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找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素材是指在阅读书籍和生活实践中收集整理、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型,稍加“雕饰”,就可以建构成文章的大厦。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当前每一个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多种尝试,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源头活水”似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一、在阅读中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能帮助阅读者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丰富自我,体验情感,训练思维,收获审美体验。大量的实践证明,阅读的积累越深厚,写作的根基就越牢固,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有鉴于此,我把引导学生读书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首先读整本的书。要求学生每两周读一本书,除每学期课标规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外,再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学习需要进行推荐。比如本学期开学,先按照新课标的规定读完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接着根据教学进度学习《秋天的怀念》,布置读史铁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布置选读《泰戈尔诗集》等。每读一本书,要求作出圈点勾画,有批注、有摘抄、有读后感,不少于2000字。每本书读完后,小组交换书本,比一比,评一评,谁的阅读最细致,谁的读后感最漂亮,然后评选出“优秀读书个人”,发奖激励。同时,我还鼓励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布置学生订阅《思维与智慧》《写作》《读者》《格言》《作文与考试》等杂志,期期必读,生生交换,及时捕捉时代的信息,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写作素材。这样,一个学期大约可以读十本书,读二十本杂志。如此扎扎实实的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在生活中撷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在教学生活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然后撷取出来,雕琢润色,作为写作的永不枯竭的源头。
  春天,我们会带上锅碗瓢盆一起去野炊,走进栗子园、马陵山等地,捡拾柴火,自己烧火做饭、炒菜,互相分享别样的美味;秋天,我们一起走进人民公园、迎宾园林等,捡拾落叶,做各式的粘贴画,妙趣横生;周末,我们分若干小组进驻网吧,观察记录网吧里的所见所闻,看清“网”的利弊,远离“网瘾”的伤害;我们走上街头,调查三轮车夫的月收入、年收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珍惜感恩生活;中秋节,我们带着慰问品走进河东的福利院,排上几个小节目,陪着老人聊聊天,给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等。
  这些独特的生活体验,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更是人格的塑造,往往会是学生一辈子的记忆,会成为他们永恒的精神财富。有了这些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总有一次写作时会呼之欲出,信手拈来。
  三、在活动中升华——“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都在实践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组织学生利用有效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经历。
  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离心灵最近。为了更好地读书,读透彻,我们利用每周三的一节作文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轮流到讲台前,讲述读书的故事,分享书中最喜欢的情节,最喜欢的人物,最精彩的句子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的“五分钟演讲”,录下美好时光。我把每节语文课前的五至八分钟定为演讲时间。演讲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介绍某个作家或作品,可以读一篇美文,可以积累某个经典的语段。一周,一月,一学期,如此以往,大量的经典作品、文章、语段走进学生的心里,这种润物无声的积累,不光提高了学生的学识涵养,也滋养了他们的心灵。
  四、在“笔记”中提炼——“胸藏万江凭君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笔记”是人脑有效的外部存贮器,是记忆能力的延伸。把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东西”用笔摘记下来,不但能够增强记忆,储存信息,掌握知识,积累资料,更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我要求学生合理地使用读书笔记并常抓不懈。
  读书笔记的内容分为:一是摘抄。凡有经典的哲理警句、格言美文等好东西,随手撷取,每周不少于1000字。日积月累,笔记俨然是一个“百宝箱”、“聚宝盆”,写作时,那些经典也许就在头脑里跳跃出来,然后流淌成文;二是读后感。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750字。感悟的过程便是思考深化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思维的火花,这思维的火花就是个性化的阅读思想,写出来的文字就是生命的收获;三是每周一记。“每周一记”是人生的剪影,是对生活的“复制”和“保存”。对于初中的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要求学生写好“每周一记”,记下自己一周里感触最深的见闻或随想。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极容易融入真情实感,稍加提炼,便是一篇好文章。
  一学期完成一本读书笔记,大概六万字,一年,二年,三年,六本笔记写下来,约三十六万字,多么丰厚的积累。“胸藏万江凭君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有了这样的阅读书写积累,何愁写不出优秀的考场作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每一滴“活水”都可能是一篇优秀的习作萌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适当地加以引领,最终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在一枝一叶的认识中,在一人一事的思辨中,收获写作的素材与灵感。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钟吾中学。
其他文献
3.卷二《吊黄学士三首》(其一):“世德无双誉,诗豪第一评。”注云:“‘世德’二句:黄先生人品高尚,诗歌豪俊,道德文章,天下第一。世德: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文选·陆机(文赋)》: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张先名句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可解释为摆弄,"花弄影"是风吹花树,花在月下摆弄身影。这是暗写风。其妙处在于"弄"字将花人格
我们描述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显微角膜刀辅助性带蒂角膜瓣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以治疗患有角膜基质疾病而内皮正常的患者,显微角膜刀用来在受体角膜上作带蒂的浅层基质角膜瓣,而变基
陈后主陈叔宝,小字“黄奴”,他即帝位的时候,大建宫室,当时在光照殿前,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几座楼阁高耸入云,其窗牖栏槛,都以沉香檀木做成,至于其他方面当然是极尽奢华之能事。陈后主自居临春阁,宠妃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同住望仙阁。三阁都有凌空衔接的复道,陈后主往来于三阁之中,左右逢源,得其所哉!妃嫔们或临窗靓装,或倚栏小立,风吹袂起,飘飘焉若神仙一般。此外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
在谈起作文教学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校园生活便是这样的一口泉,它是学生察行思悟的主阵地,这里潜藏着可为学生写作服务的丰富的资源。研究校园文化的内在涵韵,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视野,加深思考感悟,丰富写作素材,获得写作启示,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倾听每一面墙的声音——校园环境中有作文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的整体格局、建筑形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迅速占领课堂,大有把传统教学模式赶出历史舞台之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的确有不少的优势;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以极强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之后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引入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优势方面: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革源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强化自主探究学习,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多媒体;德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