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翻译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传播的媒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翻译研究的各方面,吕俊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地见解,为其做出了突出贡献。作者从翻译批评、翻译学方面入手,概括总结了吕先生对于翻译研究的思想和理念,从而为研究者及译者提供基本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翻译;翻译学;翻译批评;研究思想
  吕俊先生就翻译的性质及任务谈到:“概括地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无论口译、笔译、机器翻译,也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抑或是科技文体的翻译,它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传播。”[1] 翻译在信息传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对翻译性质、翻译作用的整体把握,有助于研究者及译者的理解与实践。
  一、翻译批评方面
  我国翻译批评研究历经二十年发展,其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原因是随着人们科学意识的增强,加之相邻学科的影响,它也得到了理论上的补充。吕俊先生首先论述了翻译批评的三大转向,分别是“从传统批评走向现代批评;从一元性走向多元性的翻译批评;从文本批评走向社会-历史性批评,”[2]通过对翻译批评转向的论述吕先生提出,我国传统的翻译批评模式主要以语文式的翻译批评为主,这种批评模式主要是指“批评者往往以中国传统文论为依据,对译作进行点评式和随感式的批评。他们大都对译品的遣词用句最感兴趣,或者说是集中了他们的全部兴趣。但缺乏对译作的整体把握,也缺乏理论上的阐述,带有经验主义特征。”[3]随着外国语言学理论的传入,我国的翻译批评采用了语言分析的方法,逐渐由传统的批评模式转向现代的批评模式,同时,文艺学各流派也对翻译批评产生影响。在引进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文艺理论后,我国一元性批评模式继而转为语言学批评模式和文艺学批评模式并存的局面。另外一个转变则是从微观走向宏观,我国翻译批评研究最早以语文式的研究为主,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过分地着眼于文本,从而忽视了对整个翻译的认识。吕先生认为翻译批评者不应紧紧局限在文本之上,而是要结合历史与社会,在其中找寻译作与原作产生的原因,这样翻译批评也自然会跳出文本,成为社会-历史性的批评。
  翻译批评研究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危机和困难,这种危机和困难归结于翻译研究范式的选择。解构主义的出现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使得人们对翻译批评的客观性、标准有了怀疑,随之而来的各种疑问也使翻译批评研究中的危机与困难加剧出现。吕俊先生指出,对于翻译批评研究出现危机根源的反思在于“我们原来对翻译批评定位的错误”,[4]只能说“翻译批评的标准不应从翻译理论中去推导,不是一句某种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而是应以价值学中的评价理论为依据。”[5]所谓价值评价是指包含主体和客体在内的一种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绝不是可以用来颠覆客体原则的武器,而是与客体性原则共同构成评价活动这一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6]就翻译评价的标准来说,吕俊先生认为选择一种“底线标准”[7]是较为合理的,而这种“底线标准”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有相通之处。吕俊先生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建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一理论强调了三个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翻译批评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同时也为翻译批评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翻译学方面
  吕俊先生首先对翻译学进行了解释,他谈到“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中各要素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新学科,其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学、文艺学,也离不开文化学以及心理学和思维学,”[8]与此同时,吕先生认为翻译学有必要纳入传播学范畴进行研究,而其本质也决定了它应该被纳入传播学。翻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对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综合性与深层次研究,”[9]只有将翻译学放在传播学的大框架下,“对翻译的本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等诸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才能有助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10]
  对于翻译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问题,吕俊先生以学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引用其观点证实了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从研究无国界这个角度出发,他提出翻译学早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学科学对于学科的定义“凡是一种系统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其他的知识系统不同,亦即有着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工作任务,并能据此而产生与完成任务相适应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理论、原则和方法又不是可以被其他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所取代的,这样的知识体系就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1]吕先生谈到,根据这一概念足以判断出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为翻译学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是独特的,其理论、原则与方法不是任何其他一个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可以取代的,尽管它要借用语言学、文艺学和符号学以及思维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但又不是仅从其中任何一个学科借用的,而是经过针对自身的工作任务而进行调整和整合了的。”[12]翻译学既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其建立也应和其它学科一样,要经历以下两个步骤“1.论题的确立,学科的界说,体系的建构,特点分析,分类研究;2.向理论层面的深入和方法的建构,其目标是更好地解释实践活动和指导实践活动。”[13]
  国内外翻译研究仍然处于解构主义研究的状态,这种研究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缺乏建构性,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理性规范重建的理论,强调了不应过分张扬主体意识,因此说它既可以是一个社会学理论,又可以是一个语言学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翻译研究既不应局限于纯主观方面,也不能陷入纯客观的泥沼,而是要从“人类社会有效的交往行动中去寻找。”[14]他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到客体再到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还涉及到“交往个体主体与其他交往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15]另外,它也指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社会群体实现的。
  以交往理性为基础,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这种翻译研究称之为建构的翻译学。吕俊先生认为“建构的翻译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16]就为什么会产生建构注意翻译学这一问题来说,吕俊先生认为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从对以往翻译学范式的反思中得出的,其吸取了以往范式中有用的部分,摈弃了不足,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完善自我。
  三、结语
  吕俊先生对翻译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刻,不论从提出的观点方面还是分析论证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代大师的风采,而且为读者呈现出翻译研究方面的发展,从而形成一条清晰脉络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翻译研究的着眼点。同时,学习吕俊先生的研究内容、研究思想可以为作者自身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以此为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8][9][10]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1997,(2)
  [2][3]吕俊,翻译标准的批评与翻译批评的标准——交往行动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建构意义[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4,4(1)
  [4]吕俊,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J],外语学刊,2007,(1)
  [5][6][7]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J],上海翻译,2007,(1)
  [11][12][13]吕俊,对翻译学建构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
  [14][15]吕俊,翻译学:解构与重建——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J],外语学刊,2002,(1)
  [16]吕俊,关于建构的翻译学之构想[J],中国外语,2004,1(2)
其他文献
【摘要】:中西方绘画受不同的哲学、文化、美学思想等影响,在各自的土壤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特征风貌,并随着各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绘画;哲学;美学;差异  一、中西绘画理论思想  中国文化凝聚了东方传统的哲学精神和审美艺术。中国绘画成为独特的东方艺术类型,强调意象、笔墨,做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命题,被历代画家所推崇。意象和笔墨所依据的绘画美学理论,主要是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
期刊
【Abstract】: not only play a boundary wall, the division of space, the function of resisting foreign, in today's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wall, the wall o
期刊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色彩营销”战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国外已被广泛承认和使用。色彩是产品最重要的外部形象,它给产品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作用是惊人的。同样的一种产品,色彩上的差别往往使其在消费层次、消费价格和受欢迎程度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合适及有特点的色彩可以使产品显得更令人瞩目,这就是色彩的功效。产品的包装能直接抓住消费者的视觉的注意力,使消费者通过鲜亮动人的象征性色彩,引发联想,
期刊
【摘要】: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归结为三维度“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的集中语言、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达到转换,还要关注文化的传达和交际意图的实现(曹健,2010)。本文以胡教授提出来的生态翻译学为依据,以旅游英语研究为背景,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即“三维转换”: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翻译方法为指导,期待解决
期刊
【摘要】:歌唱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用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的表演艺术。由于演唱者文化素养,生活经历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歌曲艺术处理的具体手段,也就成为完美表达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法和途径。  【关键词】:歌唱;艺术处理;表达形式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而歌唱在所有音乐表演形式中又是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一种用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总有些东西应运而生,民间艺术既是社会发展衍生的产物,又是被另一些新的产物严重威胁着的特殊产物,可是正如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基石,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根本。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想要我们的国家屹立不倒,我们的民族长足发展,我们的文化灿若星河,我们必须把民间艺术重视起来,必须贯彻行之有效的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因为,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接下来,我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两部改编自韩国真实事件的电影在韩国掀起了巨大波澜。在这同时,着更是全亚洲引起了巨大反响,震撼了无数观众。这两部电影都是从小人物的生活作为切入点,通过其生活状态的转变映射韩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反省。充分体现了电影的道德教化功能和社会改造功能。  【关键词】:《熔炉》;《辩护人》;社会价值;韩国电影;真实事件  韩流在全亚洲的盛行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从20年代初
期刊
宋词本是歌词,都是可以吟唱的。目前,大多数宋词只留有文字——歌词,而旋律——音乐部分已经失传。唯独姜夔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是一部带有曲谱的歌曲集,可以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一窥宋代诗歌风格的音乐。因此,研究这份珍贵的古代乐谱资料,对于传承和发展宋词演唱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宋词的演唱情况,由于其文化背景的消失与文献之不足,我们现在很难将其真实面貌复原,仅可从宋词作品、宋人笔记以及词学
期刊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古往今来,那些悲欢离合无不体现在丧葬习俗中,家家躲不开,离不了。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自然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和文明。而俄罗斯——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国家也以一种神秘的姿态等待我们去探索。  让我们先从两国的死亡观开始谈起。俄罗斯人多数信奉东正教。东正教认为,人死后有去往天堂和地狱之分,而一切均取决于逝者的灵魂。所以,通常亲
期刊
【摘要】: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是商品所表现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包装设计为研究方向对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来解析探究,在包装设计中是如何把设计美的要素体现出来作出分析,能够把现代科技与艺术合理的结合起来,作出更加完美的设计作品,从而让我们生活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商品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能够根据消费者有更多的突破和灵感迸发。  【关键词】:设计美;包装设计;产品;结构;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