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表与德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关键词】 师表;师德;德育
  
  “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当今从领导到大众的共识。一提到“教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大家经常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本身就要有良好的素质、师德,要“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里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不仅仅指教师的学识等硬条件,还包括师德这些精神层面上的。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新世纪所需要的教师,即要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有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培训的能力和要求,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古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也阐明了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育学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十分重要的,试问,如果一位教师连自己都不能遵守学校的日常规范,他教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很好地遵守呢?
   一个单位的道德氛围往往取决于主要领导的道德取向。而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道德水平依赖于家长、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日常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塑造学生的各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为新起点,要求我们重视审视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尤其要注重在教育第一战线上工作的教师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我们要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师德建设。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地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培养教师的六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 ,勇于改革的创业精神 ,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 ,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
  我们要重视师德的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掌握精湛的师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个人的知识结构,塑造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日常的教育中以此为要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其他文献
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力,张扬人的个性的教育活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
期刊
回首往事感慨颇多,从教十多年了,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和他们一块儿进行高三复习,一块儿经历高考,一切就象在昨天。今年的高考将至,我想说一说高中化学复习的一些心得。  “3+X”高考模式的实施,使化学学科不再作为单独的考试科目,高考的着重点也从“3+2”模式中着重知识点的记忆转而强调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成了高三学子们关注的话题,现在就此话题,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更新理念,确立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现代素质教育观,要
期刊
【摘要】 德育教育实效已成为教育工作之难点、重点、焦点。影响德育教育效果之因素很多,其中师生关系就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急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 德育;师生关系;实效    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对受教育者进行强制教育,尤其是德育教师往往以为自己既然是德育教师,在学生面前就要留下“道德圣人”的印象,仿佛自己就是道德楷模、样板。学生也因此
期刊
【摘要】 品德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思想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  【关键词】 立足课堂;着眼实际;选取场景;创设情境;参与实践;拓展课堂;课堂生活化  
期刊
这几年,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学生学业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借鉴并发扬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创出自己的特色。  一、运用正确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教学中组织和实施学生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认识的过程而不是认识的结果。布鲁纳认为:把一门学科交给一个人,不是要他
期刊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在“导”字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激活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从而奏响美术教学新一轮课改的最强音。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一、设置情境──导趣  创造的前提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生物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
期刊
我们都知道,当教师光荣而辛苦,光荣的是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辛苦的是教师这个职业与众不同:我们“制造”的不是机器零件,而是人的心灵。  在学校里,我们有时见到这些现象:有的学生懒于学习;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或玩手机,整日迷迷糊糊;有的学生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有的学生早恋。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令人“头大”的问题?除去有社会不良风气
期刊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走进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如网络电话、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数字化”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中学信息技术课开始时间不算太长,而在农村中学,其开设之初,限于农村中学条件的简陋,不能达到学生人手一机,甚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