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务虚”不“务实”的校长,学校发展无望;只“务实”不“务虚”的校长,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校长要善于把“务实”和“务虚”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成为学校管理的“理论家”,又能成为学校管理的“实干家”,就能赢得形象,赢得威信,赢得学校的发展。
优秀的教练,绝不会冲上赛场去赢得那本来属于运动员的欢呼雀跃和荣誉。优秀的管理者也会实干,但他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问题上。
如果把校长在思考、规划、办学理念的确定、人员的配备安排等一切非实干的事务都看作“务虚”,我们只能说,校长活动的本质是“务虚”而不是“务实”。如果一味强调“务实”,反而有可能会使校长的管理活动本末倒置。在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业绩只有用“学校可持续发展”来衡量,而不能用“一天沉浸在具体事务中”来衡量。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能不能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作用,这才是校长们时刻要关注的。
“务虚”是指追求理想、信仰、信念、道德,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自己。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务实”的重要依托。“务虚”看起来没有和学校工作扣得很紧,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总结实践的能力;看起来似乎没有实打实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但却能够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经验。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凡是重大转折时期光靠“务实”是行不通的。比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济“务虚”会、理论“务虚”会对整个改革的启动和推进起了很大的作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也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行了“务虚”,最后认为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是行不通的,走资本主义自由化的邪路也是行不通的,只有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农村学校生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路在何方?光靠“务实”行吗?肯定不行,还要“务虚”。那么,农村学校校长如何处理好“务实”和“务虚”的关系,使学校走出困境呢?
校长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校的历史、现状,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长远规划和短期办学目标。而理念和规划不能只是存在于管理层头脑中的愿景和目标,它需要明确地根植于每个教职员工的心中。
有权威部门调查表明,学校教职员工或多或少存在职业倦怠感,工作中存在不满情绪,或是互相推脱,或是互相指责。面对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似乎谁都有理又谁都无理的情形,校长们很头疼,却始终没有办法。现在我们知道了,除了其他一些具体的因素之外,还在于教师对未来的发展目的不明确,对学校的发展思路和远景不够了解,上下没有拧成一股绳,没有活力。
校长的管理思想的落实是“务实”的,是建立在执行力的基础上的;管理精神的体现是“务虚”的,是建立在对学校管理的探索和思考中的。管理,简单的外表中孕育着极其复杂的内在思想。
教学管理干部有一种片面认识,认为教学管理就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抓住、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对上汇报工作,对下指手画脚,排课表,写计划,查教案,开会议……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有的学校对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务虚”管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放松理论学习,二是对教科研抓得不力。离开了学习与实践,思想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得不到提炼。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学习与实践是产生思想的摇篮,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会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加强学习,深入到学生、教师、班级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今昔深入思考,潜心研究,悟出真道理,悟出真思想,用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有我们所务之“虚”准了、深了、透了、管用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了正确的引领力和强大的推动力。
“务虚”也不是天天瞎吹,喊口号,而是把心思放在管理上,放在规划的制定、师德建设、后勤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放在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校长要为学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保证,开好“务虚”会等,在具体工作上善于放权,做好工作分配、监督、指导、总结提升就可以了。
在教育管理中,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务实效。教育管理应有办学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在“务实”的过程中,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目标,班级有目标,学科有目标,教师有目标,学生有目标,对优秀生有目标,边缘生也有目标,有近目标,还有远目标。在不断落实目标的推进下,会激发出“落实”的无穷动力。当然,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时,首先应端正管理思想。即:管理不是单纯的“管束”和“制约”, 应提倡多“理”少“管”,体现人文主义的光彩;强调“成就小事靠智力,成就大事靠细节”的管理理念。重引领、重示范,注重潜移默化,“寓治于教化之中”。
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于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切实抓好既定任务的落实具有积极的作用。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的目标落实。首先,学校领导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干工作,树立 “教师第一、学生第一、教学第一、创新第一”的“四个第一”思想,以韧劲、狠劲和巧劲抓各项目标管理的落实。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整体工作中,积极发挥协调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岗位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强化作风建设,强调服务意识和细节观念,完善和落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责任制,构建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使每位教师具备“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的远大胸怀。
管理,存在于方方面面之中。规矩方圆的设计离不開尺规的设计思想,与其总是在繁琐的具体事件中徘徊挣扎,不如换个视角,把思想调整到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思索中,重新审视管理思想的定位,重新认识管理的指导方向,审时度势,在“务虚”的思索中确定前进的方位,调整思路,摒弃不合事宜的僵化思想,引领大家实现办学目标。
优秀的教练,绝不会冲上赛场去赢得那本来属于运动员的欢呼雀跃和荣誉。优秀的管理者也会实干,但他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问题上。
如果把校长在思考、规划、办学理念的确定、人员的配备安排等一切非实干的事务都看作“务虚”,我们只能说,校长活动的本质是“务虚”而不是“务实”。如果一味强调“务实”,反而有可能会使校长的管理活动本末倒置。在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业绩只有用“学校可持续发展”来衡量,而不能用“一天沉浸在具体事务中”来衡量。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能不能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作用,这才是校长们时刻要关注的。
“务虚”是指追求理想、信仰、信念、道德,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自己。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务实”的重要依托。“务虚”看起来没有和学校工作扣得很紧,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总结实践的能力;看起来似乎没有实打实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但却能够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经验。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凡是重大转折时期光靠“务实”是行不通的。比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济“务虚”会、理论“务虚”会对整个改革的启动和推进起了很大的作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也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行了“务虚”,最后认为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是行不通的,走资本主义自由化的邪路也是行不通的,只有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农村学校生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路在何方?光靠“务实”行吗?肯定不行,还要“务虚”。那么,农村学校校长如何处理好“务实”和“务虚”的关系,使学校走出困境呢?
校长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校的历史、现状,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长远规划和短期办学目标。而理念和规划不能只是存在于管理层头脑中的愿景和目标,它需要明确地根植于每个教职员工的心中。
有权威部门调查表明,学校教职员工或多或少存在职业倦怠感,工作中存在不满情绪,或是互相推脱,或是互相指责。面对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似乎谁都有理又谁都无理的情形,校长们很头疼,却始终没有办法。现在我们知道了,除了其他一些具体的因素之外,还在于教师对未来的发展目的不明确,对学校的发展思路和远景不够了解,上下没有拧成一股绳,没有活力。
校长的管理思想的落实是“务实”的,是建立在执行力的基础上的;管理精神的体现是“务虚”的,是建立在对学校管理的探索和思考中的。管理,简单的外表中孕育着极其复杂的内在思想。
教学管理干部有一种片面认识,认为教学管理就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抓住、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对上汇报工作,对下指手画脚,排课表,写计划,查教案,开会议……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有的学校对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务虚”管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放松理论学习,二是对教科研抓得不力。离开了学习与实践,思想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得不到提炼。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学习与实践是产生思想的摇篮,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会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加强学习,深入到学生、教师、班级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今昔深入思考,潜心研究,悟出真道理,悟出真思想,用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有我们所务之“虚”准了、深了、透了、管用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了正确的引领力和强大的推动力。
“务虚”也不是天天瞎吹,喊口号,而是把心思放在管理上,放在规划的制定、师德建设、后勤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放在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校长要为学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保证,开好“务虚”会等,在具体工作上善于放权,做好工作分配、监督、指导、总结提升就可以了。
在教育管理中,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务实效。教育管理应有办学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在“务实”的过程中,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目标,班级有目标,学科有目标,教师有目标,学生有目标,对优秀生有目标,边缘生也有目标,有近目标,还有远目标。在不断落实目标的推进下,会激发出“落实”的无穷动力。当然,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时,首先应端正管理思想。即:管理不是单纯的“管束”和“制约”, 应提倡多“理”少“管”,体现人文主义的光彩;强调“成就小事靠智力,成就大事靠细节”的管理理念。重引领、重示范,注重潜移默化,“寓治于教化之中”。
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于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切实抓好既定任务的落实具有积极的作用。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的目标落实。首先,学校领导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干工作,树立 “教师第一、学生第一、教学第一、创新第一”的“四个第一”思想,以韧劲、狠劲和巧劲抓各项目标管理的落实。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整体工作中,积极发挥协调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岗位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强化作风建设,强调服务意识和细节观念,完善和落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责任制,构建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使每位教师具备“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的远大胸怀。
管理,存在于方方面面之中。规矩方圆的设计离不開尺规的设计思想,与其总是在繁琐的具体事件中徘徊挣扎,不如换个视角,把思想调整到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思索中,重新审视管理思想的定位,重新认识管理的指导方向,审时度势,在“务虚”的思索中确定前进的方位,调整思路,摒弃不合事宜的僵化思想,引领大家实现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