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问题的突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个体生涯发展指导理论,偏重就业,指导内容肤浅,形式单一,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职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和政府、社会形成互动,应该从转变指导思路,以人为本,侧重职业生涯指导,使职业和人才匹配,加强指导的总体规划,包括内容时间形式等,和与社会企业形成就业网络等入手,有效提高就业指导能效。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人数的增多也推升了就业的难度,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在现实需要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就业难”日益突出,高校就业指导所作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据搜狐网站调查,有38.9%的被调查者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24.2%的被调查者来自自“父母平时经常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只有30.4%的人来自“学校开设的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1],这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使其丧失了应用的主导地位。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联合进行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1.20%,表示满意”的比例也仅为6.43%,而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却分别达到了29.41%和13.51%[2];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值得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路有偏差,就业指导的偏重“就业安置”
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指导思路偏重于“就业安置”,缺乏学生人生发展生涯职业指导的工作思路,在评价部门工作时往往是以“就业率”来衡量,“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惯有腔调,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在这种舆论宣传下做出此类选择。但是对于过渡性的工作对于毕业生本人是否适合,对其个人长远发展是否有利,却很少有人对学生做出明确的指导。据搜狐网站的调查,有23%的被调查者在大学毕业以后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一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这高离职比率给企业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上的麻烦和损失。许多人认为,“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就一味地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3]
(二)指导内容肤浅,形式单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滞后,使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指导内容上也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传授一些写简历、面试等求职技巧等,忽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指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指导层次太低。在课程开展的形式上,太多的专题讲座为主,“你讲我听”,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与现实脱钩。而且还仅限于此时此刻的“解决燃眉之急”的“断代式指导”,不能满足具有独特性和价值观的学生对自身整个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个性化咨询辅导还难以实现。
(三)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缺乏职业生涯全指导的思想指引下,在以就业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工作业绩考核机制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远非“全程化指导”。对于学生来讲,似乎就业只是大学四年级的事情。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只有58.8%的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近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的观点[4]。于是出现了这种怪现象,想接受指导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有资格参加的学生却由于时间和静力的问题难以参与进来,如此安排无形当中降低了指导工作的效果。
(四)职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难以胜任工作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获得过辅导学、咨询学、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等,所有的就业指导人员都要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5]。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在30人以上,而许多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在4—5人左右,有些甚至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在对学生进行诸如个体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工作。而且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教辅或行政岗位,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都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五)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难以和政府、社会形成互动,产生系统协作效应
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脱离了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的工作必定是“孤掌难鸣”的。社会现实中,还存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等,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但是大家各自为政,缺乏整合和互补的深层合作,各高校之间明争暗斗,更谈不上协作。许多民间职业中介机构在行业前景、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本身发展及更新上比高校指导部门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甚至还有能够开展职业心理测试量等工作,但由于体制原因,难以介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无法为高校毕业就业指导提供新鲜实用的血液。而且所有这些可以联手的机构相互之间也缺乏联系的平台,各自为政,难以共享信息。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解决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必须突破“以就业为中心任务”的局限,着眼于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在就业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职业和个人的匹配做贡献,促进个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高校要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贴近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做好桥梁工作。建立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为目标,采取有效指导方式和手段,不断开拓和补充新的指导内容,以管理为辅,以咨询、服务、研究为主,根据学生阶段性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支持学生培养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形成体系化的运作形式,各高校要转变观念,主动和用人单位及一些社会性机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一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时间,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
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转变,那么必然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人生规划的需要,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决策意识、自主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预测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把握劳动力市场的最新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展现的职业竞争力。这是一个系统过程。但是,高校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指导帮助,我们应该在强调联系性和整体性指导的同时也关注这种需要的阶段性和独特性,以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由大学一年级一直至毕业甚至毕业后的一到三年进行“全员,全面,全程化的指导和咨询”,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的采取多种指导手段,丰富指导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防止空头理论,另外还要根据个体的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三)多种措施,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素质
缺乏相当一些稳定而又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根据目前的现状,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扩充人员,以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为中心,吸收校级以下单位的有关人员,同时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充实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方面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课程和专业,培养职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适应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聘请一些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专业人员,使其成为和社会关联的纽带,另外,还要吸收相当一部分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形成指导顾问团队,使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四)加强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打造全面快捷的人才信息网络
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和社会形成联动机制是提高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手段。这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如和政府专门机构发生沟通,随时可以为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形势,使毕业生能够有充分的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还比如建立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模拟面试等;充分利用社会的一些专门职业中介机构,介入高校就业指导,形成相辅相成、合作双赢的关系,将人才供给双方密切联系起来,当然这需要加强现代网络平台的建立和运用,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中得到有关职业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2005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DB/OL].搜狐教育频道.http://web.gdcvi.net/tumu/web/xyht/jy/008.htm.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D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chinahrd.net/img/news101/daxuesheng.htm.
[3]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为什么做不久?[DB/OL].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lnjy.com.cn/newview/newview.jsp?id=15479.
[4]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2005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DB/OL].搜狐教育频道.http://web.gdcvi.net/tumu/web/xyht/jy/008.htm.
作者简介:李剑(1972-),女,河北唐山人,教育学基本原理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人数的增多也推升了就业的难度,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在现实需要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就业难”日益突出,高校就业指导所作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据搜狐网站调查,有38.9%的被调查者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24.2%的被调查者来自自“父母平时经常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只有30.4%的人来自“学校开设的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1],这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使其丧失了应用的主导地位。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联合进行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1.20%,表示满意”的比例也仅为6.43%,而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却分别达到了29.41%和13.51%[2];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值得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路有偏差,就业指导的偏重“就业安置”
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指导思路偏重于“就业安置”,缺乏学生人生发展生涯职业指导的工作思路,在评价部门工作时往往是以“就业率”来衡量,“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惯有腔调,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在这种舆论宣传下做出此类选择。但是对于过渡性的工作对于毕业生本人是否适合,对其个人长远发展是否有利,却很少有人对学生做出明确的指导。据搜狐网站的调查,有23%的被调查者在大学毕业以后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一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这高离职比率给企业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上的麻烦和损失。许多人认为,“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就一味地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3]
(二)指导内容肤浅,形式单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滞后,使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指导内容上也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传授一些写简历、面试等求职技巧等,忽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指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指导层次太低。在课程开展的形式上,太多的专题讲座为主,“你讲我听”,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与现实脱钩。而且还仅限于此时此刻的“解决燃眉之急”的“断代式指导”,不能满足具有独特性和价值观的学生对自身整个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个性化咨询辅导还难以实现。
(三)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缺乏职业生涯全指导的思想指引下,在以就业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工作业绩考核机制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远非“全程化指导”。对于学生来讲,似乎就业只是大学四年级的事情。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只有58.8%的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近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的观点[4]。于是出现了这种怪现象,想接受指导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有资格参加的学生却由于时间和静力的问题难以参与进来,如此安排无形当中降低了指导工作的效果。
(四)职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难以胜任工作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获得过辅导学、咨询学、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等,所有的就业指导人员都要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5]。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在30人以上,而许多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在4—5人左右,有些甚至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在对学生进行诸如个体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工作。而且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教辅或行政岗位,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都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五)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难以和政府、社会形成互动,产生系统协作效应
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脱离了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的工作必定是“孤掌难鸣”的。社会现实中,还存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等,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但是大家各自为政,缺乏整合和互补的深层合作,各高校之间明争暗斗,更谈不上协作。许多民间职业中介机构在行业前景、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本身发展及更新上比高校指导部门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甚至还有能够开展职业心理测试量等工作,但由于体制原因,难以介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无法为高校毕业就业指导提供新鲜实用的血液。而且所有这些可以联手的机构相互之间也缺乏联系的平台,各自为政,难以共享信息。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解决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必须突破“以就业为中心任务”的局限,着眼于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在就业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职业和个人的匹配做贡献,促进个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高校要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贴近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做好桥梁工作。建立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为目标,采取有效指导方式和手段,不断开拓和补充新的指导内容,以管理为辅,以咨询、服务、研究为主,根据学生阶段性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支持学生培养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形成体系化的运作形式,各高校要转变观念,主动和用人单位及一些社会性机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一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时间,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
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转变,那么必然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人生规划的需要,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决策意识、自主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预测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把握劳动力市场的最新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展现的职业竞争力。这是一个系统过程。但是,高校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指导帮助,我们应该在强调联系性和整体性指导的同时也关注这种需要的阶段性和独特性,以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由大学一年级一直至毕业甚至毕业后的一到三年进行“全员,全面,全程化的指导和咨询”,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的采取多种指导手段,丰富指导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防止空头理论,另外还要根据个体的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三)多种措施,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素质
缺乏相当一些稳定而又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根据目前的现状,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扩充人员,以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为中心,吸收校级以下单位的有关人员,同时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充实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方面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课程和专业,培养职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适应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聘请一些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专业人员,使其成为和社会关联的纽带,另外,还要吸收相当一部分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形成指导顾问团队,使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四)加强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打造全面快捷的人才信息网络
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和社会形成联动机制是提高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手段。这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如和政府专门机构发生沟通,随时可以为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形势,使毕业生能够有充分的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还比如建立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模拟面试等;充分利用社会的一些专门职业中介机构,介入高校就业指导,形成相辅相成、合作双赢的关系,将人才供给双方密切联系起来,当然这需要加强现代网络平台的建立和运用,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中得到有关职业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2005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DB/OL].搜狐教育频道.http://web.gdcvi.net/tumu/web/xyht/jy/008.htm.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D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chinahrd.net/img/news101/daxuesheng.htm.
[3]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为什么做不久?[DB/OL].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lnjy.com.cn/newview/newview.jsp?id=15479.
[4]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2005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DB/OL].搜狐教育频道.http://web.gdcvi.net/tumu/web/xyht/jy/008.htm.
作者简介:李剑(1972-),女,河北唐山人,教育学基本原理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