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非师”与“用笔得失”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时期的著名画论家郭若虚,撰写画论名著《图画见闻志》,其宗旨是继唐代张彦远之后再续画史。是书上接《历代名画记》所记最末年代会昌元年(846),历经五代,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近230年的绘事,载284位画家小传并加以评论。全书分为六卷,分别为:卷一,叙论;卷二,纪艺上;卷三,纪艺中;卷四,纪艺下;卷五,故事拾遗;卷六;近事。卷一的“叙论”中,又列如下专题:一、叙诸家文字;二、叙国朝求访;三、叙自古规鉴;四、叙图画名意;五、论制作楷模;六、论衣冠异制;七、论气韵非师;八、论用笔得失;九、论曹吴体法;十、论吴生设色;十一、论妇人形相;十二、论收藏圣像;十三、论三家山水;十四、论黄徐体异;十五、论画龙体法;十六、论古今优劣。叙论这十六篇专章,涉及绘画理论或画史的一些重要问题,而且,是由作者提出的独创之见,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价值,如“气韵非师”“用笔得失”“三家山水”“黄徐体异”“古今优劣”等。本文不拟对《图画见闻志》进行一般性的解读,而是就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探索观照。
  一
  郭若虚,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家世贵族。这一点,也与张彦远甚为相像。他是宋真宗郭皇后的侄孙,仁宗兄弟赵允弼的女婿。郭若虚本人曾任供备库使、西京左藏库使,并以贺正旦使等官职使辽。其祖父、父亲都酷爱书画收藏。若虚本人从少年开始,就到处收购书画真迹,因此收罗众多书画作品,并精于品鉴。所作《图画见闻志》的序文,颇能道出其家世与书画艺术之因缘及写作是书的初衷,值得我们一读:
  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自公之暇,惟以诗书琴画为适。时与丁晋公马正惠蓄书画均,故画府称富焉。先君少列,躬蹈懿节,鉴别精明,珍藏罔坠,欲养不待,临言感噎。后因诸族人间取分玩,缄滕罕严,日居月诸,渐成沦弃。贱子虽甚不肖,然于二世之好,敢不钦藏。嗟乎!逮至弱年,流散无几,近岁方购寻遗失。或于亲戚间以他玩交酬,凡得十余卷,皆传世之宝。每宴坐虚庭,高悬素壁,终日幽对,愉愉然不知有天地之大,万物之繁,况乎惊宠辱于势利之场,料得丧于奔驰之域者哉!复遏朋游遘止,互出名踪柬论,得以资深铨较,由之广博。虽不与戴谢并生,愚窃慕焉。又好与当世名手甄明体法,讲练精微,凡所见闻,当从实录。昔唐张彦远尝著《历代名画记》,其间自黄帝时史皇而下,总括画人姓名,绝笔于永昌元年。厥后撰集者率多相乱,事既重叠,文又繁衍。今考诸传记,参较得失,续自永昌元年,后历五季,通至本朝熙宁七年,名人艺士编而次之。其有画迹尚晦于时、声闻未喧于众者,更俟将来。亦尝览诸家画记,多陈品第。今之作者,互有所长,或少也嫩而老也壮,或始也勤而终也怠。今则不复定品,惟笔其可纪之能可谈之事,暨诸家画说略而未至者;继以传记中述画故事并本朝事迹,采摭编次。离为六卷,目之曰《图画见闻志》。后之博雅君子,或加点窜,将可取于万一。郭若虚序。(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下同)
  对理解《图画见闻志》这篇序文颇为重要。这里没必要泛解此序,从中可以了解这样几点:一是若虚的祖父、父亲虽位列朝班,却以诗书琴画颐养性情,并有书藏书画的传统。其父更是精于鉴识,勤于收藏。而至若虚,不坠余志,广为购寻,因而多有传世之宝。二是这些书画名迹,给作者带来的审美感受,使之远离宠辱得失之域、奔竞势利之场,而进入“愉愉然”的身心状态,天地之大、万物之繁,都“退居”这种审美怡悦之后了。三是在此情境之中,多与同道友朋谈艺论画,检阅议论,所以对书画的鉴赏能力日见广博,品评水准愈加精微。四是由此追慕画论名家如戴逵、谢赫等人,因此在张彦远撰写《历代名画记》之后续写画史,从彦远绝笔之永昌元年始,到北宋神宗熙宁七年止,且均以作者切实见闻为录写标准。五是撰写体例方面,画家作品未尝在社会上面世,也不曾获得美誉度的画家不列其中;对于所列画家,也不采用其他画史画评以品第詮次的做法,因为很多画家活跃于当世,未能盖棺论定,所以不复定品。以上是《图画见闻志》的序文提示给我们的要义,可作为读者理解《图画见闻志》的钥匙。
  二
  《图画见闻志》在理论上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就在其“气韵非师”之论。这个命题,在画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气韵生动”这个艺术要求充填了深层的内蕴。研究探讨“气韵”问题,如果不将“气韵非师”纳入进来,很难说是全面的理解。有关论述,见于“叙论”第七个专题:
  谢赫云: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
  曰应物像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故杨氏不能授其师,轮扁不能传其子,系乎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乃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于绡楮,而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诸贵贱祸福,书画岂能逃乎气韵高卑?夫画犹书也。杨子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气韵非师”是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的最著名的理论命题,在其“叙论”诸章中,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若虚此论,当然是从谢赫的“六法”中引申而来,但作者在这里想说的,并非是一个艺术表现问题,而是画家的出身与修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气韵非师”以命题的方式进一步提炼了张彦远的有关认识,而为文人画的主体属性做了一个规定。关于谢赫“绘画六法”中的“气韵生动”,笔者已在“中国古代画论名著评析”之四中有过较为深入的阐发,这里不拟复述;而对“气韵非师”的独特意义与方向性问题,则需予以揭示。
  “气韵非师”就其字面而言,即是说“气韵生动”非师法传授可得,也就是说,并非技艺层面的东西。在这里,郭氏是将“气韵生动”与其他五法判然分离的。生知也即“生而知之”,说得非常果决,似乎“气韵”应该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不可以巧密得”,就是不可凭借细致精熟的技巧获致,认为气韵与技法无甚关系;“不可以岁月到”,也并非可以通过水滴石穿的时间积累能够达到。那么,画品中的“气韵生动”又是由何而来的呢?难道只是靠神秘的“生知”?而这种“生知”,究竟又是哪一类人呢?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够周延的。于是作者又说:“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这就不是一个“生知”的问题了。对于“气韵”之有无,是否生动,在郭氏看来,还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甚至是画与非画的分水岭。如无气韵,号称是画却非真画,只是画工的产物。郭氏在这里,已将文人画与画工画做了明确的分野。郭氏提出了“气韵生动”的逻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以“人品”作为气韵有无的根本要素,舍此无气韵可言。人品既高,气韵必高;气韵既高,生动必至。这是郭氏的逻辑。“神之又神”是有着说不清楚的神秘。而“精”则指因此而致的精妙无比!但这种境界,都是“生知”?其实,郭氏自己的回答,也许就是与“生知”难以完全对号的。在他看来,“气韵生动”是与身份有直接关系的。他认为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这类人,方才可以画出“必周气韵”的画,他者则未必。“轩冕才贤”指的是公卿士大夫,岩穴之士指的隐逸高人,在他来看,这些人都是人品很高的。公卿士夫、隐逸高人,很难说是“生知”。“依仁游艺”是儒家对人格修养与艺术训练的进路。“仁”是孔子学说的基石。《论语·述而》篇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即“六艺”,包含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是先秦儒家艺术教育的内容。孔子这里所言,是说六艺的学习是与道德人格的修养不可分离的。朱熹阐释云:“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行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孔子所说的“艺”,不仅是艺术,而且包含了技艺。郭若虚所说的“依仁游艺”,则是以绘画为代表的艺术。这显然并非“生知”可以解决的,而是一种长期的人格修养所致。“探赜钩深”,则是在人格与境界上的不断探索与攀升!这些都不是技巧的习得,而是人格境界的升华,但说它是“生知”,则恐不然!所谓“高雅之情”,指画家生发于人格修养上的审美情感,其在画中,既是动力,也是内涵。亡友邓乔彬教授从“无功利”的角度来阐发郭若虚的“人品既高”,他认为:“古代的绘画奇迹不出于画师、画工,因为他们的画有功利目的;那些寄托高雅之情的作品才是依仁游艺之作,非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不能为之。后者才是屏除世念、澡雪精神之作,因‘游艺’而回归于艺术之本然。因人品高而气韵不得不高,气韵高面生动不得不至,是必然的逻辑推导,因为这是从‘艺’向‘道’的提升,是‘志于道’的体现。”录此可备参考。   与此密切相关的阐发则是所谓“心印”。若虚认为“气韵”不是可以师徒相传的,而在于“心印”。但这也非“生知”,而是“天机灵府”的审美悟性与艺术表现的无间契合。“杨氏不能授其师,轮扁不能传其子”,杨氏或可指杨朱,其学说极具个性无可师授。“轮扁斫轮”是《庄子·天道》篇中的故事,轮扁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是因其技艺无法传其子。《庄子》中轮扁曰:“臣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轮扁斫轮”式的得心应手,当然不在于规矩相传,却是“技进乎道”的境界。这与若虚所说的“心印”,则是同一意思。乃如徐复观先生对此所做的分析:“人生崇高地精神、境界,只能自觉、自证,而不能靠客观法式的传授——魁就某一具体艺术活动而言,则是忘去艺术对象以外之一切,以全神凝注于对象之上,此所谓‘用志不分’。以虚静之心照物,则心与物冥为一体,此时之某一物即系一切,而此外之物皆忘;此即成为美地观照。”复观先生所言,未必与郭氏是一回事,而在心手相契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郭氏举“押字之术”为例,认为签字押花,各人不同,乃是“迹与心合”而形成的。书画乃是更为纯粹的艺术形态,在他看来,“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主体心灵与表现媒介密切契合,如合符契,体现在作品中的“气韵高卑”,当然也就与画家人品境界不可分开了。
  “气韵非师”是要放在文人画的系统里来看其内涵的。对“气韵”,郭氏主要的不是将其作为艺术作品的要素,而是作为由画家的主体因素生发出来的属性,其实这已和谢赫大有不同了。如果说,“气韵生动”原本是对人物画而言的,而因了这种偏移,气韵就不仅是人物画里应须有的,山水画也可用“气韵生动”作为艺术要求了。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说:“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矣。”“生而知之”,明显是袭取郭氏的说法,但董其昌又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充实主体修养,认为可以脱去胸中尘浊,使人品高雅。这里的“气韵”,又体现在“为山水传神”了。明代画家李日华以“虚淡”为气韵,如是说:“绘事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证人。所谓气韵必在生知,正在此虚淡中所含意多耳。其他精刻逼塞,纵极功力,于高流胸次何关也。王介甫狷急扑啬,以为徒能文耳,然其诗有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悲壮求琴,殊未浣筝笛耳,而以荒寒索画,不可谓非善鉴者也。”也是以“性灵廓彻”为画家的气韵之源。
  “用笔”也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中的一个重要专章。“用笔”在画论中有重要的地位,前面所论的谢赫、张彦远等都有关于“用笔”的论述,而郭若虚关于“用笔”的论述,在关于“用笔”的理论脉络中,是有独特意义的。现将《论用笔得失》一节录之于下:
  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故爱宾称唯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所以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夫内自足,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笔不困也。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又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版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状来扁,不能圆浑也。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也。未穷三病,徒举一隅。画者鲜克留心,观者当烦拭眦。(大底气韵高,笔画壮,则愈玩愈妍;其或格凡毫懦,初观纵似可采,久之还复意怠矣。)
  “用笔”是中国画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著名的画论家对“用笔”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笔者曾在中国古代画论名著评析(十四)”《师传·时代·用笔——<历代名画记>评析之二》中,对张彦远有关“用笔”的论述做过阐释。郭若虚在“论用笔得失”中提出的“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等命题,正是对张彦远关于“用笔”命题的直接继承与发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二中有《论顾陆张吴用笔》之专章,起始便说:“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可以看出,郭若虚对“用笔”的主要命题是从这里引发出来并加以普遍化的。应该说,郭若虚关于“用笔”的论述,主要精神是承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但是,郭若虚论“用笔”仍有他自己的独到贡献。这种贡献首先在于:
  一、将“用笔”与“气韵”密切联系在一起。按郭氏的解读,“气韵”关乎人品,而“用笔”似乎专于技艺,而他却认为二者是相通的。“氣韵本乎游心”,意谓气韵是从画家的内心运思中生发出来的。《庄子·骈拇》中有“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一语,也有无目的、无功利之意。“神采”本与“气韵”相通,不过是更为有形一些。王世襄先生指出:“爱宾(彦远字)以为用笔与气韵生动有关,若虚谓神采生于用笔。上文一起,若虚虽将神采与气韵分立,但二者实系一事,无从区别。若虚之所以特别注重用笔者,恐即以其与气韵生动为最有关系之一法也。”可谓中的。而在我看来,若虚以“神采”生于“用笔”,还是更重在作品所体现的风貌,比“气韵”更为客观。
  二、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这四个密切相连的命题,当然是从张彦远那里发挥而来的,但也更为理论化,更为普遍化。“意在笔先”之“意”,是画家的意念、意向,是下笔作画时的整体观念,倒并不一定是理性的形态。画家以意为先,笔亦随之,而非只以技法作画。“笔周意内”非彦远所有,系若虚提出,意思当为笔墨畅达于画家的意向之中,或者说是画家之意充塞于笔墨之中,用笔与意浑然一体。“画尽意在”在中国艺术美学的思路上很容易理解,如同诗学所说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笔墨蕴含着无限的意蕴。“像应神全”则是对张彦远《论顾陆张吴用笔》中的“所以全神气也”的隐括整炼,即形神兼备,像与神内外贯通。
其他文献
张翎中篇小说《拯救发妻》发表于《收获》2020年第3期。张翎把这个小说发给我看的时候,因为时差,是2020年5月1日夜里接近零点时分。这么多年的跟踪阅读和研究,我对于张翎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个中篇小说《拯救发妻》,还是颠覆了我对张翎小说已经形成的印象,也颠覆了我以往的对于一个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读完第一遍时,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当然,这是故事本身和小说叙事所带来
期刊
摘要: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抒写的乡愁有多重内涵,文中所怀念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国大陆,更是作者的少年记忆与经验,而更深层的意义上,则是对作为心灵家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又被作者视为抗御现代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精神家园。正是通过这种乡愁的抒写,余光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了一条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性语境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乡愁 传统 现代性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
期刊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得悉阖府安好,为慰!之俊、之咏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微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廿日。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一通,《朱自清全集》书信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未收。信为赵胥藏,影件收入赵胥编《朴庐藏珍》。原件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2016年9月
期刊
上次应《名作欣赏》之约访谈刘慈欣是在2015年,他获得雨果奖之后。五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搭载科技的快车后,呈现加速度趋势,五年中发生的变化超过以往的十年,给人今非昔比,甚至天翻地覆之感。随着科技氛围的增加,刘慈欣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流浪地球》热映之后。那时就想做一次访谈,但在电影上映期间他不能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所以没能实现。今年因为有些话题要交流,疫情缓和的四月中旬和朋友一起去了阳泉
期刊
摘要:访谈录,亦是一种对话形式。所谓对话,并非简单的口头之交,而是以“灵魂在场”的方式完成一次平等而共情式的思想交流。王红旗的新著《灵魂在场》便是以这样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处理了多种诸如作家与学者、男性与女性、东方与西方、故乡与海外等二元对立的命题。它的出版问世,不仅对对话式批评的复兴提供了最专业化的模范,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华文女性作家与文本研究的资料汇编,蕴含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期刊
摘要:《南霁云睢阳庙碑》是柳宗元传记类文章中的代表作。文章以骈体的形式,叙述了忠臣义士南霁云牺牲前后的故事,是一篇骈体叙事的典范之作。文章叙事细密,简要精致,用典贴切,语言精美,充分体现了骈文的文体特征。本文的写作,是柳宗元贬谪初期写作的创意,也是写作此文政治背景的需要。  关键词:柳宗元 《南霁云睢阳庙碑》 骈文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大家,其古文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古文的成
期刊
《处女地》是屠格涅夫(1818—1883)于1877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俄国文学史》(布罗茨基主编,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中说:“这部小说的失败使屠格涅夫感到很难过。”我国普遍接受了该书中《处女地》是失败之作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漱泉等主编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说:“作者错误地否定暴力革命,继续宣扬渐进论。”在我国自己编写的专著中
期刊
无风的午后,还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一切都像静止了的画面,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可以传到画外来。一群洁白的鸭子,三三两两,或理羽,或相戏,更多的似曾睡去,懒懒散散,在有意无意间,弥漫着秋的气息。草自然是金黄色的,而在金黄色的世界中,一切的存在,无不流露出一份温情来。如果说明快、清丽是散淡、迷蒙的另一面,那么一种不持态度的表述便属于两者间的游离与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游离和不确定性,能给予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期刊
编者按:2019年10月10日,诺贝尔奖官方宣布: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如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彼得·汉德克:“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诗人、小说家育邦与邵风华
期刊
摘要:元好问在冠氏县生活三年多时间,与李天翼、赵天锡等人交往,得到他们的照拂,先后游历济南、泰山等地,写下一系列纪游和写景抒怀的作品,尤以济南之行所作既多又好。定居冠氏期间,与赵天锡感情深厚,应邀为赵氏撰写独特的《紫微观记》。前辈诗人冯璧抱病来访,又让元好问感慨良多。  关键词:元好问 冠氏县 赵天锡 济南  蒙古太宗七年(1235)三月,元好问自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太宗十年(1238)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