,所以,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应用。临床上可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风湿病、腓肠肌麻痹等属营卫不和,血行滞涩者,病在上肢者常加桑枝、羌活、鸡血藤等,下肢者常加木瓜、杜仲、牛膝等。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2] 《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4
  [3] 《金匮要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其他文献
随着一些新型治疗理论的研究发展,研究者发现,通过训练和教给患者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如:认知转换模块、工作记忆模块、计划模块,以上统称为“框架搭建”技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是最有效的。这些发现对于认知矫正治疗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1 认知矫正治疗的产生背景  随着对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深入,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成为影响病人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益智通脉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尼膜通组,每组10只。采用双血管阻断法制备拟血管痴呆大鼠模型,对模型组及药物组进行造模。术后7天开始用药,连续给药60d后,采用避暗回避试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在避暗回避实验中,益智通脉颗粒可延长潜伏期,减少错误次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8月行剖宫产术后产妇124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给予生化汤加味水煎服,疗程5天,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一周、30 d超声检测子宫大小、30 d子宫积液情况,随访42天恶露量及干净时间。结果: 观察组超声测子宫各个径线大小,子宫积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恶露干净率,P0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对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药品46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100例(84.7%);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腰息痛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TC-C18色谱柱(150mm×4.6mm,5?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5:75:0.1),检测波长249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进样量在0.1~0.5?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0.82%(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拆方的方法探讨蒙药“肋柱花—4味汤”配伍规律。方法:将蒙药“肋柱花-4味汤”拆成肋柱花+栀子、肋柱花+瞿麦、肋柱花+胡黄连等三个药对,分别给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灌胃给药,在不同时间点取血,分离血清,再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血清样品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结果:含地格达-4味汤血清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均明显高于三对药物含量。结论:初步判定地格达-4味汤的组方具
期刊
【摘要】  全国卫生系统要广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把这项活动做成卫生系统的品牌工程,推动卫生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三好一满意”活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学习型组织,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廉洁行医、提高医疗质量,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如何促进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真正做到令病人满意,提出具体措施进行讨论,旨在对相关部门有借鉴的意义。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不愿撰写论文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措施促进护士撰写论文。方法:对于社区护士58名,采用自编问卷对论文撰写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士认为撰写论文非常有必要,但有各种因素制约了其实施,针对其原因,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促进护士撰写论文。  【关键词】社区护士; 撰写论文; 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tak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护患关系是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来自环境、诊疗过程及疾病本身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的要求。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关系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ittsbu gh s1eep Quality Index,PSQI),对57例治疗5个月的社区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药物和睡眠质量总分上有相关性。结论:护士通过整体护理手段,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并提出相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