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是马克思系统的构建自己学说的准备,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历程的一次重大飞跃,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众多要点,需要我们的尤其关注。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共产主义思想是构成《手稿》的重要部分,而三者也是相互关联的,探究其中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三者的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手稿》中的马克思早期思想,有助于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共产主义;内在联系
一
黑格尔哲学批判给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批判的框架和思路。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传统的思辨哲学,这种哲学的局限性在于把对现实和人的认识置于抽象的范围之中,马克思通过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要打破这种抽象的思辨,要求必须从感性的人和自然出发和人的现实的劳动活动过程出发理解理论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所达到的这种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住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为其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剖析和批判指明了方向。黑格尔哲学虽然强调了人的异化,把人的自我生产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外化及其扬弃,这就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是黑格尔将人的劳动局限在抽象的精神层面,导致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人的异化成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决定了人的本质的现实的异化。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的劳动,强调必须从历史的现实的维度研究人的劳动过程,“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这就将人、自然和历史的关系紧密的统一在一起。马克思通过哲学上的批判来探究具体的现实,这种具体的现实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现实的应用,从人的自我的异化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异化,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外化和异化的概念,这也正是黑格尔所混淆的地方。外化是对人的对象化劳动肯定性的关系,而异化是肯定性的否定关系,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外化和异化在政治经济学中分别体现为抽象劳动和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对抽象劳动的否定和异化劳动的揭示,进而发现了异化劳动在人类历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展开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有力的批判。黑格尔哲学所要表达的只是绝对精神内部的自身的自我运动,从而给试图给人类历史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原因。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是以抽象思辨规定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意在重新定位抽象和现实的关系,通过研究人的自我异化的本质,从而在政治经济学中探究具体的劳动过程是怎样的以及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以此探明市民社会的本质。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黑格尔哲学批判在具体现实中社会的反思和体现。马克思从分配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进行的经济学分析,从现实的角度发现了三者的本质。工人在资本、地租和劳动的三者的分离过程中变得更加贫困,劳动的目的不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在于增加财富;资本的利润只是就资本家而言才具有意义,资本支配着工人的劳动;地租的积累的最终结果会导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些问题的发现都显示出了工人的劳动的异化的表现,从而给接下来的异化劳动的分析提供事实上说明和例证。
马克思从具体的现实出发,把理论和实践统一到劳动实践当中。黑格尔的抽象劳动的外化,在原有的政治经济学中属于合理的劳动,马克思通过研究大量的经济事实,以批判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深入探究了异化劳动的内涵。关于异化劳动,马克思用来指这一种经济事实:“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同时,异化劳动又可以被看作劳动对象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即“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这充分展现在国民经济学的背景之下,所谓的合理的对象化劳动被掩盖住了其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化的本质的发现以经济事实的确证为基础和说明。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的产生,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就表现在工人同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和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同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由此进一步追溯异化劳动的根源,异化劳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内在性蕴含了其本身的问题的解决,生产力体现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也就是说人的自身的本质和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异化劳动的根源。至此,马克思将异化劳动的全部关系是做出了说明,从现实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需要,更具有实践性的价值。马克思关于分工和货币的本质也做出了说明,分工不过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类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货币是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是人的外化的能力。
三
共产主义思想是两个批判的积极扬弃的结果,两个批判统一到共产主义思想之中。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种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还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可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人的自我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异化的扬弃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当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直接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当中,二者的批判一方面从思想上、理论上,一方面从现实上、具体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扬弃过程。两个批判从理论和现实的两个维度,最终统一到共产主义当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非人类社会最终目标,它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扬弃的一个环节,共产主义的目的在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的实现,这就要求不断地扬弃异化的人和异化的现实,直至人实现对自身的完全的占有和彻底的解放。这在其性质上与两个批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了更加真实的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手稿》当中,如果说共产主义思想是飞机的机头的话,那么两个批判就分别是飞机的两翼,缺少了任何一部分,这架飞机就不能起飞。从中我们可以体会这种关系的重要性。
《手稿》中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在早期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深刻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这三者的内在关联是我们所必须要重视和理解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熊子云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候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云(1991~ ),男,河北馆陶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唯物史观。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共产主义;内在联系
一
黑格尔哲学批判给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批判的框架和思路。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传统的思辨哲学,这种哲学的局限性在于把对现实和人的认识置于抽象的范围之中,马克思通过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要打破这种抽象的思辨,要求必须从感性的人和自然出发和人的现实的劳动活动过程出发理解理论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所达到的这种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住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为其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剖析和批判指明了方向。黑格尔哲学虽然强调了人的异化,把人的自我生产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外化及其扬弃,这就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是黑格尔将人的劳动局限在抽象的精神层面,导致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人的异化成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决定了人的本质的现实的异化。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的劳动,强调必须从历史的现实的维度研究人的劳动过程,“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这就将人、自然和历史的关系紧密的统一在一起。马克思通过哲学上的批判来探究具体的现实,这种具体的现实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现实的应用,从人的自我的异化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异化,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外化和异化的概念,这也正是黑格尔所混淆的地方。外化是对人的对象化劳动肯定性的关系,而异化是肯定性的否定关系,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外化和异化在政治经济学中分别体现为抽象劳动和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对抽象劳动的否定和异化劳动的揭示,进而发现了异化劳动在人类历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展开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有力的批判。黑格尔哲学所要表达的只是绝对精神内部的自身的自我运动,从而给试图给人类历史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原因。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是以抽象思辨规定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意在重新定位抽象和现实的关系,通过研究人的自我异化的本质,从而在政治经济学中探究具体的劳动过程是怎样的以及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以此探明市民社会的本质。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黑格尔哲学批判在具体现实中社会的反思和体现。马克思从分配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进行的经济学分析,从现实的角度发现了三者的本质。工人在资本、地租和劳动的三者的分离过程中变得更加贫困,劳动的目的不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在于增加财富;资本的利润只是就资本家而言才具有意义,资本支配着工人的劳动;地租的积累的最终结果会导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些问题的发现都显示出了工人的劳动的异化的表现,从而给接下来的异化劳动的分析提供事实上说明和例证。
马克思从具体的现实出发,把理论和实践统一到劳动实践当中。黑格尔的抽象劳动的外化,在原有的政治经济学中属于合理的劳动,马克思通过研究大量的经济事实,以批判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深入探究了异化劳动的内涵。关于异化劳动,马克思用来指这一种经济事实:“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同时,异化劳动又可以被看作劳动对象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即“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这充分展现在国民经济学的背景之下,所谓的合理的对象化劳动被掩盖住了其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化的本质的发现以经济事实的确证为基础和说明。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的产生,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就表现在工人同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和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同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由此进一步追溯异化劳动的根源,异化劳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内在性蕴含了其本身的问题的解决,生产力体现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也就是说人的自身的本质和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异化劳动的根源。至此,马克思将异化劳动的全部关系是做出了说明,从现实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需要,更具有实践性的价值。马克思关于分工和货币的本质也做出了说明,分工不过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类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货币是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是人的外化的能力。
三
共产主义思想是两个批判的积极扬弃的结果,两个批判统一到共产主义思想之中。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种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还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可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人的自我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异化的扬弃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当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直接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当中,二者的批判一方面从思想上、理论上,一方面从现实上、具体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扬弃过程。两个批判从理论和现实的两个维度,最终统一到共产主义当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非人类社会最终目标,它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扬弃的一个环节,共产主义的目的在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的实现,这就要求不断地扬弃异化的人和异化的现实,直至人实现对自身的完全的占有和彻底的解放。这在其性质上与两个批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了更加真实的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手稿》当中,如果说共产主义思想是飞机的机头的话,那么两个批判就分别是飞机的两翼,缺少了任何一部分,这架飞机就不能起飞。从中我们可以体会这种关系的重要性。
《手稿》中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在早期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深刻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这三者的内在关联是我们所必须要重视和理解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熊子云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候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云(1991~ ),男,河北馆陶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