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历史课堂的反思,探讨课堂有效性。构建有效课题,要求学生高效学习,首先是学生愿意学,其次是教师的“帮助”。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愿意、乐意学,从而认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 学习动机 课堂效率 历史课堂
  月考结束,高三(11)班这次考试居然取得了很大进步,成绩由原来文科班的最后一名升到现在的文科班第二名,仅次于重点班。成绩整理后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同学们,结果爆发出数次掌声,同学们相当雀跃。接下来整一节课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课,没有一位同学不认真。我惊讶于这么一节课,真是久违的课堂。
  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不是我的魅力、不是我的能力,而在于成绩——他们得到的肯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精力充沛、身心投入。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课堂“知识”已经很好地落实了。这也是我追求的有效课堂。构建有效课堂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必须做到的事情,可是行动起来十分困难。何为有效课堂?个人认为一个很重要标准就是三维目标是否落实,学生学习是否有成效。学生学习是否有成效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会不会学,二是愿不愿学。前者属于学习方法与策略,后者便是学习动机。相同群体中,学业水平取决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和维持两个方面,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逐步引发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即能改进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一般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能更持久地推动个体学习。
  一、提高课堂效率,激活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内在动机是因个体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2]。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强调人类的动机是由多种不同类型需求组成的,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来说,有几种层次的需求十分重要。
  1.关注与支持激活内在学习动机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多情善感,极易受鼓舞、受熏陶。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情感激化与培养,使其转化为学习动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良好师德风范,并利用各种形式方法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进而建立浓厚的友谊,形成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富有情意的活动,扩大友谊交往,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以依靠、信赖的人。或表扬,或批评,或关心,或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帮助,体察到健康宽松的心理氛围,从而萌生强烈学习动机,带着情感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营造满足全体学生心理需要的舒畅、协和的人际氛围。爱护每位同学,不论优生、“差生”。在师生感情融洽浓厚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同学们都相互友爱、帮助、感染,使班级成为温馨的集体。
  2.认可与自信激活内在学习动机
  高三(11)班这一“成功”的课堂主要在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威力”,这是最好的无形学习推动力。学生的自信就是最大动力,自我信念是内在动机的核心部分。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期待,就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使其信念变成现实,这是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正如古代塞浦路斯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他把全部热情与期望倾注在自己雕刻的美丽少女塑像身上,后来竟使塑像活了起来。
  因而在课堂中、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赞扬,哪怕一个眼神、一句话,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灌输:你能做到,你可以做好。使学生确实能从教师一个肯定眼神、一个鼓励目光、一个细微动作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激励与信心。
  3.喜悦与兴趣激活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从哪里来,可以从信心当中得来。有了信心,学生就有更大兴趣投身于课堂当中、学习当中。
  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明显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心理倾向,因而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很有成效。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心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智慧,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二、提高课堂效率,激活外在学习动机
  外在学习动机指受外部因素影响形成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封闭的,而是个体不断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学习困难固然有个体内部原因,但同时有环境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行为和课堂环境是两个很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教学气氛。
  1.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的天职不就是‘帮助’学生吗?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其实质都是‘帮助’。时时刻刻以帮助者的身份面对每一个学生,似乎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态度”。“心平气和、心态积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学习(广义的)放在第一位,这些似乎都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态度”[3]。教师应该坚信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基础、品质,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坚信学生性本善。或许某一刻学生不清楚、不明白、做不好,但仍对自己说:学生能学好,学生是可以学好的,学生是能做好的。这只是一时知识缺乏,一时的懒惰,一时糊涂,一时被诱惑了。
  具备这样的态度,教师便具有一颗宽容的心,接纳每一位学生,接受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想方设法使他由短暂的“恶”变回原有的“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更多的是鼓励,而且是想方设法地鼓励。具备专业态度,使教师具有一颗赏识的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经常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之更闪亮。肯定学生的表现,肯定学生的参与,肯定学生的付出。   教学工作其实就是唤醒、激活学生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想象、感觉及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关注学生,掌握学生现有水平,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及发展。必须相信学生,具有宽容的心、赏识的心,这样才能在整个教学中十分了解并体现学生现有水平、学习态度、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则如何了解?如果没有坚持的态度,则如何宽容?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关注,教学就是无效的。
  2.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课堂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是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者,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求学习者全身心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使其思维活动多样化、丰富化,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空间,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古希腊民主政治,则很难有古希腊灿烂的文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原因大抵如此,历史教学通过平等、和谐学习环境的创设,使学生朝着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教师主题性地位得到体现”[4]。
  因此课堂教学中除了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学方法,还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主动积极思考的活动空间,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中多种信息交流与反馈。
  提高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达到?方法、形式是多样的、多变的。教育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课改中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本,如何实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这一主动性必须增强学生内在动力,强化教师、课堂二者的外在动力的推动。教师应在教学中重新审视教育对象,从学生心理、思维、学习入手,凸显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有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伯,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35.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6.
  [3]李茂,编译.今天怎样“管”学生——西方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4]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8.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通过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个案回放、案例剖析、干预策略及教育效果等进行思考,进而提出树立信心、学会成长,助人自助,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心理危机应急机制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案例 案例分析  一、个案回放  王某,男,汉,江苏南通人。2011年考入某高校学习,班级同学反映该学生在班级很少说话,与同学交往甚少,甚至本寝室同学之间也很少讲话,经常一个人独来
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在英语学习中,词汇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句子和语段的理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词汇量直接影响英语解题能力。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学习方法单一,效率较低。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希望探索出创新词汇记忆的方法。  一、趣味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运用各种方法,把单词讲得妙趣横生,让记忆活动
摘 要: 目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建模”成为改革教学的热门话题,大多数教师把“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逐步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从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入手,对如何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策略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 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即对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为了某一个特定目的,作出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数学建模是一
摘 要: 郁达夫作品中的忧郁情结是独特的,形成这种情结a的原因主要是郁达夫家庭的贫弱和他自幼的孤独经历,青年时期的不开朗及所处的恶劣社会环境,再加上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大抵体现出他的忧郁情结,这种情结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 郁达夫 忧郁情结 表现及影响  引言  当鲁迅将其犀利敏锐的目光集中于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的深处时,郁达夫却将自己的笔触伸向了一部分知识分子,
摘 要: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机械重复训练课内知识。这样的作业耗费了教师的精力和体力,浪费了学生大好的青春,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其实,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综合性学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应力求把“课本”语文拉到“生活”语文中,体现学科的综合性。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尝试课题型和调研型两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类型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学生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的充分认识是从观察开始的,只有让学生具备独特而正确、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才能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才能在写生和记忆画中很好地把握物象的形体特征,并准确地表现事物。所以,我们需要学生具有会观察的眼睛,练就“慧眼”。总之,在绘画教育中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儿童观察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摘 要: 有效导入的主要方式是运用复习、直观教具、设置问题、情境创设、目标展示、值日报告、话题讨论、游戏竞猜、背景知识和任务型导入。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有效性 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的行为方式。如果老师是导演,班级就是舞台,导入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序曲能在第一时
摘 要: 前概念的研究在近年来引起了我国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开展了大量研究,尤其是理科。本文是作者以对学生现实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基础,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 课前调查 前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  随着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前概念对中学生化学科学概念形成的影响也逐步为一些专门从事化学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更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工作。由
摘 要: 对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掌握,结合实验试题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等能力既是中学化学教学所重点培养的,在考纲中又有明确要求,鉴于学校实验条件,在部分气体制备中可以用球形分液漏斗代替球形滴液漏斗使用,然而,中学化学教材与相关高考题将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乙炔等气体制备所用的滴液漏斗也表述为球形分液漏斗,本文从滴液漏
摘 要: 语文课堂生成艺术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教师要抓住学生及课堂的特点,营造和谐、民主、有灵动性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当有新意地用心筛选相应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时事局势进行适当的点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而使课堂生成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气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生成 艺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教学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