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将所得情况进行整理归类,根据调查数据特征,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根据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规格要求与目标定位分析了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的问题:外向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学生的涉外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有所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79-02
一、调查数据特征分布
(一)调查时间:2010年6月-2011年12月
(二)调查地点:广西区内
(三)调查对象:高职院校相关院系、专业
(四)调查方式:电话联系、直接访谈、网络搜集
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规格要求与目标定位
(一)广西正面临大力建设泛北部湾经济的天时地利人和
广西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是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区域,且又是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持续深化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建设“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广西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外交、经贸等方面的友好合作,搭建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服务文化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利用和参与这场盛宴,广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而形成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200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这一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国家实力为背景,国家意志为决心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国际发展大通道,急需在面临发展的机遇和在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双重矛盾下,加快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二)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企业、民众对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变化所带来的感受也日益加深。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局面,如何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是当前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共同去思考和应对的,其中,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对策。对于广西的实际情况而言,是要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实际情况,做好承接产业升级中的产业转移、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联系的桥头堡是当前的满意决策。在落后发展和此消彼长之下,打造区域化的经济合作圈和国际化的自由贸易区,融入、服务其中,是一个上佳选择。为此,泛北部湾区,包括北部湾沿海各国的一体化建设,是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键节点而提出的。培养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和地区的国际商务人才,应该是广西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取向。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各自的阐述。一批能够掌握国际商务、经济、金融、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国际通用规则、经济全球化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熟练的外语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外向型高技能型人才。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服务型、经营型、创业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为例:“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体魄健全、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外向型高技能国际商务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人才在基本规格上具有:
1、开放的国际思维意识
开放的国际思维意识是立足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格局,能从国家实际国情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出发,看待当前经济全球化局势和生产要素本质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国家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经济,了解竞争优势和优势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样求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各国政经外交、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全面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
国际商务知识包括国际货物贸易、生产要素流通、国际金融、经营管理、国际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知识,是建立在全球丛林法则和世界统治格局下的各种规则,如何更好地适应理解这种规则,规避风险,是国际商务人才在专业业务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3、权威的国际商务岗位技能
在岗位技能方面,通常是以职业(行业)资格等级认证的形式体现。通过在报关、报检、金融、精算、语言、法律等方面,各个不同行业的通用证书的取得,来体现国际商务人才达到应有的水平。
4、过硬的国际交流素质
国际商务中,起到沟通、交流、传递的是语言信息。因此,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准,得体的国际礼仪以及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是国际商务人才应当具备的条件。
在这个培养目标下,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要根据各个专业设置的方向不同,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条件的限制,才能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教育管理部门备案批准招生、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共有33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约20万人。其中,严格符合国际商务人才的只占其中的小部分,是广西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等历史原因和发展现状在教学教育方面的投影。根据调查的最新情况,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培养的在探索,本课题组认为,广义的“国际商务人才”应该定位为,能够在全球化条件下,对各种贸易、经济、文化往来中的各种分工起到承担作用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据此,从专业化、职业化角度出发,在对广西高职院校中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时,课题组将不是专门为国际商务活动而设置的,仅仅是开设了相关课程供学生简单必修选秀的,不列入国际商务人才相关专业的问题探讨中。经过调查,课题组取得的情况反映如表1。
1、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广西高职院校开设的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的国际贸易、报关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外语方面的英语及东南亚小语种、财会方面的涉外会计、国际金融等专业。
2、追踪各校的历史和现状,广西的高职院校大部前身皆为行业主管学校,教育改革后相当部分的学校直接划归到自治区教育厅直接管理。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依托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学会,长期以来的积累形成了在某个方面的强势学科,但是从国际商务人才的专业设置来看,除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广西商务厅(原外贸厅)主管,长期以来在外贸、外语、外经领域积累起丰富的办学经验、人脉和资源外,大多数学校在“国际”、“商务”的双重交叉办学要求方面显得不够强势,起步较晚,专业多为新开设专业,多局限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外语上,有着天然的弱势。
(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不足
1、外向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广西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国际大动脉建设的战略重点,为了满足这个系统工程的人才需要,服务广西新发展,应强化和规范涉外专业的设置和开发。
2、学生的涉外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通常表现在,职业教育类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通常需要重点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贸易、金融、外语等方面技能的培养,除了传统的理论培养之外,必须加重其实训操作的比例。作为学生实训操作技能的有益补充的实训基地建设较为落后,没有形成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实训基地。
3、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有所不足。在高职层次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区内各告知院院校较早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观察,在深度和力度方面仍然有待加强。相当部分学校的国际商务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仅局限在部分甚至个别专业,如外语专业的留学和互换学生,没有能够形成非外语专业的直接呼唤学生和留学。
四、改进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目标和规格是关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广西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强调,建设“两区一带”是广西发展战略的轴心,其中北部湾经济区是重中之重。
(二)整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核心
1、从实际情况出发开设优质专业和特色专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东盟各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而广西与全国其他各区域之间发展也存在相对不平衡。差距的存在给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方面带来动机。
2、围绕“国际”、“商务”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外向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必须突出外贸技能、外语技能、外经技能的特色,应该在教学规律的允许下,主动积极加大外语课程的比重,从招生向外语分值倾斜开始,全称加快对外语技能的训练;同时将外贸、外经类课程在横向面向全校各专业进行普及化,纵向面对国际商务相关专业深入化,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任选课的的开设。
3、树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化竞争。通过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倾向于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比重,以适应涉外工作和岗位职责的要求。第一,强化学生涉外技能的培训,通过有计划地鼓励、指导学生考取相关的外贸、外语、外经方面的等级证书和从业资格认证,促进学生涉外技能的提升;第二,以赛促练,组织、鼓励、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等级的校内外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内在价值。
(三)健全保障是基础
1、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适应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师,必须具备第一线的涉外商务工作经验,应该拓宽教师引进的渠道,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在数量和质量上双双提升。
2、建设先进、现代、逼真的实训操作平台。在学生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办法大规模全过程深入到企业进行第一线操作的情况下,采取实训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训技能培训是一个满意决策。实训操作平台按照地点和利用便利性,可以通过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
(四)探索多渠道的办学机制是方向
1、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扩大交换留学生的规模和范围。当前,一些学校的留学专业仅仅局限于外语,过于狭窄,可以在学生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条件下,探索其他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出国留学的途径,扩大留学专业的覆盖面。采用灵活学制,不局限于三年。
2、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办学,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实训,使用2+1,2+0.5+0.5,3+1,3+1+1等灵活学制,实现学生学历和经历的双重满足等方式,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厅发布的《2010年广西教育概况》.http://www.gxedu.gov.cn/Item/250.aspx.
\[2\]根据各高职院校公布最新在校人数统计.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79-02
一、调查数据特征分布
(一)调查时间:2010年6月-2011年12月
(二)调查地点:广西区内
(三)调查对象:高职院校相关院系、专业
(四)调查方式:电话联系、直接访谈、网络搜集
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规格要求与目标定位
(一)广西正面临大力建设泛北部湾经济的天时地利人和
广西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是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区域,且又是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持续深化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建设“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广西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外交、经贸等方面的友好合作,搭建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服务文化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利用和参与这场盛宴,广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而形成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200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这一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国家实力为背景,国家意志为决心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国际发展大通道,急需在面临发展的机遇和在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双重矛盾下,加快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二)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企业、民众对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变化所带来的感受也日益加深。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局面,如何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是当前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共同去思考和应对的,其中,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对策。对于广西的实际情况而言,是要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实际情况,做好承接产业升级中的产业转移、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联系的桥头堡是当前的满意决策。在落后发展和此消彼长之下,打造区域化的经济合作圈和国际化的自由贸易区,融入、服务其中,是一个上佳选择。为此,泛北部湾区,包括北部湾沿海各国的一体化建设,是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键节点而提出的。培养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和地区的国际商务人才,应该是广西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取向。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各自的阐述。一批能够掌握国际商务、经济、金融、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国际通用规则、经济全球化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熟练的外语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外向型高技能型人才。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服务型、经营型、创业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为例:“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体魄健全、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外向型高技能国际商务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人才在基本规格上具有:
1、开放的国际思维意识
开放的国际思维意识是立足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格局,能从国家实际国情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出发,看待当前经济全球化局势和生产要素本质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国家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经济,了解竞争优势和优势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样求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各国政经外交、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全面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
国际商务知识包括国际货物贸易、生产要素流通、国际金融、经营管理、国际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知识,是建立在全球丛林法则和世界统治格局下的各种规则,如何更好地适应理解这种规则,规避风险,是国际商务人才在专业业务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3、权威的国际商务岗位技能
在岗位技能方面,通常是以职业(行业)资格等级认证的形式体现。通过在报关、报检、金融、精算、语言、法律等方面,各个不同行业的通用证书的取得,来体现国际商务人才达到应有的水平。
4、过硬的国际交流素质
国际商务中,起到沟通、交流、传递的是语言信息。因此,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准,得体的国际礼仪以及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是国际商务人才应当具备的条件。
在这个培养目标下,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要根据各个专业设置的方向不同,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条件的限制,才能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教育管理部门备案批准招生、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共有33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约20万人。其中,严格符合国际商务人才的只占其中的小部分,是广西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等历史原因和发展现状在教学教育方面的投影。根据调查的最新情况,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培养的在探索,本课题组认为,广义的“国际商务人才”应该定位为,能够在全球化条件下,对各种贸易、经济、文化往来中的各种分工起到承担作用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据此,从专业化、职业化角度出发,在对广西高职院校中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时,课题组将不是专门为国际商务活动而设置的,仅仅是开设了相关课程供学生简单必修选秀的,不列入国际商务人才相关专业的问题探讨中。经过调查,课题组取得的情况反映如表1。
1、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广西高职院校开设的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的国际贸易、报关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外语方面的英语及东南亚小语种、财会方面的涉外会计、国际金融等专业。
2、追踪各校的历史和现状,广西的高职院校大部前身皆为行业主管学校,教育改革后相当部分的学校直接划归到自治区教育厅直接管理。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依托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学会,长期以来的积累形成了在某个方面的强势学科,但是从国际商务人才的专业设置来看,除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广西商务厅(原外贸厅)主管,长期以来在外贸、外语、外经领域积累起丰富的办学经验、人脉和资源外,大多数学校在“国际”、“商务”的双重交叉办学要求方面显得不够强势,起步较晚,专业多为新开设专业,多局限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外语上,有着天然的弱势。
(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不足
1、外向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广西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国际大动脉建设的战略重点,为了满足这个系统工程的人才需要,服务广西新发展,应强化和规范涉外专业的设置和开发。
2、学生的涉外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通常表现在,职业教育类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通常需要重点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贸易、金融、外语等方面技能的培养,除了传统的理论培养之外,必须加重其实训操作的比例。作为学生实训操作技能的有益补充的实训基地建设较为落后,没有形成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实训基地。
3、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有所不足。在高职层次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区内各告知院院校较早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观察,在深度和力度方面仍然有待加强。相当部分学校的国际商务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仅局限在部分甚至个别专业,如外语专业的留学和互换学生,没有能够形成非外语专业的直接呼唤学生和留学。
四、改进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目标和规格是关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广西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强调,建设“两区一带”是广西发展战略的轴心,其中北部湾经济区是重中之重。
(二)整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核心
1、从实际情况出发开设优质专业和特色专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东盟各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而广西与全国其他各区域之间发展也存在相对不平衡。差距的存在给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方面带来动机。
2、围绕“国际”、“商务”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外向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必须突出外贸技能、外语技能、外经技能的特色,应该在教学规律的允许下,主动积极加大外语课程的比重,从招生向外语分值倾斜开始,全称加快对外语技能的训练;同时将外贸、外经类课程在横向面向全校各专业进行普及化,纵向面对国际商务相关专业深入化,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任选课的的开设。
3、树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化竞争。通过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倾向于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比重,以适应涉外工作和岗位职责的要求。第一,强化学生涉外技能的培训,通过有计划地鼓励、指导学生考取相关的外贸、外语、外经方面的等级证书和从业资格认证,促进学生涉外技能的提升;第二,以赛促练,组织、鼓励、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等级的校内外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内在价值。
(三)健全保障是基础
1、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适应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师,必须具备第一线的涉外商务工作经验,应该拓宽教师引进的渠道,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在数量和质量上双双提升。
2、建设先进、现代、逼真的实训操作平台。在学生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办法大规模全过程深入到企业进行第一线操作的情况下,采取实训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训技能培训是一个满意决策。实训操作平台按照地点和利用便利性,可以通过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
(四)探索多渠道的办学机制是方向
1、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扩大交换留学生的规模和范围。当前,一些学校的留学专业仅仅局限于外语,过于狭窄,可以在学生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条件下,探索其他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出国留学的途径,扩大留学专业的覆盖面。采用灵活学制,不局限于三年。
2、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办学,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实训,使用2+1,2+0.5+0.5,3+1,3+1+1等灵活学制,实现学生学历和经历的双重满足等方式,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厅发布的《2010年广西教育概况》.http://www.gxedu.gov.cn/Item/250.aspx.
\[2\]根据各高职院校公布最新在校人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