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生成 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挑来挑去选择了歌颂英雄人物的《船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为教学内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钻研教材,对设计的教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通过反复朗读,哈尔威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起来。接下来是对课文的感悟的环节。我问:“通过朗读,你认为哈尔威是什么样的人?”“英雄”“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学生都踊跃发言。就在这时,一个学生冷不丁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哈尔威是个法盲。”所有学生面面相觑,我也吃了一惊,似乎感到所有的老师目光都在盯着我。我定了定神,开始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这,我倒是没想到,你认为哈尔威是个法盲,有没有什么根据?
  生:从“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句话可以看出哈尔威是法盲。哈尔威不是执法者,他没有权力剥夺别人的生命,就算是执法人员,也要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
  (师生掌声一片)
  师:谁告诉你这么多法律知识?
  生:我爸爸说的,还有书上看的。
  师:你不但讲得好,还给我们全班上了一堂法制课。至于哈尔威是不是法盲,大家怎么看?
  生1:哈尔威是法盲,他怎么能随便叫人开枪呢?要是这样的话,谁都可以杀人,人们还有安全感吗?
  生2:哈尔威不是法盲,在即将沉船,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有人疯狂地抢小船逃生,混乱的局面会造成人员伤亡,哈尔威这样做是在维持秩序。
  生3:我不同意他(第二个学生)的观点,假如地震了,场面很混乱,老师为了维持秩序可以开枪吗?
  生4:哈尔威本身就是执法者,要不然他的手下怎么能会带枪呢?他要不是执法者,他叫手下开枪不但犯故意杀人罪,还犯——还犯——
  生5:非法持有枪支罪。
  ……
  师:好了,同学们!大家讨论得非常好。从法律意义讲,哈尔威下这样的命令,是置他人的生命于不顾,其后果是剥夺他人的生命权,他就是法盲。如果奥克勒大副真的开枪打死了人,哈尔威也是凶手。但是,从发生灾难意义来讲,哈尔威是船长,他不下这样的命令,会因为局面的混乱使更多的人在这次灾难中失去生命。哈尔威下这样的命令,其本意不是为了故意杀人,是为了控制局面,正因为他的果断,船上60人得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尔威是个忠于职守的船长,是全船人的救命恩人,是大英雄。另外,哈尔威是外国人,国与国的法律规定也不一样,大家说对吗?”
  我现在也没查清楚,我的一席话是否有法律依据,但课堂上是掌声一片。
  案例反思
  一堂课是上完了,但留给我的反思却很多。
  1.一个学生都能看出的法律问题,我们做老师的怎么就没看出来呢?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创设情境、情感投入、设计教案,像这样的法律问题连想都没想,究竟谁是法盲?是哈尔威还是老师?
  2.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要渗透法制教育?从现行教材的设置来看,只有初中二年级有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几乎没有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
  3.目前,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因为未成年人自身辩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易于教化等特点,在刑法上普遍采取从宽处理的政策。但现在的情况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学校除思想品德课外,语文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闻不问或引导错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是法盲又是什么?
  就拿四大名著中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水浒》为例,《宋江怒杀阎婆惜》一章,有评点者在文后为宋江叫好、喝彩,认为阎婆惜背夫通奸,宋江当杀之。这又是不是对法律的直接亵渎?要知道,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对创建法制社会是何等的不和谐。因此,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我们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公检法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价值取向、情感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在大语文的理念下,各种报刊阅读、网络阅读、卡通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如能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对学生的益智、启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缺失了法制方面的引导,未能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对许多青少年而言,其负面影响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很多人信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原则,只相信自己,漠视法制的存在,这对他们的人生构成不可逆转的暗伤。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云房子》一文富有童趣,语言颇具特色:一是浅白,全文没有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及句子;二是活泼,既口语化又有节奏感,读来像童谣那样朗朗上口;三是规范,字词用得精准,句式有规律。文中规范而有特点的比喻句,教师可以用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以达到积淀语言的目标。朗读为掌握语言规律奠基,想象为模仿语言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出节奏,掌握规律  朗读除了心灵感受
当前的作文教学公开课,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作后讲评,而作后讲评恰恰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可以说,不少老师都以为讲评课就是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师生评一评,再動手改一改。有的老师将作文讲评课变成了“作文批斗会”,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这与课标“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如何上好作后讲评课?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为此,我确定了研读、欣
语文教材中融入文学名著,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而教材中呈现的文学名著是节选或改编的版本,用有限的篇幅展现名著浩瀚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人文寓意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品味到名著的原汁原味呢?笔者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三打白骨精》为例,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探究策略。  一、一课一书,超越文本解深意  名著用一本书来展现一段历史、一个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承载了太多“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从思想品德到科学知识,从课件辅助到声、光、电的随意“袭击”,什么都可以在语文课上插一脚。语文成了一门“四不像”的学科。似乎只要学好了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在不经意间悄悄消退,导致语文教学“无味”“混味”,甚至“串味”。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笔者结合多
近几年的阅读教学改革充分突出了读的地位和作用,让书声琅琅重现课堂。但我们也时常看到,一些教师随意地采用朗读形式,导致读的效果十分不理想。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有积累、有感悟、有发展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辩证把握“读”的多样性,将书声琅琅与默读静思有机结合  不久前,我听了一堂五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从始至终热热闹闹,但学生并没有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僵硬和机械,自主性和趣味性薄弱,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力。笔者认为,这种机械的教学形式,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还会影响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消除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性和乏味性,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游戏是小学生最好的伙伴,是激发兴趣的源泉,我们不该剥夺他们玩游戏的权利。因此,我们不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游戏,从有
《尊严》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赢得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耐人寻味,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绘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文本内容,借助语文教学最朴实的手段,如找一找、想一想、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等来把握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自由表达理解尊严,与学生沟通情感认同尊严,课尾引导拓展升华尊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
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  一、拓展问题外延,展示教学宽度  “举”是因,“反”是果。不管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
近几年,著名特级教师、海门东洲小学校长祝禧老师提出了“文化语文”的主张,强调以民族语文为核心,多元文化和儿童文化为语境,追求语文的情调性灵,强调儿童的精神关怀和智慧生长,在小语界独树一帜。在江苏省第四届教育家论坛活动中,她为来自祖国各地的数百名教师执教《开天辟地》一课(苏教版国标本四上第12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他们走进母语的灌木林,吮吸母语甜美的乳汁,捕捉神话的哲学气质,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