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重现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章伟


  小农,本名许章伟,出生于浙江湖州,受教于冯峰先生,鹿山果园悟道,现任职于湖州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学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理事、70油画公社成员、湖州“五个一批”人才、湖州市人才领军人物,湖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湖州师范学院特聘导师、吴冠中艺术馆特聘艺术家。作品先后两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湖州大剧院、德清图书馆收藏,多家国内机构收藏,法国等国内外友人收藏。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十余次,获最高奖,获银奖、铜奖、优秀奖多次。在上海、杭州、湖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名:造風景之天空1作者:许章伟尺寸:180cm×150cm创作时间:2016

  多年之前,我就在和湖州朋友的交往中听说了许章伟,后来不知哪个场合认识了,就愈加密切交往起来,直至成为好朋友。他给人的印象是特立孤行,不善言谈;但事实上,交往久了你就会发觉他是富有内涵和精神修养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本质上外冷内热。多年之后,他已过了不惑之年,他的洒脱和认真也让他在绘画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很多人为许章伟的诗性情怀、苍茫心境和娴熟技法表现出的生命风景所陶醉。
作品名:布面油画《圣城8》作者:许章伟尺寸:150cm×180cm创作时间:2012

  在这片广阔而博大、悲凉而富有诗意、静谧而凝重的城市土地上,曾经抒写了多少英雄的篇章,也传承着史诗般的民族历史,每一个生长与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不能不受到她的恩赐与馈赠。也许是他格外冷静的思考和辨识为其带来了对事物更准确的客观认识。他不想用浮夸的投机因素来表现,更多的是有一种人文的意蕴,他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他爱上自己画中所含有的矛盾体。用现场感渲染记忆中城市的原色,看起来是粗糙的,没有粉饰过的状态。但他有意识地抑制外溢的情感,减弱主观的形容,让城市还原到生活本身的原生状态,成为突出亮眼的一笔。
作品名:造风景之天空4
作者:许章伟
尺寸:180cm×150cm
创作时间:2016

  作为一位成熟的艺术家,许章伟的艺术观与创作态度都体现出学者型画家的严谨,平稳舒缓的画面深层隐藏着艺术的敏感和精神的追求;重要的是,许章伟不装,不矫揉造作于当下油画中甜媚的写实,他更直触人们精神的痛处,展现城市毁灭带来的恐惧和挣扎。许章伟懂得用强烈的色彩冲击力完成画面的视觉效应。这种“工而不工”的艺术创造,以强烈的感性魅力和理性力量催人深思,以感动心灵的诗情进行着精神的守望,语言是精湛的,形式是纯粹的,表现是本质的,这自然是一种艺术高度。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几乎都以生命感怀为基本特点,舍此只能留下空洞苍白的点线、色彩与造型,缺乏令人心生感动的绘画元素和内在精神,审美品质的高下优劣,正是在此得到区分。出于生命记忆的主题选择,必然决定审美的取向,最终决定作品的品格与意境。许章伟另辟蹊径的艺术也总是表现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怀,就是说,他的作品不是对主题的直接叙述,而是生命感怀的表现。他要表现的不是具体事件,而是现实之上想象的场景和现象,而是人与自然城市的对话、与世界的交流以及内心的感受;因此,作品表现的只是一种内心感觉性的意象外化,譬如城市中的废弃物、焚烧后褪色的酡红等。这是画家内心意绪的载体,而非客观对象的描绘。我们分明在上述意象及其组合中,感受到一种沧桑的诗情和生命的坚韧,同时,我们也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现代感和精神意味。
  实际上,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具象的抽象”手法,以具象的符号去传达难以言说或不确定的心绪,使表现空间在难以把握的不确定与模糊性中得到扩大,使审美效果超越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从形而下层面成功地转换到形而上层面,让作品洋溢着沉寂的苍茫与空蒙,而我们似乎感觉到画家的心灵在天地间漫游,让处在当代文化语境的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艺术依然活力四溢,艺术依然神圣。
  解读许章伟作品,不难看到,在极简的背景中,城市多呈现为空间中的物与物的关系,而且,城市的空间关系以几条舒徐缓慢的弧线在交叉中完成分割,使空间呈现为平面化或二维半的效果;苍茫寥廓的城市在时空中,或缓慢行进,或迅疾奔驰,在平静中,融进了生命力与活力,使画面产生了动静互动的结构,使基本由水平展开的地平线和蜿蜒伸展的道路呈现为一种空间迭加的图景——时间因素被相对消解了,画面中展示的是空间的苍茫和寥廓;在这里,生命与城市、人与命运的对话,都在他营造的境界中不露声色地进行着,我们看到,一切都在色彩、情调、氛围与境界中展开。
  其实当代的油画创作在精神和技法上需要进行双重修炼,这也是我们当下的创作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高速发展的粗糙的城市现实生活,混杂了主体和客体在现实环境中又交融起来,在记忆中回放,在撕裂,在重建,相互牵引,相互影响。他把每个观画者带进了现场感和存在感。他的画不是再现生活,而是绘画与社会现实以及事件之间具有想象性和再创造的关系。他希望以城市这个意象为契机去思考我们的生长环境,我们跟时代的关系,我们跟他国他方文化的关系。只有练就对自身精神和语言形式的双重提炼,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家。
  许章伟从学校转到美术馆,从繁重的教学岗位回归到自我的绘画,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自觉的好事。他明白美术馆是为全社会提供立体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它不仅为艺术家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公共空间为全社会服务。它给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通过展览实现对社会文化的传播、教育和研究功能,同时引导和影响着艺术创作。他站的位置更高,视野才更开阔,他的画也会越来越引人深思,我相信他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其他文献
一艘驳船满载着50万瓶啤酒,驶入刚果河心。船头的小收音机里播放着轻快的伦巴,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抱怨船上生活的种种艰辛。一名水手甚至说:“我们得在这船上待到死。”实际上,船员一年只在船上生活六个月——不过,沉船的风险也不算小。这艘驳船满载着布雷刚果啤酒厂生产的啤酒,驶离了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去往上游387公里的班顿杜。船主奥马尔·巴尔卡特经营一个有五艘货船的船队20年了。他估计一些手持自动
原告博斯一个两岁的小女孩站在公园里,没有人知道她是谁带来的,又在这里站了多久。之后的收养文件中只写着,1983年11月18日,一个40岁的行人路过时发现了她,几经辗转,她被送往一家和收养代办处有直接联系的孤儿院,并于十个月后送去美国接受收养。她是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送养至国外的17万孩子之一。在20世纪后半叶初期,没有哪个国家像韩国那样将如此多的孩子送往国外。朝鲜战争时期,韩国女人和美国
八岁的吉恩送别母亲。  离别前的最后几分钟,8岁的吉恩·卡洛斯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并答应她“深呼吸,别让眼泪掉下来”。他10岁的姐姐克里斯托尔气呼呼地躲进厨房,12岁的哥哥克里斯蒂安拖着行李箱无奈地走到院里。这是在委内瑞拉第二大城市马拉开波发生的一幕。  走出家门,38岁的奥拉·费尔南德斯强忍住快要决堤的泪水。巴士驶过来,这位单身母亲吻别了她的10个孩子,然后上车,很快便消失在视线中。“我爱你们,”
莫斯科地铁以富丽堂皇闻名。晶莹剔透的灯具、美轮美奂的壁画、造型各异的雕塑……行走在地铁站内仿佛置身于艺术长廊。因此,莫斯科地铁也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称。地铁站内的雕塑蕴藏着许多秘密和传说。据说,边触摸其中一些雕塑的某个部位边许愿,愿望就会实现。那么,都有哪些人会在哪些雕塑前许愿祈福?他们又会许下怎样的愿望呢?| 革命广场地铁站:《青铜狗》|这座青铜狗雕塑早在苏联时期就很有名,当时人们会摸狗鼻
| 布鲁克林新华书店 |刚来纽约时,我住在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一处宅子里。每天吃完晚饭,我都会出去看看哪里有卖书的。幸运的是,在距离住处不远的地方,53街或54街的位置,还真有一家中文书店,而且是新华书店。我每次走进去看书,都能感觉自己并没有离祖国太远。布鲁克林新华书店旧影大概七八年前,纽约布鲁克林的新华书店还很热闹,里面有许多不同的文学书籍和杂志,还有中英文学习资料。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读者》《意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焦虑症和抑郁症将成为威胁职场人健康的两大杀手。  整个社会都笼罩在焦虑的氛围中,赶去和老板开会、准点接送孩子上下学、赶在商店关门前买到需要的东西……即使在闲暇时间,人们也无法摆脱这种焦虑感。数据显示,西班牙抗抑郁药的消费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且每年还在稳步增长。  “我晚上无法顺利入睡,有时会突然感觉喘不上气来,出很多汗,心跳加速……甚至在白天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开始变得暴躁、敏感
我那失联已久的朋友基思在脸书上找到了我。他从美国邮局退休了,隔离期间待在新泽西州无所事事,上网冲浪时在好友列表里刚好瞄到了我。我差不多20年没他的消息了。在我上传的几百张照片中,他给其中几十张点了一连串赞,那都是我在世界各地的美味餐厅用餐的照片。在我最新的动态下,他留言:“你做得可真好!”“你不明白,”在伦敦与世隔绝的我回复,“以前我每天都在外面吃饭。每天哎!现在我不仅得做饭,还得洗碗,最后发发帖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从你办公桌前经过的同事忽然停住脚步,眼睛紧盯着你电脑显示器上的内容看,这个举动顿时让你感觉很不舒服;或是在某次派对上,你和一位朋友的朋友聊天时,发现对方离你越来越近,你一直在向后躲闪,设法逃离。  任何人都会反感入侵自己个人空间的行为。甚至在看到别人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我们也会觉得难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你我之间》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格拉奇亚诺说:“我们对于个人空
塔斯克基飞行队在意大利二战期间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摄影作品,如6名美军士兵在硫磺岛上竖起国旗,亦如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跟随第一批登陆诺曼底的部队所拍摄的11张经典照片……但无一例外,照片中都看不见黑人(编注:原文如此)士兵的身影。非裔美国人并不是没有参战:二战期间,逾100万非裔美国士兵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绝大部分非裔美国士兵被派去做一些重要却不起眼的琐事,如掩埋尸体、驾驶卡车、修理坦克、做饭清
731部队的全称是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本部,成立于1936年。当时,日军占领了满洲(编注:指我东北地区),为与军事上对其构成威胁的苏军对抗,该部队着手研发生化武器。尽管国际条约明文禁止发展生化武器,但该部队最高军事长官石井四郎却率领军医打着“防卫”的幌子推进研究。731部队的秘密研究所  该部队人数最多时达3000人。他们驻扎于满洲哈尔滨市郊的秘密研究所,表面上是进行士兵防疫和安全供水系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