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部队和高校形势的深刻变化呼唤军训课程的改革。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有着独特的优势,是高校在军训课程改革和国防生培养上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在部分高校施行后,逐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深入总结经验和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模式下的军训课程改革。
[关键词]军训 国防生 军训教官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E2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135-03
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国防生作为解放军后备军官,是高校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大学生军训课程的重要资源。国内许多承担国防生培养任务的高校,不断尝试利用这一有利资源,推进大学生军训课程改革,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本文探讨一种军队、学校、大学生等多赢的军训课改模式——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
一、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背景
(一)军队体制编制改革与高校招生规模改革
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军队体制编制进行了多次调整改革,军队人数较之以前有较大下降。与此同时,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人数增加得很快。这二者数量的一降一升,矛盾凸现出来,按照教官与学生人数1:50计算,每年所需的大学生军训教官占到部队的相当比例,数量上按此标准配备,部队教官越来越难满足扩招的大学生国防和军训课程的需求。
(二)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着眼于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央领导人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高素质人才。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0年颁布《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把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置于国民教育的大系统中。从此,部队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国防生走进了人们视野,国防生成为培养高校的一项重要资源。
(三)军训课程安排与部队承训时间的矛盾
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有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计划,需要精确地按照学期课程安排,制订上课时间、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各高校的军训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进行,对部队而言,既有承担学校军训的任务,又有部队本身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承训压力较大。此外,高校从向部队申请到部队审批安排,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能否按时、按量派出承训官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时间短、任务重的压力上,再加上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高校军事训练课程照计划按时开展。
二、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优势
(一)减轻了部队派出教官的压力
多年来部队派出官兵到地方高校、中学担任教官,因人员不足,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是部队裁减人员而导致的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两者的鲜明对比,导致部队可派出官兵已经很难满足地方学校的需求。以广西某高校为例,该校每年军训5000多人,至少需要150名左右教官,部队官兵往返、住宿、安全等问题,对于部队来讲,是个不小的压力。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部队的压力。
(二)在军训教官的安排上,学校掌握了主动权
学校有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计划,需要精确地制订教学时间、计划,如果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那么就会给师生带来很大的不便。与使用部队教官相比,使用国防生增强了军事训练课程的主动权,什么时间开展训练,编成多少连排班,参训学生何时归校,就都在学校的一盘棋中,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三)年龄相仿、知识层次相同,便于沟通交流
与部队派出官兵相比,国防生担任教官,首先是年龄相似,加上国防生平时参加训练,比普通生略显成熟。普通生因而更愿意接受年龄相仿或者比他们大的,而不是比他们年纪小的士兵。其次是教育背景相同。相同的教育背景,给予了他们更多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相互之间有更多共同的语言,更容易沟通。相同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可以畅谈校风、课程、社团、食堂、宿舍,在相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再者就是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高校军训安全第一,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远不能与部队官兵同日而语。相对来讲,国防生在训练的“度”上,掌握得要好很多,并能够适时地、灵活地调整训练强度。
(四)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按照部队要求, 国防生培养应着力优化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结构,全面打牢军政文化素质基础,为国防生增强第一任职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打下坚实基础。担任学生军训教官,能在浓浓的军训氛围中, 亲身实践当“指挥官”, 练胆魄,长才干,强素质,弥补了地方高校国防生的短板,是国防生实践锻炼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经过担当军训教官的洗礼,能促使国防生在第一学年末达到合格士兵通用军政素质,有助于帮助他们在第三学年末达到合格班长通用军政素质,进而保证毕业前达到合格军官通用素质的总目标,为他们以后的军旅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经验
(一)严格选拔,保证质量
教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军训质量的好坏,因此,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防生教官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安排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教官选拔标准和选拔使用制度,从政治思想、组织指挥、管理教育、身体素质、语言表达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由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当年参训学生人数和军训团编成情况,确定所需教官数量,而后按照要求进行选拔。首先确定副营长,原则上是要国防生模拟营主要骨干,如模拟营营长、教导员。其次选拔连长,需要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群众基础较好的国防生模拟营连排骨干,党员优先。再次是从三、四年级和部分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军政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良、组织纪律性强的国防生担任排长、班长,并预留出部分国防生教官作为候补力量。最后,要对名单进行公示,并在動员大会上宣布训练任务,签订训练任务责任书。这些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国防生教官选拔标准、流程和制度。 (二)集中培训,迅速提升
开训之前进行集中培训是迅速提升国防生担当教官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各高校对国防生担当大学生军训教官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暑期提前返校集训。集训期间,部队分管人员组织对国防生教官进行一到两周的强化训练,在他们原有军事素质的基础上,主要突出教学法、队列指挥和单兵战术科目的训练。二是借助暑期基地化集训的效果,趁热打铁。每年暑假都会有一个年级的国防生到部队综合训练基地集训一个月,集训结束后,紧接着就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集训,趁热打铁,学以致用。通过高效的集训,国防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会讲解、会示范、会纠正动作、会做思想工作的“四会”要求,实现了从普通国防生向合格军训教官的转变。
(三)边干边教,边干边学
国防生也是学生,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在担任教官期间,一是学校主管部门要对国防生教官进行支持、指导和帮助。高校要派出负责人全程跟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定期召开一次连长例会,研究调查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处理。二是在军训期间,学校安排军训团成员、辅导员、班主任等每天到训练现场,给教官加油、鼓劲,鼓励国防生在军训中不断增强组织指挥和管理才能。
(四)统一训练,集中住宿
军训期间,国防生集中住宿,一切行动都要按照军事化的要求进行,统一就餐,统一服装,统一熄灯就寝,统一吹哨起床,严格落实晚点名制度。同时,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官要严格按照军训计划组织训练,绝不容许擅自做主更改计划。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军训的有序进行,也真正使国防生体验到了军营生话,为将来的部队任职打下良好基础。
(五)突发事件的处理
在军事训练上,高校要给予国防生教官充分的自由。在管理上,要充分地爱护国防生教官。训练中的突发事件很多,中暑、伤病、流血、语言肢体冲突、暴风骤雨、洪涝雷电、交通事故等等,数不胜数,防不胜防。鉴于国防生作为学生在处理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应向他们反复灌输一些原则,告诉他们出了问题应第一时间向带队老师和主管领导反映,避免自作主张,避免擅自行动,更不能打骂体罚。这样一些教育措施,有助于多方面保护国防生教官,保证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领导机构及分工
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开展军训,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为了保障国防生担任教官模式下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成立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这些组织体系主要是:军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军训工作的总体开展,组长由校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机关各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各院系军训工作小组,安排专门的院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全程负责;临时党、团支部,国防生教官在其中起到领导作用,通过开展文体、内务比赛活动,确保军训期间各项工作有组织地落实。学校、学院、训练连完整的“三级”组织机构,保障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
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是高校在军训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所积累的经验,尚不成熟,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研究解决。
一是国防生教官的思想政治工作。国防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首先是一名学生,对于教官身份和军训课程的理解难免偏颇,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或领导批评时,他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过激做法,进而影响军事训练的效果。为此,如何做好国防生当教官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预防和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大力探讨。
二是部分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学业上受到的影响。一则因为军训期间国防生压力较大、工作很忙,军训结束后,一时难以很快调整进入学习状态。二则因为军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国防生只能停课带训,过后又没有太多的补习时间,自身学业受到影响。如何既保护国防生担任教官的积极性,又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把当教官经历作为科文学习的促进力量,提高国防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这种模式需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三是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保障措施。例如:在示范战术动作中受伤、防护设备配备、伙食营养补助等,这些都需要较为充分的经费保障。这些保障措施怎么实施,才能实现多方平衡,取得学校满意、部队满意、国防生满意、大学生满意的效果,值得深入调研。
[ 参 考 文 献 ]
[1] 鹿婷,诸葛骏.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的时间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2] 谢大雅.高校国防生承训新生军训模式的探讨[J].陕西教育,2010(3).
[3] 焦建军.由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可行性分析[J].学理论,2010(7).
[4] 福林,柯奇.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浅探[J].国防,2010(3).
[5]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責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军训 国防生 军训教官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E2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135-03
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国防生作为解放军后备军官,是高校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大学生军训课程的重要资源。国内许多承担国防生培养任务的高校,不断尝试利用这一有利资源,推进大学生军训课程改革,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本文探讨一种军队、学校、大学生等多赢的军训课改模式——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
一、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背景
(一)军队体制编制改革与高校招生规模改革
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军队体制编制进行了多次调整改革,军队人数较之以前有较大下降。与此同时,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人数增加得很快。这二者数量的一降一升,矛盾凸现出来,按照教官与学生人数1:50计算,每年所需的大学生军训教官占到部队的相当比例,数量上按此标准配备,部队教官越来越难满足扩招的大学生国防和军训课程的需求。
(二)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着眼于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央领导人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高素质人才。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0年颁布《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把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置于国民教育的大系统中。从此,部队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国防生走进了人们视野,国防生成为培养高校的一项重要资源。
(三)军训课程安排与部队承训时间的矛盾
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有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计划,需要精确地按照学期课程安排,制订上课时间、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各高校的军训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进行,对部队而言,既有承担学校军训的任务,又有部队本身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承训压力较大。此外,高校从向部队申请到部队审批安排,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能否按时、按量派出承训官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时间短、任务重的压力上,再加上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高校军事训练课程照计划按时开展。
二、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优势
(一)减轻了部队派出教官的压力
多年来部队派出官兵到地方高校、中学担任教官,因人员不足,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是部队裁减人员而导致的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两者的鲜明对比,导致部队可派出官兵已经很难满足地方学校的需求。以广西某高校为例,该校每年军训5000多人,至少需要150名左右教官,部队官兵往返、住宿、安全等问题,对于部队来讲,是个不小的压力。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部队的压力。
(二)在军训教官的安排上,学校掌握了主动权
学校有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计划,需要精确地制订教学时间、计划,如果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那么就会给师生带来很大的不便。与使用部队教官相比,使用国防生增强了军事训练课程的主动权,什么时间开展训练,编成多少连排班,参训学生何时归校,就都在学校的一盘棋中,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三)年龄相仿、知识层次相同,便于沟通交流
与部队派出官兵相比,国防生担任教官,首先是年龄相似,加上国防生平时参加训练,比普通生略显成熟。普通生因而更愿意接受年龄相仿或者比他们大的,而不是比他们年纪小的士兵。其次是教育背景相同。相同的教育背景,给予了他们更多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相互之间有更多共同的语言,更容易沟通。相同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可以畅谈校风、课程、社团、食堂、宿舍,在相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再者就是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高校军训安全第一,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远不能与部队官兵同日而语。相对来讲,国防生在训练的“度”上,掌握得要好很多,并能够适时地、灵活地调整训练强度。
(四)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按照部队要求, 国防生培养应着力优化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结构,全面打牢军政文化素质基础,为国防生增强第一任职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打下坚实基础。担任学生军训教官,能在浓浓的军训氛围中, 亲身实践当“指挥官”, 练胆魄,长才干,强素质,弥补了地方高校国防生的短板,是国防生实践锻炼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经过担当军训教官的洗礼,能促使国防生在第一学年末达到合格士兵通用军政素质,有助于帮助他们在第三学年末达到合格班长通用军政素质,进而保证毕业前达到合格军官通用素质的总目标,为他们以后的军旅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防生担任大学生军训教官的经验
(一)严格选拔,保证质量
教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军训质量的好坏,因此,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防生教官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安排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教官选拔标准和选拔使用制度,从政治思想、组织指挥、管理教育、身体素质、语言表达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由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当年参训学生人数和军训团编成情况,确定所需教官数量,而后按照要求进行选拔。首先确定副营长,原则上是要国防生模拟营主要骨干,如模拟营营长、教导员。其次选拔连长,需要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群众基础较好的国防生模拟营连排骨干,党员优先。再次是从三、四年级和部分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军政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良、组织纪律性强的国防生担任排长、班长,并预留出部分国防生教官作为候补力量。最后,要对名单进行公示,并在動员大会上宣布训练任务,签订训练任务责任书。这些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国防生教官选拔标准、流程和制度。 (二)集中培训,迅速提升
开训之前进行集中培训是迅速提升国防生担当教官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各高校对国防生担当大学生军训教官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暑期提前返校集训。集训期间,部队分管人员组织对国防生教官进行一到两周的强化训练,在他们原有军事素质的基础上,主要突出教学法、队列指挥和单兵战术科目的训练。二是借助暑期基地化集训的效果,趁热打铁。每年暑假都会有一个年级的国防生到部队综合训练基地集训一个月,集训结束后,紧接着就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集训,趁热打铁,学以致用。通过高效的集训,国防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会讲解、会示范、会纠正动作、会做思想工作的“四会”要求,实现了从普通国防生向合格军训教官的转变。
(三)边干边教,边干边学
国防生也是学生,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在担任教官期间,一是学校主管部门要对国防生教官进行支持、指导和帮助。高校要派出负责人全程跟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定期召开一次连长例会,研究调查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处理。二是在军训期间,学校安排军训团成员、辅导员、班主任等每天到训练现场,给教官加油、鼓劲,鼓励国防生在军训中不断增强组织指挥和管理才能。
(四)统一训练,集中住宿
军训期间,国防生集中住宿,一切行动都要按照军事化的要求进行,统一就餐,统一服装,统一熄灯就寝,统一吹哨起床,严格落实晚点名制度。同时,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官要严格按照军训计划组织训练,绝不容许擅自做主更改计划。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军训的有序进行,也真正使国防生体验到了军营生话,为将来的部队任职打下良好基础。
(五)突发事件的处理
在军事训练上,高校要给予国防生教官充分的自由。在管理上,要充分地爱护国防生教官。训练中的突发事件很多,中暑、伤病、流血、语言肢体冲突、暴风骤雨、洪涝雷电、交通事故等等,数不胜数,防不胜防。鉴于国防生作为学生在处理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应向他们反复灌输一些原则,告诉他们出了问题应第一时间向带队老师和主管领导反映,避免自作主张,避免擅自行动,更不能打骂体罚。这样一些教育措施,有助于多方面保护国防生教官,保证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领导机构及分工
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开展军训,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为了保障国防生担任教官模式下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成立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这些组织体系主要是:军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军训工作的总体开展,组长由校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机关各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各院系军训工作小组,安排专门的院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全程负责;临时党、团支部,国防生教官在其中起到领导作用,通过开展文体、内务比赛活动,确保军训期间各项工作有组织地落实。学校、学院、训练连完整的“三级”组织机构,保障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
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是高校在军训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所积累的经验,尚不成熟,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研究解决。
一是国防生教官的思想政治工作。国防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首先是一名学生,对于教官身份和军训课程的理解难免偏颇,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或领导批评时,他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过激做法,进而影响军事训练的效果。为此,如何做好国防生当教官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预防和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大力探讨。
二是部分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学业上受到的影响。一则因为军训期间国防生压力较大、工作很忙,军训结束后,一时难以很快调整进入学习状态。二则因为军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国防生只能停课带训,过后又没有太多的补习时间,自身学业受到影响。如何既保护国防生担任教官的积极性,又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把当教官经历作为科文学习的促进力量,提高国防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这种模式需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三是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保障措施。例如:在示范战术动作中受伤、防护设备配备、伙食营养补助等,这些都需要较为充分的经费保障。这些保障措施怎么实施,才能实现多方平衡,取得学校满意、部队满意、国防生满意、大学生满意的效果,值得深入调研。
[ 参 考 文 献 ]
[1] 鹿婷,诸葛骏.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的时间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2] 谢大雅.高校国防生承训新生军训模式的探讨[J].陕西教育,2010(3).
[3] 焦建军.由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可行性分析[J].学理论,2010(7).
[4] 福林,柯奇.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浅探[J].国防,2010(3).
[5]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責任编辑:钟 岚]