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的童年
  我出生于1941年,家就在山西省代县牛站村。家中一共有5个娃娃,大姐、二姐、大哥、二哥和我,我是家中最小的,是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关爱下长大的。我的爸爸是个老实忠厚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和家里那一百亩田打交道,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我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由于是小脚,不能下地干活儿,但她做家务很有一套,能把家里搞得非常干净。在爸妈的努力下,我们几个娃娃从未饿过肚子,过年过节还能吃上一顿饺子,穿上一件新衣裳。
  1950年,我开始在家中的村小(即牛站村小学)读书。③1954年,大哥回家过年的时候,说起了在晋机厂“红旗大学”教俄语①的经历,感慨教育的重要性,庆幸自己能上大学②。他告诉我要好好念书,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山窝窝,见大世面,活得和村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大哥还提出要把我带到太原念书。在爸妈的支持和大哥的帮助下,我在太原市万柏林小学度过了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万柏林小学是743兵工厂下设的子弟小学。在那里念书的最大感受就是不用坐在炕上唱课文,而改成“一本正经”地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听老师讲课。
  二、从教经历
  1955年到1960年,我在太原十中念完了初中和高中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留在了本校的校办工厂当统计员④。可没有想到第二年(1961年),全市进行教育整顿⑤,明确提出高中毕业生留校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一律辞退,并由教育局进行重新分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从此,我走上了教师这条道路,一干就是近五十年。在这近五十年中,我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师。每次调职都是因为我教学成绩好,工作表现不错,领导们也重视,让我去更好的地方教书。
  1.走山路和“红米面”时代
  1961年,我被分配到阳曲县⑥的上庄小学教书,这是我的第一份教师工作。我担任班主任,同时教语文和数学。因为是复式班,我教的是整个一至五年级。
  1961年7月,在上庄小学教了半年以后,我被调到了碌咕嘴小学。跟在上庄小学一样,我既教语文,也教数学,还当班主任。碌咕嘴小学在村子的西头,学校里只有几间破旧的小房子。村里的人不怎么关心娃娃们念书的事情,大多想着等娃娃们长大些,家里就能多个劳动力,接着就娶妻生子,家里的人丁还能兴旺些。所以班上也就四十来个学生,老师当然也多不到哪儿去,加上我总共才三四个。最要命的是,村里的老师可不是念过高中或者大学的“高材生”,都是勉强能认得几个字就站上讲台给娃娃们上课,这可不是件好事。
  初来学校,我觉得这些娃娃们真不容易。学校的学生并不只是本村的,有许多娃娃的家在邻村。学校每天四點放学,一部分娃娃住得远,就算他们在路上不玩闹,小步快走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到家,常常是放学时天还亮,到家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娃娃们走的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实在是不安全。考虑到他们的安全,我决定每天放学后陪他们回家。学生家长大多是淳朴善良的农民,他们会热情地招待我吃饭,还会留我住一晚。第二天早上,我再跟娃娃们一起回学校。1961年
  可不是个富裕的年代,人们能吃饱就算是不错了,娃娃的家长能给你吃上口粮已经是款待了。我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谁家给我吃了口粮,到时候我就给娃交学费,这样的话我也比较心安。在某种程度上,我陪着许多娃娃走过了他们的“小学
  之路”。
  我记不清那时候的工资具体是多少了,好像比其他老师稍微高些,但也不能完全满足生活的需要。我的爱人没有正式工作,在村公社里种地挣工分,我俩的全部收入加起来才能够勉强度日,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啥。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会想办法省下些钱给家里不景气的学生交学费,让他们念书。于是,咱的60年代里净是红米面①。
  2.成了初中老师
  1962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调到黄寨完小教语文。1978年,黄寨完小增设了初中班,学校让我去初中教语文。这是我头一回当初中语文老师。
  初中的语文教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有一样的地方。比如,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教的过程中都要注意把老师讲的和娃娃们平常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娃娃们感受到语文挺实用的,也挺美的。语文教学,写作文是难点,也是重点。作文不仅在考试中比重大,而且也是娃娃们进行情感表达的方式。好多娃娃作文写不好,原因就在于他们写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干巴巴的,跟流水账差不多。进行写作练习时,我常常让娃娃们去看看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只要他们喜欢,都可以去看,这样才会有东西写。比如,写“晨”这个主题的作文,我就会让他们去观察早晨村里的人都在干嘛,扫院、喂鸡、做饭。这样写下来,作文就活了,像个作文,而不是流水账了。
  不过,初中语文在一些方面还是和小学语文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内容比小学的难。我是个“高材生”,还可以勉强应付这一年级段的教学,可是要想教得好,就得“回炉”,重新开始好好念书。人家不是说“知识是常换常新的”。作为一名老师,我应该经常学习,看看书,读读报,学习先进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换个路子教学生,不然就会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于是,除了自己琢磨以外,我还参加了许多长期或短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这样,我的教学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教学成绩也比以前好多了,县里还授予我“模范教师”的称号。
  3.更高一级的挑战
  县里要调一个老师去阳曲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阳中”)教书,我搭上了这趟“顺风车”,调到了阳中教书。
  对于我来说,当高中语文老师是更高一级的挑战,在阳中教书可不轻松,高中课程我也不熟悉。为了教好娃娃,我仔细琢磨教学技巧。当老师要明白,一堂课上只用一种方法讲课是不行的,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如说,过去虽然没有多媒体设施,但有纸条,我就把要讲的成语写在纸条上,讲哪个就把哪张纸条贴在黑板上。这样,我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讲解词的含义上而不是板书上,同时能让娃娃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的字写得还算不错,楷书、隶书、草书和篆书都会,课上我常常用不同的字体写不同的内容,这种方法很好地吸引了娃娃们的注意,也激励他们不断练习书法,有许多娃娃字写得就很好看。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我还会根据课文内容画一些简笔画或者朗诵课文。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娃娃们都可待见①上我的语文课了。   除了自己琢磨以外,我还参加进修学习。1984年,我参加了山西省组织的中小学教材教法进修。同一年,我去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中文专业学习。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而且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
  4.退休后继续当老师
  2000年,我退休了,22年的中学教学生涯就此结束。但是我的教师生涯还在继续,我被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聘为讲师,主要为学生讲授教学技能方面的内容。虽然没有接触过幼儿教师教育,但是我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还是认真准备了一些内容。起初,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但没有想到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都喜欢。后来,我的课还成了示范课,有许多来自其他院校的老师观摩学习,这对我是巨大的鼓励。于是,我在幼儿师范学校又当了十年老师。
  2010年,我真的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开始时,心里觉得有些空落落的。在老伴儿的带领下,我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舞蹈队,还成了队长,带着队员在全国各地参加表演和比赛,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我们的舞蹈队不断扩大,还成立了模特队,可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于是我就决定通过观看、模仿视频自学。我先跟着视频学,再对队员进行培训,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还进行创造,要走出属于老年人的夕阳风采。就这样,我又一次成为了老师,只不过这一次我是一名艺术表演老师,是我们老年艺术队的专职老师。
  三、我的教育感受
  1.做老师要对得起良心
  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一直认定一个道理——做老师要对得起良心。不管是教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后来的中师,我都把教的学生看作自己的娃娃。老师要好好教,不能胡乱教,如果不好好教,娃娃们就学不到本事,以后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
  刚教书的时候,看到娃娃们就在几间小小的土房里上课,我不想在那里教书,但是看到娃娃们的眼神,我就走不了了,就想一定要教好他们。放学后,常常送娃娃们回家,有时还会在晚上放学后辅导他们的功课,从不觉得累,只想村里的娃娃们都不容易,上学难,上好学更难,我是个老师,要做对得起良心和娃娃们
  的事。
  凭着这股“劲”,我教的这些娃娃们大多都上了初中,我的工资也连升两级,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后来教初中和高中,我的教学成绩也比较突出,人们都知道牛站村的李沛老师,县长们的娃娃也到我这里来读书。
  2.不断学习让我变得更加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可不能光拿着课本给娃娃们念,还要学会思考和使用不同的方法。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也下了些功夫,每天都会早早起来看书、备课,晚上还会写日记。这让我养成了思考和写作的习惯。
  除了自己琢磨以外,还要请教更专业的老师。我时常参加赛课之类的活动,不断地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讲课的经验,通过这种方法我也提升了不少。由于所教年级的不断升高,我就越来越需要更专业的学习。于是我就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的函授课程学习,后来又接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这些学习经历都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变得更有能力承担教学任务。
  3.做老师其实挺好
  从教近50年,我没有想过換工作,就是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娃以后,我总是跟他们说要尊敬老师。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和我一样,当老师。不过有些可惜,三个娃都没有成为老师。不过巧的是,我的三个儿媳妇都是老师,这一点我是非常满意的。
  有人问过我,“李老师,如果让您重选一次,您还会选择当老师吗?”我打趣地回答,“我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能回头再来一次呢?”说实话,如果真的能够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做老师的,不单单是为了那些荣誉证书,而是我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它能让我看到学生的成长。现在,学生都有了安稳的生活,有空的话他们会到我家来,跟我说上一阵话,最感动的就是他们说过“如果没有李老师的教诲,我们这些村里的娃娃哪能有今天”。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伟大,而是能够见证这些娃娃成长,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让我感到做老师其实挺
  好的。
其他文献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生前曾在纽约大学任教,并首创媒体生态学专业。作为美国媒体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以对后现代工业社会及媒介文化的深刻预见、尖锐批评、深刻洞察而享有盛名。他的代表作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如何看电视》,其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进行深刻反思
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2011—2015年开展的师资培训项目。该项目在云南省景洪市和腾冲市实施,旨在依托“导师制”,建立可推广的“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同时通过教学尝试,探索实践一套语言与文化适切的教育学理论与方法,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  2011年12月的对景洪市教育状况的基线调研发现,尽管执教于多民族地
曾经多次听人介绍,美国的小学数学内容实在太简单了,中国的孩子到了美国,简直就是数学天才,小学生可以解出中学生的题。也曾在互联网上读到过关于数学教育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美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识数部分: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到100,二年级的孩子数到1 000,三年级的孩子数到10 000,四年级的孩子数到100 000。关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美国小学一年级时学加减法,三年级时学小数和乘除法,五年级
初为人师时,我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教好数学,当时的想法是设法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后来发现,仅仅“好玩”层次低了些,还要尽力“玩好”。如何才能让学生“玩好”数学呢?在数学教育被异化的当时,许多教师的做法相对简单,那就是强化训练,“题海”无边。我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无法回避“一定训练量”这一数学教学现实,于是在“题根”上进行探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数学的学习,远不只是“做题”,还涉及数学概
本刊讯 9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发表了《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的诞生。今年恰逢比较教育诞生200周年。本届论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美术教育目标的新常态下,美术课程不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的能力与品质,还必须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美术教学要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  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收获知识与技能,又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对美术的切身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美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1967年提出“成人教育学”概念,他认为,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人学习目的指向直接应用知识。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是主动建构实践知识的过程,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他们往往会主动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力求在学习中解决或改进它们,教师学习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学习要遵循成人学习理论,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如,独立的
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  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之上,不读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在散文《书情》中抒发了对读书的特殊感情:“我家里最多的就是书。看到这些书,心里就踏实,就感到充实。深夜,我孤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教科书中的童话故事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象寄予了人们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定位。按照课程社会学的观点,作为在教育领域中人类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乃至思维方式之主要载体的课程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存在着深深的内在关联。[1]涉及动物的课文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以介绍动物生活习性为主的
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研究导创教学已有30年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教学生探索、创新,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紧迫任务,也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重庆语文界经过30年的探索,不懈地在语文学科领域研究“导创”的规律,形成了一个流派,建立了一门学说,这就是“语文导创学”的教学论。它在引领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照亮改革先行者的心灯,鼓舞他们冲破险滩,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