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新时期要搞好典型报道,其出路即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大胆摒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形式上出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将典型报道写深写细,从而实现“可读”。媒体宣传典型,是要吸引读者、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但是有些典型报道动辄板起面孔说教,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典型形象离读者太远,仅靠干涩乏味的数字来说明成绩,让人看过第一句就不想看第二句,可读性很差。其实,可读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内容,二是表达。牵涉到报道的事实、立意、标题及情节、细节等方方面面。新闻报道的典型,需要反映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丰满、生动的典型材料来概括广泛的现象。同样值得重视而易被忽视的是细节。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其所谓“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就是因为细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为不误出诊而养一只小黄狗,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肝痛时用钢笔顶在右边的座椅上……这些都是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的细节,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在读者心中树立了主人公的特殊形象。新闻与宣传报道要贯彻“三贴近”原则,实现“可读”,唯有发掘出深入细腻的细节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将典型报道写真写活,从而实现“可信”。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闻完全凭借客观事实说话,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自然也应是典型报道的生命。事实的准确是典型报道具有说服力的前提与基础,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不可信是典型报道的致命伤。为达可信,要做到写真写实。典型报道要实现可信,切不可为典型进行“美化”或“亮化”处理。典型报道是对典型的再现而不是表现,唯有再现才有助于形成真实感,从而实现“可信”。
典型报道要写情、写景,从而实现“可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情未必真豪杰。典型报道应写出“人情味”以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所谓“人情味”,即是指事实中本来就具有的足以动人情感的那种因素。就是我们在写稿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感情需求和心理需要,要考虑到我们民族的传统和人文道德背景,还要考虑到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将情与景写实、情与理交融,以切实做到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新闻记者在抓典型报道时,要借助情感力量写好典型报道,要处处突出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励人。要以饱满的人文关怀之情去写典型,典型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给典型报道以人文关怀,就是把“人”放在被关注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典型写作要体现人文精神,首先要展示典型的人格魅力,其次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当然记者在写典型时要投入,要善于把激发出来的情感加以升华,在真实性原则上提升境界,使典型更鲜明、更强烈、更感人,从而实现“可亲”。
典型报道要写矛盾冲突,实现“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先进典型也是生成和发展于矛盾之中的。作为客观反映的典型也要在矛盾冲突中去再现与凸显典型形象,让典型在矛盾冲突中“站”起来,才能在纸上“立”起来,才能在受众思想中“跃”起来。抓好典型人物言行的描写,就能充分调动人们形象思维的能动作用,以获得感人的效果。当然,强调“动”的描写,决不是说不加分析与选择地将一些“动”感的东西全盘记录下来,而是要注意在矛盾的冲突中,抓住最有效反映人物性格的“动”作。人物的个性要揭示深刻,必须在充分展开矛盾的冲突中表现出来,因为人物本来就是在矛盾冲突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物性格只有通过矛盾的不断展开,才能层层塑造出来。相反,如果回避矛盾,平铺直叙,那就无法再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了,就必然导致人物形象的一般概念化、符号化,这也是不少典型报道失败的重要原因。越是在矛盾的冲突中看人物如何“动”,越能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显示出典型人物的思想火花,增强作品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使人物跃然纸上。这类矛盾包括报道对象与自然环境条件、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心世界的矛盾。在矛盾冲突中,不能贬低他人而抬高典型,而应是互补与互助,才能实现“花红叶绿”。因此,在典型报道中要处理好典型与群众、与组织、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把握好度,落脚于矛盾的转化和解决,谨防将先进典型与他人及环境对立起来。
典型报道也可将典型人物的平凡甚至是缺憾之处写出,实现“可近”。典型宣传的贴近性,主要是指典型人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实现可近,在典型写作上可以把缺点或不“光彩”的一面也用上。实践证明,反映典型人物的普通一面、平凡之处,甚至是缺憾之处,不仅不会损害典型人物的形象,反而更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更易被受众接受。而且正是这些缺点,以及在报道典型人物时真实地写出他们如何对待缺点、改正缺点的感人过程,才使典型变得更加可敬、可近,使典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我们报道当前的先进典型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同志写典型人物,喜欢从小就写起,写得很先进,写得样样都好,全身都是优点,通体发光,以为这样才能“完善突出”。只谈典型人物的事迹和成果,不谈典型人物成长的曲折历程,只会将典型人物表面化、平面化、片面化。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典型人物也可能强此弱彼,可能长于出谋划策,却短于实际操作,可能工作搞得很好,但却不会关心家庭事务。优点长处当然要突出描绘,为了突出典型人物的特点,缺点也可以写。“把缺点也用上”,这样就可能更加接近典型的实际,使典型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可学,典型性格更加充实完整,典型更能立得住、站得稳。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编校:施宇
将典型报道写深写细,从而实现“可读”。媒体宣传典型,是要吸引读者、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但是有些典型报道动辄板起面孔说教,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典型形象离读者太远,仅靠干涩乏味的数字来说明成绩,让人看过第一句就不想看第二句,可读性很差。其实,可读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内容,二是表达。牵涉到报道的事实、立意、标题及情节、细节等方方面面。新闻报道的典型,需要反映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丰满、生动的典型材料来概括广泛的现象。同样值得重视而易被忽视的是细节。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其所谓“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就是因为细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为不误出诊而养一只小黄狗,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肝痛时用钢笔顶在右边的座椅上……这些都是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的细节,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在读者心中树立了主人公的特殊形象。新闻与宣传报道要贯彻“三贴近”原则,实现“可读”,唯有发掘出深入细腻的细节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将典型报道写真写活,从而实现“可信”。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闻完全凭借客观事实说话,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自然也应是典型报道的生命。事实的准确是典型报道具有说服力的前提与基础,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不可信是典型报道的致命伤。为达可信,要做到写真写实。典型报道要实现可信,切不可为典型进行“美化”或“亮化”处理。典型报道是对典型的再现而不是表现,唯有再现才有助于形成真实感,从而实现“可信”。
典型报道要写情、写景,从而实现“可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情未必真豪杰。典型报道应写出“人情味”以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所谓“人情味”,即是指事实中本来就具有的足以动人情感的那种因素。就是我们在写稿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感情需求和心理需要,要考虑到我们民族的传统和人文道德背景,还要考虑到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将情与景写实、情与理交融,以切实做到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新闻记者在抓典型报道时,要借助情感力量写好典型报道,要处处突出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励人。要以饱满的人文关怀之情去写典型,典型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给典型报道以人文关怀,就是把“人”放在被关注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典型写作要体现人文精神,首先要展示典型的人格魅力,其次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当然记者在写典型时要投入,要善于把激发出来的情感加以升华,在真实性原则上提升境界,使典型更鲜明、更强烈、更感人,从而实现“可亲”。
典型报道要写矛盾冲突,实现“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先进典型也是生成和发展于矛盾之中的。作为客观反映的典型也要在矛盾冲突中去再现与凸显典型形象,让典型在矛盾冲突中“站”起来,才能在纸上“立”起来,才能在受众思想中“跃”起来。抓好典型人物言行的描写,就能充分调动人们形象思维的能动作用,以获得感人的效果。当然,强调“动”的描写,决不是说不加分析与选择地将一些“动”感的东西全盘记录下来,而是要注意在矛盾的冲突中,抓住最有效反映人物性格的“动”作。人物的个性要揭示深刻,必须在充分展开矛盾的冲突中表现出来,因为人物本来就是在矛盾冲突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物性格只有通过矛盾的不断展开,才能层层塑造出来。相反,如果回避矛盾,平铺直叙,那就无法再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了,就必然导致人物形象的一般概念化、符号化,这也是不少典型报道失败的重要原因。越是在矛盾的冲突中看人物如何“动”,越能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显示出典型人物的思想火花,增强作品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使人物跃然纸上。这类矛盾包括报道对象与自然环境条件、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心世界的矛盾。在矛盾冲突中,不能贬低他人而抬高典型,而应是互补与互助,才能实现“花红叶绿”。因此,在典型报道中要处理好典型与群众、与组织、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把握好度,落脚于矛盾的转化和解决,谨防将先进典型与他人及环境对立起来。
典型报道也可将典型人物的平凡甚至是缺憾之处写出,实现“可近”。典型宣传的贴近性,主要是指典型人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实现可近,在典型写作上可以把缺点或不“光彩”的一面也用上。实践证明,反映典型人物的普通一面、平凡之处,甚至是缺憾之处,不仅不会损害典型人物的形象,反而更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更易被受众接受。而且正是这些缺点,以及在报道典型人物时真实地写出他们如何对待缺点、改正缺点的感人过程,才使典型变得更加可敬、可近,使典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我们报道当前的先进典型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同志写典型人物,喜欢从小就写起,写得很先进,写得样样都好,全身都是优点,通体发光,以为这样才能“完善突出”。只谈典型人物的事迹和成果,不谈典型人物成长的曲折历程,只会将典型人物表面化、平面化、片面化。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典型人物也可能强此弱彼,可能长于出谋划策,却短于实际操作,可能工作搞得很好,但却不会关心家庭事务。优点长处当然要突出描绘,为了突出典型人物的特点,缺点也可以写。“把缺点也用上”,这样就可能更加接近典型的实际,使典型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可学,典型性格更加充实完整,典型更能立得住、站得稳。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