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成功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让大众看得懂,这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一直坚持在思考中设计,这样才有冲击视觉、同时撼动心灵的作品出来。
—— 靳埭强
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1957年定居香港。先为学徒,后做裁缝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其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坦言自己"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发现。靳埭强说:"我不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是自然地从生活中培养潜能。热爱生活帮助我领悟宝贵的人生观,同时给予我神妙的创作动力。做裁缝是注重为他人度身订做一套衣服,是要别人穿起来舒适,看起来美观,又合他的心意。这套观念是一个设计师亦须要有的。你要为别人- -消费者或者委托人去创作一件设计品,是要满足他,而不是为了自己而做。正如裁缝做的衣裳须要适合别人的身材,不是做来自己穿。我很容易明白这套观念,我不会好似一个艺术家只是自持有艺术气质而去设计,我会为委托人度身订做一件适身合体的设计。”
在香港,靳靳埭强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作为唯一的设计师被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与众多平面设计家的成长经历有所不同的是,靳埭强于水墨艺术钟情甚深,60年代他已就读于吕寿琨先生主持的水墨画课程,70年代,当他开始致力于发展诗化设计语言之时,他还作为水墨画运动“一画会”的成员之一,频繁参加了各类艺术展览。在其后产生的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阐释。
在注重民族文化底蕴的发掘和确立本土意识的同时,靳埭强还十分重视将这种古典情愫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他博采众长,广泛滠取欧美、日本的先进经验,以实验性的态度积极发展演化自己的设计风格,80年代末至90年代,他完善了自己的典型风格:构图稳健,画面清丽,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而弥满禅机。作品中不时可见中国传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对话。由于设计作品的传播途径广泛,设计家也藉此让海外异邦接触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于弘扬祖国文化,功不可没。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数百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埭强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应该掌握现代的设计语言,还应具备市场分析能力,对市场有敏锐的触觉,为产品进行市场定位,这样才能创造出出类拔萃的品牌形象。
现今科技如此发达,请问科技为创意领域带来了怎样的促进和限制?
我做设计40多年,从学习的时候用毛笔这种工具,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工具的产生和变化,对我的设计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都是工具。每种工具都有它的好处和缺点,电脑是个很好、很精密的工具,能做到很多以前做不到的设计。但它们都改变不了设计本身和其创意。我常常跟年轻人讨论怎样运用电脑,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看,其实用电脑或者用笔都是一样的。用笔是“意在笔先”,也就是说创意为先,如果没有好的创意,用任何工具都做不了好的设计。究竟使用哪种工具,就看你的创意使用哪个工具更方便。另外,用笔而不是为笔所用,用电脑也不是为电脑所用。不能说给你一台电脑,你就不在设计中加诸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为电脑用,这样的设计永远是低层次的,只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不论用任何工具都不能被工具所用,这才是中国设计的精髓。
在您看来,设计和一个现代企业的关系是怎样的?
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企业本身是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作为企业,应该有真的形象、真的体质,应该有清晰完善的理想和目标,以及美的内在和外在。而作为设计师,则必须了解企业的这些特点,了解企业的本质,确定企业的文化,塑造企业的真形象。设计不单是企业促销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塑造形象,准确地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设计一方面发挥其商业功能,达到应有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又能蕴涵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建立一个正面的视觉形象。靳在给企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的。
东方文化的根基在您的设计里,占的比重怎样?
虽说香港是个很洋化很国际化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生活的都是中国人,还是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设计上也能看到很多中国的态度和人文思想。在做艺术创作和设计方面,本来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保守:紧抓传统文化不放,很保守地期望保留中国的风格,这个是比较古老的想法;另一个是很国际化的,很希望学很西方现代的东西,这是两个极端。我本来是喜欢现代化的,向西方最好的东西学习,用来发展。所以我刚开始做设计时,都是参考最新潮的观念来创作,但后来我觉得去追随人家的观念来做,好像和我们自己的市场、跟中国人的生活有点脱节。所以我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向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中去重新学习和体会一些有用的东西,并尝试运用再在设计中。我是70年代开始摸索出这条路,80年代后觉得这条路是对的,它跟西方、跟日本、跟中国古老的文化都不同,是很新鲜的路子。现在我已经可以把传统和创新两种关系处理的非常自然了。这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有一个慢慢去学、去探索的过程,需要一步步来。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可能表面是现代化的外壳,但内涵还是能体现中国的思想,香港都能包容他们。
东方理念在欧美设计师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有他们本地的文化背景。每个地方的文化不同都有它的特点。例如欧洲,也不是统一的“欧洲”风格,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色,法国比较浪漫,西班牙热情,德国很精准,瑞士就很干净,北欧色彩很强烈。我现在的设计虽然有很多中国文化,但是用很多现代语言,他们能懂得、能理解。文化是多元化的,国际化不是单一的地球村,而是多姿多彩的地球文化。每一个地方设计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你的设计虽然多元化,但作品都有很精准的个人风格在里面,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这是一步一步追求而来的,每一步有发展的时候都保留一些共通的好的东西,再慢慢变化不同的东西。每个时期去看都有不同,但是大体来说还是会有统一的风格。
如何看待现在设计的发展趋势?
整个社会发展,以前分得清楚,比如做设计的,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以前都分得很清楚,现在不是,整个发展是多元的、跨界的。我也是一样。以前做平面,现在是一个整体的品牌形式。立体的、多方面的。有广告,有瓶子。平面设计已发展到融合的了,现在创意的趋势是跨界,而不是单一的,终身学习。所以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做全面的品牌顾问。
对下一代设计师有什么看法,在设计思路上两代有何不同?
设计是为更好生活而存在的,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但手段、手法是会有新的,比如我们学设计时没有电脑与网络,现在则每个人都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机会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都要多得多。不过,他们现在资讯多,要学会辨别好的资讯,则需要时间。资讯不等于知识,要理顺后,产生思考,才能变成知识。年轻人应注意自己文化的学习。德国的设计、法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的设计师呢,他们的特点在哪里?这是要找到的。中国应有自己的态度。现在的年轻人有点怕学老的东西,其实要早点去学。我年轻时也是很叛逆的,是香港第一代留长发的人。但学设计5年后,真的走到国际设计圈中,发现自己没有根,于是回过头来学中国的水墨中国的文化。在设计中把中国的文化放进去,但这不是放弃现代,而是要调和传统与现代。
您在很多领域都涉足很深,比如设计、艺术、教育等,对自己定位是怎样的?
我最初的爱好是艺术,后学了设计,觉得设计更伟大。它是为人做的,不是你喜欢就行,而是还要别人喜欢、消费者喜欢才行。但艺术与文化给我提供了设计的灵感与根源,所以,我不会放弃艺术,以后也不会。这么些年,我觉得学习很重要,当我有一个机会去讲课时,发现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它让你总结,找资料,而且,它是推广设计的极有效的方法。后来发现,上课就是几十个人听,但如果是书的话,可以是上百乃至上千人看,于是就出书。我是出版书最多的设计师,以后计划每年出一本。所以,说到对自己的定位,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现在,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教育上。
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多,有工业设计、有时装设计等等,请问你都会去涉猎么?
这方面很随缘。如果有客户来找我们,我们恰好很感兴趣又没做过,那我们都会去尝试。你刚刚问过白先生,创意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人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常在里面消化就成为你灵感的来源;另一个来源是客户,客户有很多他们自己的文化,为他做设计,就要去挖掘他们的文化,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给你灵感。
在做重庆城市VI规划时有没有考虑过城市的精神?
创作之前首先要求市政府给我5个大学设计系的学生,去探索城市精神是什么?还要开研讨会,与不同单位的官员去沟通。他们的要求要多沟通,调研,分析,定位一步一步做。尊重市民的意见,最后跟市长开会,选三个标志,由大众进行最终投票。做好充分的互动。基本上都要调研、定位才能去创作,否则会做错的。
设计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跟时代变迁,意识形态,设计和后备文化的关联度是怎样的?
需要心理上的、学术上的、艺术上的,不同的知识去支持。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发展,60年代比较简单,70、80年代渐渐发展起来了。每10年会有大的变革,甚至每5年就会有不同的变化。设计师应该看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不能脱节,要走在前面,要看的远一点。
未来设计的趋向?
不要说得太远,未来50年,创意是最重要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创意都会成为竞争力,用好的创意去为我们的生活需求服务。无论城市怎样发展,创意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您做视觉,对色彩的敏感度,在理解方式上和大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怎么处理大众的审美?
我们要在信息全面的前提下理解大众感受,但要从历史、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这些问题。要有个定位,不能只听大众说话,要把它提前一点。但不能太超前,太新潮大众也无法接受。
—— 靳埭强
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1957年定居香港。先为学徒,后做裁缝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其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坦言自己"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发现。靳埭强说:"我不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是自然地从生活中培养潜能。热爱生活帮助我领悟宝贵的人生观,同时给予我神妙的创作动力。做裁缝是注重为他人度身订做一套衣服,是要别人穿起来舒适,看起来美观,又合他的心意。这套观念是一个设计师亦须要有的。你要为别人- -消费者或者委托人去创作一件设计品,是要满足他,而不是为了自己而做。正如裁缝做的衣裳须要适合别人的身材,不是做来自己穿。我很容易明白这套观念,我不会好似一个艺术家只是自持有艺术气质而去设计,我会为委托人度身订做一件适身合体的设计。”
在香港,靳靳埭强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作为唯一的设计师被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与众多平面设计家的成长经历有所不同的是,靳埭强于水墨艺术钟情甚深,60年代他已就读于吕寿琨先生主持的水墨画课程,70年代,当他开始致力于发展诗化设计语言之时,他还作为水墨画运动“一画会”的成员之一,频繁参加了各类艺术展览。在其后产生的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阐释。
在注重民族文化底蕴的发掘和确立本土意识的同时,靳埭强还十分重视将这种古典情愫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他博采众长,广泛滠取欧美、日本的先进经验,以实验性的态度积极发展演化自己的设计风格,80年代末至90年代,他完善了自己的典型风格:构图稳健,画面清丽,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而弥满禅机。作品中不时可见中国传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对话。由于设计作品的传播途径广泛,设计家也藉此让海外异邦接触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于弘扬祖国文化,功不可没。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数百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埭强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应该掌握现代的设计语言,还应具备市场分析能力,对市场有敏锐的触觉,为产品进行市场定位,这样才能创造出出类拔萃的品牌形象。
现今科技如此发达,请问科技为创意领域带来了怎样的促进和限制?
我做设计40多年,从学习的时候用毛笔这种工具,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工具的产生和变化,对我的设计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都是工具。每种工具都有它的好处和缺点,电脑是个很好、很精密的工具,能做到很多以前做不到的设计。但它们都改变不了设计本身和其创意。我常常跟年轻人讨论怎样运用电脑,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看,其实用电脑或者用笔都是一样的。用笔是“意在笔先”,也就是说创意为先,如果没有好的创意,用任何工具都做不了好的设计。究竟使用哪种工具,就看你的创意使用哪个工具更方便。另外,用笔而不是为笔所用,用电脑也不是为电脑所用。不能说给你一台电脑,你就不在设计中加诸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为电脑用,这样的设计永远是低层次的,只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不论用任何工具都不能被工具所用,这才是中国设计的精髓。
在您看来,设计和一个现代企业的关系是怎样的?
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企业本身是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作为企业,应该有真的形象、真的体质,应该有清晰完善的理想和目标,以及美的内在和外在。而作为设计师,则必须了解企业的这些特点,了解企业的本质,确定企业的文化,塑造企业的真形象。设计不单是企业促销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塑造形象,准确地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设计一方面发挥其商业功能,达到应有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又能蕴涵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建立一个正面的视觉形象。靳在给企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的。
东方文化的根基在您的设计里,占的比重怎样?
虽说香港是个很洋化很国际化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生活的都是中国人,还是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设计上也能看到很多中国的态度和人文思想。在做艺术创作和设计方面,本来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保守:紧抓传统文化不放,很保守地期望保留中国的风格,这个是比较古老的想法;另一个是很国际化的,很希望学很西方现代的东西,这是两个极端。我本来是喜欢现代化的,向西方最好的东西学习,用来发展。所以我刚开始做设计时,都是参考最新潮的观念来创作,但后来我觉得去追随人家的观念来做,好像和我们自己的市场、跟中国人的生活有点脱节。所以我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向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中去重新学习和体会一些有用的东西,并尝试运用再在设计中。我是70年代开始摸索出这条路,80年代后觉得这条路是对的,它跟西方、跟日本、跟中国古老的文化都不同,是很新鲜的路子。现在我已经可以把传统和创新两种关系处理的非常自然了。这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有一个慢慢去学、去探索的过程,需要一步步来。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可能表面是现代化的外壳,但内涵还是能体现中国的思想,香港都能包容他们。
东方理念在欧美设计师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有他们本地的文化背景。每个地方的文化不同都有它的特点。例如欧洲,也不是统一的“欧洲”风格,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色,法国比较浪漫,西班牙热情,德国很精准,瑞士就很干净,北欧色彩很强烈。我现在的设计虽然有很多中国文化,但是用很多现代语言,他们能懂得、能理解。文化是多元化的,国际化不是单一的地球村,而是多姿多彩的地球文化。每一个地方设计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你的设计虽然多元化,但作品都有很精准的个人风格在里面,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这是一步一步追求而来的,每一步有发展的时候都保留一些共通的好的东西,再慢慢变化不同的东西。每个时期去看都有不同,但是大体来说还是会有统一的风格。
如何看待现在设计的发展趋势?
整个社会发展,以前分得清楚,比如做设计的,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以前都分得很清楚,现在不是,整个发展是多元的、跨界的。我也是一样。以前做平面,现在是一个整体的品牌形式。立体的、多方面的。有广告,有瓶子。平面设计已发展到融合的了,现在创意的趋势是跨界,而不是单一的,终身学习。所以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做全面的品牌顾问。
对下一代设计师有什么看法,在设计思路上两代有何不同?
设计是为更好生活而存在的,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但手段、手法是会有新的,比如我们学设计时没有电脑与网络,现在则每个人都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机会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都要多得多。不过,他们现在资讯多,要学会辨别好的资讯,则需要时间。资讯不等于知识,要理顺后,产生思考,才能变成知识。年轻人应注意自己文化的学习。德国的设计、法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的设计师呢,他们的特点在哪里?这是要找到的。中国应有自己的态度。现在的年轻人有点怕学老的东西,其实要早点去学。我年轻时也是很叛逆的,是香港第一代留长发的人。但学设计5年后,真的走到国际设计圈中,发现自己没有根,于是回过头来学中国的水墨中国的文化。在设计中把中国的文化放进去,但这不是放弃现代,而是要调和传统与现代。
您在很多领域都涉足很深,比如设计、艺术、教育等,对自己定位是怎样的?
我最初的爱好是艺术,后学了设计,觉得设计更伟大。它是为人做的,不是你喜欢就行,而是还要别人喜欢、消费者喜欢才行。但艺术与文化给我提供了设计的灵感与根源,所以,我不会放弃艺术,以后也不会。这么些年,我觉得学习很重要,当我有一个机会去讲课时,发现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它让你总结,找资料,而且,它是推广设计的极有效的方法。后来发现,上课就是几十个人听,但如果是书的话,可以是上百乃至上千人看,于是就出书。我是出版书最多的设计师,以后计划每年出一本。所以,说到对自己的定位,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现在,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教育上。
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多,有工业设计、有时装设计等等,请问你都会去涉猎么?
这方面很随缘。如果有客户来找我们,我们恰好很感兴趣又没做过,那我们都会去尝试。你刚刚问过白先生,创意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人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常在里面消化就成为你灵感的来源;另一个来源是客户,客户有很多他们自己的文化,为他做设计,就要去挖掘他们的文化,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给你灵感。
在做重庆城市VI规划时有没有考虑过城市的精神?
创作之前首先要求市政府给我5个大学设计系的学生,去探索城市精神是什么?还要开研讨会,与不同单位的官员去沟通。他们的要求要多沟通,调研,分析,定位一步一步做。尊重市民的意见,最后跟市长开会,选三个标志,由大众进行最终投票。做好充分的互动。基本上都要调研、定位才能去创作,否则会做错的。
设计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跟时代变迁,意识形态,设计和后备文化的关联度是怎样的?
需要心理上的、学术上的、艺术上的,不同的知识去支持。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发展,60年代比较简单,70、80年代渐渐发展起来了。每10年会有大的变革,甚至每5年就会有不同的变化。设计师应该看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不能脱节,要走在前面,要看的远一点。
未来设计的趋向?
不要说得太远,未来50年,创意是最重要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创意都会成为竞争力,用好的创意去为我们的生活需求服务。无论城市怎样发展,创意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您做视觉,对色彩的敏感度,在理解方式上和大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怎么处理大众的审美?
我们要在信息全面的前提下理解大众感受,但要从历史、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这些问题。要有个定位,不能只听大众说话,要把它提前一点。但不能太超前,太新潮大众也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