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把“教学过程顺利,学生表现出色”作为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通过学习到底有多少收获,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掌握,数学思维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情感态度是否得到发展.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切实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淀和发展.
  一、了解学习基础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程度越大,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已有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实现对新知的个性化学习.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有效教学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练习四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教师教学用书》对此题的教学有两种处理意见:可以让学生先画图,再联系“公因数”思考;也可以先联系“公因数”思考解法,再画图验证. 实际教学时我们分别作了尝试,结果采用第一种意见,即引导学生先画图,再独立思考,效果并不理想,半数学生是在教师“吃力”地讲解后,才勉强理解了思考过程. 显然,学生对问题中“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这一条件的理解产生了困难. 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基础,我们调整了策略,降低了思考这一问题的坡度. 先出示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提问:“如果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想把它裁成相同的小正方形,这样的小正方形边长该是多少呢?”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边长是1厘米.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既是12的因数,也是20的因数. ”接着,立即有学生发言:“边长2厘米的也行,因为2是12和20的公因数. ”“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解决第10题. ”这样引导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次教学是以学生现实的认知基础为起点的,因为摸清了造成学生认知出现障碍的原因,课堂教学才由教师生硬的牵引变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从上面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有时很难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因而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因而,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学生的思维处在什么水平,学生的理解在哪里卡了壳. 把握了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二、促进自主建构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教学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有效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既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数学现实,想当然地增加教学内容的分量和难度,也不能落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后面,表面上看起来教学轻松顺利,但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事先给每组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每次围的情况. 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并在师生“打乒乓”式的交流中归纳得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我们几位听课老师都感觉,由于教师的引导和暗示过多,这一教学过程过于顺畅,并没有真正促成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的理解. 在后面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很多学生还是凭经验而非直接运用这一规律去思考. 规律是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以为,虽然学生经历了操作活动,但整个活动是在教师一连串的暗示下完成的,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因而,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规律的自主建构. 经过思考,我们对这一片段的教学作了改进:先让学生猜测“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围一围. 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主观上都想尽力围成三角形,但客观上又不可能. 这样,就自然地思考其中关键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最终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大体与原来相同,但区别有两点:一是操作的目的更明确了,即为什么要用小棒来围三角形;二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主动,更积极,因而,在交流后对规律的体验也更深刻. 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三、引发深度思考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积极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课堂上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通过好的问题情境、恰当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苏教版教学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一课,引导学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比如,找出36的因数,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随意找,一对一对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 教师将这三种想法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评价,为学生营造了平等互动的“对话场”. 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既没有权威式的直白告诉,也没有过多的启发暗示,有的只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推波助澜”.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因数的过程,思考逐渐深入,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 教学时,要尽量“拉长学生思维爬坡的过程,使思维在复杂的情境中得到细腻的省察、从容的舒展和脚踏实地的进步”.
  数学课堂中要想提高实效性,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们联系外界事物与大脑思维的桥梁. 儿童语言能力不仅是评估儿童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同时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那么,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表达要完整   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越发深入,人们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的着重点从原先的知识教学向着能力培养进行转移,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望能有用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的着重点从原先的知识教学向着能力培养进行转移,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能力呢?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
摘要:本文对不同的卫生筹资方式进行研究,在卫生费用的征收、保障对象的覆盖、卫生保健的购买与供给以及对就业、正规部门规模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做了探讨,分析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卫生筹资;政策目标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2-067-0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8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5例为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7.1%),16
现实教学当中,中学生较难接受极限思想,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三个实例,能够较清楚地解释什么是极限.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作为历史学习的主体,因此在高中历史教改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本文在这
院内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医院领导的管理有关。其中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护理工作者在院内工作中有着特出性和重要性,她们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日常工作,因此在
小学生最不爱做应用题,因为他们缺少耐心,不愿意去读题,也不愿意去动脑. 而数学应用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要让孩子们爱做应用题,就要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 让他们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因此,我们要引领他们走进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那么,如何体现应用题生活化呢?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凸显,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文中我将针对口语教学谈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素质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33   众所周知,对于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性学科来说,听说读写
【摘要】偶数能被2(抽象意义下自然)整除,奇数不能被2(抽象意义下自然)整除,奇数(包括素数)却能被2(抽象意义下)相对整除,因为小数0。5,-0。5,1。5,-1。5,2。5,-2。5,3。5,-3。5,4。5,-4。5,5。5,-5。5,6。5,-6。5……绝对值的小数单位均为最大的小数单位0。5,最大的小数单位0。5决定着小数0。5,-0。5,1。5,-1。5,2。5,-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