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节之秋到人生之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岁金秋,今又金秋。临近十月金秋,我又想起作家魏来安(笔名秋枫)的散文集《十月的秋》。我是2018年4月赴西藏采风时认识魏老师的,他当时送我一本散文集《十月的秋》,还送我一本诗集《写在春天》。
  说到秋天,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的相关诗文,可谓浩如烟海,虽然绝大部分都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传世经典依然不计其数。数量固然很多,但其主旨无非悲秋和赏秋。最著名的诗句有魏晋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唐朝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实,悲也好,喜也罢,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魏来安的《十月的秋》是赏秋的,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然,多达90篇的散文,写季节之秋的其实不多,主要指人生之秋,是作者半个世纪的人生回顾和总结,写作时间也跨越了20多年。
  此书共分七辑,分列了不同的主题。其中《十月的秋》这一篇在第一辑中可谓主打篇,文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由于心中有爱,眼前的花草虫鸟都有了灵气,有了美感:“金黄的稻谷温柔地抚慰着大地”,“窈窕的柳枝在秋风中沉醉地摇摆着”,“鸟儿在空中唱着歌,小虫子在山边的灌木丛中奏着欢快的曲子”。开篇的阳光心态为本书定了基调。
  《北大荒的秋天》开篇就把我们带进了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位于黑龙江北部的三江平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北大荒”。他实地探访,亲眼看见,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早已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文中充分赞扬了一大批知青怀着理想奔赴北大荒,挥洒着独特魅力的青春年华。
  第五辑中的《秋的感觉》,则有一种人到中年的感叹。“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谁能告诉我,过去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呀,季节有轮回,人的青春不会再来。中年也是人生之秋,但愿都有收获。而果实固然好,花儿却更美。每人都应珍惜青春时光,切莫虚度年华。
  巧的是作者也是在金秋十月过生日,他在2008年写的《五十岁的感悟》中,感谢父母,感谢爱人,感谢女儿,也感谢童年伙伴、同学、同事和朋友们。“五十岁了,蓦然回首,才懂得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虽说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依然会用心谱写生命之歌,善待自己,关爱家人,珍爱生命,追求生活的质量,成就完美人生,这是我对亲人和社会最好的回报。”魏老师的中年感悟,在中年读者中更易引起共鸣,并可引为共勉。
  《十月的秋》一书中占比更大的是写亲情的。在第二辑中,《妈,您在那边还好吗?》是人到中年的作者对二十八岁英年早逝的母亲的回忆,饱含深情,如泣如诉,读来令人感动、感慨。那是秋天的一个下午,年轻的母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而作者当时只有五岁。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自己七八十岁了,母亲仍长命百岁。而最大的不幸,就是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我32岁时失去母亲,犹觉我还未长大,离不开母亲的呵护,何况作者正值幼年,便成了没妈的孩子。从此,母亲就活在回忆中,出现在梦里。
  《四舅“走”了》同样是作者有代表性的回忆文章。由于幼年丧母,四舅对他格外疼爱,无论是带他走亲戚时的呵护,还是作者上学后对他的照顾。一个个难忘的暖心往事,在多年后四舅去世后,再一次袭上心头,久久怀念。
  《外婆家的路》通过以前回老家祭祖和现在回老家扫墓的对比,由农村路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的变化、时代的进步。
  《父亲的礼物》中,又是一个秋天,作者“二十岁生日那天,正是第二次參加招工考试的前夕”,父亲通过自身经历及人生经验,对儿子循循善诱:“一次跌倒,并不是坏事。跌倒,是人生道路上的健身操,关键在于跌倒再爬起来时,你一定要学会从地面上拾起点什么。今天是你二十岁生日,爸爸没什么实物送给你,就把这次谈话当作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几十年过去了,作者仍不忘父亲的这份生日礼物。因为,对自己而言,这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经验。
  《无法忘却的记忆》则是对已故奶奶的缅怀。文中说:“母亲病故时,年仅二十八岁,是一种病魔夺走了她的年轻生命。五岁的我和八个月大的妹妹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的爱代替了母爱。”对奶奶的记忆应该有很多,但本文着重写了奶奶抽烟的事,则令人心酸。“奶奶年轻时并不抽烟,她抽烟的原因大概来自家庭的不幸……奶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诸多的磨难,使她精神变得麻木,她找到了唯一的精神寄托—抽烟卷。”奶奶抽的劣质烟卷,都是她自己卷的。而年幼时的魏来安也学着帮奶奶卷,直到最后卷得很漂亮。听到奶奶的夸奖,看到奶奶惬意地抽烟,祖孙情深的画面,让人看着温馨,心里又不是滋味。
  对家乡深深的热恋,也是魏来安散文集中表现的重要内容。作者的老家在安徽定远,《“远离”的故乡》中写道:“离别故乡虽有三十多载,但每年还要回去祭祖一次,所以一切还不是那么陌生。”在故乡,他又遇到了小小的金缨子野花,小时候采摘过,经常被刺痛,“这是一种带着刺的小花,细细的毛刺不规则地围绕在它的茎部,像一把把护花使者的利刃”。“我仿佛明白一个道理,人的命运,要依靠自己去改变,就像那朵看似柔弱的小花一样。”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难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的至亲也将越来越少,唯有几座祖坟在那永恒不变”。文章最后发出无奈地感慨:“呜呼,远离的故乡……”
  再如《梦圆家乡话曲阳》:“我的家乡在定远,定远古称曲阳。它是安徽省皖东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文章介绍了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盛赞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篇最后则发出自豪的宣称:“美丽的曲阳,她是我的家乡,是我梦想放飞的地方……”
  十年前,也是一个金秋十月,国庆长假时,作者携家人回老家看看,正好路过中学时的母校。“三十四年了,校址依旧,只是老校舍几乎被新建的教学楼遮挡,新校舍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的母校》一文,对此行做了记录。魏来安与回校任教的老同学,时隔多年在母校相遇,自是惊喜万分。“同学向我介绍:现在母校的师资都是在母校毕业的不同届的校友。他们从这里出去,又回到这里,像接力赛一样为母校服务。”家乡的巨变,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一代代家乡人奋斗出来的。从回校任教的同学身上,也看出了对家乡的热爱。   魏来安的第二故乡是安徽省来安县。现在的中年人还会记得创作于1959年,风靡一时的、欢快的男女声二重唱《逛新城》。而魏来安写《逛逛咱的新来城》时的心情是何其相似,充满兴奋和喜悦。新建的七里公园、来安大道、新来安中学,以及现代化的新城区,都让人情不自禁地为家乡骄傲,为时代叫好。
  以上写了家乡的景,《小李庄上最美的人》则写了家乡的人。开头一句就是“要说俺心中最美的人,那就是小李庄上为我们带头致富的人李光敏。这句话是小李庄人的心声。”毫无疑问,所有的变化都是人干出来的,而带头人好比是灵魂。作者陪同县文联领导去小李庄采访时见到了李光敏。“小李庄地处苏皖两省交界,村民们在农民企业家李光敏带领下,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融合共赢。”百姓心中有杆秤,不忘致富带头人。本文不光说出了一个故事,还诠释了一个道理。
  本书也不光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还走出去,看了外面的世界。如《久仰的白帝城》《延安的炕》《初游西塘》《苏州行》等。犹如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从中获得感悟。而集中阐述人生哲理的,则是本书第六辑、第七辑。如《先度自己再度别人》《人生如树》《生存的规则》《十步看人》《做事先做人》《小人物的大风度》等。
  魏来安老师是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作家,他善于独立思考。他的作品接地气,富有正能量,能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使人获得启迪,拓展思路。
  魏来安老师是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作家,除了讴歌家乡变化,赞美祖国山河外,还在一个个感人的情感故事中,赞颂了与亲人间的亲情,与同学、同事、文友间的友情。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美好生活是由一个个人创造出来的。文学即人学,他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再现。既有热度,又有温度。
  魏来安老师是一个有自己风格的作家,本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作品很大气,既不玩高深莫测,也不喜卿卿我我。语言朴实自然,文风清新明快。他是良师,也是益友。不同年龄的读者,会感觉他就像邻家大哥,或邻家大叔,特别值得信赖。他讲的故事,我们愿意听,他说的道理,我们也乐于接受。
  据悉,散文集《十月的秋》自2014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已被全国各地多家图书馆、多家名校收藏。这是对其价值及可读性的充分肯定。
  魏老师不仅是散文家,还是诗人和书法家,是个奇才和多面手。
  他能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勤于笔耕,并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实属难得。这既源于他的才气,也源于他的激情。有旺盛的创作欲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做出一道道丰盛的精神佳肴。
  魏老师现在虽已步入花甲之列,但热情不减、风采依然,仍时常参与文学交流采风活动,并不断有新作问世。众多文友都为能见到其人,或读到其文感到高興。我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在此也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礼。
其他文献
昨日,与一个友人畅谈,对当下的生活各抒己见。  起先,他询问我每日的作息,我坦言,旭日东升时迷迷糊糊困觉赖床,钟声一响,猛地惊醒。时代在变化,每天坐公交的时候,总喜欢拿著手机看书;在校期间,低头读书已经习以为常。一日的工作时间,偶尔有间隙,或伏案读书,或与长辈品尝畅聊,大意基本以教育、生活为主,偶然灵感突现,写下一连串诗与文,相抵于生活感悟。  闲暇之时,我最喜饮茶,与我品茶的是一位先生。先生不惑
期刊
袁老,就一瞬间,您的善良及优良的家风,将写进袁家的家族史,也将在袁家的子孙后代中永久流传。  5月13日,凌晨3点刚过,一颗慈祥、善良而又朴实的心停止了跳动。一位曾在百岁生日之际,其长寿之道上过《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重庆科技报》等媒体的长寿老人,也是笔者最敬重的袁绍清老阿公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四川天府新区逝世,离开了他深爱的子孙和众亲友……  这一消息像突如其来的一根针,在四川天府新区、在正
期刊
于我而言,对辛丑牛年的春节印象尤为深刻。这首先还得从老母亲说起。  2020年12月19日晚上,在外应酬的我,手机忽然响了,原来是老家大姐的电话,大姐声音紧张:“苏文,老母亲呼吸急促,我们正赶往区医院!你赶紧过去!”老母亲虽值90岁高寿,但身体一直不错,曾任村支部书记的大姐也算見过场面,从未如此紧张过,这是怎么了?我不敢多想!站起身,找了借口向友人们致歉后赶忙走出饭店,打车迅速回家准备钱物,可站到
期刊
种菜是真功夫。过季的菜地上长满了高矮不一的草,所以种菜的第一道工序是除草。草盛的地方用锄头锄,草稀的地方用手扯。想把菜种好,是一定要舍得时间、精力的,把菜地整理好,再打底肥、牵沟、播种、选苗、育苗、长苗。  今年夏天几场大雨之后,是强烈的阳光暴晒。暴晒后只有生命力极强、根系没有烂掉的菜,才可一直长到秋季。  第一场秋雨下来前,天气一直灼热,土地干旱得很難锄草。种菜的菜民早晚去地里转转,有空地的,就
期刊
五月暮春醉,醒来夏日到。此时,旗袍协会的美女姐妹们活动频繁,我们在政府搭台的活动上靓丽登场,博得阵阵掌声;我们在街道创城活动中上演艳丽多彩的旗袍秀,配上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新楼盘开市我们去助阵吆喝,也是收获满满。我常常美滋滋地穿上心仪的旗袍,和大家亮相大街小巷,张扬在花草荷塘。恋上了旗袍,恋上了这别样的生活,真好!  说起这旗袍,当初由满族旗人的长袍改良而来,历经三百多年的款式变化,
期刊
老牛湾乡办联中是他心海最初的蜃景。从村庄到联中两公里风尘泥泞,他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是唯一步行上学的走读生。晨读,晚自习,他步履匆匆,每天用布鞋叠量八次窄窄的田埂。  三年初中,他不迟到,不早退,日月朗照他汗涔涔的背影。孤单的脚步跋涉着反刍与思考的动能,他步行锻炼,头脑也变得更加灵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唯一考上中专的学生。孤单的行走磨砺了他的干劲和韧性,他没有满足跳出农门的阶荣,中专沒
期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自行车很少,即使有,也都是大“铁驴”(加重载货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本身自重就有七八十斤。我们村有十个生产队,我们队只有两辆半自行车。那个半辆就是我们家的。因为一年中就有一半多的时间“趴窝”。不过我可得感谢这辆自行车,我用它不仅学会了骑车,还学会了修车。  因为自行车破旧得很,所以要经常修理。常出现的故障有断链条、扎胎、破滚珠、轴紧、轴松、倒千斤丝等。当年我要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期刊
欧阳修,何许人也?上过中学人的大概都记得《醉翁亭记》和《卖油翁》。没错,《醉翁亭记》和《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当然还有《伐树记》《养鱼记》《画舫斋记》《秋声赋》等,都是他的留世名篇,读之,明白流畅、平易朴实、说理透彻、妙趣横生,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欧阳修,人如其文,言行一致,愛憎分明,胸怀坦荡。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他父亲欧阳观也中过进士,也有过一官半职,可他出生时(公元10
期刊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我家邻居金大爷锯木头。每次一听到有锯子的响声,我就会从家里跑去,等着金大爷锯完木头,收集落下来的锯末子玩儿。  我把锯末子放在妈妈的大洗衣盆里,拿一根木棒在盆上敲,锯末子就在盆里形成各种图形。图形与锯末子的多少和我敲打的劲儿的大小有关。  开始我是玩水,每敲一下,盆里的水就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水波纹,有时敲得重了,中间还有水珠跳起来。因为这样玩水弄得周围全是水,妈妈就不许我再玩水了。
期刊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咿咿呀呀燕啭莺啼,令人不免心生一动,驻足于此。  茶香袅袅,腾起的水汽倏忽间消磨于满楼人声。待锣鼓骤鸣,人声渐止,我才从茶盏间抬眼,江南多情,柔软中带着怨愁,怅然间携着远思,多少人因戏而结缘。  这只是一个草台班子,里面的人儿,个个身怀绝技。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子,是這个班里的名角,许是看出我对戏曲的热爱,她总爱与我交谈,我便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