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文分数要大涨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起轰动的新闻
  2013年10月,一条和语文有关的新闻引起轰动。北京市教委发布中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一大亮点是: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高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至100分。
  两年后。北京市中考、高考语文卷分值都将上涨30分,上涨幅度之大,惊动了全国。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众人评说
  《北京日报》10月23日刊发文章《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反响强烈——超七成网民支持英语降分》,文中引用了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微博中的一段话:喜闻北京出台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等,真好!很少表扬北京,这次不仅表扬,而且大赞并发自内心。减弱英语教学刚性要求、降低英语考试权重分值,增加母语教学刚性要求和提高母语考试权重分值,应是下一步考试改革方向之一,坚持!
  《光明日报》10月25日刊发文章《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文中引用一位特级教师的话:北京市的改革,彰显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提高语文科目的分值,起码会让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语文,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京华时报》10月29日刊发报道《中高考改革或带火校外培训》,认为语文老师身价看涨。报道中说,有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判断。语文培训老师的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各类课外辅导机构都会补充语文老师的资源,遍寻好老师。这也意味着语文老师不但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其薪资水平也会有上涨的趋势。
  《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4日刊发文章
  《语文高考比重占定头把交椅》,文中说,对于语文分值的增加,许多人表示拥护。他们认为,面对提笔忘字、连最常用的汉字都写不利索,不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却对外国节日如数家珍等种种现象,其实早就应该加大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了。要让中小学生了解并重视中国文化和传统,语文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人的语文水平,会背诵的古诗词、古文,永远停留在高中毕业时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高考是“指挥棒”,这次语文分数比重的增加无疑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中国青年报》11月6日刊发文章《迎接语文教育的曙光》,文中说,当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北京市2016年高考:英语100分,语文180分”的新闻时,心里有一种曙光终于闪现的惊喜。浏览网友的跟帖,更是一片欢腾。在笔者眼里,这是正本清源之举,是中国教育终于走上“正道”之始,是几十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最受公众肯定的举措。而且,从提高考试分值入手,可谓抓住了根本。
  官方观点
  北京市《2014-2016年中考中招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申这样论述语文中考:语文学科要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把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程所学内容作为依托和背景材料,适度融入语文命题中,引导学生重视相关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
  北京市《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这样论述语文高考: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和汲取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感情;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作文命题要处理好开放与限制的关系,既要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挥,又要注意防止套作、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摘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2013年10月21日,网址www.bjedu.gov.cn/publish/porta10/tab67/info28951.htm)
  (雨人/整理)
其他文献
一人多避忌,家有庆贺,一切尚红。客有乘白马者,不令入厩。有少年善谐谑,以朱涂面而往,主人讶之。生曰:“知翁恶素,不敢以白面取罪也。”满座大笑,主人愧而改之。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解说 有个人特别迷信,忌讳多,家里有喜事,什么东西都要弄成红颜色的。有位客人来庆贺,骑了匹白马,这个多避忌的主人竟然不让把客人的白马牵入自己家马厩。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年轻人就把自己脸涂成红的,到这家来贺喜。主人看到
期刊
【锁定考点】  1.句子的衔接,主要有句子排序和根据语境填充句子。2.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3.句子的仿写、续写等。【经典题型】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
期刊
古人防腐保鲜所用之冰是天然冰。因此,每到冬日必须凿冰、藏冰,春天来临,要开冰、出冰。当时的王室或朝廷都将其作为一件大事安排,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吏主持管理。周代掌冰的官吏称为“凌人”,积冰日凌,凌即是冰。  到了冬天,下令斩冰,主要是征调农民服此劳役。《诗经·豳风·七月》最后一节的“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写的就是农民在冬天为王室采冰和藏冰之事。所采之冰块还得藏进凌阴,凌阴即冰窖。“三其凌”
期刊
最先道歉的人最勇敢,最先原谅的人最坚强,最先释怀的人最幸福。  (选自美国读者文摘版权《普知》的微博)  为了加强表现力和说服力,格言常常使用排比、对偶的句式。读起来铿锵有力,品起来饶有余味。这条微博选用了三个整齐而简洁的句子构成排比,提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人生境界。在双方的相互伤害中,最先道歉的,是最怯懦的人嗎?不,恰恰是最勇敢的人。最先原谅对方的,是最软弱的人嗎?不,恰恰是最坚强的人。最先解开心
期刊
【锁定考点】  1.知识性题:作家、作品、名著人物等。此类题多以填空题形式出现。  2.能力性题:概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作品主题思想等,艺术欣赏,谈感悟启发等。此类题多以填空、选择、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层级再高一些的有仿写与拟写对联等。  3.各省市中考常把名著人物与故事情节、文学常识等内容综合起来考查,
期刊
典子的话  关于保送制度,典子还挺有发言权。中考前,典子因为成绩优异被选拔去参加保送生考试,结果超过分数线被提前录取,比其他同学多享受了一个月暑假。那时候,典子觉得保送制度真好。高考前,学校又按成绩选出两个同学,不料半路杀出个“官二代”,“顶”了其中一个去参加保送生考试。结果是“官二代”铩羽而归,而被“顶”掉的那个同学通过高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这说明,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通过一些手段得到被“保”机
期刊
【锁定考点】  1.能正确地给汉字注音和正确地书写汉字。2.从词语、句子或者语段中发现并改正错别字。3.辨析近义词。4.正确理解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等。【经典题型】  1.隶书蚕头雁尾、楷书方直端庄、行书流水行云。请选择“翰墨”的其中一种字体,临摹在方格里。(2分)
期刊
综观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综合性学习试题内容丰富,题型异彩纷呈。  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许多地方选择了“中国梦”“光盘行动”“中国式过马路”“刻字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背景材料,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并学会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提炼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关注地方风土人情,彰显地域文化  江西南昌市、福建莆田市、广东梅州市等地市的综合性学习试题,紧密结合本地风
期刊
【锁定考点】  1.口语交际能力。在特定情境中与别人进行得体的交流;参与讨论或辩论,发表正确观点等。  2.活动参与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方案的策划;撰写活动主持词、广告语、颁奖词,设计活动环节、板块等。  3.研究分析能力。对相关图、表、文等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概括和探究,得出结论。
期刊
怎么也想不到,十年后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我又能重新捧起这本杂志,而且是和女儿一起分享阅读她的快乐。除了“缘分”,我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解释了。  这还要从去年年底订报刊时的灵光一闪说起。家里每年都订好几份报刊,像《读者》《意林》之类的,都是全家共读的杂志。前年女儿读初一时,想订一份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期刊,翻看了几本都不中意,所以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去年订报刊时,脑中突然蹦出一个名字——《中学生阅读·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