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念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师应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作为一个高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较好的思想品德
  
  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
  
  1.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一个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师德以外,还应具备英语专业素质,它包括标准的语音,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以及较强的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再次,教师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英语教学法等与语言学相关的多元文化模块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适合于学生实际的教学风格。
  2.较强的创新教学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应达到娴熟的程度,做到语音纯正、语调流利顺畅,使用的语言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
  (2)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针对学生的水平,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学法指导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3.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研究,掌握研究的知识,并付诸实践。只顾埋头教书,不搞教研的教师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并撰写论文。另外,教师应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教改信息,了解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4.使用电化教学的能力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教师应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同时,教师应能制作简单的教具,进行课件设计。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外语环境,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
  5.中外文化知识素质
  高中英语教材具有重视培养思想、情感和提高文化素质的特点。编选的课文体裁广泛,教学材料处处体现了中外文化。因此教师要对中外的人文知识和风俗习惯等有全面的了解。
  
  三、较强的转化差生能力
  
  在新世纪,教师必须要懂得当学生处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要善用“表扬”激励鼓舞学困生,因为表扬是激励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把学习搞好,把他们当作朋友,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一起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对薄弱高中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拘泥于某一方面,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的。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尤为重要。  当前的教学中,为了升学和高考,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我觉得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
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要义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探究性教学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探究性教学法的结构    1.案例感知——即以教科书中的课文为学习的“案例”,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感知“案例”,形成“症结”所在。  2.自主探究——即根据“案例”信息,联系实际,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树立自信心,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打好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扬长避短,是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无论课上课下,学生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有意无意中的一句话
“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之一。该题的文段内容大多选用英语国家原汁原味的文章。其文字讲究、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行文逻辑严密。对此题的训练,会拉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逻辑的把握、文意的体会、语法结构的分析和词语辨析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们的实际解题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    一、通览全文,抓住文章主
熟语考查题型是近十几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笔者对该题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攻克此类题型并非难事。那么如何提高“熟语运用”题型的解题能力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又可以为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误用。如:  在今年的“排队伍推动日”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大都能自觉排队。  “凤毛麟角”意为“
《春》语言朴素、清新,感情亲切、炽热,别具特色。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首先,《春》大量运用对称、排比的短句,语言充满春的旋律。  《春》全文仅有八十多句,但两、三个字组成的短句就有十三句之多,七个字以下的句子约占六十句。语句简短、活泼,适宜表现春的旋律和作者欢欣的情趣。简洁的短句,再加上整齐、匀称的结构,使全文的节奏也愈显轻盈、活泼,充满春天的活力。读《春》,耳边如闻春水淙淙流淌。  其次
近期笔者读了一些关于历史思维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论文,感觉收获颇丰。其中十篇是:    从以上表格可知,这十篇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层面的论文,对历史思维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含义进行探讨,主要是由师范大学(或教育研究所)从事历史学科教育研究的专家撰写的;另一类是实践层面的论文,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进行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主要是由从事历史教学实践的一线中学老师写的。  总的来说,通过读这些学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作品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方法一:锤炼词语。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例1.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但目前许多中学生的作文,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要么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司空见惯,毫无新意。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从改变命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待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他的生活与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新课程从理论层次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入课程改革的目标,凸显了人的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在实践层次上力图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体现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会处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