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振聋发聩的警世曲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丁艳同学的作品《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以下简称《自述》)是以环保为话题的文章。题材虽不新,不奇,但它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读者,打动了人心,先后被《中学语文》《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等国内16家报刊发表,并入选《高考作文一本全》《全国中学生名校作文》《高考作文模拟大演练》《初中生新概念作文》等7种作文指导图书。该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现就三个方面予以剖析。
  
  一、立意超绝,境界不凡
  
  环境保护,实不容缓。虽然,当今环保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关注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在奔走呼号。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人们也有所作为。但现实告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无法乐观。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正在日趋恶劣,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地球的前景如何,人类命运如何,还得靠人类自身忧患意识的增强,整个人类的良心发现以及人类整体上的自觉而切实的行动。丁艳同学的这篇《自述》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基点上,大声疾呼。她要用自己的呐喊,试图真正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良知。文章不是不般意义上的呻吟,而是富有激情地、以主人翁的品质表现自己的切肤之痛。文章中描述了人类面临的尴尬境地,末世情景,这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吗?不,作者正是要用这种设想,表达出对人类生存命运不容乐观的敏感和深切的忧患情怀。她所表现的不是个人的悲悲戚戚,不是自身的患得患失,而是基于人类命运的、人类结局的理解和感受。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何其难能可贵。
  丁艳同学写《自述》,有着充沛的、强烈的感情投入,她笔下的文字,显得这么“忧愤深广”。这是真正的人类之忧,作者似乎进入了一种以“天下之忧”为已之忧的思想和感情境界。所以,我们认为,《自述》确实不同于一般谈环保的文章,它更显得立意超绝,境界不凡。
  
  二、手法奇巧,神思独到
  
  有了良好的思想愿望,要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还是要费一番脑筋的。《自述》的成功,实赖作者构思的精妙奇巧。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假想了一个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只猴子”,并以这只猴子的“心理感受”为线索,为窗口,通过这只猴子的自述,大胆地虚拟了一个人类即将走向末路的境况。艺术表现的精髓在于运用形象思维。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神思独到,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她独具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细腻、生动、逼真地幻化出了一组组绝妙的“镜头”。
  且看人们是如何的尴尬和无奈吧——“我”成了“这星球上唯一的低级动物”,为了保护“我”,人们“千方百计延长我的寿命”,为“我”制作假“森林”,设法让“我”回归“大自然”。然而,这一切又是多么笨拙和徒劳——“山不巍峨,瀑不壮观,花不芬芳,鸟不歌唱,果实也不能吃”。这样的假“森林”,人们来到时却显出一副“欢欣劲”,与“我”曾经生活过的、真正的大森林相比,“我”觉得人们是多么可叹、可怜与可悲哟!
  文章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非常广阔。犹如雪地滚雪球一样,猴子的感受是“核”,随猴子的“心理活动”的流程的延展,一步步滚出了一个硕大的、沉重的雪球。文章的外延越是尽量地扩充,内涵、内核越是被挤压得集中、鲜明和单一。
  文中把事实,即在现实中发生过的事和自己幻想的内容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浑成一个境界。这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处理,对凸现主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实在不能不佩服丁艳同学的神思独到,对材料的安排和处理熨服妥贴,巧妙之至。
  
  三、表达酣畅,语言精警
  
  《自述》通篇展示的是假想中的一只猴子的意识流程,以自叙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同一道水流滚滚流泻。表达极为酣畅淋漓。文中叙事抒情主人公——“最后一只猴子”——情动于衷,悲含于心,感受激越,心潮如滚。这就决定了揶揄、揭露、控诉、诅咒的感情基调,使得文章叙事抒情高度融合,奔泻而出,一气呵成,难以阻遏。丁艳同学情感基调把握准确,并以她扎实深厚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表现能力,非常出色完成了文章的表达。
  结构上,整篇文章浑然一体,缜密自然。段与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承接、转换密不透缝。文章从“我”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写起,写到人类为“我”制造的“森林”;由“森林”这一话题,写到“我”回忆起真正的大森林里美景与生活;由“只有老虎出现时,才会引起骚动”,引出“比老虎还可怕的人类侵入了我们的领地”,接写到人类是如何手段卑劣地残害生灵;一句“老虎是为生存捕食,人类为什么?”的反诘,控诉出人类行为的可恶、可憎和可诅,又自然地描述出人类破坏自然后可怕的图景和行将毁灭的可悲的命运;到最后“如果当初人类不自以为是,不那么贪婪,把一点点尊重和宽容给予其他生物,与自然和平共处,在这个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上,也许,人类所走的将是另一条道路了”——真正是水到渠成,言出意现。
  文章语言内蕴丰富,一个词一句话,都显得那么贴切、精警、表情达意都显得那么着实、有力。“人类发迹于智慧,也终将毁灭于智慧”——何等警策,蕴含着多么丰富的潜台词,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自述》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表现环保题材的文章。有思想深度,写法独特,构思奇巧,值得称道。真可谓是一支振聋发聩的警世曲。
  
  【原文】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丁艳
  曾几何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低级动物,整天四处奔波——为寻觅食物也为逃避高级动物的捕杀。可是现在,我却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被成百个高级动物侍侯着。多么奇妙的事情!
  高级动物——也就是自称“人类”的那些动物,给我制作了一大片“森林”。林中有“山”,有“瀑”,有“花”,有“鸟”,还有挂满枝头的“果实”。可是,山不巍峨,瀑不壮观,花不芬芳,鸟不歌唱。更不用说,果实也不能吃。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许多人来观赏这假林以及假林中真实的我。据说,这星球上已不存在哪怕是一小片真正的树林了,而我也成了这星球上唯一的低级动物。每当我看见人们进入“林”中后所表现出的欢欣劲儿,我就想,若他们看见了真正的大森林,不知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我小时候,就住在真正的大森林里。那里有蓝天,有碧水,有绿草,有红花,还有我亲密的伙伴以及其他的生命。
  清晨,林中的薄雾缓缓隐退,阳光透过叶缝照进来,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个闪动的亮点;小鹿们顶着美丽的犄角,徜徉在青青的草地上;鸟儿们欢快地亮开嗓子,吐出清脆的音符;我和小伙伴们嬉闹着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森林中繁忙而欢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傍晚,夕阳给森林披上一件奇异的霓裳;林中,处处回荡着母亲唤儿归巢的声音。这是一个美丽而祥和的地方。只有老虎出现时,才会引起骚动……
  但是,不知怎的,比老虎还可怕的人类侵入了我们这个领地。于是,一场灭顶之灾悄悄来临。
  人们首先抓走了老虎。然后,成群成群地搜捕小鹿,残忍地锯下了它们美丽的犄角。最让我惊惧的是人类对待我的亲人的手段。我亲眼看见:他们怎样麻利地将亲人的四肢缚在铁架上,怎样从容地敲开我亲人的脑壳,怎样狞笑着将烧得滚沸的油倒进去,怎样兴高采烈地品尝那灰白色的脑浆。老虎是为了生存捕食,人类是为了什么?
  有时,我真想自绝以免遭此毒手,可是我不能。母亲临死前,曾这样预言过:“人类发迹于智慧,也将毁灭于智慧。”我要亲眼看看人类怎样走上末路。当人类千方百计延长我的寿命时,我也很积极地配合他们,到现在,我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大岁数了。我知道,这一天即将临近了。
  他们砍伐森林,滥采矿藏,铁爪都伸进了地核。空气被污染得无法治理,地球升温,一年到头炎热干燥,风沙铺天盖地地卷来,江河渐细渐断。X病的疫苗虽研制成功,却出现了新环境里的怪胎——Y病,这种病靠空气传播,迅速席卷全球。以智慧高超、科技高度发达而自居自得自傲的人类恐怕再也难逃此劫了……
  我要笑,学着人类发出的那种狞笑;我又想哭,母亲的预言实现了,我这最后一只猴子也可以“寿终正寝”了。可那些在绿色树阴下摇晃的美妙记忆也将灰飞烟灭,永远消失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切不禁让我悲从心中生……如果当初人类不自以为是,不那么贪婪,把一点点尊重和宽容给予其他生物,与自然和平共处,在这个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上,也许,人类所走的将是另一条道路了。
  但是,一切已经太迟了,太迟了……
  [作者通联:安徽东至一中]
其他文献
于漪先生发表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提出了语文课的关键在于“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与情感”,要求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层层开掘,精心推敲,闪现内在的光辉”。于先生举例《最后的常春藤叶》对贝尔曼形象的把握来说明这一观点。她提出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探索到文章的真谛”、理解“他创作时构思的巧妙”:  1.老贝尔曼对琼珊的关爱到以死相许、奉献生命的程度,原因何在?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相关经历,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情感;   3.缘文探理:联系生活,学习苏轼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探究其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拎词法”: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所谓有文化底蕴,也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反映出来。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只要我们写作时能将其发酵处理,不仅会使句子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而且也会给作文增添文气,增添几许厚重,让读者爱不释手,令阅卷老师称快叫好,这样的作文能不得高分?     一、妙用诗文名句     所谓厚重的文化就是要展示阅读的广度和知识面。通常做法就是采用引用、排比等方式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Resnick L.B.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预设”为前提,以“再现”为旨归,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尽管人们也很早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概念,但事实上教师既没有把自己当作过“客体”,也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过“主体”。那么,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实际上起着什么作用或处于什么地位呢?多少年来,一个“主导”的提法,竟把教师放到了“超级主体”的地位。  什么是“主导”?《现代汉语词典》(第1778页,第五版)诠释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当然也包括诸如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但这些都是从语言教学中派生出来的,也必须通过语言教学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本体就只能是语言。语文教学只有牢牢抓住语言这一根本
[评议文章]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原载于《语文建设》2008年3-4期  [原文提要]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缺乏方法论的自觉。“还原法”是一种把可操作性的系统化视为最高目标,把具体分析落实于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七个层次,分别为:艺术感觉的“还原”:多种形式的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和比较;流派的“还原”和比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19世纪
布鲁姆说:“有效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它是教学活动在每一阶段、每一单元、每一课时中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或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标,那么这一教学目标才是有效教学目标。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因素,体现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到每一节课,各维度的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但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直让我感到困惑:老人明明知道深海无比凶险,可他为什么要走那么远?老人明明知道孤身一人势单力薄。可他为什么要咬牙坚持?老人明明知道对手无比强大难以战胜,可他为什么不放弃?  其实,这都是一些多么肤浅的问题呀!人生明明知道结果,可我们为什么要奋斗?人生明明充满苦难,可我们为什么要行动?人生明明危机四伏。可我们为什么要抗争?这不是同一个道理吗?表面上,《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位老人捕获
如要把“语文素养”比作舟,那么,阅读和写作就是波,舟依波而行,语文养素在阅读写作的积累中育成。  不间断地读书,能不断增强人的语感。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知其情理。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阅读者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与提高,又离不开阅读实践。实践告诉我们,读书有许多方法,有观其大略的跳读、默读,有务求一字之妙的精读、朗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可以在学习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