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内的纪录片开始逐渐走上精品化的创作路线,除去越来越高超的拍摄技法、细腻而讲究的画面、富有文化内蕴的解说词、考究的音乐之外,深耕中国故事,将人文意识渗入到几乎所有品类的纪录片创作思维中也是这些优秀纪录片制胜的法宝。梳理一下近几年的优秀纪录片作品,那些具有人文思想的精品纪录片总能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从《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本草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纪录片中关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的描述在不断丰满,而近来一部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方式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再一次掀起纪录片的观赏热潮,它突破了“航拍”这种拍摄方式在很多纪录片创作中的局限,镜头在天地之间纵横遨游,既有宏观角度对华夏天地之大美的无尽礼赞,又有微观角度的对地域民俗、宗教、历史、地理、自然保护的探析解密,让人从横向和纵向两种角度深刻领略天地之美,人文之韵,这不得不说是国产纪录片创作的又一突破。以下本文将从《航拍中国》的主题意蕴建构及创作方法两个角度剖析这部纪录片的实践经验,分析这部纪录片是如何通过造型和意蕴的开掘,拓展高空摄影的美学功能的。
一、 主题意蕴的构建
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计划拍摄34集。该纪录片的第一季包括《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6集,在这播出的6集当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编创者的主题构建思路,即多重开掘,层层深入。编创者没有将该纪录片的主题呈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做了多种有意味的探索,这种探索已经超越了以往以航拍为拍摄手段、航拍镜头仅用作风光呈现功能的纪录片,向更富哲学意味的“悟道”前进。
(一)俯仰天地之思
近些年,航拍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的运用中越来越娴熟,如果说,起初的纪录片运用航拍镜头仅作为一种奇观化的呈现手段,那么,如今在中外以航拍为拍摄特点的纪录片中,它逐渐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感受。
从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迁徙的鸟》(Winged Migration)、《家园》(Home)、《人类星球》(Human Planet)、《飞越地球》(Earth Flight)、《飞行的魔力》(The Magic of Flight),到国内广受关注的《飞越海西》《飞越山西晋善晋美》《鸟瞰中国》,再到如今的《航拍中国》,航拍纪录片的主题开掘已经一再打破既定传统,朝多维度前进。
在《航拍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意味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周易·系辞传》中曾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俯仰”既是中国古人观看世界的主要方式,又是此后中国人眼观世界,体会悟“道”的思维方式。
宗白华先生曾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1]更有当代的研究学者指出:“它(俯仰,编者注)对于此后审美与艺术实践产生了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导引作用,中国古代审美观照的民族特色,也从中得到了明确而集中的概括。”[2]
航拍纪录片从高空俯视,有“俯”的意味,跳脱开地面的束缚,更容易从一定高度上得到体悟。“俯则观法于地”指的不仅仅是观风景物象,更是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法”,甚至是“道”,从某一地域的地理形成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宗教风俗的沿革,建筑风格背后的寓意,都是该纪录片关注的内容。除了大量的俯拍镜头之外,《航拍中国》也使用了仰拍,例如在拍摄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飞翔姿态时,仰拍镜头让丹顶鹤在天空优雅翱翔的身影有了与长天和谐共融的意味。“仰则观象于天”,在《航拍中国》中则更多体现为纪录片内在精神的“仰”,即将中国文化当成一种仰视的目标,用“俯”的视角,呈现内在精神的“仰”。每一集结尾饱含深情的解说词即可看出编创者对中国文化的“仰视”姿态,例如,《陕西篇》结尾的解说词:不羁的流水如同天河倒泻,壶口成为天险,许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势不可当的黄河,成为这个东方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什么能阻挡一条长河奔流入海,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航拍中国》中大量篇幅从宏观角度讲述中国的幅员辽阔,多种地貌之美,更旨在探讨天地大美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魅力,即多样共融,天人合一。正如片头饱含深情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这种观赏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奇观的震撼,更是对观众习以为常的观念的挑战。《航拍中国》经常会在对某一地域风貌的呈现之时抽离出来,探讨这一地域的地理形成、人们的生活理念,宗教信仰,历史沿革等等,从叙事视角的俯视与内在精神的仰望两种角度呈现天地大美。
(二)生态美学之维
近年来的纪录片越来越注重生态美学的呈现,例如,在《美丽中国》中,编创者不仅着力表现原生态的中国山水的魅力,更用大量篇幅描述当代的中国人对环境和珍稀动物的保护,让曾经因工业化进程而被污染和破坏的中国地理环境逐渐变成一种“诗意的栖居”。
虽然在理论上,航拍题材的纪录片更意味着着眼于一定高度的风景观看,然而《航拍中国》借助更加灵活的小型飞行器接近那些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营造出一番生趣盎然的景象。《航拍中国》的每一集中,都会穿插介绍各个省份的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的理念、措施。例如《海南篇》中介绍了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对坡鹿的保护,《陕西篇》中更是花大量篇幅表现陕西特别是秦岭一带生态的多样性,摄制组编导先后到长角坝镇、熊猫谷景区、“羚牛村”药子梁等考察、拍摄,在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拍摄悠闲散步、食竹、静坐的棕色大熊猫七仔,从药子梁上的高山草甸、云海风光、第四纪冰川、原始冷杉林、野生羚牛群、朱鹮、猕猴、遗鸥,都被无人航拍机拍摄入镜。《新疆篇》在谈到雪山攀登爱好者不再攀登博格达峰时,解说词“或许远眺而不去打扰它,是欣赏它的最好方式”正是对这种环保理念最贴切的注解和肯定。《黑龙江篇》则谈到“今天为了保护生态,北大仓的开发已经陆续停止,因垦荒而消失的湿地,正在逐步恢复生机”。 在航拍纪录片中,小巧灵活的无人机在拍摄野生动物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小巧、低噪音、操控灵活,不易被动物察觉,更容易拍摄出动物们自在的一面。无人机拍摄还可以克服湖泊、森林、悬崖峭壁、沟谷等各种复杂地形地貌的观测条件,呈现给观众难得一见的画面。在《航拍中国》中,无人机还捕捉下两个有趣的画面: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中的东北虎向飞行器猛扑过来的镜头让纪录片有了紧张的生气,而上海野生动物园一脸呆萌的袋鼠追逐飞行器的镜头也让人忍俊不禁。
(三)深掘人文之核
航拍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拍摄手段,由于具有了上帝般凌驾于高空之上的视角,俯视一切,往往也意味着航拍纪录片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立意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追求。航拍纪录片往往蕴含人文之思,例如法国纪录片《家园》,该片不仅介绍了地球的历史和生物的演化进程,更深入思考人类文明崛起对地球的影响及破坏,结合航拍影像画面和抒情意味浓厚的旁白,唤起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识。
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纪录片中的航拍镜头往往只负责呈现宏阔、壮丽的景象,很少承担人文意识的渗透。“在当今中国,不少穿插或全片采用航拍手段的纪录片,常常流于视觉震撼的满足,这难免就会出现止于景观拍摄的趋同性和同质化。在宏阔、壮观、神奇、美丽等景观呈现之时,我们可还看见人类的生产活动、组织保障制度、艺术宗教意识等文化结构与自然万象相互作用所造就的生存空间? 可还看见各种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织演变的人文景观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独特的地方景观? ”[3]
在《航拍中国》中,解说词则时常透露出人文意识,如《陕西篇》高空环绕拍摄黄土高原,讲到黄帝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存活了5000年,画面是黄帝陵——轩辕殿,解说词则谈到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探索和讲述,甚至联想到世界文明。例如:“黄土高原所在的纬度附近,在5000年前大放异彩,它集中了人类最古老的几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先后崛起。”这种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关照体现出纪录片的价值高度。《江西篇》对婺源徽派建筑的由来,徽商文化的探讨以及江西客家人的围屋建筑文化的分析都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意识。
二、 创作方法探索
(一)高空俯视:不一样的中国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航空模型、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降落伞等。
《航拍中国》与其他表现中国的纪录片的差异就在于,借助航拍这种唯一的拍摄方式呈现美丽中国、文化中国和生态中国,视角的不同也决定了呈现效果的不同。航拍就是“利用了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那些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却看不到的景色。”[4]导演余乐谈到,在拍摄第一季之前,摄制组进行了远程调研和实地考察,选择出100多个适合进行航空拍摄的地点,并最终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完成拍摄。完成拍摄后的画面令摄制组也大感新奇,特殊的视角和高度带来完全不同的观感体验,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对华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空中多个角度的呈现,有的视角雄奇,有的视角壮观,有的视角则令人胆颤,给人多方面的认识;从空中俯瞰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一个泥沙俱下,一个墨绿如玉,让人真正明白了何谓“泾渭分明”;高空拍摄的安集海大峡谷河流将砂岩和泥岩冲向大地,冲出了一副大地抽象画,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垂直俯视的新疆“八卦城”(特拉克斯县城)则更让人体会到高空视角的神奇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微观呈现:贴地挖掘中国故事
當然,若纪录片只能“俯”,而不能“仰”,即在拍摄观念及主题呈现上只能做到宏观辽阔的描绘,而不能贴近地面,从微观角度给予仰视,也不能真正做到“俯仰天地”。
“航拍”也可以做到贴地叙事、细致入微。2012年,BBC推出了一部以鸟作为主角的纪录片《鸟瞰地球》。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雪雁、棕鹈鹕、秃鹰等鸟类的特写镜头,它们扇动翅膀的动态细节以及身上的羽毛都清晰可见。
在《航拍中国》中也可以看见细腻的处理方式。例如,片中有一组“和尚蟹”在沙滩上行走的镜头,只有2克重的“微型螃蟹”,即使是地面拍摄也需拉近距离才行。然而,无人机却做到了贴地飞行,近距离取景。
导演余乐谈到,他所期望的是,不管哪个角度,都要“食人间烟火”。在展现地理风貌的同时,将镜头对准人们的生活才是纪录片的品格追求。在表现三亚这座城市时,画面与解说词的节奏完美契合,在表现高楼、高架桥等城市特色的建筑时,画面推进明显加快,使用快速剪辑、跳切,快速推拉的方式,配合字幕:俯瞰三亚,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快与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之后在表现海滨的画面处节奏慢下来,镜头移动舒缓,配合字幕:同一片土地上,另一群人却慢得出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享受假期,只为了寻得片刻宁静,这就是属于三亚的双城记。
《江西》一集中,无人机降低高度,深入到徽派建筑的院落中拍摄奇特年俗——舞板凳龙,贴近人们的屋顶拍摄“晒秋”这种极富生活气息的图景,甚至与地面上人们的视线平行拍摄了当地宗教活动——南丰傩舞,这种贴地叙事令《航拍中国》具有了扎实的表现意味。
(三)抒情意味:爱国情怀一以贯之
《航拍中国》全片贯穿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情怀。这种情怀不仅通过镜头语汇及高亮的色调显露出来,还通过以吟唱为特色的新世纪风格的音乐及抒情意味浓厚的解说词透露出来。
《航拍中国》选择的画面大多能呈现祖国河山的最美好的一面,摄影师往往撷取了光影与色调最完美配合的一幕,多个表现山峦的镜头中出现“圣光”,有的镜头则站在飘渺的云峰拍摄地面,有的则是用心等待只为拍摄一年中最美的几天(伊犁的杏花沟),有人说,《航拍中国》中的若干镜头都可以定格成为漂亮的摄影作品或油画,编创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拍摄祖国的每一幅漂亮图景,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外,片中反复出现以吟唱为特色音乐,具有启发冥想的艺术效果,崇高感油然而生。
结语
诚然,航拍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一种别样的呈现视角和审美魅力,然而,怎样讲好故事,彰显主题,提升人文价值仍是纪录片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这也是《航拍中国》带来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9.
[2]张锡坤,姜勇,窦可阳.周易经传美学通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1:185.
[3]刘洁.航拍纪录: 放眼看见的意味[J].现代传播,2015(11):117.
[4]赵凌.以飞人的眼晴看世界——独特的贝特朗高空摄影[J].大美术,2007(2):10.
一、 主题意蕴的构建
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计划拍摄34集。该纪录片的第一季包括《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6集,在这播出的6集当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编创者的主题构建思路,即多重开掘,层层深入。编创者没有将该纪录片的主题呈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做了多种有意味的探索,这种探索已经超越了以往以航拍为拍摄手段、航拍镜头仅用作风光呈现功能的纪录片,向更富哲学意味的“悟道”前进。
(一)俯仰天地之思
近些年,航拍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的运用中越来越娴熟,如果说,起初的纪录片运用航拍镜头仅作为一种奇观化的呈现手段,那么,如今在中外以航拍为拍摄特点的纪录片中,它逐渐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感受。
从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迁徙的鸟》(Winged Migration)、《家园》(Home)、《人类星球》(Human Planet)、《飞越地球》(Earth Flight)、《飞行的魔力》(The Magic of Flight),到国内广受关注的《飞越海西》《飞越山西晋善晋美》《鸟瞰中国》,再到如今的《航拍中国》,航拍纪录片的主题开掘已经一再打破既定传统,朝多维度前进。
在《航拍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意味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周易·系辞传》中曾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俯仰”既是中国古人观看世界的主要方式,又是此后中国人眼观世界,体会悟“道”的思维方式。
宗白华先生曾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1]更有当代的研究学者指出:“它(俯仰,编者注)对于此后审美与艺术实践产生了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导引作用,中国古代审美观照的民族特色,也从中得到了明确而集中的概括。”[2]
航拍纪录片从高空俯视,有“俯”的意味,跳脱开地面的束缚,更容易从一定高度上得到体悟。“俯则观法于地”指的不仅仅是观风景物象,更是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法”,甚至是“道”,从某一地域的地理形成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宗教风俗的沿革,建筑风格背后的寓意,都是该纪录片关注的内容。除了大量的俯拍镜头之外,《航拍中国》也使用了仰拍,例如在拍摄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飞翔姿态时,仰拍镜头让丹顶鹤在天空优雅翱翔的身影有了与长天和谐共融的意味。“仰则观象于天”,在《航拍中国》中则更多体现为纪录片内在精神的“仰”,即将中国文化当成一种仰视的目标,用“俯”的视角,呈现内在精神的“仰”。每一集结尾饱含深情的解说词即可看出编创者对中国文化的“仰视”姿态,例如,《陕西篇》结尾的解说词:不羁的流水如同天河倒泻,壶口成为天险,许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势不可当的黄河,成为这个东方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什么能阻挡一条长河奔流入海,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航拍中国》中大量篇幅从宏观角度讲述中国的幅员辽阔,多种地貌之美,更旨在探讨天地大美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魅力,即多样共融,天人合一。正如片头饱含深情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这种观赏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奇观的震撼,更是对观众习以为常的观念的挑战。《航拍中国》经常会在对某一地域风貌的呈现之时抽离出来,探讨这一地域的地理形成、人们的生活理念,宗教信仰,历史沿革等等,从叙事视角的俯视与内在精神的仰望两种角度呈现天地大美。
(二)生态美学之维
近年来的纪录片越来越注重生态美学的呈现,例如,在《美丽中国》中,编创者不仅着力表现原生态的中国山水的魅力,更用大量篇幅描述当代的中国人对环境和珍稀动物的保护,让曾经因工业化进程而被污染和破坏的中国地理环境逐渐变成一种“诗意的栖居”。
虽然在理论上,航拍题材的纪录片更意味着着眼于一定高度的风景观看,然而《航拍中国》借助更加灵活的小型飞行器接近那些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营造出一番生趣盎然的景象。《航拍中国》的每一集中,都会穿插介绍各个省份的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的理念、措施。例如《海南篇》中介绍了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对坡鹿的保护,《陕西篇》中更是花大量篇幅表现陕西特别是秦岭一带生态的多样性,摄制组编导先后到长角坝镇、熊猫谷景区、“羚牛村”药子梁等考察、拍摄,在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拍摄悠闲散步、食竹、静坐的棕色大熊猫七仔,从药子梁上的高山草甸、云海风光、第四纪冰川、原始冷杉林、野生羚牛群、朱鹮、猕猴、遗鸥,都被无人航拍机拍摄入镜。《新疆篇》在谈到雪山攀登爱好者不再攀登博格达峰时,解说词“或许远眺而不去打扰它,是欣赏它的最好方式”正是对这种环保理念最贴切的注解和肯定。《黑龙江篇》则谈到“今天为了保护生态,北大仓的开发已经陆续停止,因垦荒而消失的湿地,正在逐步恢复生机”。 在航拍纪录片中,小巧灵活的无人机在拍摄野生动物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小巧、低噪音、操控灵活,不易被动物察觉,更容易拍摄出动物们自在的一面。无人机拍摄还可以克服湖泊、森林、悬崖峭壁、沟谷等各种复杂地形地貌的观测条件,呈现给观众难得一见的画面。在《航拍中国》中,无人机还捕捉下两个有趣的画面: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中的东北虎向飞行器猛扑过来的镜头让纪录片有了紧张的生气,而上海野生动物园一脸呆萌的袋鼠追逐飞行器的镜头也让人忍俊不禁。
(三)深掘人文之核
航拍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拍摄手段,由于具有了上帝般凌驾于高空之上的视角,俯视一切,往往也意味着航拍纪录片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立意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追求。航拍纪录片往往蕴含人文之思,例如法国纪录片《家园》,该片不仅介绍了地球的历史和生物的演化进程,更深入思考人类文明崛起对地球的影响及破坏,结合航拍影像画面和抒情意味浓厚的旁白,唤起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识。
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纪录片中的航拍镜头往往只负责呈现宏阔、壮丽的景象,很少承担人文意识的渗透。“在当今中国,不少穿插或全片采用航拍手段的纪录片,常常流于视觉震撼的满足,这难免就会出现止于景观拍摄的趋同性和同质化。在宏阔、壮观、神奇、美丽等景观呈现之时,我们可还看见人类的生产活动、组织保障制度、艺术宗教意识等文化结构与自然万象相互作用所造就的生存空间? 可还看见各种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织演变的人文景观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独特的地方景观? ”[3]
在《航拍中国》中,解说词则时常透露出人文意识,如《陕西篇》高空环绕拍摄黄土高原,讲到黄帝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存活了5000年,画面是黄帝陵——轩辕殿,解说词则谈到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探索和讲述,甚至联想到世界文明。例如:“黄土高原所在的纬度附近,在5000年前大放异彩,它集中了人类最古老的几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先后崛起。”这种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关照体现出纪录片的价值高度。《江西篇》对婺源徽派建筑的由来,徽商文化的探讨以及江西客家人的围屋建筑文化的分析都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意识。
二、 创作方法探索
(一)高空俯视:不一样的中国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航空模型、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降落伞等。
《航拍中国》与其他表现中国的纪录片的差异就在于,借助航拍这种唯一的拍摄方式呈现美丽中国、文化中国和生态中国,视角的不同也决定了呈现效果的不同。航拍就是“利用了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那些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却看不到的景色。”[4]导演余乐谈到,在拍摄第一季之前,摄制组进行了远程调研和实地考察,选择出100多个适合进行航空拍摄的地点,并最终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完成拍摄。完成拍摄后的画面令摄制组也大感新奇,特殊的视角和高度带来完全不同的观感体验,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对华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空中多个角度的呈现,有的视角雄奇,有的视角壮观,有的视角则令人胆颤,给人多方面的认识;从空中俯瞰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一个泥沙俱下,一个墨绿如玉,让人真正明白了何谓“泾渭分明”;高空拍摄的安集海大峡谷河流将砂岩和泥岩冲向大地,冲出了一副大地抽象画,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垂直俯视的新疆“八卦城”(特拉克斯县城)则更让人体会到高空视角的神奇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微观呈现:贴地挖掘中国故事
當然,若纪录片只能“俯”,而不能“仰”,即在拍摄观念及主题呈现上只能做到宏观辽阔的描绘,而不能贴近地面,从微观角度给予仰视,也不能真正做到“俯仰天地”。
“航拍”也可以做到贴地叙事、细致入微。2012年,BBC推出了一部以鸟作为主角的纪录片《鸟瞰地球》。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雪雁、棕鹈鹕、秃鹰等鸟类的特写镜头,它们扇动翅膀的动态细节以及身上的羽毛都清晰可见。
在《航拍中国》中也可以看见细腻的处理方式。例如,片中有一组“和尚蟹”在沙滩上行走的镜头,只有2克重的“微型螃蟹”,即使是地面拍摄也需拉近距离才行。然而,无人机却做到了贴地飞行,近距离取景。
导演余乐谈到,他所期望的是,不管哪个角度,都要“食人间烟火”。在展现地理风貌的同时,将镜头对准人们的生活才是纪录片的品格追求。在表现三亚这座城市时,画面与解说词的节奏完美契合,在表现高楼、高架桥等城市特色的建筑时,画面推进明显加快,使用快速剪辑、跳切,快速推拉的方式,配合字幕:俯瞰三亚,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快与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之后在表现海滨的画面处节奏慢下来,镜头移动舒缓,配合字幕:同一片土地上,另一群人却慢得出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享受假期,只为了寻得片刻宁静,这就是属于三亚的双城记。
《江西》一集中,无人机降低高度,深入到徽派建筑的院落中拍摄奇特年俗——舞板凳龙,贴近人们的屋顶拍摄“晒秋”这种极富生活气息的图景,甚至与地面上人们的视线平行拍摄了当地宗教活动——南丰傩舞,这种贴地叙事令《航拍中国》具有了扎实的表现意味。
(三)抒情意味:爱国情怀一以贯之
《航拍中国》全片贯穿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情怀。这种情怀不仅通过镜头语汇及高亮的色调显露出来,还通过以吟唱为特色的新世纪风格的音乐及抒情意味浓厚的解说词透露出来。
《航拍中国》选择的画面大多能呈现祖国河山的最美好的一面,摄影师往往撷取了光影与色调最完美配合的一幕,多个表现山峦的镜头中出现“圣光”,有的镜头则站在飘渺的云峰拍摄地面,有的则是用心等待只为拍摄一年中最美的几天(伊犁的杏花沟),有人说,《航拍中国》中的若干镜头都可以定格成为漂亮的摄影作品或油画,编创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拍摄祖国的每一幅漂亮图景,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外,片中反复出现以吟唱为特色音乐,具有启发冥想的艺术效果,崇高感油然而生。
结语
诚然,航拍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一种别样的呈现视角和审美魅力,然而,怎样讲好故事,彰显主题,提升人文价值仍是纪录片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这也是《航拍中国》带来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9.
[2]张锡坤,姜勇,窦可阳.周易经传美学通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1:185.
[3]刘洁.航拍纪录: 放眼看见的意味[J].现代传播,2015(11):117.
[4]赵凌.以飞人的眼晴看世界——独特的贝特朗高空摄影[J].大美术,20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