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主。略读课文的教学,恰恰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媒介
【关键词】引语;针对性;兴趣;应用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服务的。统编版的语文课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课文是学习方法,略读课文是复习方法。在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的过程中,略读课文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担任了训练、巩固阅读知识的角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课前引语的作用,找到文章的主问题
略读课文所用的阅读方法,一般和前一篇的精读课文基本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可以以一个主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去学习。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引语进行分析,总结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再从引语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课的主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我的“长生果”》,前面的引语是这样写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这段阅读提示不仅清晰地写出了本课的学习要求,而且讲解了学习的方法。于是,在让学生读完引语后,我要求他们画出本课的学习方法和重点。再经过小小的讨论,我定出了这节课阅读的主问题:默读课文,标出文章一共写了作者童年读书的几件事,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默读批画,这其实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倾听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引语,总结文章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找到文章的主线,确定好主问题以及教学的顺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一直以来,让老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是略读课文一般文章长课时短。如果要面面俱到,那短短的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前,教师应深入地了解这堂课在单元中所担任的任务,教学时要有侧重点,学会取舍,能够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做到“简”中有“细”,让略读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
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是一篇中篇小说。四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略读课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进行默读,总结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出示主问题: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这个主问题可以很好地将文章的重点段落凸显出来,学生就可以对这些句段进行研读,感受雨来的聪明机智。
三、课堂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过这样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总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造活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固定在一种形式上,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生活背景等,确立适合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讲述自己少年时代因渴望买到一本书而伸手问贫困的母亲要钱的故事。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要求表演过程中要加上动作、神态,务必还原课文的情节,把观看的人带入课文中去。学生的兴趣很高,每个小组都积极投入到表演中。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指导,学生的指导都是以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为依据,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印象。其中有一位同学演得特别入情入境,表演完后,我当堂问他:“你为什么能把妈妈的表情演得那么到位?”他告诉我,他的妈妈是一名建筑工,每天早出晚归,他看见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副疲惫的样子,所以读课文时,妈妈的表情就出现在他眼前。他的话让班级其他孩子深受感动。趁此机会,我布置了“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的小任务,学生完成得都特别好。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篇略读课文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如果能抓住它们的精髓所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我相信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四、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精确地指出了略读课文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略读课文的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写、评、议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的《松鼠》这篇课文时,课堂上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把文章分析了一遍,并把这一课同“习作例文”《鲸》进行了对比,找出作者写作上的异同点。接着出示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仿照《鲸》或者《松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一个小动物。接着学生开始写作。经过10分钟的时间,班里的大部分学生完成了,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展示。这样将课堂总结的方法立刻进行应用,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这种写作手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细细研读的课程,而略读课文则是这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侧重于精读课文,忽略略读课文,而是要将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续,作为学生训练的重点,以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阅读的目光,引导学生写作的灵感,让略读课文成为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又一块陣地。
【关键词】引语;针对性;兴趣;应用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服务的。统编版的语文课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课文是学习方法,略读课文是复习方法。在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的过程中,略读课文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担任了训练、巩固阅读知识的角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课前引语的作用,找到文章的主问题
略读课文所用的阅读方法,一般和前一篇的精读课文基本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可以以一个主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去学习。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引语进行分析,总结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再从引语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课的主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我的“长生果”》,前面的引语是这样写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这段阅读提示不仅清晰地写出了本课的学习要求,而且讲解了学习的方法。于是,在让学生读完引语后,我要求他们画出本课的学习方法和重点。再经过小小的讨论,我定出了这节课阅读的主问题:默读课文,标出文章一共写了作者童年读书的几件事,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默读批画,这其实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倾听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引语,总结文章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找到文章的主线,确定好主问题以及教学的顺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一直以来,让老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是略读课文一般文章长课时短。如果要面面俱到,那短短的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前,教师应深入地了解这堂课在单元中所担任的任务,教学时要有侧重点,学会取舍,能够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做到“简”中有“细”,让略读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
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是一篇中篇小说。四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略读课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进行默读,总结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出示主问题: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这个主问题可以很好地将文章的重点段落凸显出来,学生就可以对这些句段进行研读,感受雨来的聪明机智。
三、课堂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过这样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总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造活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固定在一种形式上,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生活背景等,确立适合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讲述自己少年时代因渴望买到一本书而伸手问贫困的母亲要钱的故事。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要求表演过程中要加上动作、神态,务必还原课文的情节,把观看的人带入课文中去。学生的兴趣很高,每个小组都积极投入到表演中。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指导,学生的指导都是以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为依据,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印象。其中有一位同学演得特别入情入境,表演完后,我当堂问他:“你为什么能把妈妈的表情演得那么到位?”他告诉我,他的妈妈是一名建筑工,每天早出晚归,他看见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副疲惫的样子,所以读课文时,妈妈的表情就出现在他眼前。他的话让班级其他孩子深受感动。趁此机会,我布置了“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的小任务,学生完成得都特别好。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篇略读课文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如果能抓住它们的精髓所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我相信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四、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精确地指出了略读课文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略读课文的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写、评、议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的《松鼠》这篇课文时,课堂上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把文章分析了一遍,并把这一课同“习作例文”《鲸》进行了对比,找出作者写作上的异同点。接着出示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仿照《鲸》或者《松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一个小动物。接着学生开始写作。经过10分钟的时间,班里的大部分学生完成了,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展示。这样将课堂总结的方法立刻进行应用,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这种写作手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细细研读的课程,而略读课文则是这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侧重于精读课文,忽略略读课文,而是要将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续,作为学生训练的重点,以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阅读的目光,引导学生写作的灵感,让略读课文成为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又一块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