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能力的教育。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定为教学目的之一。
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是以品读赏析和体味感受作品为主的形象性与情境性的教学,对作品的欣赏是一种美的认识过程,它始终伴随着对活生生的形象的情感反应及理性思维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对此,笔者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在阅读内省中引导审美再现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努力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确立了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其中编选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这些文学精品蕴含着浓郁的审美情趣和精美的艺术形象,它们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艺术的再现。它们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是现实中最美好、最奇特、最典型的事物之形象的再创造。它不仅有合乎美的比例的外部形态,而且有深刻的内容,是作者向人们展示最理想、最崇高、最悲壮的境界和对世间事物之本质方面的观照。在教学和鉴赏文学作品时,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学本文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再现。
审美再现主要是审美主体的内省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和自作多情式的分析评价,而是要唤起学生的内省。这是审美再现的精要所在,是使审美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从而培养其审美品质的手段。
审美再现可以体现在朗读和默诵中,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里的“义”,既指内容,又包含艺术形象),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按当代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思维过程中,对现实的反映要借助于词、言语,人的思维是“言语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的语言。朗读,特别是对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诗文的朗读,能对大脑形成乐音性质的刺激,通过朗读和默诵,唤起审美的欲望和知觉。如果诵读的遍数越多,审美感受就越深刻,审美再现就越明显,强烈时怎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如,人们欣赏音乐,往往觉得最美的不是最新的曲子,而往往是耳熟能详的乐曲。在文学鉴赏中,人们鉴赏诗歌和散文,正是如此。学生在阅读内省中,给予恰当的点拨、提示,不仅能够扩大和丰富鉴赏范围,而且能使其把握精要,美的再现就会更为明显和强烈。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优秀中国古文化的途径之一。教师所进行的文言文教学,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指出:“我注意到中国学生驯服权威,美国学生则喜欢挑战权威,中国学生需要凡事怀疑,因为书本所讲未必对。”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一味徘徊于文字化、主旨化剖析的老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养,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学生审美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会丧失自我意识,而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就等于教给学生具体的、可操纵的审美方法。
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性,比明晰的观察更富于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作品信息,而在积极地思考,对情节推进、意义展开都在不断地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中学生已拥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课文前太详细的提示放在文后作参读材料,抛弃以往老师解说课文时强行灌输的模式,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方法指导的审美活动才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正是在这种尝试中,学生的能动性才会得以极大发挥。
三、在欣赏优秀作品中提高审美品位
学生正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例如,散文既然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是: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也是可以让我们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都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了解,以及初步接受优秀思想的照耀,也是古诗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一定的角度,而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此,无论他们寄寓或所感受到的哲思都逃脱不了注定的命运———被历史淘汰。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限纷繁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
柏拉图说过,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在心中。由此可见,一个人鉴赏美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后天的学习有关。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审美经验多次发生,他的直觉美、发现美或鉴赏美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切实体现大纲精神,把审美教学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学中从审美再现的引导入手,注重在审美中引导学生受到审美陶冶,使学生充分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提高审美品位。
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是以品读赏析和体味感受作品为主的形象性与情境性的教学,对作品的欣赏是一种美的认识过程,它始终伴随着对活生生的形象的情感反应及理性思维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对此,笔者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在阅读内省中引导审美再现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努力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确立了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其中编选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这些文学精品蕴含着浓郁的审美情趣和精美的艺术形象,它们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艺术的再现。它们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是现实中最美好、最奇特、最典型的事物之形象的再创造。它不仅有合乎美的比例的外部形态,而且有深刻的内容,是作者向人们展示最理想、最崇高、最悲壮的境界和对世间事物之本质方面的观照。在教学和鉴赏文学作品时,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学本文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再现。
审美再现主要是审美主体的内省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和自作多情式的分析评价,而是要唤起学生的内省。这是审美再现的精要所在,是使审美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从而培养其审美品质的手段。
审美再现可以体现在朗读和默诵中,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里的“义”,既指内容,又包含艺术形象),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按当代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思维过程中,对现实的反映要借助于词、言语,人的思维是“言语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的语言。朗读,特别是对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诗文的朗读,能对大脑形成乐音性质的刺激,通过朗读和默诵,唤起审美的欲望和知觉。如果诵读的遍数越多,审美感受就越深刻,审美再现就越明显,强烈时怎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如,人们欣赏音乐,往往觉得最美的不是最新的曲子,而往往是耳熟能详的乐曲。在文学鉴赏中,人们鉴赏诗歌和散文,正是如此。学生在阅读内省中,给予恰当的点拨、提示,不仅能够扩大和丰富鉴赏范围,而且能使其把握精要,美的再现就会更为明显和强烈。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优秀中国古文化的途径之一。教师所进行的文言文教学,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指出:“我注意到中国学生驯服权威,美国学生则喜欢挑战权威,中国学生需要凡事怀疑,因为书本所讲未必对。”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一味徘徊于文字化、主旨化剖析的老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养,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学生审美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会丧失自我意识,而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就等于教给学生具体的、可操纵的审美方法。
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性,比明晰的观察更富于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作品信息,而在积极地思考,对情节推进、意义展开都在不断地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中学生已拥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课文前太详细的提示放在文后作参读材料,抛弃以往老师解说课文时强行灌输的模式,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方法指导的审美活动才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正是在这种尝试中,学生的能动性才会得以极大发挥。
三、在欣赏优秀作品中提高审美品位
学生正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例如,散文既然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是: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也是可以让我们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都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了解,以及初步接受优秀思想的照耀,也是古诗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一定的角度,而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此,无论他们寄寓或所感受到的哲思都逃脱不了注定的命运———被历史淘汰。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限纷繁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
柏拉图说过,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在心中。由此可见,一个人鉴赏美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后天的学习有关。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审美经验多次发生,他的直觉美、发现美或鉴赏美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切实体现大纲精神,把审美教学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学中从审美再现的引导入手,注重在审美中引导学生受到审美陶冶,使学生充分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提高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