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变化,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管理混乱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提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目标、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堂模式的导航者”,保证课堂使用学习的顺利进行。然而, 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大致有小组合作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学生分化严重,评价简单或单一,没有针对性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是组建好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可将班上的学生根据学生性别、成绩、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宜。分组时,一要保证组内学生好、中、差搭配适当;而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评比。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组内一切事务的处理与安排。待小组合作走上“正规”之后,可采取轮流担任组长的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二、保证全员参与
  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小组合作的主体还是学习优异的同学,学习相对一般的同学往往当做倾听者,自己的相法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又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是社会千万个人中的一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合作者。
  四、合理选择学习内容
  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几个教师:
  教师1:
  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的内容无需小组合作,也就是说,有的学习内容很简单,就没必要合作;还有的内容很抽象,学生即使合作学习,也很难搞得清,这个就没必要小组合作,教师自己讲授就可以了。
  教师2: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教师3:答案不是唯一的,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
  教师4:科学课上的探究性问题。
  教师5:试卷讲评。
  我们可以罗列出哪一类问题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不能罗列穷尽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但总的说来,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感兴趣;(2)在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内;(3)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五、适当表扬和批评,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即对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如开展比“哪个小组得红旗多”,评“最团结小组”,“红星小组”等活动。由此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励的场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每节探究活动结束时,针对纪律、组织探究活动等情况,教师表扬最好的小组,同时也可对一些小组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从而可以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再出现或少出现这类问题,可使探究活动日趋好转。如有些组的学生组织得较好,很快就可以把探究的问题研究完了;而有些组则由于组内分工不合理,在规定的时间内都没有完成探究问题,教师指出来后,可以促进各小组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引起注意,从而使得这类表扬和批评成为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训练,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更是有一定难度。结合几年来我从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和鼓励性评改三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先导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万事皆然。故作文教学中不能只是命令式的布置、指导和讲评。这样无形中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压迫和枯燥的感受。不但写作的欲望全无,反而还会产生反感情绪。只有形成一种“我要写”的
期刊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完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将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远程教育、电脑教学让师生们耳目一新。信息技术给教学增添
期刊
初中听力教学要让学生过听力训练的三关,即单词、句子和语篇,并把语流的识别作为突破口,运用策略来把握听力教学的本质并形成基本方案。听力教学中的策略设计和运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把握听力教学的走向,使教学能科学、有序、有度地去发展学生听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听的兴趣,为培养交际能力奠定基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可以归纳为:预测大意,辨音会意;捕捉重点,梳理信息;听用结合,技能互补;优化环境,激发兴趣;精选材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有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可见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成绩要多好,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那么,怎样的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呢?“促进核心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将以事实性知识为载体,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通过积极的反思、概括、形成正确的、统领性的且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核心概念,实现
期刊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只有落实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是真正的发展了素质教育。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方针,作为老师,怎样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我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作指导,对后进生转化做了细致耐心的探索,逐渐取得了效果。  一、后进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需要我们
期刊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同学与班级建设的领导者,更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为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务必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任何一件事上都要让学生“服”,日积月累“服”就变成了老师的“福”。  小学高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青少年,他们的思维、心理
期刊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 我认为,课本剧对有些课文的学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重要的是体会到学习这一过程的快乐。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课本剧以生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团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掌握一些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简单的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大都学生家中没有电脑,平时对电脑接触的也比较少,有些接触更多的也就是些网络游戏,那么如何在一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各个学生充分地有效地掌握本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方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利于我们学好其他各门学科。通过语文学习,使我们高中生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