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超凡的口才, 敏捷的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超凡的口才, 敏捷的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