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学善学”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学善学”是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三方面分别从态度、方法、能力阐述了“乐学善学”的要求,教学《狐狸和乌鸦》我就紧抓这三方面分别从激发兴趣、习得方法、提升能力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两个“面向”, 激发兴趣,使之乐学善学
  1.面向全体学生
  (1)巧填儿歌,全体书写。上课伊始,把课文变成一首儿歌,将生字暗含其中,先由学生填空,而后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书写、评价的实践中切实提高写字能力。学生全员参与书写、参与评价,让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如:乌鸦嘴里( )着肉,狐狸馋得口水流。眼珠一( )想办法,( )着笑脸说好话。乌鸦先是不回答,好话一听乐开花。( )一开口肉掉下,狐狸得肉乐哈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一节低年级的阅读课写字环节不可或缺。把课文内容浓缩成一首儿歌,把生字穿插其中,既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巩固复习了生字。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从书写正确、结构匀称、书写整洁三个方面评价书写,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2)妙用表格,全体思考。当前不少公开课上,少部分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的学生和教师一问一答配合默契,让课堂高潮迭起,课堂成了几个学生表演的舞台,而其余的学生都变成了“看客”。 课堂上,我设计了评狐狸讨好程度和乌鸦上当程度的作业纸(见下表),引导全体学生去写、去读、去思,让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表格展示自己的思考,相比以前的一问一答,学生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而且都能独立思考,提升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3)创新作业,全体参与。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上只会有几名学生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但在课后作业中,我设计了故事大王作业单(见下表),以此激励每个学生在课后都能当上“故事大王”。故事大王作业单把课内“故事大王”的评比延伸到课外,讲故事的方法也将得以巩固,真正地把课后作业落到了实处,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合一,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课堂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我想: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教学合一”。
  2.面向每一個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师真诚面对学生独特的体验和个性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一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展示自我。
  (1)评星。课上引导每个学生为狐狸的讨好程度和乌鸦的上当程度评星,而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分析。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在评乌鸦的讨好程度时,一名学生认为乌鸦第一次没有上当没有星,而另一名学生却认为乌鸦有一点上当应该评一颗星,要是没上当应该飞走,完全不理狐狸。我尊重他们的看法,表扬他们的善于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在倾听、表达中碰撞、提升。
  (2)补白。理解课文时,我抓住多处让学生补白。比如:狐狸眼珠一转在想什么,狐狸的笑是真心的吗,他在想什么等,在这些地方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狐狸语言、动作的理解。
  (3)明理。学完故事学生一定会明白道理,但这个道理不应是一句口号或准则。我通过让学生说安慰乌鸦的话和想对狐狸说的话,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
  二、两个“训练”,习得方法,使之乐学善学
  1.思维训练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评价狐狸的讨好程度和乌鸦的上当程度的表格,借助表格让学生感悟、判断、对比,促进学生思维。学生填表时很安静,有点不像阅读课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是安静的,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课上运用评狐狸讨好程度的表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评星,激发每个学生思考的兴趣,为所有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2.方法训练
  本节课我重点关注了学生两个方法的习得。
  (1)读懂故事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动作、语言从而读懂故事的方法。读第一次狐狸讨好乌鸦时总结出方法,读第二次狐狸讨好乌鸦时半扶半放,读第三次狐狸和乌鸦对话时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读懂故事。这样有层次的训练,逐步让学生习得方法。讲好故事就要读懂故事,教给学生方法就要关注语言动作。我让学生先确定狐狸是“骗”,然后朗读感悟语言、动作,知道狐狸是怎么讨好欺骗的,再练习表演。这样正确的价值引导在先,避免了学生只是学习模仿狐狸的狡猾,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
  (2)讲故事的方法。我让学生先抓住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动作把故事讲得有意思,再明白故事有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完整。读懂故事后再练习讲故事,但只讲好精彩部分还不够,还要讲完整。我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个故事由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成。这样学生不仅能讲好故事,还厘清了故事的脉络。“教是为了不教”,学会了方法,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乐学善学”不就应该如此吗?学生乐学善学,方能学有所得。
  三、三个“着眼点”,提升能力,使之乐学善学
  1.着眼于阅读能力提升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智的好奇心。
  (1)推荐相关阅读。学了本课,学生肯定还想读其他有关狐狸的故事,我适时推荐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学生不仅乐于阅读,还能从中了解不同故事中狐狸的个性特点,拓宽了阅读的视野。
  (2)课后读讲故事。课后要想成为“故事大王”,学生必须要讲更多的故事,那必然会读更多的故事,他们的阅读量自然增大了。因为我设置了故事大王作业单,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2.着眼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让学生自读思考,并借助表格评价讨好程度,让学生在教师教之前先学起来、思考起来,从而有自己的感悟。如此先学后教,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着眼于品德渗透
  品德渗透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课堂上进行如下的品德教育学生更乐于接受。
  (1)创设生活情境。故事学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乌鸦上当以后,伤心极了,谁来打电话安慰安慰?”学生就好像处在此事当中,成了狐狸和乌鸦这件事的见证者,安慰别人也是学生乐于做的事情。此时,学生会安慰别人,表明他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2)讲故事给别人听。这节课让学生明白学故事可以懂得道理,从而引导学生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受教育。相信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从故事中明白道理,还能感受到给别人讲故事的快乐。
  在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乐学善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仪征市真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现实中,虽然教师常常在教学课文后引导学生完成复述,却没有对复述方法进行点拨,因此学生在复述时更多的只是对课文的背诵,没有真正发挥复述的作用。复述训练要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才是有效的呢?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开展复述,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进而发挥复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基于阅读者视角,让课文复述具有实效性  以阅读者的视角进行复述
2009年9月10日,迎来了中国第25个教师节。广东省庆祝2009年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在省委礼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上,共表彰了961名南粤优秀教师及11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来自职教的教师有200多名。  本次大会是为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
【教学要求】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征文燃热情  最近几天,同学们都在为一个好消息奔走相告:咱们育才小学东区校要为同学们出书啦!(课件出示学校征稿启事)  二、指导审题——明确注意点  1.这次征稿的主题是什么?(家乡的名人)  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目标意识、知识建构各不相同,也就容易导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结果。作为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中产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特感受,我们应抱着赞赏的眼光去对待。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采用写批注的方法把读书中的所思所感写在文中相应的地方,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积极的阅读,把简单的阅读转化为深度的阅读。  一、批注,让阅读目的得以明朗  教学中,阅读材料都是
小学语文全景式阅读教学,从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学生、个体与全员、文本与实践、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六重维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展开全面而个性的阅读,采用多样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合一的全景式阅读方式,有效调动教学活动中的全部信息资源,整合建构多元、开放、立体的“大学科”“大阅读”“大课堂”。  基于这样的思考,全科阅读教学在沈阳路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全面展开,阅读的外延不只在人文一域,还涉及
找找看,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相似的有趣的关系呢?  (答案:剪刀克布,布克石头,石头克剪刀;老鼠克大象,大象克猫,猫克老鼠。)  猜丁壳  和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找一处台阶,从底下开始,玩剪刀一石头一布游戏,谁赢了就可以上一级台阶,最先到达台阶顶部的人胜利,快来比赛吧!  脚底生花  小手小手真能干,变剪刀,变石头,还能变出小花布。小脚也来试一试,双腳并拢变石头,左右叉开变成布,前后叉开变剪刀。  和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从这个语文要素可以看出,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学会连续细致的观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呢?  一、品读词句,揣摩生动准确表达,学习连续细致的观察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准确生动的词句入手,找到与
操场上,熊小弟和小伙伴们玩钻山洞的游戏。  “熊小弟,你快点钻过去啊,大家都在后面排队呢!”小鳄鱼看熊小弟钻进山洞不动了,忍不住催促起来。  “小鳄鱼,我卡住了,我钻不过去!”熊小弟边说,边在山洞里左挪右蹭,终于满头大汗地退了出来。  “哈哈哈,熊小弟,你上次还能勉强地钻过去呢,是不是最近你又长胖了呀?”小跳猴笑着问。  “嗯,最近是吃了不少好吃的。不行,我决定减肥了!”熊小弟一副下定决心的样子。
古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彰显各自不同特点、辨析事物异同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比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洞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谋篇布局的巧妙,促进学生阅读感知能力、辨析思维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合理遴选内容,紧扣本质属性对比  1.对比遣词造句,感受语言运用的精准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关注文本的语言。
课堂练笔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统编本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堂练笔,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三年级为例,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多次练笔,这多次练笔分别安排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富饶的西沙群岛》《大自然的声音》《荷花》《花钟》《我们奇妙的世界》这几篇课文之中。在平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单篇课文的练笔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对整册小练笔的研读,对于小练笔前后的关联也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导致学生的语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