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科学设问,创设多元思维途径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文本科学设问,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教师可从文本有疑处设计思维探究性问题,巧用联想想象设计思维发散性问题,善用文本知识系统中的矛盾、新文本内容与学生旧有知识经验产生的矛盾、不同主体认识的相互矛盾、新阅读思维与旧有阅读习惯的矛盾等来设计出思维批判性问题。
  关键词:问题设计;文本阅读;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教学是引发学生主动思维、能动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故历来在多种教学模式中凸显着它的不可或缺性;问题怎么来,问题为何来,也一直是语文工作者不懈思考和研究的核心。其实,与其漫无边际无章可循,不如回归文本脚踏实地,正如叶老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在阅读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创设和提出带领学生走近文本;而学生则要通过自主研读,在解决问题中走进文本。可以说,学生从初次感知文本内容到理解文章情意,到最终的听说读写诸类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所有过程都离不开对文本的使用,也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阅读,才是真正落实了语文学习的阅读。
  一、抓住文本关键处,设计阅读主导性问题
  所谓文本关键处,就是文本中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一篇文本的特色,是文本的精髓体现;“难点”是学生感到“无知”困惑的地方,在理解感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立足于此设计问题来带领阅读会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抓住阅读重点、难点设计出主导性问题,引发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新颖感和“无知”感,就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诱发其内驱力,激起其求知探究的主动性。
  其次,文本的重点难点总是文本主题与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抓住文本内容的核心环节,借此设计的问题在阅读中有助于理解文本内涵,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时必须重点解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对文章关键处有了深刻正确、全面多向的理解,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了阅读目的,这是阅读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即筛选并提取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所有文本预设的阅读目的,落到实处就是将重点难点化解为核心问题,学生的活动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借此实现对文本整体性理解。所以,思考关键词、句、段是文本阅读的基础,围绕它们设计的问题必须对阅读文本产生统领性、衔接性和延伸性的作用。
  文本关键处在文中通常有着明显特征:或者是统摄全篇的语句,即文眼,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或者是文中层次要点的语句,如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文中过渡句等。教师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语句段落,围绕它们设计一连串具有启發性的核心问题,以问题解答来带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上例中,教师可以设计:“作者的‘颇不宁静’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在解决过程中,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体验着作者抒发的“淡淡哀愁、淡淡喜悦”的变化,既把握住了作者特有的抒情基调,同时又认识并学习着作者自然而巧妙的写作艺术等一系列核心内容。
  二、捕捉文本有疑处,设计思维探究性问题
  可供质疑的信息在每篇文本中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主要看教师能否创造设疑气氛,抓住疑点发问,借问释疑,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质疑探究这一目的。
  疑点问题一般都是学生阅读过程的切入口,解决这一关口,就可以促发学生展开积极的连续性思维活动,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探究,又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所谓“有疑”,对学生来说,可以存在两种理解:一是新知,存在显而易见的“疑”,学生为此迷惑不解,无法用他们现有的阅读“图式”来解决的内容;二是看似无疑的新知,但一经教师的捕捉和设计,隐藏在平常状态中的疑有处就显现为问题了,立即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困窘。如孙春成教授在教学《张衡传》中设问:文中对“六艺”的解释与《师说》中的解释为什么不同?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古代文化常识,传统做法是识记就可以了,但是一旦转化为问题,就引发了学生对文本中涉及的人物进行总体性认识,甚至需要学生去研读作者的思想状况。
  当然,捕捉有疑处设计问题,对教师确定疑点的能力有着相当的挑战性,它需要教师明察秋毫,有着在平凡中发掘问题的慧眼,否则就会出现设问的偏差。因此,首先教师要透彻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情况,因为学生才是阅读的最终实践者;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预先深入领会文本内容,保证使阅读中的问题设计既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敏锐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般情况下,有疑之处在文本中表现出几个特征:一些使用了特殊修辞、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设为问题以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结构比较复杂、较难把握的句子,通过问题解决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表述思路和意图;题目是课文核心内容的主要体现,围绕课题多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即使在阅读某篇文本时难于发现文本自身存在的疑点,也可以找来另外内容相近或文体相同的文本,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和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对王小玉演唱的描写,比较中就会产生疑问了:怎样才能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写得具体而可感?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几段音乐描写的相异点,更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描写的有关知识有清晰的感知,甚至可以用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写作。
  三、巧用联想想象处,设计思维发散性问题
  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离不开联想与想象,教材中存有许多可供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环节,教师巧用契机来设计问题,易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研究文本“空白”处。“空白”是一个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空间中无限放飞的文本环境,它“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为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例如,《项链》中,小说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由此设问,“作为小说第一句,作者为什么用‘也’字?”学生在解答问题之后,可以了解小说产生的特定背景,并进一步理解玛蒂尔德产生虚荣心的社会因素,对小说中人物个性的认识也可以更加丰富和立体。
  研究文本“省略”处。在文本中,我们常会发现许多内容在表述中被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省略了。例如,小说《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对众将领“如此如此”,假如教师把“如此如此”的省略处设计为问题,让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可体会到小说设计的精妙之处。又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作者在下文却又没有说明“缘由”,设计为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前后研讨,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性质的深入独到的思考。
  四、善用文本矛盾处,设计思维批判性问题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矛盾冲突是产生创新的动力,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闪现出矛盾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文本内容之间的矛盾,抓住学生主体之间在基础知识和认识能力上的差异性冲突等为诱因,从中发现和挖掘,设计问题,挑起矛盾,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思考、判断和表达,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
  1. 在文本知识系统中的矛盾处设计问题
  课文中会存在许多面上就看出矛盾的现象:(1)课题中的矛盾。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可问:“纪念与忘却有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借问题带领学生探讨作者多层面的情感,而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和体验绝非一致类同的;(2)文中前后的矛盾。例如在《讲讲实事求是》中,作者大量引用了毛泽东的语句作为论据,但却又于后文说,“毛泽东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报纸老引我的话,引来引去,我就不舒服。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利用前后矛盾来设计成问题,通过解答,使学生区别了不同的论证方法具有的鲜明特点和各自的论证效果,明白了作者在文中的引用是为了用毛泽东的原话来增强文章说服力,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论证方法加强对当时不良作风的批判力度。
  2. 在新文本内容与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矛盾处设计问题
  这是一种综合了新旧知识来提问的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新的文本知识经常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关注矛盾点,巧妙利用冲突,打破思维的平衡状态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敏锐捕捉问题源的意识。如《纪念刘和珍君》中一句:“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幸福”本是一对反义词,这个观念早已存在学生的旧经验中,此时便产生了矛盾,教师设计问题,“为什么一对反义词可以同时集于一类人身上?”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展开多方面争议,在个性化认识的集合中逐级理解了作者对烈士深刻独到的评价,认识到作者犀利的思想观和那可贵的民族责任感。
  3. 在不同主体认识的相互矛盾处设计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不自觉地带进认识过程,使阅读产生了不同结果,从而产生相互矛盾。尤其是学生,在知識经验、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教师就是要抓住这些认知差异性,在相互矛盾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之间因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而产生激烈争论,这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差异,而且通过争论来辨清是非、调动兴趣,学生也会对文本阅读产生明显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论中各抒己见,将学生的思维范围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的境界。如《项链》中作者写道:“但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迷人,多么使人倾倒啊!”对此设计问题:“在经历赔偿的十年艰辛后,主人公的虚荣心到底有无改变?”由此而来,学生对文本要有更细致的研读,在各自有理有据的争论中,学生对人物个性的认识也会更深入透彻。
  4. 在新的阅读思维与旧有阅读习惯的矛盾处设计问题
  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如果没有过多的字句障碍,往往会忽视文本中存在的一些与他们旧有阅读习惯产生矛盾的细节。例如,《风景谈》“北国晨号”中,假如教师不作提问点拨,学生只是习惯于通顺地阅读全段,但当教师适当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听’到嘹亮的喇叭声之后没有继续行文写所‘看’的景象,却要插进一段‘想’?”问题改变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打破他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借助探索领略到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原来,运用照片的联想正是为了使下文出现的小战士更真切、更完整、更清晰。
  当然,随着职教课改的深入,问题教学似乎已经难挡新鲜名词的魅力,教材文本也更容易受到挑剔和批判。但是,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来说,问题始终还是思维展开活动的源动力,文本始终还是阅读教学的必选工具,与其在挑三拣四中展开一些徒有虚名的空洞模式,不如踏踏实实立足现有文本,在庞杂中挑选精华。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善于设计、善于引导,就一定能创设出成功培育学生主动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靖国平.论受过教育的人[J].教育研究,2OOO(2).
  [2]黄厚江.激活与引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
  (宜兴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通过对分布网络环境下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支持异地产品快速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的部分功能.
摘要:在应用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典型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引导、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技校应用文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些体会,并探索该教学法在运用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文;实践;思考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个人事务和公务而写作的文书
赏识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教育聋女周婷婷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对于老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发展前途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地教育方式,才是教育最佳的体现。这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适应的。赏识和喜爱好学生是每个教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但是好学生只占到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十,更多是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这些没有达到老师期望值的学生的关心和赏识,才是教育真正公平的体现,才是雪中送炭。
在分析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原理基础上 ,给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数字化算法 ,并设计了以DSP为控制核心的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摘 要:互动交流运用能够在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突出语言交际功能,拓宽学生英语认知感悟理解思维,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运用技能。利用文本资源、师生力量、实践活动来探寻互动交流,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资源;互动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氛围,能够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感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激情,
她出生于非洲索马里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12岁那年.仅仅为了5头骆驼。天真无邪的她被父亲嫁给60岁的老叟。眼前的这个猥琐老男人一脸坏笑:“喜欢我的手表吗?你将是我第四任妻子
随着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渭塘镇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我校开展了《珍珠文化在数学学科中的渗透研究》的课题研究。笔者根据这两种文化的特点,进行三方面的渗透。  一、珍珠文化在数学课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珍珠文化依托渭塘镇珍珠市场,而珍珠市场又为珍珠文化提供无限的文化资源。  1. 在认数中,渗透珍珠文化  在认识“万”和“亿”时,笔者把珍珠市场统计的数据进行分类,有些用万作单位,有些用亿作单位,并渗透到练
结合开发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经验,讨论了数据库及其相关技术在知识获取和推理机设计方面的应用,以及简单介绍了软件实现方面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