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上海一位68岁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有关“幼升小”的文章,在网络空间引发强烈共鸣。文中写道,上海有个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则是“青蛙”。想要赢得“幼升小牛蛙战争”,从3岁开始就得全力准备,竞争激烈。媒体调查发现,在整个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升小”阶段,不少家长提早布局“超前教育”,在孩子还未到起点时就已开始抢跑。
“恐慌”“焦虑”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而把考学生变成“考家长”,要求家长作答类似公务员行测题的问卷,填写包括外祖父母学历在内的背景调查表,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无疑加剧了这种情绪。正因如此,上海就曾对这种有违义务教育法、有损教育公平和中小学生权益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学校和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可以说是有力纠偏。
在以时间为横轴、知识为纵轴的成长坐标系上,学前突击教育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今天,鲜有家长能在与自己孩子相同的年纪,熟练掌握上千汉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标签成为“茁壮成长”的代名词,当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占据了日常生活,孩子的“开学典礼”可谓来得太早,缩短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难怪有孩子感慨:“我喜欢寒假,不喜欢暑假,因为老师过年会回家。”令人心酸的话语,折射出孩子苦涩的心境,更值得成年人省思。
楼能建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一味为了超前而教育,可能是舍本逐末。学前教育的目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啟发大脑、激发潜能,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倘若因为提前认识了几个字、背过了几首诗就自鸣得意,不重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那么家长的一厢情愿,只能与孩子的成长规律相违背,与学前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们想起童年都是美好的、最难忘的,童年也是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回忆的时光。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忽视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家长、学校与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孩子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不能因功利心态、短期绩效而牺牲掉童年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这说明,不只是“幼升小”,“恐慌式抢跑”“集体性焦虑”弥漫在整个教育阶段。有人曾对此打过比方:在电影院里,观众都是坐着看电影,但当前排观众站了起来,后排的人会纷纷效仿,最后整个影院的人都选择站立观影。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未能达到高位公平的情况下,这样的焦虑可以理解也值得关注。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在缓解教育焦虑上同样重要。作为家长,或许也需要反思,相较于孩子的成长,自己是不是更在意孩子在同龄人中的位置?进而言之,在社会层面,如果成功的概念是单一的、评价的机制是一元的,“牛蛙的战争”是否会一再演绎?
人生是场马拉松,比的是持续发力。“抢跑”不一定能赢,反而可能给孩子留下一段空白的童年。不久前,一则小朋友在雨水中滑滑梯的视频被热转,有人直呼:“孩子们的欢笑声让我的心都快要融化了,这才是童年的味道。”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注重精神培养,让成功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元,我们才能真正放松下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恐慌”“焦虑”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而把考学生变成“考家长”,要求家长作答类似公务员行测题的问卷,填写包括外祖父母学历在内的背景调查表,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无疑加剧了这种情绪。正因如此,上海就曾对这种有违义务教育法、有损教育公平和中小学生权益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学校和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可以说是有力纠偏。
在以时间为横轴、知识为纵轴的成长坐标系上,学前突击教育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今天,鲜有家长能在与自己孩子相同的年纪,熟练掌握上千汉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标签成为“茁壮成长”的代名词,当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占据了日常生活,孩子的“开学典礼”可谓来得太早,缩短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难怪有孩子感慨:“我喜欢寒假,不喜欢暑假,因为老师过年会回家。”令人心酸的话语,折射出孩子苦涩的心境,更值得成年人省思。
楼能建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一味为了超前而教育,可能是舍本逐末。学前教育的目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啟发大脑、激发潜能,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倘若因为提前认识了几个字、背过了几首诗就自鸣得意,不重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那么家长的一厢情愿,只能与孩子的成长规律相违背,与学前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们想起童年都是美好的、最难忘的,童年也是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回忆的时光。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忽视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家长、学校与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孩子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不能因功利心态、短期绩效而牺牲掉童年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这说明,不只是“幼升小”,“恐慌式抢跑”“集体性焦虑”弥漫在整个教育阶段。有人曾对此打过比方:在电影院里,观众都是坐着看电影,但当前排观众站了起来,后排的人会纷纷效仿,最后整个影院的人都选择站立观影。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未能达到高位公平的情况下,这样的焦虑可以理解也值得关注。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在缓解教育焦虑上同样重要。作为家长,或许也需要反思,相较于孩子的成长,自己是不是更在意孩子在同龄人中的位置?进而言之,在社会层面,如果成功的概念是单一的、评价的机制是一元的,“牛蛙的战争”是否会一再演绎?
人生是场马拉松,比的是持续发力。“抢跑”不一定能赢,反而可能给孩子留下一段空白的童年。不久前,一则小朋友在雨水中滑滑梯的视频被热转,有人直呼:“孩子们的欢笑声让我的心都快要融化了,这才是童年的味道。”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注重精神培养,让成功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元,我们才能真正放松下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