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从中表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设计理念
  课文以梅花为线,以情感人,通过五个故事(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表达外祖父的爱国和思乡之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关键部分既梅花魂所在的重点语段品读,在深入理解梅花魂含义的基础上,再引出文章的五个故事,串联全文。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众说梅花特点
  
  在古筝曲中,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教师适时激情引入:“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梅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配以古筝乐曲烘托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品读,感悟“魂”之所在
  
  同学们眼中的梅花具有这样的特点,(出示课题《梅花魂》)那文中的外祖父又是怎样来评价梅花的呢?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语段。
  出示课文:“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引导学生圈画出表现梅花特点的重点词语,抓住这些词语指导朗读。(加重愈……愈,最……最)
  播放风雪中梅花的视频,(这就是冰雪中的梅花)学生观看后再次品读该语段,读出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在无声的视频中加入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出示江姐就义部分视频),师声情并茂地解说: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
  同学们,请你们讨论一下,这个镜头中插入这首《红梅赞》有何用意呢?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提出,巧妙地把课文中难点部分的理解转移到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会说:江姐就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歌中赞红梅实际在赞扬江姐等……
  是呀,还有很多跟江姐一样有着梅花品格的英烈们(出示其他英雄人物)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指导学生带着敬佩、感激的语气朗读课文。
  出示课文: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隐去部分词语读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媒体介入,特别是同一首歌曲两个背景,实现了梅花品格向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的过度,为学生理解下文作了铺垫。
  
  三、回归整体,体会爱国思乡情
  
  同学们,文中还有几个小故事能体现外祖父惜梅思乡的情感,请同学们再次通读全文,找出相关的语段画出来,把你认为最感人的语句在小组中读一读,并试着概括出每个故事的小标题。通过学生汇报总结出以下内容: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巾
  
  四、续写拓展,寄托思念真情
  
  这五个故事,无不寄托着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可惜的是,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祖国。深爱祖国、思念家乡是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愿,让我们齐声诵读这些思乡诗句,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吧)(出示思乡的古诗配《故乡的云》歌曲)
  在《故乡的云》乐曲的感染下诵读思乡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度: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虽然外祖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但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却随着“墨梅图”和“血色梅花手绢”回到了家乡。
  同学们,当莺儿和妈妈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本单元习作是想象作文,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为单元训练做了铺垫。
  
  五、总结升华,华侨思乡情
  
  (出示我的中国心音乐和视频)
  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其他文献
摘 要: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语文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关键词:语文评价方式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语文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
期刊
语文教学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情境
期刊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必须要严谨对待。  首先,小学数学要注重扎实基础。第一,要背书本上的概念,做到熟念于心。或许这种方式过于死板,但是却是最容易让小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先让学生熟悉概念,再从熟悉变为灵活运用,最后通过做题练习,举一反三,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第二,要注意做课本上的习题。一般课本上的习题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而出的,也是考试的方向,对于学生巩固基础,完善拓展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新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成为中学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体和创造性是新课程改革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做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为此,在中学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谈起作文,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真可谓“谈作色变”。尽管这样,许多人总是把作文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语文作文 教学    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谈起作文,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真可谓“谈作色变”。尽管这样,许多人总是把作文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再加上近年来的考试中作文分值在不断成上升趋势,因此,如果克服中学
期刊
摘 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等具体情况,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局限这些。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方法有时还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  关键词:政治课 导入    作为政治教师,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说来,政治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直接进入正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点明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要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发散式思维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一代新
期刊
摘 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不仅为数学本身,也为其它学科的数学应用提供了简捷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一、引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
期刊
摘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的原则。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差生,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原则转化辅导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的原则。“实”,就是一切从本校
期刊
现在每日听到老师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劲”,他们对工作倦怠,对学生感到厌烦,甚至有的老师一踏进校园就感到头疼,这就是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