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对话焕发活力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师生平等的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以“对话”教学来激活课堂。
  
  一、以和谐、宽松的氛围启动对话
  
  古语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即是说:只有当学生感到和老师在一起学习是种享受,那么他们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才能主动地探求,活泼地发展。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够实现真正平等意义上的课堂对话和交往。教学实践证明:真正的师生对话,是建立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话的主持人、欣赏者。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倾注真情,或引导、或赞赏、或激励,能触发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对话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的反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学习的伙伴,学习中可以跟老师平等交流、平等探讨,使之感受精神相遇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个性。
  
  二、以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对话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而文本是一堆文字符号,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层次会不一样,与文本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情境则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后,激情飞扬,神思畅达,从而心头涌动万语千言。如在教学《记金华双龙洞》一文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小组内介绍最喜欢的景点),作为一名导游来介绍景点,在活动中理解、感悟文本,让情境成为进入文本的契合点,在充分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再回到课文中,进一步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把当导游这样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把教材还原为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个现实的、生活化的环境中展开“对话”,体现了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发展情感的统一,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以个性、自由的表达方式活跃对话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而且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课文中的内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广泛联系个人已有的知识点和个性生活经验之后而获得的,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发现,因此,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以《草原》一文为例,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第一段文字后,让学生说说本段写了什么,在学生感知描写内蒙古的美丽自然风光后,再让学生找出本段中优美的语句,然后要求:“你们怎样理解这些语句,请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只要能弄懂这些句子都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用突破重点词法来理解句子。”有的说:“我用联系上下文法来理解句子。”也有的说:“这个句子太美了,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我用画图画的方法来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课堂上传出愉快的师生对话声。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话更是充满了个性色彩。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使每个个体的生命激情在表达中得以宣泄,才能使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在对话中得以体现,才能使每个个体生命得以活泼地生长。说说、读读、写写、辩辩、演演等方式,诗歌、散文、歌曲等体裁均可以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生命的体验,进行彼此对话的外在形式,这样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话”!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让我们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识,共享,共进!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因而,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必将使语文教学精彩纷呈。(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钢制焊接球形储罐简称为球罐,形式多为桔瓣式、足球式、混合式,由球罐本体、支座、支柱及其他附件组成,球罐的支座多为钢管制成的柱式支座.其中以赤道正切柱式最为普遍.控制
随着国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发展,金属储罐的安装也越来越多,储罐外壁防腐保温施工是重要工序,它往往影响储罐整体施工进度,提高其施工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rn传统的储罐防腐
课程资源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课内课程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实施,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成了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从课改六年来的实践来看,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不分情由、不加选择、不合时机、不管成效地把课外课程资源引进课堂已成不争
【片段一】师:(音乐起)著名画家陈逸飞曾以周庄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油画,请看——(学生欣赏油画)师:看着这幅画,最打动你的是什么?生:周庄的水非常清澈,和古老的桥相映成趣。生:
所谓“有机”就是运用课外课程资源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中交融,用得时机恰当,用得恰到好处。如果为了赶时髦、走形式,不管是否达成目标,不问是否确实需要,不顾是否时机恰当,为使用而使用,那就失去了开发课程资源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有机运用课外课程资源,才能将丰富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最大效度地体现课程资源的作用。    一、找准最佳结合点    根据信息资源学的观点,教育资源是构成教育
新课标要求倡导教师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运用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引进和使用课外课程资源时常出现偏移、滥用和浅尝辄止等失度现象,使得课外资源的运用不但没有为教学增添一抹亮色,反而成为了课堂的一道硬伤,妨碍了学生的发展,破坏了课堂的和谐,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小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有度开发和运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
何谓“有趣”,有趣就是在开发和运用课外课程资源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因此,教师要让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进课外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载体,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相信绝大多数同仁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意义早已是耳熟能详了,然而知易行难,“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成了教师教书的习惯,为了怕麻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出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拓展
〔编者按〕 “特级教师”是与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相称的荣誉称号,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为让更多教师尤其年轻教师走近这一“特殊群体”、朝着成为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一员的方向努力,作为新辟栏目,本刊除约请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代表撰写文章外,也希望这一“特殊群体”的其他代表自发来稿,介绍各自在从教生涯中积淀的宝贵经验或介绍各自在成长历程中的具有影响意义的求学、成长故事,并配个人简介(含联系方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